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对科研管理的作用范文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对科研管理的作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对科研管理的作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对科研管理的作用

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坚持实践性与革命性相统一,是科学的、创新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它所包含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要求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立足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辩证思维、尊重客观发展规律、发挥管理者的主体作用、完善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起到科学有效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高校科研管理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作为高校科研发展的服务与管理部门,“既承担着对高校科研方向、任务提出指导性建议的责任,又对制定高校科研规划、组织项目申报、科研成果转化、科研评价等方面具有直接的领导作用”[1],是我国高校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多年来为我国高校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和全球化大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在高校科技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难以应对的新挑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为基础,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科学的理论,是解决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难题的根本指导原则和方法,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起到科学有效的指导作用。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理论来分析其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目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以期为当前复杂的科研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些许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与高校科研管理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为基础,它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正确回答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主体与客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个人与群众等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彻底地贯彻到了社会历史领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正确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指导[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内容: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2],每一种科学的方法都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高校科研管理高校科研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基于高校的科技发展资源,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政策,对高校科研工作进行组织与协调,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激发科研动力,使科研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推动高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形势下,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系统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立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技术体系、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加强绿色技术和民生科技创新、加快培育集聚高端科技人才、建立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水平等科技发展政策,积极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积极支持国家扩大科研主体自主权、深入推进科技评价改革、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等科研管理改革措施[3],积极推动国家科技政策落地见效。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视角下的高校科研管理目前,高校科研管理不同程度存在忽视社会发展需要、全局意识淡薄、管理观念陈旧、科研管理模式有待改进、价值导向有所偏颇、科研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亟待提高等不足,急需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给予根本性指导。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本原则,是科学的、创新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因此,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视角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立足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辩证思维、尊重客观发展规律、注重发挥管理者的主体作用、强调完善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能够创新科研管理理念、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快速提升工作成效。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高校科研管理的指导作用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要求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立足实践发展需要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为,要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为基础。它认为,要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2]。针对目前高校科研管理存在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的不足,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要求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必须以实践需要为立足点,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确定科研项目立项、科技创新平台申报立项和发展规划时,应立足于实践需要,以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实践需要为出发点,“聚焦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产业安全以及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启动一批示范攻关项目;加快完善目标导向的任务形成机制”[3],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重点实验室,改革完善重点实验室管理机制,推进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系统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主张高校科研管理要树立系统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把握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为基础。它认为,从生产实践出发,把人类社会可以理解为复杂的大系统,主要由生产力系统(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关系系统(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上层建筑系统(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人口系统(人口的数量、质量、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和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状况等因素)、自然环境系统(水资源、土地资源、矿物资源、生物资源等)等五大系统组成[2]。针对目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全局观念淡薄、孤立管理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要求高校科研管理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系统性原则,树立系统观念,坚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原则,看到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本身就是系统工程,它涉及众多对象和职能部门,在高校科研发展中起到关键环节作用。从纵向看,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上接国家、省、市、校各业务主管部门,下连高校各二级学院,在中间起到桥梁与中介的重要作用,承担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重要任务,在国家政策、地方政府政策解读实施中起到重要媒介作用。从横向看,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与高校其他职能部门存在或近或远的联系,同时与其他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亦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由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涉及面甚广,是个系统性的活动,因此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看到系统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2018年1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抓好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8〕127号),要求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在此背景下,要将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必须树立系统观念,在纵向上,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必须配合省市政府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实施细则,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在横向上,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积极密切联系财务、人事管理等部门,积极组织协调,顺利出台实践性强的配套政策措施,以保证国家政策落实到位。

(三)“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强调高校科研管理要坚持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把握事物普遍联系、矛盾性、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原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为基础。它认为,事物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社会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2]38-46。针对目前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畏惧困难、管理模式“一刀切”等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强调高校科研管理要坚持辩证思维,既承认矛盾的普遍存在,不畏惧矛盾,又承认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要求应正视高校科研管理过程中的矛盾。目前,由于各种客观、主观原因,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不同程度存在重立项轻建设、重结果轻过程、重科研轻转化的弊端,且存在缺乏专门从事科研管理的专业人员等问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应承认阻碍科研管理工作成效的矛盾普遍存在,不畏惧矛盾,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一解决矛盾,逐渐提升科研管理工作成效。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要求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阻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成效的每一个矛盾都是具体的、特殊的,且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也有其特点,因此,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对于重科研轻转化这一矛盾体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过去由于我国科技水平还比较落后,处于以基础研究为主的阶段,不重视转化,因此矛盾的发展显得不突出,但随着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国家科技发展日益壮大与经济发展需要日益迫切,重科研轻转化这一矛盾体就显得尤为突出。科技发展成果不仅要考虑基础理论创新程度,而且要考虑其应用效果,考虑其在国际、国内是否有一定优势与需求,同时综合考虑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四)“社会过程研究方法”要求高校科研管理要尊重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要求我们,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为基础。它认为,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强调人类社会过程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强调社会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和主体选择性[2]。针对目前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重立项轻建设、重结果轻过程、重科研轻转化等管理观念和科研管理模式陈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社会过程研究方法”要求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更新科研管理观念和科研管理模式,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新事物的发展。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是过程的集合体,各项工作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新事物,且新事物的发展体现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过去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比较单一,主要是项目申报、成果报奖、专利申报等,但随着我国高校科技的发展,科研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项目,如科技成果转移与转化工作、高校科技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工作、科技特派员发展工作、高校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工作等。这些新工作的出现,要求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接受新事物,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学习,以逐渐适应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出现的新事物是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科研管理主体选择的结果,高校科研管理发展过程体现客观规律性和主体选择性的规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长期重立项轻建设,重结果轻过程,过程管理比较薄弱,教师的科研能力与科研水平没有得到真正提升,造成科研项目繁多,但是真正能实现成果转化的少之又少,难以将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成果真正推广应用,因此应尊重事物发展规律,加强过程管理,研究出台各方面措施,才能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成效。

(五)“社会主体研究方法”要求高校科研管理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主体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告诉我们,要尊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为基础。它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因此要重视人的主体作用。针对目前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科研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亟待提高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社会主体研究方法”要求科研管理人员主动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做好服务与管理工作。高校科研管理的主体是人,要充分发挥科研管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成为科研活动的组织协调者,改变过去对科研人员充当“传话筒”、被动服务的状态,应对科研人员提供积极主动服务,在推动高校科研方向、科研发展规划、项目过程管理、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中起到主体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解读、宣传与贯彻落实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各项科技发展政策,加快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如在国家、省市下达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后,应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组织人事与财务等相关部门,共同制定符合本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以保证国家政策的快速顺利落地。又如在项目申报、科技创新平台申报、成果报奖等过程中,应积极主动邀请对口专家进行评审,为项目负责人提意见与建议,指导项目申报。

(六)“社会认知与评价研究方法”要求高校科研管理完善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告诉我们,要尊重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社会认知与评价研究方法”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为基础。它认为,揭示客观真理是社会认知的任务,确定合理的价值向度是社会评价的任务,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在要求[2]。社会评价是指社会科学研究中对研究对象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评估、评定、把握[2]。针对目前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价值导向有所偏颇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社会认知与评价研究方法”要求高校科研管理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转变不合理的评价机制。过去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价值导向有所偏颇,往往忽视对教师科研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将科研成果简单等于科研项目、的数量与级别,到校经费的数量,而忽视科研成果的具体价值与实际应用价值,导致部分科研人员追逐名利,存在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严重背离了科学研究求真创新的本质。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生产力是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人民利益是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因此,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应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转变不合理的评价机制,以社会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即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标准来衡量科研成果的价值,重视科研成果的创新程度、先进程度、复杂程度、成熟度、应用效果范围与实际应用价值。另外,针对各个学科的特点,应分别制定评价标准,或以经济效益为主,或以社会效益为主,允许不同的评价标准存在,完善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实现科研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应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规定,对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和其他对科技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区分不同情况给予现金、股份或者出资比例等奖励和报酬,加大对承担国家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的薪酬激励,加大对在科技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团队给予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奖励。总之,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本原则,又“以实践性与革命性相统一”,是科学的、创新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它所包含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等不仅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根本的方法论指导,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实践也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晶晶,王思远,刘丹.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2014,10(03):104.

〔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心聚力决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意见(国科党组发〔2019〕1号)[DB/OL].(2019-01-08)[2019-04-15].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9.

作者:范丽琴 单位:闽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