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范文

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柳城县1996-2009年疟疾发病特点,为疟疾控制后期防治、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6-2009年疫情报告,疟疾病人个案调查表,发热病人血检登记,流行病学分析总结等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1996-2009年14年间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9例,其中外出回归7例,占77.78%;外来人员2例,占22.22%。从海南省输入5例,占55.56%(5/9);贵州省输入l例,占11.11%(1/9);其他省市输入1例,占11.11%(1/9);东南亚国家输入2例,占22.22%(2/9)。在外滞留1个月以上发病8例,占88.89%(8/9)。从事建筑的5例,占55.56%(5/9),种植的1例,占11.11%(1/9)。发病后l周内就诊的占55.56%(5/9)。结论应继续加强对从高疫区外来、回归人员的疟疾管理和监测,加强疟防知识宣传教育,巩固疟疾防治成果。

关键词:

疟疾;监测;流动人口

柳城县位于广西中部偏北,是一个低丘谷地岩溶低山交错的半丘陵地区,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区,夏热冬寒,四季明显,光照能量和水量丰富[1]。年日照总时数1789h,年平均气温20.7℃,年平均降水量1095mm。全县总面积2109km2,辖大埔、龙头、太平、沙埔、东泉、凤山、六塘、冲脉、寨隆9个镇和社冲、马山、古砦3个乡,121个村民委、12个街道居委,976个自然屯,2008年底总人口409113人。全县以甘蔗、水稻、蜜桔为主要农作物。曾是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的混合流行区,以间日疟为主,发现的按蚊有中华按蚊、微小按蚊等[2]。柳城县的灭疟工作分别于1989年和1995年通过区卫生厅的组织考核验收,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和《消灭疟疾标准》[3]。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不断增多,继而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造成人口流动频繁,很可能把输入性疟疾病例带入该县,对该县疟疾防治成果的巩固构成极大威胁。为了解和掌握柳城县消灭疟疾达标后疟疾发病特点,现将该县1996-2009年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收集查阅1996-2009年柳城县疟疾疫情资料、监测工作报表及防治工作年报。

1.2病例监测在柳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疟原虫镜检中心,各乡镇卫生院设立镜检站,对外出回归、外来人员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原因不明的“三热”病人采血涂片作厚薄血膜镜检,以血检疟原虫阳性者统计发病率。

1.3调查方法对每个病例建立个案调查表,详细询问和记录外出或外来地点、滞留时间和进入当地时间、务工种类、发病与就诊时间、发病年龄和性别。

1.4统计分析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发病情况1996-2009年柳城县共监测外来人员4009人,外出回归人员2810人,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9例,其中外出回归7例,占77.78%;外来人员2例,占22.22%。从海南省输入5例,占55.56%(5/9);贵州省输入l例,占11.11%(1/9);其他省市(湖北)输入1例,占11.11%(1/9);外国输入2例,占22.22%(2/9)。

2.2外出或外来滞留时间9例输入病例中在外滞留1个月以上发病8例,占88.89%(8/9);滞留1个月以内发病1例,占11.11%(1/9),滞留最短的15d(见表2)。

2.3职业分布1996-2009年监测发现的9例疟疾病例中,从事建筑的5例,占55.56%(5/9);种植的1例,占11.11%(1/9);割松油l例,占11.11%(1/9);经商的1例,占11.11%(1/9)其他(船运)1例,占11.11%(1/9)。从事种建筑职业发病明显高于其他职业(见表3)。

2.4时间分布9例输入性病例的发病时间分别为1月1例,5月3例,6月3例,8月1例,11月1例。9例疟疾病例中,发病后3d内就诊的4例,占44.45%(4/9);4~7d就诊的1例,占11.11%(1/9);8~15d就诊的1例,占11.11%(1/9);15d以上就诊的3例,占33.33%(3/9)(见表4)。

2.5人群分布18岁以下的0例;18~50岁的8例,占88.89%(8/9);50岁以上的1例,占11.11%(1/9)。年龄最小的为25岁。男性8例,占88.89%(8/9);女性1例,占11.11%(1/9)(见表4)。

3讨论

柳城县1996-2009年14年疟疾监测共发现9例输入性病例,从外来或回归地点看,海南省输入的病例最多,占55.56%(5/9);东南亚国家输入次之,占22.22%(2/9);贵州省和其他省市(湖北)输入分别占11.11%(1/9)、11.11%(1/9)。9例病例都使用蚊帐,只有1例病例曾有露宿吏,说明人们的防病意识也不断提高,防病条件明显改善,大大减少了人蚊接触的机会,对防止疟疾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从海南和东南亚国家两地回归人员感染疟疾较高,原因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海南、东南亚国家气候温热、日照时间长、雨水丰富,蚊虫易于滋生;二是两地疟疾流行程度较高,疟疾是海南省最重要的热带病,其发病率占全国首位,发病人数占本省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0%~50%[4];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到海南省主要是从事建筑、种植等野外作业;四是从事野外作业人员所住的工棚简陋、防蚊设备差,增加了人蚊接触的机会,而人类对疟原虫普遍易感。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尤其与东盟毗邻国家的商贸往来频繁,邻国之间人员来往密切,而该县种植的蜜桔大部分出口东南亚国家,不可避免的有境外疟疾病例输入,仅缅甸回归的病例就占病例总数的22.22%(2/9)。据报道,北京口岸1990-2004年检出的10593例传染病病例中,疟疾比例高达37.91%[5],表明从境外输入疟疾可能性很高。再从外出或外来人员滞留时间与感染疟疾的结果来看,9例输入性疟疾病例中,8例在高疟区居住时间超过1个月,占总病例数的88.89%(8/9);居住1个月以内的1例,占11.11%(1/9),表明在流行季节进入高疟区务工,不注意个人防护就有可能感染疟疾,感染机会与居住时间成正比,即居住时间越长感染疟疾的机会就越多[6]。

从表4的情况来看,发病后3d内到防疫部门就诊并接受治疗的有4例,占44.45%(4/9);发病4~7d到防疫部门就诊并接受治疗的有1例,占11.11%(1/9);发病8~15d到防疫部门就诊并接受治疗的有1例,占11.11%(1/9);发病15d后才到防疫部门就诊并接受治疗的有3例,占33.33%(3/9)。表明大多数病例对疟疾症状有一定的了解,患了疟疾后能及时到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防疫站)诊治[6]。但部分病例可能是对疟疾不了解,患了疟疾后只到当地私人诊所进行一般抗感染或退热治疗,同时由于部分临床医生对疟疾认识不足,不能及时抗疟治疗,致使症状反复发作后才返回原籍就诊治疗。对此,要加强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外出高疟区务工人员对疟疾的知晓率及自我防护意识,教育他们患了类似疟疾症状的疾病要及时到当地或返回原籍防病机构就诊,以便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对外出到非洲和东南亚国家务工人员外出前的健康教育和返乡后疟疾监测是巩固疟防成果的关键[7]。

不明原因发热病例疟原虫检查是疟疾监测的主要方法,是控制疟疾的重要手段。14年来柳城县9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均未发生输入性继发病例,但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的任务仍很艰巨[8-9]。因此,继续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监测,重点抓好本地外出高疟区务工回归人员、来自高疟区的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员疟疾登记排查,主动监测,以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发热即“三热”病人作为重点血检对象,早发现、早进行有效治疗并控制传染源。厚血膜与薄血膜涂片显微镜检查是我国大部分临床实验室常规使用的方法,仍被认为是疟疾诊断的金标准[10]。目前,疟疾在该县已经消灭多年,2003年以来没有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很多年轻医生没有见过疟疾病例甚至对疟疾认识不足,年轻检验医师未见过疟原虫血片,提示进一步加强培训,提高镜检员血片制作、染色及镜检能力,提高临床医师疟疾正确诊断水平,是今后巩固疟防成果的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韦雪芳.谈水稻优质无公害栽培与管理[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9,21(3):38-39.

[2]王槐芳,石维志,李凤文.广西疟疾防治措施与效果[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1989,2(4):252-25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局.疟疾防治手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70-271.

[4]王善青,蔡贤铮.海南省疟疾的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J].医学动物防制,1996,12(S1):23-27.

[5]郝秀华,赵良刚.北京口岸回国人员传染病传播的风险评估防治对策[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6,29(1):17-20.

[6]李珍,吴才国,房天喜.广西全州县1997-2005年输入性疟疾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7,7(1):37-38,83.

[7]黎军,林康明,毛玮,等.2011年粤桂琼三省(区)疟疾联防区疟疾疫情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5):500-502.

[8]徐丹,陈玉风,于鹏.2012年大连市输人性疟疾疫情监测结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5,31(1):103-105.

[9]郑余超,张京欣,袁国平.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恶性疟疾病例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3,29(6):720-721.

[10]李静宜,齐志群,薛燕萍.Cheleχ法从恶性疟原虫薄血涂片提取DNA的的基因诊断[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8,26(5):275-278.

作者:王老红 杨敏 单位:柳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