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马克思利率模型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提要]
借贷资本产生之后,借贷资本被职能资本家使用之后放大了预付资本的规模。所以,借贷资本影响到利息率。利息率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剩余价值总量中被借贷资本家占有的比例;二是借贷资本在总预付资本中所占的比例;三是一般利润率。一般利润率是通过职能资本的竞争在利润率平均化过程中形成的,所以研究利率模型必须基于利润率的平均化规律。与利息率相关的平均利息率、中等利息率和一般利息率三个概念的含义是一致的。
关键词:
利息;利息率;一般利润率;一般利息率
一、引言
借贷资本投入企业之后,资本家的利润被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利息与借贷资本的比率是利率。利率的高低受到平均利润率即一般利润率的限制。不同行业的产业资本经过竞争而获得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农业资本等职能资本经过竞争也获得平均利润,这是利润率的平均化,其结果是一般利润率的形成。所以,探索利率模型必须基于利润率的平均化。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的产生
在信用产生之前,货币资本没有转化为借贷资本投入到企业中。自从信用产生之后,借贷资本出现,借贷资本在货币资本循环过程中不断地加大充当预付资本的货币资本规模。在再生产循环体系外,信用经济系统使得货币资本流转规模不断放大和不断加速。当信用资本循环中产生的货币资本作为预付资本进入产业资本循环时,它同样是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参与生产的,这时就好像让总资本也扩大了。但实际上,总资本的积累的确从规模和速度上加大加快了,但其作为以前生产的剩余价值之和,并没有被放大。虽然资本的生产积累关系发生了变化,但这并不妨碍被信用放大的预付资本参与利润率的形成。一般利润率R=MC,M指的是剩余价值总额,C指的是投入到生产中的预付资本总额。转化为借贷资本的货币资本因为信用的关系具有了虚拟的特性,可一旦货币资本转化为借贷资本进而转化为生产资本,那么在资本家眼中,这些具有虚拟属性的来自信用的货币资本就成为实实在在的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了。信用经济条件下,由信用提供的货币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方式,可以从一定量的货币资本到更多的货币资本即G-G('G'=G+△G)(G表示本金,G'表示本利和,△G表示利息)。但是,这些货币资本可以参与剩余价值分割量的多少,除了取决于它自身的量之外,一方面取决于它所投入企业的盈利能力即使用这些货币资本的职能资本家的经营能力;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信用资本家的讨价还价能力。前者由职能资本家的利润率水平决定,后者由借贷资本供求关系通过竞争自发决定。可以投入到实体经济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生产资本的货币资本作为商品拥有了使用价值,这个使用价值通过利息表现出来。这样,货币资本转化为生息资本,生息资本和利率就产生了。
三、利息率模型推导
生息资本产生之后,借贷资本投入到职能资本家的企业中,剩余价值被分割为职能资本家的利润和借贷资本家的利息。不同部门之间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异和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利润率的差异引起资本的自由流动和不同类型的职能资本家之间的竞争,进而出现利润率平均化的趋势。在利润率的平均化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过程中,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逐渐形成了一般利润率。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农业资本等职能资本获得平均利润,这是利润率的平均化,其结果是一般利润率即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四、与利息率相关的平均利息率、中等利息率和一般利息率三个概念的一致性
与利息率相关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了平均利息率、中等利息率和一般利息率三个概念,笔者认为这三个概念是非常接近的,它们的含义都是长期中利息率的平均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这三个概念的重要论述,直接表明了中等利息率和平均利息率的含义是非常接近的,两者可以替换使用。而且对于中等利息率的英文解释是平均利息率或者一般利息率,马克思用英文表明了中等利息率、平均利息率或者一般利息率三者可以替换使用。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资本论》中关于中等利息率、平均利息率或者一般利息率这三者的重要论述中,综合上下文的意思可以看出这三者的含义是非常接近的,可以替换使用的。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任治君,牟新焱.信用经济条件下的利率模型探索———基于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0.6.
作者:王雷 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