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红色基因”对群众路线理论的贡献范文

“红色基因”对群众路线理论的贡献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红色基因”对群众路线理论的贡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红色基因”对群众路线理论的贡献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桂东所形成的一些重要决策,成为党重要的“红色基因”,这种基因经过长期的实践传承,成为党的理论基础。桂东“红色基因”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红色基因”与党的群众路线理论

1.“红色基因”的内涵“红色”有两层意思:一是红的颜色,二是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基因”是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1]。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通俗来讲,“红色基因”,是一代代人民英雄和爱国志士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铺就了一条通往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以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托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精神力量能穿越时空,一以贯之,永不褪色。“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勇往直前。每个时代所涌现出无数前仆后继的优秀共产党员,都是群众身边传承“红色基因”的践行者。

2.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把党的群众路线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是党的根本工作方法、根本政治路线和根本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大革命时期的桂东大体具备了群众路线初步形成的时代条件和社会条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桂东的革命实践活动和理论探索为群众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革命队伍不断扩大,为更好地争取广大贫苦群众的支持和参与革命的积极性,迫切需要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管理革命队伍。正是基于这种考虑,1928年4月3日,在桂东沙田制定并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作为管党治军的第一个制度,这个制度是党的群众路线第一次诠释和规范,是群众路线理论的渊源。从此,群众路线在桂东发祥并传播开来。

二、桂东“红色基因”所传承的内容

桂东在地方党史上创下多项第一:第一军规颁布地、群众路线发祥地、红军长征出发地、打响湖南地方武装斗争第一枪、湖南解放第一县。党在桂东所形成的这些重要决策和活动成为党重要的“红色基因”。

1.“第一军规颁布地”传承了管党治军的政治基因在桂东沙田颁布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2]。《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出发点,被誉为“第一军规”。这一军规传承了管党治军的政治基因,它的颁布对群众路线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并在此后的长期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政治坚定、牢记使命、纪律严明、忠于职守、改革创新、艰苦创业、真心爱民”为核心内容的军规精神,影响着一代一代人去拥政爱民、军民共建,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持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2.“群众路线发源地”传承了党的服务基因党在桂东的早期革命活动影响了当地的群众,唤醒了进步民众揭竿而起。大革命前夕,桂东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封闭落后,地主阶级对农民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军阀政府横征暴敛,巧取豪夺,各种税捐压得桂东人民苦不堪言。桂东人民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文化上的残酷统治,举起义旗,挺身而出。一些进步青年怀抱救国救民的理想,先后赴外地求学,探求革命真理,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正好契合了桂东群众求生存、反压迫的迫切愿望,革命思想在群众中广泛传播,人民群众不断觉醒,党和群众的关系也在革命活动中逐步走向密切,尤其是象征党的群众路线发源的军规颁布,传承了党的服务宗旨,体现了党的服务基因,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为群众路线的形成做好了准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3.“红军长征出发地”传承了不怕牺牲的革命基因1933年10月,调集百万大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大“围剿”。为使红军免遭覆灭的危险,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不得不决定进行战略大转移,决定以红六军团为西征先遣队赴湖南。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全军9700余人在任弼时等率领指挥下,告别湘赣革命根据地,从江西遂川的横石和新江口出发,踏上了西征的征途,揭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8月11日中午抵达桂东县城以南的寨前圩,红六军团胜利突破重围,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8月12日上午,在寨前圩的河滩上,红六军团召开了连以上干部西征誓师大会,会上正式宣布成立由任弼时、肖克、王震三人组成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任弼时任主席,会上对全军下一步行动作了战斗动员。寨前圩誓师大会,极大地鼓舞了红军指战员的斗志,增强了西征必胜的信念和决心。红六军团的胜利突围,极大地震惊了敌人,急令部队围追堵截。由于敌情变化,红六军团放弃在湘南桂东地区发展游击战、求得暂时立足的计划,8月12日晚,乘敌人围堵部署尚未完成和湘江防御还较薄弱之际,迅速甩开敌人,红六军团正式从桂东寨前圩出发,踏上西征之路,开始了更为艰难的长征,体现了不怕牺牲的革命基因。

4.“湖南解放第一县”传承了敢为人先的拼搏基因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桂东进行革命活动,播下了革命火种,影响和动员了桂东的进步青年。抗日战争末期,郭名善等桂东进步青年不满发起内战而决定武装起义,经过长时间的武器筹措,于1947年10月27日,荷枪实弹聚于桂东沙田龙头村石围里,正式宣布起义,史称桂东起义。29日,起义人员攻打集龙墟警察所,并首战告捷。桂东起义打响了解放战争时期湖南地方武装斗争第一枪[3]。1949年4月,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6月10日,北上先遣队在沙田墟荣顺馆研究制订攻打桂东县城方案。6月13日,北上先遣队在沙田举行攻城誓师大会。6月14日,举行和谈达成协议,采用和平方式解放桂东。6月16日清晨,桂东自卫总队和警察在体育场集体交枪700余支。8时,北上先遣队分路进城,桂东全境解放,成为湖南最早获得解放的县[4]。正是这股星星之火,传承了桂东敢为人先的拼搏基因,揭开了整个湖南解放战争的序幕。8月5日,湖南和平解放。

三、桂东“红色基因”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贡献

桂东“红色基因”是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渊源和基础,孕育了党在各个发展时期一系列的理论,如“三讲”教育、“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严三实”等,都是党走群众路线所形成的理论,桂东“红色基因”在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贡献。

1.党早期在桂东的革命活动奠定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基础在大革命时期,和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到达湘南进驻桂东,如何巩固、发展和壮大工农革命军成了等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广泛宣传,一切依靠群众,让群众理解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据桂东地方史料记载:大革命初期,为分化瓦解敌人、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等人采取广泛宣传、一切依靠群众的方法,激发人民群众的民主革命思想。如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进入桂东沙田墟时,发现墟场冷清,店门紧闭,户门落锁,不明真相的群众躲避着工农革命军。亲自到一线了解、分析现状,原来先前国民党桂东当局和土豪劣绅大肆造谣,污蔑工农革命军是“赤匪”[5]。为消除群众误会和疑惑,共产党采取通俗的语言,组织宣传队,采取上门宣传、集合报告、广刷标语等多种手段宣传革命思想,利用广大人民群众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事例,来激发群众的革命热情,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让群众真正理解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二是作出表率,一切为了群众,让群众亲眼目睹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是一支为百姓着想的队伍。据桂东地方史料记载:1928年3月28日,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进入桂东时,在大岭坳对敌人展开强大的政治、军事攻势,分化瓦解当时国民党驻桂东的挨户团与“灶头勇”。为保护从穷人家征募而来的“灶头勇”,命令部队把枪口瞄准穿清一色黄色制服的挨户团狠狠打击,对穿便服的“灶头勇”则手下留情。大岭坳一仗,让“灶头勇”们真切看到,共产党确实是保护穷人、为穷苦人民打天下的。随后,不少“灶头勇”加入了工农革命军。群众很快被发动起来,躲在外地及深山老林里原先对中国共产党和工农革命军误会的人,都纷纷回到自己的家中,投入到打土豪、分田地的大潮之中[6]。在沙田打土豪、分田地运动中,亲自到田间地头为群众分田插标。要求全体官兵行动听指挥,和老百姓说话要和气,不得随便拿老百姓东西,睡了老百姓的门板要给上好,用了农民的稻草要给捆好,损坏了东西要赔,不能强买强卖,在群众中树立起了良好形象。三是发动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群众深切感受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是支过硬的队伍。十分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采取了一系列群众工作新举措,丰富了群众工作的方法。据桂东地方史料记载:在万寿宫中厅主持召开工农兵代表会议。会上,对“马日事变”后湖南革命斗争形势作了极为精辟的分析,指出:“只有深入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工农兵政权和工农武装,才能夺取革命胜利。”[7]党的事业在农村就要争取群众,要解放群众,就要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群众自己的工农兵政权。在革命实践中从解决贫苦农民生活困难着手,把土豪劣绅的土地、财物、粮食等分给农民,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需求。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使农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获得了实际利益,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促进了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壮大,让群众感受到了工农革命军是支过硬的队伍,为日后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党内第一军规在桂东诞生是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渊源当时,在的地主剥削农民、旧军阀扰民、各种匪患欺民的境况下,《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和实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军与众不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第一次对群众路线进行的突破式探索、具体化阐释和制度性规范,是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渊源。一是军规诞生有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创建伊始,队伍成分复杂,有各个阶层的民众,有着不同的习惯势力,有着不良的习气和作风,纪律松散,要求不严,时常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如何加强纪律教育、克服不良倾向、完善革命纪律,打造一支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队伍是等党的领导人考虑的重大问题。正是基于这些问题的考虑,领导人们意思到,须有一个体现为人民群众着想的制度。《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正是在此基础上制定颁布的。二是军规诞生第一次从制度上进行纪律约束。“第一军规”是对以往的革命斗争实践经验进行的总结和阐释。桂东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以往革命斗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向党的干部和工农革命军进行纪律教育,向干部和工农革命军正式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种纪律将群众观点上升到制度规范的层面,是一种纪律约束,是群众路线由简单的群众观念和群众工作经验走向制度化、具体化的第一步。三是军规诞生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渊源。《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体现的是群众路线的具体内涵,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第一次具体化诠释和第一次制度性规范,党的群众路线有了实质性内容。《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中的条款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点以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群众路线。《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是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渊源,也成为党和党领导的军队密切联系群众的行动指南。从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这是群众路线理论的起始阶段,这之后漫长的中国革命实践过程,就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检验论证过程。

3.湖南解放第一县革命成果奠定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发展桂东较早得益于《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激励,坚持走群众路线,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使之成为湖南省最早解放的县,这一革命成果奠定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向外扩散发展。一是以群众路线为基础的党的纪律文化的发展。践行群众路线,发扬优良传统,加强党的纪律文化建设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保障。党纪文化是党的血脉,优良传统是党的财富。我们要传承好血脉、继承好财富,将党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桂东作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地和党的群众路线发祥地,党纪文化源远流长,红色基因十分醇厚。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优良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始终要走群众路线,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对党忠诚,一切行动听指挥,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宗旨,要勇于担当,履好职、尽好责,从严律己、心存敬畏、守住底线,时刻扼守群众路线之本,从严管党,从严治党。二是以群众利益为本的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发展。事物必须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发展。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也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三讲教育、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都是以群众利益为本的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发展。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到邓小平“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从“我们党所以有力量,就是因为我们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到“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再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走的群众路线之路都是以群众利益为目的去实现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得到长足发展,重要的一条就是在实践中始终融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走好群众路线之路。三是以群众生活为目的坚持历史传承与时代相结合的发展。新时期,各地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为目的,注重开展群众宣传教育工作,坚持深入挖掘潜力,传承“红色基因”,认真组织开展相关的交流活动,推动“红色基因”活化起来。坚持文化建设与教育基地建设相结合,传播红色文化。完成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主动适应改革创新这一时代精神的核心要求,生动诠释了“人民是党永远的根据地”这一永恒主题。今后,要从严管控好党员干部用权,把更多的实惠分解到人民群众实践生活当中,要把挖掘、弘扬“红色基因”,自觉融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上述分析,包括桂东早期的革命活动,等人在桂东的革命实践所形成的重要决策和制度,说明了桂东“红色基因”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做出了重大贡献的。

作者:杨必军 单位:怀化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