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孕期抑郁的社会心理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资料与方法
判定标准:心理异常结果的判定:以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分标准为指导,异常评分超过2分则认定该孕妇达到中度痛苦,属于心理异常。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及孕妇自身因素对孕妇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及个体因素与孕妇心理问题的关联。
二、结果
1.不同孕期孕妇症状质量标准症状因子得分及心理异常情况:不同孕期孕妇的各症状因子的得分不同,心理异常发生的比例也各异,具体情况见表1与表2。
2.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及自身因素三方面对孕妇心理状况的影响:调查发现夫妻关系不融洽、不和谐是引起孕妇心理问题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缺乏家人关心和帮助是造成孕妇心理问题的次要危险因素;经济状况不佳、丈夫或自己工作前景不佳及收入不稳定是造成孕妇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讨论生理变化特别是体内激素水平的显著变化是导致孕妇产生心理问题的生理基础。本研究结果表明,焦虑、忧郁及躯体化是孕妇主要的心理异常变化。国外有报道称孕妇心理异常的发生率为5%左右,既往研究证实我国孕妇心理异常的发生率为10%~25%。不同孕期孕妇心理问题的表现不同。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孕妇心理异常联系紧密的主要因素有夫妻关系不和谐、家庭经济水平不佳、缺乏家人关心和帮助等。
心理异常会造成孕妇情绪极度不稳定,对胎儿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对孕妇产后身体机能的恢复和心理调适产生严重影响,一些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孕妇甚至对婚姻、家庭甚至社会产生消极影响。从医学角度来看,孕期和产褥期是妇女精神变化最显著的时期,也是提供干预措施最重要的时期。因此,对孕妇心理状况的研究及探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显得极为重要。为了减少孕期妇女心理异常情况的发生,医护人员和家属可从孕妇心理问题的预防及强化社区干预着手[7]。首先,在产前需对孕妇加强筛查,尽早发现孕妇异常心理的征兆,为及时提供干预做好准备。通过问卷的方式,加强孕妇对孕期心理状况的认知,另外,引导孕妇对孕期知识特别是孕期心理知识的学习,以提高孕妇主动预防的意识。医护人员应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识别孕妇异常心理问题的能力。其次,针对引起孕期妇女心理异常的高危因素,加强对孕妇进行科学合理的社区保健护理,以减少孕期妇女的心理异常。
社区预防保健工作者需深入孕妇家庭,了解情况后建立健康档案,对孕妇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强化宣传和心理疏导,并做好孕妇家属的工作,使其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源头上帮助孕妇解决好心理异常的问题。做好这两方面工作的同时,需根据不同孕期孕妇的身体状况做好护理指导。在孕早期,需加强营养的摄入,多食用新鲜奶制品、蛋类、蔬菜、水果等,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的食用。孕早期还需做好卫生护理指导,包括定期的产前检查指导和必要的健康卫生知识指导,孕妇需保证足够的休息及适宜的运动。
孕中期是胎儿迅速成长的时期,此时需做好产前检查,排除胎儿染色体异常以及胎儿畸形。早发现及早诊断早治疗妊娠合并症,以免给胎儿生长带来影响。孕晚期是胎儿发育最快的时期,该时期需对胎儿宫内发育及孕期营养做好监测,防止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以及早产、胎盘早剥等情况的发生。综上所述,孕期孕妇易产生焦虑、抑郁、躯体化等不良情绪,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及孕妇自身因素息息相关,需做好防护工作,保障孕期妇女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作者:王文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