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文章着力分析如何努力打造学生真心喜欢的思想政治课堂,让马克思主义入脑、入心。具体阐述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活动中的方法、策略和措施,论述了课程教学中的关键和着力点。力求做到既严格管理,又严中有情、严中有爱、严中有理,将严、情、爱、理融为一体,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刚柔并济,营造一个严肃、活泼、紧张、生动的教学课堂,实现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学;可信;可用;人文关怀;贴近生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必修课,是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主干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担负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使命。该课程通过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与其他四门思想政治课程相比,“原理”课因理论色彩最浓、理论难度最大、理论基石地位最强,其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接受而且认同其概念、原理和理论,并最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始终是高校“原理”课授课老师的追求目标。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原理”课的教学效果也一直是授课老师的努力方向。为此,在教学中更需要将授课与育人有机结合,将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相互统一。
一、共同认识,走近你我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离不开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秩序。纪律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情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纽带,质量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育人是课堂教学最终的目的。纪律维护的是公平和秩序,但纪律是刚性的约束,需要情感的柔性去滋润。纪律与情感相融合,学生才可能身心愉悦地学习,自觉遵守纪律。由于纪律是部分学生最不愿面对和接受的,离开人性不讲究方式方法,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导致“人在曹营心在汉”,直接影响课堂效果,失去教学的本来目的和意义。而课堂是师生间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为此如何将重情感与讲原则并举,刚柔并济,绵里藏针,把握纪律与情感二者的“度”就是一门学问。因此在正式进入“原理”课教学前“立规”与“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第一次课在前言中从两个方面入手,即“走近你我”和“走进课堂”,转变、端正学习态度。共同认识,走近你我。从理念、劝学、聆听、教学以及课堂性质、课堂要求和课堂设想等方方面面与学生沟通与交流。这里既有针对老师的内容,也有针对学生的内容,目的是为走近你我、认识你我,营造和谐氛围,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责任感,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倾听学生的愿望和建议,师生共同制定学习规则[1],达成教学共识,教学相长。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多是合班课,少则2个班,多则3个班以上,学生来自于不同班级甚至不同的专业,其教学组织难度较大,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其教学效果必大打折扣,因此第一节课“立规”就非常重要。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第一次课不仅应让学生明白该门课的具体要求、学期成绩的构成及其细则,而且应让学生清楚学期成绩分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由每一节课和每一个明细内容组成,并非是期末考试一锤定音,“我”的成绩“我”做主,学会对自己负责。学生学科成绩的每一部分的分值与给分标准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学期成绩贯穿于每次教学中,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与自己的学习成绩直接挂钩,学生随时可根据自己的变化算出自己的成绩,学生要重结果必先要重过程。
二、消除误解,走进课堂
消除误解,走进课堂。学生要心悦诚服地学习这门课,必须要消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误解,才能真正走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课堂认识马克思,认真解读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和精神实质[2]。在讲授“原理”之前,需要澄清学生的认识误区。从多年的问卷调查可知,学生每每在看到课表,拿到教材,头就大了,人就醉了,认为痛苦的时光即将开始了,计划着、忙乎着怎样打发“原理”课的时间,这一切都是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误解源于不了解,全球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都持续了一个世纪,学生对马克思及其理论有误解也并不奇怪。由于马克思主义是官方指导思想,是执政党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教育常常被误解为纯意识形态的教化、教条式的灌输,从而产生了本能的反感与误解,甚至抵触和抗拒。学生大多会认为在“原理”课授课中,空洞、枯燥、晦涩、乏味、苍白、无力、抽象、说教、虚伪将充斥课堂,是一种煎熬与折磨、痛苦和不幸。学习“原理”课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许多同学甚至准备了很多方法和招数来打发漫漫无期的无聊课堂时光。因此,第一次课解决认识误区,端正认识态度显得尤为必要。但这个过程不应是生硬的、强行的、显性的而应是间接的、温和的、隐性的,不自觉的和潜移默化的,应讲究方式、方法和技巧,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精髓在学习过程中渐行渐近地进入学生灵魂深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观点。作为老师无须急于对学生的观点认识作出评判,只须将学生带进马克思的殿堂,让他们去看、去听、去寻找、去分析,让他们在全面了解后再重新作出客观的公正的评判。因此,老师需要以视频、图片、资料等为载体,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声音中解读马克思。
介绍马克思的生平,直面马克思及其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责难;思考在人类历史上,谁是既拥有话语权又完全站在穷人立场上替没有话语权的穷人说话的思想大师,谁在指证揭示资本的恶行,谁在鉴照我们人性的异化、物化的人生、生命的缺陷,谁在帮助我们开显本真的生命,追求人的一切内外丰富性,计虑和守望此岸的圆满;分析马克思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为什么还会被西方评选为“千年伟人”,陈述马克思对人类社会所作出的贡献等等一系列的客观事实。通过一系列的感性接触,带领学生走近马克思、认识马克思、了解马克思、分析马克思、解读马克思、回归马克思,将学生的困惑和盘托出交给学生自己解决,由老师启迪、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独立辨别、寻找答案,而不是回避问题,居高临下地灌输现成的结论。老师应启迪学生分析思考:如果说一个伟大的人物,一个伟大的头脑,一种伟大的思想,推动了全人类最伟大的进步,实现了地球上最不可思议的伟大的思想变革,这个人的思想我们是否应学习?如果说在人类社会近一千年历史中,一个人的理论虽诞生于19世纪却不停留于19世纪,虽产生于欧洲却跨越了欧洲,经久不衰地影响世界,对其理论批判赞同之声不绝于耳,一百多年来一直引起全球关注与争议,这样的理论我们是否应拜读?如果说一个理论的思想魅力不是为少数人的一己私利,而是源于为整个人类的解放事业,使人类受惠,使人民受惠,这样的思想是否值得我们推崇?带着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发地去反思,让学生根据自己确立的敬仰标准去比对马克思,根据马克思的贡献去客观地、正确地评判马克思,通过自然浸润认同马克思,再到尊敬马克思,热爱马克思,从而彻底消除对马克思的误解。这样学生不仅对马克思没有了反感,而且还会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去捕捉马克思理论中对他们有用的东西,立足于当代实践,思考现实问题[2],真正走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堂。
三、以人为本,真情关爱
人文精神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始终,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维度之一,马克思的全部思想洋溢着人文意蕴和生命关怀,因此讲授“原理”课也应该而且必须注重情感投入,随时体现人文关怀的价值倾向,坚持以人为本,处处充满对学生的关爱,让课堂教学成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回归人文关怀,做到教学理念人文化。老师告知学生教育理念:教育本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与交流,真正的教育不仅应充满人性而且还充满智慧与启迪。永远欢迎同学们带着真诚、善良、理解、信任与求知的心,走进老师的“原理”课堂,一起领略哲学的智慧、思想的魅力。欢迎走进老师生命中的每一位学生,期望大家能一起在学习中学会思考,洞见深刻,滋养生命,共同成长,“亦师亦友”是老师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回归人文关怀,实现教学过程人性化。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并信任学生,加强学情研究,进而了解学生[3]。在“原理”课的教学中,由于时间短,课时少,内容多,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其他几门思想政治课难度大,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教学过程人性化能通过“身教”引导学生学“做人”。第一,老师在制作课件时就应注意体现人性化。首先,课件的每页应显示章节、目录和对应知识点的页码,这样即使学生在上课时短暂分神也能迅速回到教学中,跟上教学进度;其次,课件应由文字、图表、图片、音乐、视频共同构成,如在相应知识点可在课件中嵌入相关知识背景图作为该页的背景或模版,或嵌入相关的音乐和视频声情并茂,产生视觉冲击力,帮助学生借助形象思维的参与,理解掌握抽象思维的知识。例如通过《山不转水转》和《篱笆墙的影子》等歌曲让学生自己解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辩证关系;通过剪接《驯鹿与狼的生死追逐》《秃头的男人》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对立统一规律,质、量、度的界定,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满人情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知识的教育,更需要“育人”的教育,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心灵的引导。教育重在“育”,“教”作为一种方式手段是为“育”服务,其目的是要实现“育”,“育”的最佳途径是引导、影响。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越是具体化、质感化,学生越能感受到这暖暖的、沉甸甸的关爱。例如:学生在课堂中,有些知识要点喜欢在书上勾画出来便于复习理解,但有时学生听课时不能及时找不到书上对应的知识点而跟不上教学进度,这时老师可以在讲课时走下讲台,一边讲解一边帮助学生找到书上的知识点,这样一个小小的也许对于我们老师是非常不起眼的善举,会被学生刻意放大去感悟,因为她传递的是一份善意、一份暖意、一种关怀、一种温馨,学生经由他们的手将一个一个地传播下去。第三,老师在育人过程中应充满爱心。把老师的真心放到学生的手心,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塑造和影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体现人文关怀,也是“原理”课的目标之一。在大学,师生关系与中学有了很大变化。在中学,老师就是你的再生“父母”,无时无处不盯着你,想逃避老师的监督比登天还难。在大学,一切都变了,师生的接触主要局限于课堂,课堂虽提供了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可能,但实际上面对许许多多的学生,尽管是在一个大教室里教学,也无法真正进行师生的交流与沟通,更不可能实现一对一的“对话”。而且在学生看来,大学老师上完课后,经常就不见人影了,老师就象天上的云,遥远得够不着。师生之间很难仅凭课堂教学变得亲近,平时师生的交流也少之又少,因此借助网络搭建师生沟通平台,加强网络联系,既能将教书育人延伸到课堂之外,又能增强师生的相互了解,增进师生感情。发挥网络平台的时空无限性等优势,利用微信、QQ、E-mail等网络工具与学生进行网络互动。在网络空间中既可进行思想交流、信息传播,又可进行学习合作、价值分享,师生既保持了共识又容忍了差距,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情感距离,这对于我们的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由于网络可以不限制时间地点,学生常常在网上关注老师动向、老师的QQ空间。老师可以借助自己的QQ空间传播、激活正能量,影响学生、共享知识、启迪智慧,让学生接收你的思想共振和情感共鸣;同时老师也可以走进学生网络世界,通过虚拟世界看到自由而真实的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增强师生互动,帮助解决学生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情感投入,实现沟通无障碍。这样,学生在一系列的网络实践中能够逐渐思考、理解、领悟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就是流动的思想、心灵的追问、智慧的凝结、灵魂的享受。
四、贴近生活,真实可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具体生活的高度抽象与概括,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难度,而教材为突出学科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强调了连贯性和浓缩性,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做到在保证教材体系完整性的同时,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枯燥的教材变为鲜活的内容;怎样将抽象理论具体化,将理论回归到生活之中,把重点讲深、讲透、讲活,又要把内容讲全面,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是每个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静止的、平面的,而教学是生动的、立体的[4]。教材仅仅是我们的剧本,真正的导演是教师。因此能否上好“原理”课关键是看任课教师,教师的能力、水平和敬业精神决定教学的质量、效果。教师要上好“原理”课,首先自己要真信真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真信,既相信又自信,才会主动正视,积极探索,教学才投入,用情才真,才能烘托教学气氛,真情打动、感染学生;只有真懂,才不会居高临下灌输结论,也不会回避问题隔靴搔痒,更不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学生也不会在不解与无奈中“被迫接受”空洞、枯燥、简单的解释。其次,在教学中分析、阐释原理时,应贴近生活,还原生活,发挥实践性的特点,将理论生活化、通俗化[5]。将理论渗透到生活之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就是真理,因为“真”所以可信;领悟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不仅给我们理论思维提供了逻辑力量,而且还给我们观察和分析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法。教育要实现其价值与意义,必须使教育的本质回归到人本身,回归于生活,走进学生灵魂深处。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跟踪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把握学生的期待视野,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想要什么、想知道什么、想寻找什么、思考什么、需要什么……借助课堂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情感困惑,才能释放来自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与学生进行真实对话,帮助学生去追寻真、善、美,实现“原理”课的教学目标———传播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在解读“矛盾”这个概念时,如果说从日常生活和经验的意义上而言是非常容易理解的现象问题,但哲学是从理性和逻辑推理来理解概念的,因此部分同学在理解上有难度。
在讲解时,从理性上、字面上来解读“矛盾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自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一概念,不能抽象讲解,必须还原生活,注意几点:第一,对“关系”的理解,如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词语“消息”的消与息、“抱负”的抱与负、“痛快”的痛与快、“舍得”的舍与得、“危机”的危与机都体现了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始终不可分割的关系。也就是说,对立不是矛盾,统一不是矛盾,必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才是矛盾。第二,对“自身”的理解,对立统一的关系,无论是事物内部还是事物之间都存在,即是事物自身存在的。就事物内部而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就体现了事物内部自身所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柔者,水也;刚者,水也。水之柔,在圆则圆,在方则方,轻风亲近它,它便随风而去;阳光亲近它,它便扶摇直上。水之刚,无坚不摧,无强不克,滴水穿石,阻之不停,斩之不断,正如李白所说“抽刀断水水更流”。最柔的也是最刚的,最弱的也是最强的,柔与刚,弱与强是对立的两面,二者有机地统一于“水”这一事物内部之中。而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成语刚柔相济、柔中带刚、以柔克刚、外柔内刚等都是对矛盾概念的具体诠释。就事物之间而言也同样存在着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将原理与现实相结合,从现实中提炼理论,从生活中洞见规律。从理论上反思现实,反思生活,将社会现实作为教学的素材,在教学中做到既抽象又具体,既高度概括又还原生活,既有理论深度又能深入浅出,既有感染力又有说服力,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既能理解其概念又能将概念融于生活之中,服务于生活,在体验中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事例,在事例中找真理,在真理中找答案,引领学生在“原理”课的学习中树立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而且将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这样不仅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实用性,提高育人效果,而且能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与实效性之间的矛盾,使“原理”课入耳、入脑更入心。
五、终极关怀,入脑可用
“原理”课“应当承载政治功能,但它却不是政治本身;它具有工具性,但不能以工具性取代价值性”[6]。“原理”课中的哲学部分就是对价值的探寻,对存在的追问,对社会生活的反思,不仅是人们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工具,更是人们改造世界、解剖现实的利器。改造世界体现了哲学的终极关怀———可用。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它思考和昭示的是人们不断追问的宇宙、人生的真谛。只有反思、追问,哲学才会非常亮丽有用;不反思、不追问,哲学就是无用之学。从哲学的研究对象可知,任何人都无法脱离哲学,都不能阻止和哲学发生联系,所不同的仅仅是自发的、零碎的、朴素的、瞬间的与自觉的、系统化的、理论化的之分。也就是说哲学的有用既存在于民间的油盐柴米茶的生活琐碎中,更存在于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中。“可用”离不开世界观的指导,行为的根源在于思想,用哲学眼光审视世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其最终目的是要将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世界观帮助人们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认识世界;方法论帮助人们指导人生、改造社会、改变世界。哲学虽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不能直接地给人们带来名誉、地位和财富,但它能训练人们的思维,拓展人们的视野,提供科学的方法;树立整体性思维,培养总揽全局的眼光,提供战略性思维的世界观。正如詹姆士所言:“哲学烤不出面包,但它却能鼓舞我们的灵魂,使我们勇敢起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的归纳总结、概括提炼和高度抽象,揭示的是事物的共性、本质、规律,是在零乱之中整理出的一种井然有序的秩序,其内容源于生活,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内容本是相通的,有必然联系。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也是“原理”课教学的真正内涵,解决学生的困惑、迷茫、孤独、悲伤需要“原理”课中哲学这把万能的钥匙。哲学不仅仅要“追本溯源”“穷究会通”,更要启迪人们与宇宙万物相处的方式。仔细审视我们所有的烦恼、迷茫、孤独、悲伤,不外都是源于我们没处理好自身与外界的关系,也就是说没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即自然、社会、人生、自我,没能有效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关系,于是烦恼、痛苦、失意等由此而生。而“原理”课教学就是要解决学生如何把握自我、如何正确对待人生的荣辱沉浮、喜怒哀乐,肩负着激发、调动学生从理论高度自觉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追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重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原理”课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中寻求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将“原理”课由抽象还原到具体,引导学生运用原理,充分体现原理的生命力———“用”即改造世界的实践。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用”的过程,有用无用只有通过实践体现和检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思想与生命的成长,以学生学习、生活、情感等人生困惑为切入点,将高深的哲学原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特别是学生个人实际融会贯通,以生活丰富哲学,以哲学透彻生活,让哲学为学生服务,发挥其人生导航作用,彰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论功能。如:在讲授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时,让学生运用原理分析“每个人的人生支撑点究竟应在哪里?怎样找到这个支撑点?怎样学会处理好自己的个性与社会的共性之间的统一?”让学生在分析中认识到只有找到自己的个性与社会的共性之间的统一,这一点才是你人生的支撑点。在学习否定之否定规律,理解辩证否定观时以合作探究的形式,以疑引思,请学生审视今天中国的城市建设,思考各地的钢筋水泥是否正在掀起一场无情的、可怕的、摧毁一切的海啸?国家的过去是否正在被钢筋水泥埋葬?我们的历史是否正在被钢筋水泥肢解?没有灵魂的钢筋水泥究竟需要国民付出何种心理代价?让学生在反思、追问中寻找身为中国人的意义和身份,寻找正在被抹去的集体记忆,寻找逐渐被我们丢弃的历史。“可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自始自终挖掘人文内涵,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案例讨论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点燃学生心中的精神烈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培养学生反思追问的习惯,滋养或救治学生心灵,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困惑形成共鸣,发挥其精神引领、价值引导、服务现实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只有哲学才能给出社会存在问题的最终答案,才能启迪智慧、洞见深刻、发现真理、印证价值。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理念应以育人为本,服务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必须要对学生有用,体现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关怀和思想发展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充满人性,真正入心;“教”必须遵循受教育者的本性,与受教育者的思想成长与人生发展的内在诉求相统一,形成思想共振、情感共鸣,对受教育者身心两方面的成长有帮助、有指导,“教”也才能转化为“育”,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熊晓琳,李海春.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吸引力: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120—121.
[2]丁国浩.试论“重读马克思”与“回到马克思”再到“发展马克思”[J].社科纵横,2013(1):17—19.
[3]丁国浩.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经验与趋势[J].前沿,2013(1):145—148.
[4]羊森,王德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11):139—140.
[5]秦霞,陈怡,江雪华.基于学科特性的思政课教学方法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6):83—86.
[6]韩迎春,邹小华.从灌输型到情感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指向[J].湖北社会科学,2009(9):186—189.
作者:谢雪梅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