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传播范文

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传播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传播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传播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几十年来,无论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取得了重大进步与突破。本文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进程中的教育与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坚守唯物史观做一番潜论。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传播;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以上三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重要科学内涵。笔者本文不是高歌赞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丰硕成果,而是在现今的实际情况下,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现的“异化”。马克思主义课程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必修之课,并且也是高中文科生需要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化”字,既有根植又有普遍的意涵,既要让马克思主义深入到中国人民的心里,又要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广泛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是否深入人心

在一定程度上,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走进受过马克思主义教育人的心里,最起码未深入一部分人心里。本文在这里讨论我国中学生和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从高中阶段看,虽然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程,但是很多学生并不真正热爱这门课,仅仅是机械性质地从嘴里背诵出来,甚至部分理科学生对此嗤之以鼻。我国高等教育阶段,马克思主义课程也是必修课程,但是此时部分学生的“反马克思主义”情绪更加强烈,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现象。本科阶段关于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课程是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学习的,不仅表现在课堂气氛沉闷,更表现在课下表达对此类课程的厌恶。一个生存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社会主义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如此之表现,是一种“异化”现象。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马克思主义当然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抓住了人的根本,理论很彻底也可以说服人,但是,实际教学中确实没有被部分人所掌握。青年学生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是未来社会的前进动力,他们决定着以后社会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在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人心中变成了憎恶,如今的大学生只会喊“马克思主义”五个大字的口号,这无疑是可怕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普遍得到传播

马克思主义传播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每年国家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课题很多,每年此类书籍也大量出版,这些成果已普遍传播到了社会各个角落。但确实有很多公民不知道有哪些马克思主义书籍,不知道如今我国马克思主义的进程,仅仅知道“马克思主义”这五个字。国家每年花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比比皆是,但是这些成果似乎仅仅在小圈子里流通,并没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流传开来。国家不遗余力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生活中、工作中随处可见标语,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标牌,但标语只是标语,标牌只是标牌,悬挂在头顶,却少有人仔细看上几眼。其二,大多数人民群众并没有真正接触到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马克思的个人成果,还包含很多经典作家理论。如果连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或文章都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真的就成了无根之树。如今的中学和大学教材中,马克思本人的理论内容涉及不多,很多是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思想的阐发。目前,仍有不少没有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枯燥无味,或自认为已经很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了。当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学习后,才认识到这种想法是幼稚片面和不负责的。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恩格斯曾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40页)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具体化;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将其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目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结合是最现实的问题,也是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问题,是怎么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怎样让青年学生从心里接受马克思主义。

三、市场经济视域下坚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历史

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曾经有一些看法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领域的应用,这是不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诞生至今背负了许多误解。曾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宿命论,这种看法实在是大大歪曲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历史唯物主义不是教条的公式,不是现成的套路,而是“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导方法,是改革和探索中国现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所构想的科学共产主义建立在物质极大丰富基础上。没有经济作基础,一切发展都是“空中楼阁”,是没有“地基的危楼”。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并在原有产业结构上进行了改革,目的是为了扭转传统的发展模式,为我国今后发展存续力量,为以后中国经济稳定发展打下基础。同样,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道德、文化等都发挥着各自作用,这样的反作用不可小觑。相比哲学等文化,法律和道德总是显得更能体现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变。与此同时,我国的法制系统越来越完善,很多法律条款从无到有,从片面到全面,从不完善到完善,充分体现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然,反作用是上层建筑的特点,法律条款的完善对下一步规范市场经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是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传播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来自国内外的怀疑声不绝于耳,既有来自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怀疑,也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怀疑。现代化时代,各种声音不可能挡得住。对这些声音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力发展生产力。只有中国经济持续良好发展,国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改变怀疑势力的偏见、迂见。此外,目前中国所处的现代社会的显著特点是大工业化、信息化,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依靠创新比依靠人力集中更能带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这就形成了一种精英化的发展趋势,就业岗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日益高品质化。虽然时代的浪潮已趋于岗位精英化,岗位需求技术化,但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对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作了详细论述,其中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是重要内容。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评判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重要标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承认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主体作用。否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党所制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深刻体现出我们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作风。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唯物史观作为科学指导思想,自创立到目前的160余年中始终受到背离马克思主义势力的歪曲,这其中有些是西方资本主义刻意为之,有些是马克思主义者自己把握不到唯物史观的精髓,致使本意阐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时背离了唯物史观。因此,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增强辨别能力,在新时代思想大浪潮下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成果,不断武装自己。

四、总结

不能再让马克思主义背负枯燥无味、单调无趣的罪名了。历史十分有趣,由于自然因素,有一些人的思想在当时不会引起重大影响,但是金子总会发光。在当时被看做异想天开的理论往往在今后的历史中被发掘出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就有类似情况。它在创立之初就遭到质疑,随后遭到同时代哲学家的攻击,最后却散发出耀眼璀璨的光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颇多,现如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不应该仅仅把视域局限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笔者在此并没有否认传统教科书的功绩,只是希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可以重新认识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和当代意义。如同马克思生前曾经预言的无产阶级革命就变成了现实。他的著作成为20世纪一系列盛况空前的社会革命的基石。马克思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如同一个良医,为这个时代开出了最猛烈的药方,立志根除病痛。在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出于对马克思观点的认同,我们应该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同时要行动起来,寻找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参考文献:

[1]肖枫.两个主义一百年[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孙利天.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5.

[4]孙正聿.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J].哲学研究,2007(03).

[5]陆剑杰.把握马恩哲学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J].学海,1997.

[6]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王奕霖 单位: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