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始终贯穿为党为人民服务这条红线,同时又与时俱进,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了党性、时代性、民族性、实践性等科学理论的品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必须坚持党性的根本原则,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新闻观;党性原则;团结鼓劲;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不少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革命领袖都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参与者、组织者、实施者。马克思、恩格斯是卓越的共产主义报刊活动家,是马克思主义新闻事业的实践者、缔造者,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始人。列宁等一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并充分发挥了新闻舆论工作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其中,不少的革命领袖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不仅高度重视、亲切关怀、指导新闻舆论工作,而且也积极参与新闻舆论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其理论基础,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它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新闻观产生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中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到了凝心聚力、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其发展的历程中也曾历经曲折,如在时期出现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的现象,也曾出现虚假新闻等不良现象。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新闻舆论界也曾因为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而出现新闻伦理失范,忽视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虚假新闻、色情暴力充斥于各种媒体,新闻欺诈等新闻腐败现象也偶有所现,一些新闻媒体丧失了应有的立场,也失去了党和人民的信任。但是,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在曲折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6年习的“2•19”讲话后,新闻舆论工作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通过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思想在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始终坚持求真求善的基本原则,始终贯穿着为党和人民服务、即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这条红线,与时俱进,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了党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实践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形成了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变化要受环境的影响。新闻舆论是影响人们认识世界以及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它为人们提供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并引导人们去感知、判断,使人们对这个社会产生不同的认知与情感,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选择与产生,对社会风气的形成、人心的向背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中,新闻舆论一直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被古今中外的政治家、政党高度重视并加以运用。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认为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把新闻舆论工作视为革命和建设的“武器”“喉舌”,把新闻媒体看成是革命与建设的阵地、思想中心。同志指出,夺取革命的胜利,一靠枪杆子、二靠笔杆子。他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职责与使命,明确“为什么出版《政治周刊》?为了革命。为了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上的幸福”[1]3。《解放日报》的使命为:“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在战争年代,同志极为重视军事新闻,并把军事新闻的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发展自己、克敌制胜的无形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同志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要发挥“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宣传、鼓舞与凝聚人心的作用,认为“一张报纸,对于全省工作、对全省人民,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评、推动的作用”[2]。邓小平同志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实践者,不管是在留学的青年时代,还是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均是新闻舆论工作的从事者和管理者,他充分运用新闻舆论的功能传播马克思主义,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打击敌人。他认为,拿笔杆子进行新闻宣传是领导方法,也是革命的需要。同志视党的新闻事业为党的生命的一部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同志也认为,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的前沿,对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生活会产生极大影响。习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他在浙江工作时就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为党为民、激浊扬清、贵耳重目”的要求,明确了好记者的基本素养。他在《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3]417。他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3]418,把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习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讲话,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是中国新闻舆论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宣言书。
二、党性原则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
原则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就是党要管媒体,新闻舆论工作要服从党的领导、服务党的事业。坚持党性原则,首先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绝对领导。同志要求加强党对报刊的绝对领导。实现党对媒体的领导一是“把新闻记者、报纸工作人员和广播工作人员召集起来开个会,跟他们交换意见,告诉他们宣传方针”[1]3246;二是检查新闻工作;三是党委第一书记要亲自抓社论,把握党报宣传的基调。邓小平要求党的新闻事业应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服务。同志在2002年的全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新闻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一定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4]习强调,媒体必须姓党,必须抓在党的手里,必须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3]420实现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一是党委要高度重视,负好责把好关。“关键时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承担起新闻信息的及时者、权威定调者、自觉把关者的角色。”[3]440二是领导干部要关注中央主要媒体。同志说,领导干部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领导干部要在中央主要媒体聆听党中央的声音,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又在媒体中学习社会建设的经验。三是领导干部要掌握运用新闻媒体的基本技能。“运用舆论工具宣传真理、动员群众、传播经验、指导工作,应成为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3]440新闻媒体是一个阵地,一个武器,了解它、掌握它、为我所用才能帮助我们发展,如果不管不问、放弃甚至敌视,就容易被敌人用来伤害我们。其次,坚持党性原则,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喉舌必须听从大脑的指挥,所发出的声音就必须是党的意志的体现,如果发出异样的声音,就是一个病态的喉舌。新闻舆论工作“决不能发表同党中央不一致的声音,决不能为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3]420。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历史已经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取得胜利,什么时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的事业就要遭到挫折甚至失败。新闻工作者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作为工作的“定盘星”,自觉抵制西方新闻观等错误观点的侵蚀。二是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政治家办报是同志所提倡和要求的,也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政治家办报要求政治家管理、使用新闻舆论平台,要防止新闻舆论平台落入非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手中,政治家办报就要做到媒体姓党、爱党、护党、为党。第三,坚持党性原则就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并孜孜以求,党与人民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3]420。人民群众既是新闻舆论工作活力的源泉,又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受众。人民的生活、工作实践是新闻工作的信息之源,离开人民的生活与工作,新闻舆论工作将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不关心人民群众的痛痒,不反映人民的心声的新闻舆论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与喜爱,媒体就没有受众、自然就会失去市场,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以,“坚持人民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3]421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火热的生产第一线,到农民的田间地头、到工人的生产车间、到军人训练、战斗的营地、战场去采访、才能拿到有价值的新闻、才能了解舆论的动向,也才能使新闻工作“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撰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作品。坚持人民性就要甘当小学生,拜人民为师。网络时代新闻获取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才是最原始、最快捷、最真实、最有价值的新闻源,新闻舆论工作者只有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细心地观察、深入地调研才能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坚持人民性,就必须想人民所想、乐人民所乐。只有人民关心的新闻才有受众、只有老百姓喜欢的媒体才有市场,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报道人民群众身边的人和事,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撰写作品,让人民群众看得懂、喜欢看。
三、正面宣传为主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方针
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我们党新闻工作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同志要求报纸要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凝聚力量、同心同德进行革命和建设。媒体宣传典型、树立榜样,为人民群众导向,为社会弘扬正气、抵制邪恶,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起到了积极作用。邓小平同志要求媒体要宣传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让人民了解改革开放政策、理解改革开放政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使他们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坚定党的领导。同志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铸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同志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习明确指出:“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3]424新闻舆论工作者不能是墙头草两边倒,要以鲜明的态度、以战士的姿态、战士的担当理直气壮地进行正面宣传。习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3]423。新闻舆论工作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在邓小平同志看来,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宣传的神圣职责,是党报战斗力的重要体现。他强调监督要讲求正确的方法,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做到提示准确,提醒到位,令人信服,应该进行建设性批评,应该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习认为,新闻舆论的监督与正面宣传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具有统一性。舆论监督要事实真实准确,分析客观,不当裁判;要讲究方法,涉及重大政策问题的批判,通过内部渠道反映,不公开在媒体反映;要从整体上把握,要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的全貌,不能一叶障目,瞎子摸象。
四、良好的工作方法是搞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基础
同志非常注重方法,把方法比喻为到达彼岸的船或桥,是影响实现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会功亏一篑。搞好新闻舆论工作,首先必须坚持真实的根本方法。讲真话是同志提倡并一以贯之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他曾经指出,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不是多辩论,而是报道我们革命的事实,忠实地报道事实就是对谣言的最好反击。他主张新闻报道要客观、不要虚吹,也不要隐瞒。邓小平同志要求人们无论开会发言还是写文章,都要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分析。同志要求新闻工作者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习认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虚假是新闻的天敌。”[3]425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唯物辩证法,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守。事实上,在我们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就会赢得胜利;什么时候违背实事求是原则,就要出问题。新闻舆论工作关乎人心向背、不坚持真实的基本原则,最终会害人害己。其次,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把握好时度效。“时度效是检验新闻工作水平的标尺。”[3]430时,就是时效,对于新闻舆论工作来说,时间就是效率。新闻的价值之一就是新,尤其是在通讯发达的网络时代,足不出户可以知晓世界,新闻的时效性更强。媒体要有价值并引起关注的新闻,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第一现场、发表具有第一思想的文章,先声夺人、首发定调,发挥舆论的引领作用。度,就是力度、分寸。同志要求新闻工作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地而异。什么时候报道什么内容、怎样报道应该有所不同,效果也完全不一样。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指出:“描写美蒋怎么厉害、怎么凶,这在七月以前是必要的,七月以后不但不必要,且有副作用了。”[1]新闻发表的快与慢、发与不发、什么时候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条件、时机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快,但如果报道会引起不良后果,就应该放一放、压一压。效,就是效益、效果。新闻工作的效益应当是人们喜欢看、群众口碑好、社会共识强。要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效益就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同志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要能吸引人、夺人眼球,就要既尖锐、泼辣、鲜明,又不能太硬,太硬了人家不爱听,要关心老百姓的柴米油盐,把文章写得通俗、亲切、引人入胜。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舆论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5]。要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效益既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又要从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同志要求报纸刊登新闻的数量是国内国际占3/10,本军、本地、近地的消息要占7/10,只有这样,才能引起人民群众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效果。习要求新闻报道要抓住战略问题、现实问题、热点问题,找准共同点、共鸣点、交汇点、切入点,不断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创新方法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水平。时代在飞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工作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需要,必须创新工作方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时代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也在不断的变化,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开拓创新,探索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方法。同志反对教条主义,要求党的一切工作既要继承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遗产,又必须坚持拿来主义,通过咀嚼、消化,去粗取精,变成自己的东西。同志认为新闻报道工作只有开拓新领域,探索形式,采用新手法,才能出有新意的优秀作品。习要求“不同的新闻媒体要有自身特色”[3]428,媒体要科学运用现代文明成果和现代的先进传播技术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水平,要用好互联网等现代先进工具,特别是要管好用好互联网,做好“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尤其是要过好互联网这一关。
五、优秀人才是搞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关键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3]434同志曾说,要搞好新闻宣传工作,必须有自己的新闻记者队伍。同志在2006年视察《解放军报》时说:“提高办报水平,关键在人,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6]习要求,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加快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一支优秀的新闻舆论工作者队伍,需要明确党和人民需要的优秀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优秀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同志指出,报社的同志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习指出,坚定的政治素质是搞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前提。新闻舆论工作者应当具有政治定力,具有坚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忠实地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优秀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同志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懂得宣传艺术,能熟练地运用新闻工具。同志要求新闻工作者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下真功、下苦功,打好理论路线、政策法律、群众观点、知识和新闻业务的根底,还要练就敬业、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严谨细致、勇于创新的作风。习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善用现代传播手段,会使‘十八般兵器’,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新闻舆论工作者”[3]436。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具有好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脚力,就是深入一线获取第一手资料、信息的能力,是使新闻作品“沾泥土”的保证。眼力,就是观察、发现的能力,是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意识,是使新闻“带露珠”“冒热气”的保证。脑力,就是思考力,是挖掘并使新闻作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保证。笔力,就是新闻采编的能力。新闻需要文学、需要文化,更需要文采。好的笔力是使新闻作品能够吸引人、感染人的保证。讲故事是新闻宣传的重要方式,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提高讲故事的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
优秀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培养需要办好新闻教育。一是要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在新闻舆论界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使其入耳入脑,并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二是要办好高校新闻院系。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新闻教育,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师生的头脑,使新闻院系的学生成为具有牢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秀人才,成为中国特色新闻舆论事业的接班人。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新闻舆论工作人才的成长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其中社会环境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一是要支持各级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的发展,党委应成为主流媒体快速、健康发展的坚强后盾。二是要把好新闻舆论队伍的入口关,落实好新闻媒体工作准入制,让真正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优秀的新闻舆论工作业务能力的人占领新闻舆论工作平台,实现政治家办报、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水平。三是要关心、帮助新闻舆论工作者。新闻舆论工作者责任重大,工作辛苦,为了新闻事业的发展,为了一个好新闻的采编,他们常常披星戴月、抗酷暑、冒严寒,这就需要党委领导关怀、关心新闻舆论工作者的生活、工作,排解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优秀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安心、放心、决心在新闻舆论战线工作,从而形成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稳定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并走向成熟,具有党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引领着中国的新闻舆论事业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为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媒体的摇旗呐喊,需要新闻舆论工作唤起工农千千万、同心干,需要党和人民的新闻舆论工作健康发展,需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引领。
参考文献:
[1].新闻工作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2].选集(横排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3]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4].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01-02(1).
[5].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6-20(1).
[6].考察解放军报社,祝贺军报创刊50周年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1-04(1)).
作者:杨祖恩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