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教学内容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仍然偏重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轻视教学内容的现象。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核心。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改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关系,处理好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关系,处理好教学内容和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改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大学本科的必修课程。《〈、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谈及课程内容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在高校四门政治课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思辨性和抽象性最强。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务虚性,不能直接带来实际的功效,不能直接创造社会财富,所以有的学生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没有用;有些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为了完成学分。有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用心地思考研究,所以面对市场经济下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他们盲目地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师们探索了许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也存在偏重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轻视教学内容的现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改进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更为关键。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之所以必要,是因为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创造性的活动,随着教学对象的不同,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教学内容也必须不断调整。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关键是要处理好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关系,处理好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关系,处理好教学内容和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关系。
一、处理好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的关系
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是互相联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编写被列入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的编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在体系严密、思想深刻、内容完整、表述严谨等方面要求非常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框架,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思想性和逻辑性。只有立足教材,才能实现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又是有区别的。教学活动和编写教材侧重点有所不同,教材编写注重体系完整和逻辑严密,教学活动更强调引导学生,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因此教学活动不能简单地机械地照本宣科,必须根据教学实际有选择地增加和取舍,重塑梳理和整合教学内容。依据教材重塑教学内容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教材的主题、贯穿教材的主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要以知识为载体,把握教材的主题、贯穿教材的主线、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也就是说,人的发展和人的解放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题和主线。围绕这一主题,贯穿这一主线,以范畴的逻辑演进为途径开展教学,就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教学的整体性。马克思创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都是为人的发展和人的解放这一理论宗旨服务的,全部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贯穿于这条主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在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教材的这一主题、贯穿教材这一主线,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唯有如此,才能得到教学目的。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过程中,以“物质”、“实践”等范畴的逻辑演进为途径,揭示马克思主义内在的整体性;以系统的辩证关系为观察点,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性;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效应。
(二)梳理和确定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内容非常丰富,它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三门课的内容,原来这三门课的总学时是144学时,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仅有54学时。课时少,内容多,因而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学内容必须抓住重点、难点、热点和基本点。梳理和确定教学重点主要是依据原理或观点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所占的地位。梳理和确定教学重点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明确哪些原理和观点需要重点阐释,明确哪些原理和观点只需要简略讲解,明确哪些原理和观点学生自学就可以了。梳理和确定教学重点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它可以缓解内容多和课时少的矛盾,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从而得到教学目的。例如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的教学围绕物质范畴、实践范畴这样核心范畴展开。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实践是物质本原在人类社会这一物质世界层次上的基本表现,是人类世界产生和发展的直接根源。实践范畴属于物质范畴,但不具有物质范畴那样最大的普遍性,也就是说实践虽然是人类社会的本质,但并非是世界的本原。抓住了物质范畴也就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世界观;抓住了实践范畴,也就突出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三)找到教学的归宿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不是具体的知识传授的课程,而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世界观的确定和方法论的培养。知识的传授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方法,解决大学生思想认识问题。抓住了这一点,也就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教学的实质。具体而言,就是我们在学完了每一节和每一章之后,要明确我们学习了哪些原理,这些原理有什么方法论意义。只有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归宿点,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目标。例如在讲到真理和价值辩证关系时,教学的落脚点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保证实践的成功,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四)优化教材的教学资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学资源可以选用,但需要充实丰富;有的教学资源,只需要学生自己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论述是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例如在讲到实践范畴的时候,在讲到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的时候,在讲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时候,作者都大量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帮助学生准确深刻的理解。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社会科学发展成果以及哲学自身发展成果也是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教材由于受原有教材体系的限制,有时未能及时反映时代的变化以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对教材中没有反映时代特征、没有吸收现代自然科学成果、社会科学最新成果或脱离自身发展历史的内容必须加以革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过程中,只有联系自然科学发展、社会科学发展以及哲学自身发展的实际,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二、处理好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关系
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存在“本质主义、科学主义和宏观主义的局限”。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本质主义”表现为把世界看做外在于人的本质的存在,无视人的存在;“科学主义”表现为片面强调科学性,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价值引导和信仰培养;“宏观主义”表现为从宏观上阐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而缺少对个体生命的关注。“不关注学生的生活现状,不能帮助学生解答人生的困惑和生活的疑问,就注定了会被学生所忽视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拒斥。这正是目前原理教学所面临的困境”。[2]要摆脱这一困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必须联系大学生实际,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新变化,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实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有效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才能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活动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课堂教学要为生活服务。”[3]当代大学生个体意识明显增强,知识面广,更新知识的速度较快,视野也较开阔,创造性明显增强,但吃苦的品质,奉献精神都需要加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大学生中也很有市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从自发走向自觉,大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造了条件,也为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供了可能。当代大学生思想也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非理性主义思潮助长了青年学生极端个人主义和偏激的情绪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的泛滥导致学生思想迷茫,找不到精神家园。这就要求教师能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他们思想深处的契合点,拔动他们心灵的琴弦,与他们的精神世界共鸣、共感、共振”。[4]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同专业的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思维方式也有差异,他们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为此,针对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就应该不同。文科学生在高考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有关知识进行过强化训练,他们不满足课本中既有的结论,教师就指导他们学习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学生在阅读经典中提高了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提高了他们的理论水平。理工科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基础比较薄弱,教师重点是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讲清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典型的案例和日常生活入手,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把深奥的理论浅显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三、处理好教学内容和重大现实问题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联系国内外重大时事,直面现实,才能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现实感和针对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在对现实的分析、批判中反应和表达时代的特征,进而引领和塑造时代特征,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当代价值。指出:“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5]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教师必须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和解决实践中深层次的重大问题,反映和表现时代特征。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系到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幸福,它也是马克思主义教学的兴奋点。例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教师要求同学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展开主题讨论,实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当代大学生关心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引导青年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分析社会现实,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总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选择教学内容必须依据教材,抓住教学重点,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选择教学内容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新变化,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大学生理性素养;选择教学内容必须联系国际国内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在回答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9.
[2]于春玲,李兆友.回归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C]//李德芳,张云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新探索.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308.
[3]张慧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探析[J].理论界,2009(11):155.
[4]杨金洲,阎占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实效性问题探讨[C]//李德芳,张云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新探索.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246.
[5]选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292.
作者:杜新和 单位:安徽大学江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