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青年群体社会心理论文范文

中青年群体社会心理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青年群体社会心理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青年群体社会心理论文

1金钱观上的矛盾心理

青年在对待金钱方面体现出自主性,多数青年希望能够在经济方面占据主动权,但对于如何获得金钱方面想法不尽相同。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结果揭示了两个重要特征:第一,近80%的大中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通过打工钱用于补贴家用、养活自己”;第二,近70%表示“不在乎工作形式,只要能多挣点钱就行”。可见,这种经济自立意识比较强。但目前也有这样一类人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啃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甘愿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这些“啃老族”年龄都是在23-30岁之间青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这种“啃老”现象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社会发展的“第一杀手”,而出现这类情况与金钱观上的矛盾心理有关。

2培育和谐青年群体心理的途径选择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间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中国青年的发展提供了日益优异的基础和条件,但这些更多是物质方面的表层影响,要想按照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标准促进青年社会心理发展,必须为青年发展从各个层面上努力优化社会环境。

2.1心理干预随着建设和谐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对社会成员造成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容易引发一系列心理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当代青年出生和成长在较为优异的生活条件当中,因而心理承受能力略显不足,这也成为造成心理疾患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于青年社会心理的科学干预。首先,要切实加大对青年群体包括社会心理这一学科的研究力度,尤其是做好有关青年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和社会心理,这样有助于敏锐地了解当前社会状况,还能对社会心理走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见作用。其次,有关青年发展的社会政策和工作机制的应用研究还需要加强,并最大程度地做好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成为贴近实际、便于运行的工作理念、制度机制和法规政策。

2.2教育引导加强心理和谐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对于培养青年健康的社会心理至关重要。在我国,心理学发展历史比较短暂,对人性的研究和关注不够,心理知识方面的普及率比较低,从事心理疏导工作的专业人才比较匾乏、专业素质不高,难以满足社会救助方面的实际需要。因此,首先,要加强心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心理服务工作质量;其次,要大力开展社会科学工作,尤其是做好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全面传播心理调适的方法,形成乐于助人、和谐交往、积极向上的氛围,起到正确的心理疏导效果,不断促进社会成员的心理、人格、品质的完善。

2.3政策扶持体制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机会公平才是最大的公平。从表面上看,社会上依存的各种不良社会心态是心理问题,而从深层次看,正是由于社会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造成不良社会心态的蔓延,因而对社会风气恶化造成推波助澜的作用。青年群体在发展推进及其相关问题解决依赖于社会政策的保障来实现。在当前应该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关注大学生的政策扶持,继续完善在校大学生学习政策以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第二,关注下岗失业青年的社会保障,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关注各年龄段青年的培训关注,尤其是进城务工青年,尽快建立起相关培训体系。

2.4社会关心要想促进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的良性发展,必须关注和解决好他们所面临的各种生存和发展方面的问题。由于我们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影响当代青年成长的客观因素比以往任何时候变得更加多变复杂,一些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所以,一方面,我们有必要建立青年发展所需要的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即:由学校、家庭、社区、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和地方政府等方面构成的通力合作体。另一方,还要做好当前青年亟待得到的社会支持,其中包括:心理健康疏导、心理危机干预、贫困状态缓减、职业生涯规划、求职信息、就业市场的顺利进入等等。

作者:张云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