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衡量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力的迫切需要和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树立协同创新理念、完善实践教育制度、建立实践教育基地、丰富实践教育形式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实践教育。
关键词:
协同创新理念;研究生;实践教育;马克思主义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现实要求,实践教育是衡量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加强实践教育是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创造力与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和有效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实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育不受重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论文写作三个方面,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在培养过程中,各高校对理论教育和论文写作比较重视,对实践教育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忽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传统思想的影响、经费不能够保障、害怕学生出事外,主要是各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中没有像对待理论教育和学位论文写作那样,既有明确要求,又制定了检查考核的量化标准,而是对实践教育仅提出“大而化之”“概而括之”“形而上之”的要求,缺少细化的规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以及严密的考核标准。这些因素致使当前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实践教育宣传发动不深入,部分研究生对其意义认识不够、参与面不广;部分高校实践教育形式单一、时断时续;多数高校对实践教育的开展缺乏有效的指导、管理和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这样,实践教育就变成了“纸上谈兵”,或是陷于“重形式、走过场”的尴尬境地。
(二)相关制度、机制不健全、不规范
从新制度主义的理论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实践教育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实践教育的制度、机制不健全、不规范。有效整合研究生培养的各种资源有赖于制度,合理聚合研究生培养的各方力量也有赖于制度,切实规范培养过程和创新培养方式更是有赖于制度。各高校应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计、培养模式等,结合不同类型的实践教育,制定完善教学实践、学术实践和社会实践等各项制度,并以期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满足国家、社会、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需求。
(三)缺乏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和担当意识
我们期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是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学风,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但现实是,很多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选择读研就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就业竞争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因为缺乏实践的磨练,导致了学习研究兴趣不浓、动力缺乏;问题意识不足、创新能力薄弱;学风浮躁急功近利等,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时有发生。最主要的是缺乏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献身学术的思想境界,这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同时也部分消解了他们参与实践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树立协同创新理念,用扎实的实践教育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树立协同创新的培养理念
在实践教育中如何树立协同创新的理念呢?作者认为高校应联合企业、研究院所、政府部门、街道社区、各类学校等外部机构,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共同建立实践教育基地,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始终树立协同创新的培养理念,有助于高校将人才培养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结合起来,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整合形成一条人才培养的动态产业链,即高校的“育人”工作作为人才产业链的源头,负责基础性高层次人才的“生产”;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对人才的需求形成合力,组织研究生开展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实践教育,使人才的潜力得以发掘,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以迅速提升,为他们更好地走向社会做足准备。
(二)完善实践教育制度
制度是行为的规则,是制度化的行为方式。高校要把研究生的实践教育纳入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建设中,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规律和培养环节,制定出权威高效、系统全面、针对性强易操作的实践制度,对实践教育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方针原则、目标要求、内容形式、方法途径、操作流程、时间要求、成果考核、推优奖励及有关政策等均作出明确的规定,这样才能使实践教育贴近研究生的发展需求,贴近社会的实际需要和国家的培养目标。
1.建立实践导师制度
从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机构聘请一批有学术成就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研究生的实践导师,请他们向研究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平台。实践导师的遴选可根据实践导师职责与考核办法、实践导师的留用与淘汰机制等来运作。这样既能实现高校与社会的资源整合共享,使课堂教学成果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又便于高校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来培养人才。
2.完善分类见习或助管制度
建立健全研究生挂职锻炼、岗位实习、教学锻炼、学术合作等实践教育的制度,鼓励他们到实践去锻炼,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和想法去学习、去思考、去交流、去请教,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观点去分析、解释现实问题,甚至提出对策。
3.完善检查考核制度
制定《实践教育实施办法》《实践教育督导工作职责》、《实践教育安全管理规定》《实践教育经费管理办法》等。要求研究生定期向学校汇报实践工作情况、提交实践总结报告。高校需关注研究生实践动态,密切联系实践单位,做好督查工作。同时建立实践单位反馈机制,实践单位定期向学校反馈研究生实践状况,确保实践教育“货真价实”。
(三)建立实践教育基地
实践基地是进行实践教育的重要场所,是研究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桥梁,他们在那里扮演着“准职业人”的角色。建立一批稳定的实践基地,是抓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实践教育的重要基础。高校应与企事业单位、部队、地方政府等合作,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业党团、人文遗址、历史人物故居等地,逐渐建立一批布局合理、层次丰富、种类多样的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并根据《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办法》,从建设条件、权利义务、规范管理、挂牌评估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坚持互相支持、持续稳定、教学与就业相结合的基础上,定期征求实践教育基地的意见和建议,利用高校的人员和智力优势为实践教育基地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这样,实践教育基地才能成为实践单位、研究生、高校的共同需求,不断提升层次和水平,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四)丰富实践教育形式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高校要以解决社会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导向,构建以专业实践内容为主、非专业实践内容为辅的多层次实践教育体系,并进一步丰富实践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所谓专业实践内容,是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专业实习、以课程为基础进行的专业调研等。所谓非专业实践内容,就是对学生来说不是硬性规定的实践模块,如各种社会兼职、社会热点问题调研、志愿服务等。
1.与教学工作相结合
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的一个主要就业渠道就是到中学、大学或党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因此教学实践在其综合素质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应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实践,鼓励其协助导师进行教学辅导工作、在导师指导下担任本科生的教学任务等,在教学一线锻炼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教学控制能力、教学技能等。
2.与科研工作相结合
鉴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对到高校及科研院所工作的就业意愿较高,高校应安排他们多参加学术实践活动,即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参加学术会议或活动、听专家讲座或报告、开展学术沙龙、跟随导师做课题、做项目、做调研等,旨在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学术素养,提高其学术能力。
3.与党建工作相结合
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会到企事业单位的党委、党政机关、政府部门工作,因此实践教育应安排其到响应的组织、宣传、统战、工会、团委等部门开展见习工作或进行挂职锻炼。这样,既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又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了思想、能力方面的准备。
4.与社团工作相结合
社团工作,尤其是红色社团的工作,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因此,高校应安排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积极参与各类社团的实践工作,做到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影响社会、服务社会。
5.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特点,高校应发挥他们的理论特长,积极引导他们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观、组织和参与重大政治事件和重大纪念活动方面展现才华,推动高校优秀校园文化的建设。
6.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当前,各高校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指导方针,纷纷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以社会调查、技术服务、成果推广、专题宣传、志愿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模式,这无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的学习态度、工作态度、生活态度开辟了一条重要通道。
三、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通过实践教育,可以加深对理论观点的认识、对国情民情的认知,开阔研究视野,增长社会阅历,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建言献策的决心和使命,收到治学与育人的双重效果,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所以,高校应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实践教育,从更新理念、完善制度、建立基地、丰富形式等多方面去探索,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学科“双一流”的目标做出贡献。
作者:王江屏 单位: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