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人口要素视角的城市化问题研究范文

人口要素视角的城市化问题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人口要素视角的城市化问题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人口要素视角的城市化问题研究

一、城市化内涵的综合性

由于专业背景的不同,各学科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城市做了相应的定义和研究,城市的定义尚在争议之中:地理学家将城市定义为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为主集聚形成的较大的居民点,侧重于其空间和景观属性;人口学家把城市看做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把人口规模和密度作为判断城市的标准;经济学家认为城市是生产要素集约化和业态多样化的社会有机体,更侧重于其商品、服务的生产与交换等经济属性;社会家则从社会关系的角度,认为城市本质特征是其特有的生活方式(urbanism)。虽然各学科对城市的定义不同,但城市之所以为城市,而不同于乡村等其他概念,是由其空间特征、人口密度、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本质特征综合决定的。各学科对城市的不同定义衍生出了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和研究重点。地理学除关注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与经济的转换与集中外,还特别强调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人口学所说的城市化是指人口城市化,即城市人口的聚集和增长所形成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增长过程;经济学则更重视产业结构以及消费方式的转变,研究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流动;而社会学则把城市化作为新的生活方式产生、集聚、扩散的过程,强调文化、价值观、宗教信仰等社会演化过程。城市化并不是简单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而是乡村要素向城市要素转变的复杂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城市是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等要素的集中,农村则分散而孤立,强调的是两者生产要素集聚程度的区别;周一星先生认为城市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体现在人口规模、经济结构、设施水平和文化观念四个方面[1]。前人对城市、城市化的定义侧重点虽各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城市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其要素构成和特征与乡村是截然不同的。

二、城市化的构成要素及其协调性

(一)城市化的构成要素从城市和乡村截然不同的构成要素出发,我们可以得到城市化的本质便是乡村要素向城市要素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水平虽由各个要素的城市化速度决定,但城市化的质量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要素之间城市化速度的协调性。无论是三十余年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城市扩张、户籍壁垒、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保障等问题,还是潜心于城市化问题研究的众多学者多样化的研究领域——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我们都能从中抽象出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几个基本的构成要素: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空间上的城市化是其他要素城市化的载体,是随着经济、人口等要素城市化所伴生的反映在载体上的现象,即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变和城市地域的升级。从建筑学或景观学角度说是乡村景观向城市景观的转变;从土地利用角度来说就是以农村居民点和农用地等为代表的带有乡村特征的土地利用类型向以城市、建制镇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等为代表的带有城市特征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过程;从土地产权角度说就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变为城市国有土地所有权。其外在表现包括城市数量增加、城市地域扩大、原有城市用地的再组织和再开发等,也包括基础设施的改善。人口城市化是早期城市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即人口由乡村向城市集中地过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口城市化现在只是城市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身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许多人口学家将其定义为具有城市居民特征的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包括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变,还包括所有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断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过程。经济城市化主要指城市化过程中的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以第二、三产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转移与聚集。研究经济增长、经济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之间关系的学者很多,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演变之间具有长期均衡、甚至互为因果的关系。发展经济学中的刘易斯模型、托达罗的预期收入模型、乔根森模型都从不同角度验证了这一结果,结构经济学中的经济结构演进理论也认为经济结构的演进体现了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不断适应,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密切。无论是从劳动力供需的角度,还是从城乡预期收入差距、消费结构变化的角度,经济增长、经济结构演变都是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城市化过程中人们的居住、就业、游憩带动了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需求,生活方式的变化也通过促进消费需求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化,推动着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化。社会城市化也是城市化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来源于城市的社会属性,城市社会学中便将城市化作为其学科的一个核心概念,认为城市化就是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变过程。本文在这里把社会城市化中的“社会”定义为广义的社会概念,包括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社会保障等内涵,认为社会的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水平等全方位的城市化。

(二)构成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为解释和解决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许多学者开展了城市化质量研究,强调城市化过程中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城乡发展与人口的协调性,这是相对以前将人口作为唯一指标研究城市化的进步,但这些研究或仅是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或是仅研究其他因素与人口因素的协调,缺少各内在构成要素之间的协调性的深入分析。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协调性分为内部协调性和外部协调性。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城市化由空间、人口、经济、社会若干子系统构成,他们之间城市化速度的耦合问题就是城市化的内在协调性;若将城市化看成一个整体,而研究其与外部要素(如工业化、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等)的关系就是其外部协调性。目前学者们对城市化的外在协调问题关注较多,如城市化与工业化是否同步,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等,因此本文不再赘述,而将研究重点放在城市化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上。健康的城市化应当是经济、人口、空间、社会各要素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过程。经济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内在驱动力,它为城市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商品和各种服务,通过相对乡村较高的预期收入和较好的生活品质吸引人口向城市迁徙;它还为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张提供了资金、材料和人力资源,是城市扩张的重要推动力;此外,它还为城市的社会保障、文化教育、游憩等社会要素城市化提供资金,促使城市能为居民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和更舒适的生活品质。人口的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重要衡量指标,通过人口向城市的迁移,能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和更大的消费市场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也会带来对城市生产、生活等空间的需求,促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同时,人口还是城市社会保障、文化游憩等服务的主要消费者。社会的城市化代表着城市社会保障、文化教育、休闲游憩服务水平的提高,通过这些不但使城市居民具有更高的素质、劳动或管理技能,还会使他们无后顾之忧,更放心的将财富用于消费,促进经济的增长。空间的城市化(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则为上述经济、人口、社会要素提供了空间载体。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目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等地租收入,而这些财政收入又有相当一部分用来提高城市的社会服务水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城市社会要素的城市化得到了来自空间要素城市化过程的资金支持。

空间、人口、经济与社会四要素都是城市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要素都在其中担负着一定的机能,城市化的顺利推动有赖于各要素城市化的健康运行以及各要素之间城市化速度的协调。在城市化各要素的组织结构上,本文借鉴了“四维时空坐标”的概念,在四维时空中,横、纵、高度和时间坐标共同确定物体在时空中的位置,缺少任意一维都会使物体的位置不准确。在城市化研究中,过去仅研究人口要素的城市化,是一维的城市化,不能代表城市化的方方面面,后来许多学者又综合考虑了空间、经济等,开展了二维、三维的城市化研究,而且这些研究的重点往往是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定,而不是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这些研究得到了城市化的水平,却忽视了各要素城市化速度不协调所导致的问题。通过空间、人口、经济与社会的四维分析,不仅能更准确、全面的确定城市化水平,还能根据各要素之间城市化速度的差异,发现其中存在的协调性问题。

三、要素协调视角城市化问题分析

很多城市化实践中的问题根源都是城市化中空间、人口、经济、社会各要素的缺位或速度不协调。拉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是人口城市化速度与其他要素城市化速度不协调的典型代表。由于历史原因,拉美国家的农地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大庄园主手里,大量农民由于缺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极端贫困,加之对城市更多就业机会的预期,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使得农民大量涌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然而城市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都无法应对城市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人口的城市化速度远远快于经济、空间和社会城市化的速度。人口城市化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城市化速度,导致城市无法为进城农民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造成城市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如拉美第一大经济体巴西的失业率自1998年来一直维持在10%左右,虽然非正规部门解决了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但非正规就业由于其本身极不稳定的劳动关系、较差的工作环境和偏低的薪资水平等特点,使得这些就业人口长期处于低水平就业状态;此外,人口城市化速度远远超过城市空间城市化的速度,大量农民进城后无力购置正规住宅,于是大量移民非法侵入无主或闲置土地,建成简易住房,这些住房危险系数较高,加上没有纳入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差,脏乱成为其代名词,一些成规模的新进城农民的聚居区逐渐演变为贫民窟;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恶劣的空间和经济环境阻碍了拉美进城农民的社会城市化,无法享受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品质,加之由于预算有限,政府无力负担起广大贫民的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服务,拉美国家60%的城市人口缺少适当的卫生服务和干净饮用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为广大学者所热议的“半城市化”现象,农民工以及部分地区出现的用工荒现象,“鬼城”现象等。本文从上文提出的城市化四要素协调的角度加以抽象,尝试分析上述现象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农民工的“半城市化(peri-urbanization)”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种特殊现象,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具体表现在农民进入城市后,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不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从城市化四要素协调的角度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受城市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收入期望的吸引向城市迁移,通过雇佣关系实现从乡村向城市的空间转换,在城市工作、消费,实现了人口和经济的城市化。但他们却没有实现空间和社会的城市化,具体表现是:由于收入水平较低,没有经济能力购买、租住城市的社区住宅,而大量蜗居在租金较低的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这些地方往往是城市规模扩张过程中没有改造的农村居民点,村内基础设施较差,没有城市的空间特征;此外,农民工进城后,尤其是进入大城市后难以获得城市户口,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在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诸多方面不能享受市民的待遇,以上这些又直接或间接导致农民工的生活方式无法城市化。“鬼城”原本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各地出现了很多高标准建设的城市新区因为空置率过高,鲜有人居住,也被形象的称为“鬼城”。被《时代》周刊称为“鬼城”的康巴什就是空间城市化速度远远超过人口城市化的代表。始建于2004年的康巴什新区迄今为止建成区面积已达32平方公里,按照高标准规划建设,实现了空间的城市化。然而,到2009年仅有2.86万人入住康巴什新区,人口密度仅893.75人/平方公里,仅为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建成区人口密度的12%,人口城市化速度远远落后于空间城市化速度。

四、结论与讨论

从长期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现代化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从近期看,城市化是我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我国目前城市化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提高城市化质量,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规模、结构与布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截止2010年底,我国人口城市化率已达到49.95%,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更应该加强城市化方面的基础研究,提炼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深层次规律,为城市化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建议。城市的复杂属性决定了其内涵的综合性,本文从城市的本质属性出发,通过城市化要素协调视角的抽象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提高城市化质量应当成为今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旋律,而不应仅仅关注以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和城市建成区规模为代表的城市化“量”的增加。从城市化各内在要素协调的视角解释、分析城市化质量问题是一个可行的思路。2.我国城市化的构成要素包括空间、人口、经济与社会,每个要素都在城市化这个有机整体中担负着一定的机能,健康的城市化应当是各要素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过程。3.从上文提出的要素协调的视角成功解释并定性分析了拉美城市化陷阱、“半城市化”、“鬼城”等国内外若干典型城市化问题,验证了其可行性。本文虽提出了要素协调视角的城市化分析框架,但偏重定性和理论分析,篇幅有限,只是该研究的初步成果。后续还会从该视角出发,重点开展建立定量化的城市化要素协调评价模型、选取典型区域进行实证分析、针对评价结果的政策建议等后续研究。

作者:周宁郝晋珉杨立双文元孟鹏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清华大学农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