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马克思主义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范文

马克思主义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马克思主义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马克思主义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摘要:从空间角度来看,城乡空间格局由乡村空间发展到城市空间再到城乡空间一体化,空间作为一种生产“场地”到空间自身作为生产要素促进生产,改变了城乡收入分配格局。1978-1984年,乡村主导下的空间生产促进乡村空间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出现了缩小的局面;1985-2001年,进入城市主导下的空间生产阶段,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2002年至今,中国开始统筹城乡发展,进入城乡协调下的空间生产阶段,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关键词:空间生产;要素流动;城乡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化的发展,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但同时,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却以一个极不平衡的趋势发展,其中较为突出的要数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原因是中国城乡的不平衡发展。市场化使得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农村转移到了城市,不断促进城市的发展,并且进一步吸引农村生产要素向城市移动,陷入了城市发展、农村落后的恶性循环。本文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来研究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主要从空间生产下的要素流动入手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与城乡收入差距

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等著作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揭示了当代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其中,“空间”一词首先就是以“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1]提出的。空间作为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场地”,从而影响生产,进一步影响交换、消费和分配。马克思尤其重视城乡空间关系的变迁及其社会生产的影响,曾经以城乡空间变迁为标识来界定人类历史的分期:由古代城邦国家“城市乡村化”的社会,到城乡统一的亚细亚社会,然后到城乡对立的日耳曼社会,再到“乡村城市化”的现代社会。[2]20世纪70年代,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首次将空间引入到了马克思的生产理论中,提出了空间生产的概念。此时,空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提供生产消费、人类日常活动的场地了,而是作为一种能够像机器一样投入生产的物质资料,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从空间中物的生产转向实际的空间的生产。空间作为资本增殖的手段,对空间的占有、使用、交换、消费的过程及其结果已经是一种创造剩余价值的方式。空间的发展从属于资本的发展,空间的再生产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延续。空间生产在资本增殖的过程中,不断生产出新的空间,进行再生产,城乡的分离也就是这个运动不断进行的结果。空间生产通过空间的改变和创造出新的空间来改变自然和社会的面貌,改变空间中人的自身和其相关的社会关系。从自然空间上看,城市和乡村占地面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等的变化。从社会空间上看,居民生活水平、地位、发展前景等方面的不断变化,是一种空间运动的结果,居民在社会关系上被分化形成一种社会空间分化。城乡居民的分配关系是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空间变化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分配关系,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因此而改变。空间生产主要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来实现的。土地、资本、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流动是空间生产的动力,一方面生产要素从城市向农村流动,农村生产力提高,空间生产发展,空间结构呈现合理化,造就了改革开放初期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另一方面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促进城市空间生产,人口扩大,产业发展,结构优化。再一方面,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不再是一方面单向流入,城乡空间结构协调发展,城乡收入差距缩小。[3]空间变化不仅仅体现在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城乡收入差距本身的存在会影响城乡关系的发展,城市发展更快,农村发展更缓慢,城乡居民在社会关系上处于越来越矛盾的局面,城市享有优质资源,高生活水平,社会地位较高,从事高薪技术职业,而农村居民享有较少资源,生活水平低,从事低收入职业,进而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二、乡村主导下的空间生产与城乡收入差距(1978-1984)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城乡差距严重失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去,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乡村主导时期,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国家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采取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开始合理配置,劳动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了,农民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极大改变了当时的农村格局。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归集体所有,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空间格局开始分化。土地分散给了各个散户,生产的空间布局发生改变。城乡自然空间格局由原有的形态逐渐转变为农村扩大和城市的相对缩小。一方面,农村农业和工业相继开始发展,农业中过剩的劳动力转移到了工业中去,结合资本等生产要素,农村工业迅速发展,优化了农村产业格局,劳动力作为空间中的要素在农村中流动,促进产业发展,形成了工农相互协调的空间格局。另一方面,农村发展带来的是城市要素向农村的流动,当时许多城市人口、资本向农村流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共同的作用结果是农村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这一变化一直延续到1984年,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农村农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工业慢慢起步,农村结构优化,空间生产力得到释放,农村居民的收入、消费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但是缩小的程度依旧有限,只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引入导致农村发展开始提速,相对于城市发展更快一点,但很快这一局面就开始改变。

三、城市主导下的空间生产与城乡收入差距(1985-2001)

1985年开始,国家政策的中心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资本、土地、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迅速流动起来。城乡收入差距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不断扩大时期。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收入停滞不前,城市企业开始发展,职工薪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迅速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空间劳动力缺失,缺少空间生产的动力,城市则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人口的增加连同企业的增加共同促进了资本的流动,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城市,并为城市空间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城市面积不断扩大,这是自然空间的扩大,空间的扩大引起的规模效益有利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扩大,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从劳动力角度来看,城乡关系陷入了农村劳动力流失——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加剧的恶性循环,农村发展陷入了停滞。另一方面,资本的空间化使得企业向着优势区域转移,农村工业渐渐衰弱,城市工业伴随着工业园区、各类开发区的兴起而逐渐兴起,成为了一种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空间因此急剧膨胀,土地作为一种资本增殖手段推动了城市房地产事业的发展,城市居住空间被大量生产出来。中国城镇化产生了巨大的土地红利,但大部分被城市所占有。在我国目前的土地制度下,土地垄断产生的地租进入地价和房价,主要被地方政府获得,农村集体和农民只能分享到较少的收益。[4]资本作为一种空间内的生产要素,推动了工业和日常生活空间的改变,空间的扩大带来的是生产要素的集聚和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城乡收入分配格局改变,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四、城乡协调下的空间生产与城乡收入差距(2002至今)

2002年,十六大针对城乡二元结构提出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方针。2007年,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新要求。自此以后,城乡发展一体化成为我国解决城乡差距问题的根本对策和战略路径。2015年,习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政府政策的着力点是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城乡发展不再像以前一样,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不再单一地从劣势区域向优势区域转移,城乡发展都以另一方发展的滞缓为代价,生产要素开始相互流通。从空间上看,城市和乡村规模大小不再迅速拉大,城镇作为城市和农村的连接纽带开始发展,工业和农业相互协调促进,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生产要素汇聚在城镇中,并发展壮大,城镇的发展拉动农村消费、增大农村投资,基础设施开始完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收入增加。城乡发展一体化,不仅有利于发展空间扩大和资源要素流动,而且有利于提高中心城市的带动力,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城乡空间的融合就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推进,促进城乡在发展理念、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在城市能品味到乡村的生活品质,在乡村能享受到城市的现代文明,而不是一味要挤压和消灭一个空间。生产要素在城市和农村空间内能够自由流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改变现有的城乡差距,从人口、消费、生产、基建、教育等多个方面促进城乡差距缩小,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个阶段和乡村主导、城市主导的空间生产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并没有以任何一方的发展为中心,而是以城乡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规划发展。乡村主导的空间生产是一种单一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模式,城市主导的空间生产是一种过度的城市化模式,它们都不符合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城乡协调的空间生产阶段,城乡收入差距将不断缩小,这将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五、对策建议从土地制度来看,国家需要健全城乡一体的用地机制。城乡空间从固化到分化在初期起到了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正如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大发展到上个世纪末,土地流转带来的空间再生产极大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但是由于政策偏向、城市化的畸形发展,导致了城乡空间结构的失衡,收入差距拉大也是不可避免,城市空间侵占农村土地,城乡空间的分离导致了利益分配向城市倾斜。

所以,协调城乡用地能够促进城乡空间结构优化,形成新型城乡关系,推动城乡空间融合过程,优化城乡收入分配。从资本方面来看,农村需要资本的进入来促进空间生产,资本总是向着资本优势区域运动,外来资本、乡村资本不断涌入城市,重塑城市空间,各大工业园区的成立、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交通发达、商业集中,优化和发展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方面,完善的工业设施交通极大减小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商业基建的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拉动经济发展,城市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的收益。农村建设则相对滞后,首先政策扶持力度较小,绝大多数农村缺少资本,基础建设落后,工业发展滞缓,农村空间结构僵化,农村居民收入难以提高。政府可以推动资本的流入,从城镇发展规划,招商引资,财政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分配,促进农村空间结构优化,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减小城乡收入差距。从劳动力方面来看,完善户籍制度是必要的。户籍制度是阻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乡村居民很难进入城市生活,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农村户籍无法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教育、就业、养老等方面的隐形收入的提高成果,城市居民收入提高要比农村居民更快,从社会空间关系来看,城市居民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处于社会关系网的上端,而农村居民则只能被束缚在低端。这也严重影响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公平,阻碍城乡收入分配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875.

[2]胡潇.空间的社会逻辑: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空间理论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3,(1):113-131.

[3]曾国安.论工业化过程中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自然因素和制度因素[J].经济评论,2007,(3):41-47.

[4]崔向阳.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与我国房地产业的三重垄断[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1):29-31.

作者:崔向阳;李晨钰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