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新型训练模式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严重冲击着大学校园文化和大学生的思想。高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所,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使大学生成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是当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为此,我们以学校为依托,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青马工程”为平台,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独特而有效的培养模式,形成了理论教育、实验训练、特殊指导、实践砥砺、自我修缮、网络交流、行为养成“七位一体”的培养路径。通过生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书本上的理论鲜活生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脑、入心,使其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发挥积极作用,使其在为社会服务和奉献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长春师范大学在“百优青马”工程七位一体的培养过程中,针对学员面临的理论困境、生活困扰和成长烦恼等问题,实施了实验训练培养创新方式,即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理论实训和“关注成长”沙龙活动,旨在帮助学员解决问题。理论实训作为一个培养环节,与理论教学、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精心设计理论实训选题,重点解决大学生关心的时事热点问题、理论学习的疑惑、日常生活的困惑,引导学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分析评判。理论实训解决了理论难点,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关注成长”沙龙是实验训练的另一重要环节,针对学员面临的理论困境、生活的困扰和烦恼等问题,每周至少邀请一位在某一领域有专业研究与独到见解的领导、专家或学者与“青马”学员座谈,交流思想,对学员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行详细解读与探讨。
一、实验训练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的作用
实验训练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的主题交流研讨活动。实验训练注重理论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理论培养与社会实践相配合。实验训练通过结合实际、贴近生活,使学员对理论知识充分地消化与理解,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归纳与演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实训不仅锻炼了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而且使学员学会了如何看待社会、思考人生和打破二元思维的禁锢,从更深层次寻找生活的真谛,使学员能够更好地生活。学员在自主交流和导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思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实训过程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彰显个性发挥的舞台。实验训练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一种创新方式。我们为此已进行了三年的探索,举办了24期近170场理论实训和64期5000余人次参与的沙龙活动,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一期、二期、三期“青马”学员的了解,发现他们收获得很多、成长得很快。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实验训练的内容和方式,真正让理论实训在“青马”学员的培养中发挥作用。要进一步完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工作实验室、大学生活指导室、心理健康咨询室等有效资源,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验训练的育人功能,提升“青马”学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和素养。
二、实验训练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创新形式
实验训练有两个环节:一是理论实训,二是“关注成长”沙龙等系列活动。理论实训采用的是双主体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
(一)实训内容的专业性与实用性理论训练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升华,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的主题交流研讨活动。实训的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紧密结合,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与“青马”学员的学习进度和大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拓宽学员的思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另一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讨论题目有两种:案例分析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反馈的理论难点、理论疑问和理论困惑。选取案例有讲究,须遵循“新”与“近”的原则。“新”是指新近发生的案例,“近”是指学生身边的事情。教师要从网络、媒体、杂志、报纸等方面收集最新的时事内容、党的大政方针、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资料、大学校园的典型事例,然后对资料整理、归类、加工、分析,精心设计实训问题,使之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例如,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信仰缺失问题。在第一期学员理论实训过程中,几位导师通过共同研究将信仰作为实训的主要话题,编写了马加爵事件等四个不同角度的材料,提出了“人生,因何而精彩?———我们为什么需要一种信仰”、“马克思主义有什么作用?———马克思主义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如何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知行统一的成长道路”三个问题。在学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我们设计了“如何正确评价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日常生活中,青马学员如何评价他人”、“怎样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三个理论实训题目。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馈的问题,我们设定的实训题目是:第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生活中是否可以缺少实践?大学生该如何把平时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第二,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是辩证统一的,当代大学生如何在实际中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第三,怎样理解“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这句话?这样的选题方式既能高度概括所学的内容,又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巩固、强化所学理论。“关注成长”沙龙是实验训练的另一重要环节,沙龙的主题来自学员前期的调查,涉及学员在生活、学习、工作、健康、审美、交友、恋爱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比如“关注成长”沙龙第44期的主题是“人生的抉择”,第50期的主题是“多元化的文化我们如何‘化’”,第61期的主题是“沟通与交往”。“青马”学员在每周与领导、专家或学者的相约中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获益匪浅。
(二)实训形式的多样性与时效性随着大学生的世界观逐步形成及综合素养的提高,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已上升为青年学生最高的精神理想,欲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学生越来越多,由此也产生了竞争意识与选拔机制。每一批学员的选拔都要通过笔试,筛选出的学生进入面试环节。导师在面试中会考查考生的基本理论素养、对“百优青马工程”的了解程度以及考生的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人生价值取向等综合素质,然后通过综合测评确定最后的人选。“青马工程”实施导师负责制,每位导师指导5~10名学员,同组内的学员来自不同的学院和专业,便于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和融合。在进行理论训练时,根据导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专长,将三个导师组编成一个理论实训大组。这样既增加了组间学员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思维的碰撞变得更频繁和激烈。如果学员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参加本组的理论实训,可以到其它实训组参加实训,由这个组的导师给予评定。“关注成长”沙龙是实验训练的另一方式,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参与沙龙活动。如在沙龙第50期,长春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兴海教授与学员就“多元化的文化我们如何‘化’”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吸引近200多名学生参加。沙龙结束后,学生纷纷表示此次沙龙让自己收获甚大,并希望学校能多举办这样富有成效的沙龙活动。
(三)实验训练的创新性理论实训不同于普通的课堂教学,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员与教师聚在一起,像朋友一样畅谈交流,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地位由被动转为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的产生而开始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学员根据事先给定的理论实训问题,认真准备发言稿。在这个过程中,学员会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和实践操作。这样,学生就有了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大部分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对相关的网站和学习材料进行访问,了解有关知识,完成学习任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师要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广博的知识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要认真准备实训的讨论题,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分析、思考问题,给予学员指导和点拨。在理论实训的过程中,学员踊跃发言,旁征博引,引据说理,据理力辩,在唇枪舌剑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导师们悉心聆听,热情鼓励,积极引导,解惑答疑,不讲空泛的大道理,相互之间通过思想交流和碰撞实现情感和心灵的融合、沟通,形成一个双向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沙龙不同于普通讲座,是教师与学生间的面对面交流与分享,师生关系更像朋友关系。每次沙龙结束后,学员都有不同的感想和收获。沙龙深受“青马”学员的欢迎,已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活动。
(四)实训考核的科学合理性实验训练作为“七位一体”模式中的一种培养方式,在“青马”学员考核环节中尤为重要。其考核管理机制也伴随着实验训练一同实施,考核内容包括:是否及时参加理论实训,是否存在迟到早退的现象,在实训过程中前期准备是否充分,是否积极发言,能否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在实验训练后,“青马”学员需要上交搜集的材料和发言提纲等。这三个环节都由主持理论实训的导师进行验收,并根据学员完成的情况进行评分,这样增强了实验训练的实效性。实验训练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一种创新方式,我们仍需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实验训练的方式和内容,真正让实验训练在“青马”学员的培养中发挥作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以“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实现“培养一批精英,带动一代学生”的宗旨,努力培养具有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较高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较强的实践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能够在未来担当重任的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作者:任传华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