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特征及当代意义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在批判封建资产阶级分配理论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分配问题,形成了无产阶级分配观,指出分配的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的基础,对其深入探讨和挖掘,有利于建立更加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特色分配制度,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阶级性;人民性;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分配理论是一个有着深刻的阶级性和人民性思想的理论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分配思想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探讨分配问题时,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分配问题,形成了无产阶级分配观,总结出的分配方式具有阶级性和分配对象具有人民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的基础,是指导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的理论完善和政策改革的根本指南。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分配的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和挖掘,有利于建立更能代表人民利益的分配制度,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增进制度认同,促进社会和谐。
一、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的两个特征
关于分配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着丰富的论述。他们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在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工人运动的考察中,阐述了分配和生产的关系以及分配的本质和特征,形成了以下两个特征。
(一)分配的方式具有阶级性特征在欧美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时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为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充当辩护人,提出一系列观点来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在资本主义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所谓公平分配,不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支持,分配问题毫无疑问地成为无产阶级者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们的争论焦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了资本主义分配理论服务于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阶级性特征。针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的理论,马克思指出,当分配成为产品的分配之前,分配首先是生产工具的分配和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论述了生产和分配的紧密联系和特征。同时他还指出:“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如此,就形式来说也是如此。”[1](P13)他进一步分析了生产和分配的关系,得出分配由生产决定的结论。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生产是经济基础,对作为上层建筑的分配具有决定性作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具有资产阶级性,其政治经济学家的分配理论也具有资产阶级性。针对德国工人党分配理论,马克思对其进行了严厉批判:“一个社会主义的纲领不应当容许这种资产阶级的说法回避那些唯一使这种说法具有意义的条件。”[2](P357)马克思还指出:“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2](P364)即马克思所处时代的分配理论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具有资产阶级性的分配理论。针对杜林的分配理论,恩格斯对其进行了批判性分析。杜林在对分配的论述中将生产和分配割裂开来,认为生产和分配没有关系。“一种劳动……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和别种劳动相交换……贡献和报酬在这里是真正相等的劳动量。”[2](P686)这是“社会炼金术士”脱离实际的空想理论。恩格斯假设杜林的“合理的幻想”经济公社实现了,这个公社因为把全部产品分配给了劳动者,自身没有任何扩大生产的积累,所以陷入了既要让公社发展而又要公社成员进行私人积累的矛盾中。恩格斯在反对杜林的分配理论的过程中,虽然没有直接阐述分配的观点,但是我们通过研究就能发现马克思、恩格斯精辟的分配观点:分配由生产决定,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共有(生产资料占有的公平)为基础的社会中,每一个生产者在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扣除以后,按劳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等量获得等量分配),进一步论述了分配的阶级性特征。
(二)公平、正义的分配对象具有人民性特征分配的公平与正义是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各个阶级的统治者对分配的公平与正义都有着不同的解释和认识,不同社会和阶级仿佛都在追求公平、正义、能代表其人民利益的分配理论和政策。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的分配理论就是建立在前人的不断探索实践之上的。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分配是真正的公平和正义的分配,是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能反映人民的利益的分配。公平、正义的分配是人民的权利。当资产阶级及其之前的统治阶级统治社会的时候,阶级利益高于人民利益。他们制定的分配政策、提出的分配理论都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根本没有真正的公平和正义。当旧的统治阶级磨灭人应当享有的获得分配的权利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这里的平等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2](P363)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是“支配物质生产资料和精神生产资料的阶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为获得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不得不“依附”或“隶属于”资产阶级。因此,不论资产阶级及其政治经济学家如何断言资本主义的分配理论在现存社会是“公平的”、是代表人民的,都不能消除其代表阶级和蔑视人的权利的本性。马克思提出的等量劳动获得等量分配的理论则是充分体现了人民获得公平分配的理论。公平、正义的分配是人民的价值诉求。价值是指主客体在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关系,价值诉求是指主体在价值活动中的期望。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社会形态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特别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阶级斗争中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人民的价值诉求。资产阶级是一个善于诡辩和奸诈的阶级,在期望得到人民支持来与封建阶级斗争时对人民的态度,和战胜封建阶级夺取政权以后采取政策压榨人民时对人民的态度截然不同。资产阶级获得政权以后,追求阶级利益最大化,忽视人民的价值诉求,这是由其阶级本性决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诸多著作中论述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则充分体现了人民的价值诉求,同时提出实现人民价值诉求的条件,即“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2](P365),才能真正实现体现人民价值诉求的公平正义的分配形式,“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界限,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各尽所能,按需分配”[2](P365)。
二、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的特征及其中国化成果
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之初就代表人民的利益,一方面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另一方面为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按照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形态更替规律由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而来的,而是根据自身特殊性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而来。因此,我国的分配理论和政策是根据国情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并付诸实践,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和思想的中国化成果。其主要发展、实践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对马克思主义所描述的社会主义社会特征和对苏联模式的全面继承。中国实施计划经济制度,与此相对应的分配制度是平均主义和供给制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这一时期的分配制度一直持续到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改革开放,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二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2年召开十四大之前,处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期,分配制度趋于向按劳分配转变。按劳分配原则是马克思在《格达纲领批判》中提出来的,后来在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中进一步发展。实现分配制度的这一转变,中国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基于当时国内外环境和国际态势,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大胆改革,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分配思想。第三阶段:自1992年中共十四大至今,中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分配制度和学界对分配的认识也处在动态发展中。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分配制度: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分配制度: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3](P7)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更加完善的分配制度: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马克思主义/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完善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4](P30)除此之外,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更加注重通过改善二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明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举措,把更多公共资源用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P39)。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分配理论,并在实践中根据新情况发展了这一理论。分配问题不是理论问题,一直是实践问题,中国领导人带领人民进行的分配理论发展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继承和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中国化重要成果。至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平、正义的分配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获得全面继承和发展,充分体现了分配的无产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使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配理论的深入探讨和挖掘,有利于建立更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特色分配制度,有利于增进人民对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认同,矫正错误观念,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一)坚持分配的人民性特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要认识到人民的重要作用,始终依靠人民。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配理论继承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出充分体现人民利益的分配制度,增强对马克思、恩格斯分配理论的认识和研究,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分配理论,奠定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分配理论基础,为共产主义阶段“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提供理论支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配理论的人民性和无产阶级性。判断一个政党的政治属性的标准就是看它对“为了谁、依靠谁”问题的回答,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始就依靠人民,为人民谋福利,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的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要更好地进行社会现代化建设,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分配理论,必须制定体现公平、正义的分配制度,必须普及公平、正义的分配理论知识,才能体现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加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制定相应的保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配理论中国化成果的法律,体现和维护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配理论的人民性观点,真正为人民谋福祉,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大发展。
(二)正确认识分配的阶级性特征,明确阶级立场马克思关于分配的理论不仅批判了资产阶级分配理论的资产阶级性和德国工人党分配理论的妥协性,而且为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及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阶级性是建立在马克思分配和生产的关系理论基础上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结果。作为经济基础,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是不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由资本的性质所决定,因而决定其分配方式具有资产阶级性质;而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中国,其分配制度及理论固然不具有除无产阶级之外的任何阶级的属性。
(三)正确看待贫富差距,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财富差距且在个别领域逐渐扩大,加上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部分党员干部受封建特权思想影响,一些人就认为中国的分配制度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的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分配制度的照搬,是披着社会主义外衣的资本主义分配制度。这些观点的错误就在于未能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阶级性问题和人民性特征,未能认识历届国家领导集体对其的继承和发展。一些人对分配的错误认识不利于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党和国家要加强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讲解和宣传,让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国家的分配制度,而不是仅限于党员干部执行分配政策和学者讨论分配理论。另外,要提高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坚决打击贪污腐败官员,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调动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热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靳奉先 单位: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