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院校创新行政管理教学模式综述范文

院校创新行政管理教学模式综述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院校创新行政管理教学模式综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院校创新行政管理教学模式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然而,根据我们对开设“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吉林省属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调查发现,这些学校行政管理专业基本上还停留在学术型人才培养上,主要表现为培养目标“全而杂”,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政治学理论课程设置偏多,特别是理论教学比重过大,实践、实习环节缺失,导致毕业生职业技能偏低,无法适应现实岗位需求,进而造成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因此,吉林省属高校应结合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专业改革,尤其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

一、明确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

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应紧密结合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确立。由于行政管理专业适用面宽,毕业生择业领域也较广泛,党政机关和一般企事业单位都需要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因此,吉林省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应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向,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并从管理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该专业学生相应的能力。但无论确立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方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都应具备政策把握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这是明确实践教学任务和目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前提和基础。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文、法律、计算机、外语、文秘等专业由于历史悠久,应用性强,且毕业生专业能力较高,所以这些专业毕业生往往挤占了众多行政管理岗位。相反,由于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较低,专业技能较弱,所以导致就业困难。因此,结合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素质与能力的新要求,并以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吉林省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应确立为:通过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开展校内模拟实践(实训)教学,强化校外实践(实习)教学环节,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研究,并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政策把握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如果确立了具体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还应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方向定位,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方向性专业技能。

二、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应涵盖学生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所以,实践课程主要应包括“公文写作与处理”、“文献检索”、“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公务员考试模拟系统”等。带有实践性质的课程主要有“社区管理”、“物业管理”、“政务礼仪”等。另外,“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大学外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翻译能力,计算机类课程应重点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实施管理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可安排“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人学教育”、“军事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毕业教育”中也应含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确定所开设的实践课程,有的实践课程可作为必修课程,有的可作为选修课程,但实践课程的安排不能过少,要保障实践教学的学时和学分。

(二)开展校内模拟实践(实训)教学行政管理专业虽属文科,但与理科、工科一样需要建有校内模拟实训室,如电子政务实训室、公务员考试模拟实训室等。在模拟实训室进行实践模拟,不仅是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检验和应用,更是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通过实训,可以增强学生对行政管理基本理论与实践操作的感性认识。另外,在模拟实践(实训)教学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有条件的吉林省属高校应建设好行政管理专业实训室,购买相关教学软件,为学生搭建好校内实践(实训)平台。

(三)强化校外实践(实习)教学环节稳定的校外实践(实习)教学环节应包括课程实习、学年实习、毕业实习,这一环节应安排在校外实践(实习)教学基地进行。课程实习主要是根据具体课程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实践或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能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培养具体操作能力;学年实习主要是结合一学年所学的课程和应具备的能力体系,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或实习活动,通过实践或实习将所学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不仅帮助重构知识体系,而且可以重构能力体系。毕业实习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时间最长、范围最广,这一环节不仅是对四年学习效果的一个综合检验,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提高就业率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应合理安排好校外实践(实习)教学环节,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和具体措施,保证实践(实习)教学质量。

(四)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研究社会调查研究是最能培养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研究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实践内容,也是促使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而且,对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无论其毕业后从事何种管理岗位的工作,都离不开调查研究,没有调查研究能力就很难胜任工作。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应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不定期开展。如组织学生调查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和水平,调查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给出科学合理的问题解决对策,撰写研究报告。事实证明,每一次有效的社会调查研究,都会使学生在各方面有更好的成长。

(五)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为使实践教学能够稳定有序并取得实效,应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应包括如下内容:实践教学大纲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实践活动的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每次活动的目标是否明确;实践主体即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实践指导教师是否具备指导能力,有无责任意识;实践教学经费是否有保障,使用是否有效;是否具有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实训室);实践教学管理是否科学规范,有无安全防范措施;实践活动各环节安排是否遵循实践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实践教学档案建设是否完备;实践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才能为实践教学提供有效保证。

三、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一)实践教学经费保障目前,吉林省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经费普遍不足,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而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具有充足的实践教学经费作保障。为此,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中,应根据实践教学需要,单列实践教学经费,确保实践教学经费逐年增加。而且,对于专项实践教学经费的使用,要做好合理计划,保证每一笔实践教学经费都能用在必需之处,收到好的效果。

(二)实践教学师资保障实践教学需要有教师的指导,因此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组织开展实践教学的关键。长期以来,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更加注重理论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忽视了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很多高校实践教学就是由理论课教师带队和指导。结合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校内实训应有专职实训教师,校外实践(实习)应有实践(实习)基地的相关人员作指导,这些人员应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师资力量。为保障实践教学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应建设一支包括实践(实习)基地指导人员在内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加强实践指导教师培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三)实践教学基地保障充足、稳定、针对性强的实践教学基地是校外实践(实习)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没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实践(实习)就不会具有稳定性和连贯性。因此,高校应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作为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积极与政府部门、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社会文化团体、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加强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行政部门也要积极介入,为高校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提供充足的便利条件和各方面支持,以保证高校和接受学生实践(实习)的单位与部门都能在实践教学中受益。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