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人口城镇化问题及对策范文

人口城镇化问题及对策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人口城镇化问题及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人口城镇化问题及对策

摘要:

新型城镇化,旨在强调人本管理,城镇化的核心突出以“人”为上。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文章着重从人口城镇化进程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三个方向的发展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不均衡,城乡二元制阻碍人口城镇化;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固定,难以从根本上进行转变;在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向农村地区推广城市文明的进程难以完成。通过完善政策机制保障农民利益;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和农村环境,创造吸引新生一代回乡发展的大环境;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提高农村人口对城市文明的接受度。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城市文明

1中国城镇化率变化态势及预测

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在2014~2020年实现新型城镇化,是结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城镇化改造道路。所谓人口城镇化,即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扩大,包括从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普及城市文明等方向进行转变。其中城市人口规模、生产生活方式是表象特征,城市文明的普及则是城镇化过程中最缓慢,最具挑战的一个方面。新型城镇化强调以现代产业为支撑,社会保障制度、生产生活方式、人文素养等多个方面全面的实现城镇化。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发展不断加快。很多学者对中国的城镇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很多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建议和措施。政府对城镇化的建设采取了很多措施,同时也取得了很显著的成效,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就开始实施城镇化建设,当时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7.92%,到201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4.77%。我国1978~2014年期间城镇化率的变化态势见图1。通过对1978~2014年城镇化率变化的研究,根据36年的城镇化率的变化规律,可以对未来的城镇化率进行预测。本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以往数据进行分析,用以下方法来预测未来中国的城镇化率。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在2014~2020年实现新型城镇化,是结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城镇化改造道路。可以用以上模型对2020年的城镇化率进行预测,如果按此发展速度在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57.02%。不过,在城镇化建设中是分阶段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不能仅仅着眼于城镇化率的快速增长,新型城镇化追求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而如今的城镇化正面临很多挑战。

2城镇化过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2.1人口迁移规模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不均衡导致人口集聚难度较大。据统计,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绝大部分集中在45岁以上,这部分人口由于其自身因素使得人口城镇化的难度较大。目前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3.7%,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却仅仅36%,远低于发达国家完成的80%比率。而处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作为促进城镇化的主体之一,是加快人口完成城镇化的主要潜力。它可以支撑城镇化率提高4~5个百分点,但是推动农民工家庭进城,在传统意义上,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的动力是城乡之间存在收入差距较大的单一因素。但是涉及整个家庭进城的考虑因素将会更多,经济、文化、教育等等多方面都是影响农村家庭城镇化的因素。进城后的家庭经济风险,社会关系可能断裂以及一些不可控因素加大,迁移难度加大。城乡之间的二元制管理体制阻碍了各资源在城乡联系环节内的自由化流动。全力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我国在户籍制度上的管理更加开放、劳动就业制度得到更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等都进行了改革,但是城乡分割的体制壁垒却并没有完全的被打破,城乡之间要素资源公平分配与自由流动的宏观环境还是没有完全形成。农民家庭进城,意味着放弃土地的使用权,但是城市生活成本的提高,城镇化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完全完善,农民“进城”后生活水平并不能保证,生活质量的起点上意味着比之前更低。这也从更深层次上解释了为什么我国的人口城镇化率远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2.2生活、生产方式城镇化方面生活习惯上,消费观念老旧。老一辈农民难以接受城市的生活习惯,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跟上大城市的生活节奏。由于多年生活在农村,以土地为依,生活消费上尽量自己自足,但是土地被征收之后,丧失了日常生活补给来源,一饭一菜都必须经过市场采办,生活成本增加,作为完成城镇化后的新市民,很难轻易改变自身的消费观念。且城市的服务消费较高,新市民注重食物消费的习惯也难以改变。娱乐方式单一,精神生活空虚。城市市民业余生活较丰富,老年人跳广场舞,组织棋社、比赛等多种多样业余文体活动,精神生活丰富。但老一辈的农民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白天一般忙于农活,闲暇时间多以看电视、打牌和聊天为主,业余生活较为单一,土地征收以后,没有农活可以干,空闲时间过多,活动又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知如何处理空闲时间,容易产生出孤独感。这些生活消费观念,对于土地的执着,对乡村生活的眷念之情更多的体现在老一辈的农民身上,然而中年农民工因为年纪,家庭等因素开始逐步退出城市工作舞台,新生代的农民工开始活跃,他们大多在城市生活工作,已然接受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在观念、行为以及生存发展上更趋于城市倾向。在城镇化过程中,新生一代的农民更希望能够区分自己的身份,做到与城市完全相融,成为彻底的“城市人”。就业稳定性减弱及职业危险性加大。如何完成人口城镇化,最关键的问题是实现进城农民从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生产方式。就业方式的选择上其实代表的是生产方式的改变,一方面,依托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使得企业规模扩大,新型城镇化带来的生产技术提高,必然也会带来职业种类的多样性。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来说,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技能要求的提高,先进知识的掌握都加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特别是在代际分明的情况下,就业的稳定性明显的降低。与此同时,他们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知识,但是由于知识水平的有限性,一般只能从事一些危险性较大、环境较差、极易造成人身伤害的职业,如采矿、建筑等。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人口的流动以及职业的变动都会日益加剧。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职业转换和工作更替。之前对于老一代农民工而言,进城务工大都具有间歇性,因为仍以农村土地生产为主,但是在城镇化以后,大都丧失了原来的土地使用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加大了老一代农民“进城”的风险。

2.3城市文明向农村普及方面人口的城镇化虽然在大部分体现在城市人口规模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城镇化上,但是基于城市文明向农村人口普及更是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难点,文化的影响虽然缓慢但是影响深远。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决定了该国的发展速度以及发展方向”,我国农村区域广大,农业人口众多,而其又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其固有的落后的封闭的小农思想意识仍然根深蒂固于他们心中。在与现代城市文明的接触过程中,在与存在很大不同的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社会交往模式的相处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其惯性思维很有可能让其更加坚持固有的思想,自行拒绝或阻碍城市文明的传播与影响。要突破传统惯性思想的禁锢可谓非一日之功。文化意识难以融入。城市文明向农村人口推进的过程中最首先的就是文化观念难以融入。人口城镇化后的农民进入城市,原有的农村生活方式被阻断,必须融进城市生活,而这种思想上的改变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农民融进“市民社会”的人口文化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城市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的焦点,在根本上标示着人类社会发展所达到的一种和谐、文明状态。文明是与蒙昧、野蛮相对立的概念,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城镇人口素质水平提高难度大,无论是老一辈的农民还是新生代农民,由于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在行为方式、生活素养等多方面“文明”习惯上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从道德素质角度出发,其核心即为“文明”本身。因此,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要完成对城市文明的推广普及,其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人口的素质因素。这些素质不仅体现在公共生活场所、公共关系、公共秩序等方面,更应是体现在整个思想道德上,做到文明其精神。人口城镇化的前两点我们可以称之为有型的城镇化,但是城市文明的普及则是一种无形的城镇文化。城市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明形态,城市文明不仅引领现代城市的发展方向,还贯穿于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完全不同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活方式以及精神状态。在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还应当融合人口规模的扩大,生产生活方式的促进,以及城市文明之间的包容性。

3人口城镇化对策思考

人口城镇化作为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必不可少的一环,应在其大背景条件下走“人本型”道路,人口城镇化不仅要求城市人口规模与数量上的提升,更应将城镇化理念统一到“促进人的发展”上来,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与保障其就业、推动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以及提升整个人口素质统筹结合起来。实现有序、有利、有素的城镇化转变。为解决本文所指出的问题,实现人口城镇化目标,本文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解决措施:

(1)完善城镇化政策体制,实现城乡资源自由流动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和补偿制度,征收土地的规定与其详细说明,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界定,以防漏洞。建立健全城乡间资源要素流动的渠道与配套措施,打击投机者,减少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征地之后的权益,城镇化后农民可以预见自己的生活得到很好保障;土地流转程序应当规范化,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进行土地流转,所得利益灵活分配,农民可以在失去土地后依然凭借其他形式入股,最大化保障其城镇化的合法利益。利益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原有农村人口“进城”的干预度将大为减小。

(2)营造吸引新生代农民工返乡的环境,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水平新生代农民工受过一定的教育,感受过现代生产技术水平带来的飞速发展,接受过城市文明的洗礼。这一部分人在这个发展进程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和农村环境,创造吸引新生一代回乡发展的大环境。对于老一辈农民来说,进城之后的生活固然不如农村生活的轻松,但是倘能享受家人围绕的天伦之乐,幸福感必将上升,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已经习惯城市的生活节奏与方式,所以在新型城镇化时代下必须创造环境与条件可以就近择业、家门口自主创业。做好创业就业指导工作,鼓励他们在家乡就业或者创业。对创业者予以特殊的优惠政策,提供贷款担保。拓宽信息渠道,招商引资拉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保护当地环境的基础上,积极招商引资吸引一批优秀企业。同时支持新“入城”市民因地制宜,自由创业。发展当地生态旅游,着重强调对服务业的支持。其次,完善当地的教育、社保制度等配套公共保障措施。要吸引人口向城市市民迁移转变,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公共保障措施关系整个“进城”家庭未来的发展,子女教育问题、养老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新生代农民的关注,公平分配的教育资源、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

(3)积极的“心理干预”加速人口“进城”城市文明的推广以及普及除了完善基础的物质条件以外,更应从人的主观心理、观念、意识等上层建筑的入手进行“心理干预”,本文的心理干预指的是从心理上认同自己市民的身份。只有心理上接受市民这个身份,城市文明传播的过程中才能摆脱原有自我封闭的落后思想观念。在具备了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条件之后,参与到社会的交往环境中,形成并接受现代城市文明的洗礼。开展多种多样的社区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提高对社区的认同感,加速其接受并认可现代城市文明,把现代文明科技慢慢渗透至新进城的人群。以新型城镇化为前提发展条件,利用现代社会教育资源优势,提高对人力的资本投资。加强对城市文明的宣传力度,定期举办各种社区文明活动,同时举办技能培训,提高整体人群的素质水平。推进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市人口增加、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向城镇化转变,特别是加强进城人口的素质文化水平,加速城市文明的普及更是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要求。积极的心理干预,增强其“市民化”的认同,三个方面协调统筹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新型的人口城镇化。

参考文献:

[1]相伟.我国人口城镇化的难点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1,(10).

[2]阿列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方立明,薛恒新.略论城市文明与市民道德素质[J].道德与文明,2009,(1).

作者:刘登强 王欢欢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