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戏剧教育法对英语专业精读课的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在新型的国家政策指导和学生日益变化的学习需求的背景下,大学英语专业精读课急需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交互型以及强化多元评价体系的教学模式。基于此需求,戏剧教育法因其互动性强,学生参与度高且评价体系丰富的特点,可促使英语专业精读课的课程模式更加开放,并将课堂真正交还与学生,让学生在“演”中学习,弥补了传统精读课由教师主讲的单一性授课模式,并创新英语专业精读课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戏剧教育法;英语专业;教学方法;精读课程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旨在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英语专业应注重因材施教,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要注重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质量为目标,合理应用多样化的评价结果,及时为学生提供反馈,且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相互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仍存在“输入强,输出弱”的普遍性问题,这与大多数高校的英语精读课仍使用传统的“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有关,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被动接受输入性知识,并且不善于在课堂上主动地使用目标语言进行输出,导致学生对语言的应用仍然停留在较为僵化、被动、重视笔试、口语表达薄弱的阶段,不利于让不同能力及不同学习目标的学生提升英语水平,并且与我国所提倡的教学标准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基于目前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上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引入教育戏剧的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互动、学生为主导、教师辅助且多样化评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以及不同国家文化的理解,培养思辨和合作能力。由于目前国内高校对于教育戏剧的应用研究仍局限于英语口语课及大学英语教育方面,缺乏对英语精读课的实证研究,因而该论文旨在为国内高校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方向,补充该课程教学法的教学方式。
1教育戏剧的背景
教育戏剧指的是在普通教育中把戏剧应用于教育的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欧美的很多国家,在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也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并已经在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教学模式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而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针对该理论体系进行研究,尝试运用于中小学的语言教学中[1]。教育戏剧的教学方式为教师在不同的课程中,根据学生的能力及不同的学习需求,以戏剧或者剧场的技巧,构建出严密的戏剧表演和评价体系,让学生们分组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吸收课堂的知识并在内化知识的前提下对知识进行改编和输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多次改写剧本和排练,并且通过师生、生生的反馈评价形成过程性评价,并通过教师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达到学习的目标。它注重的是“戏剧活动的过程,而非戏剧演出的结果。因而是将戏剧元素融入教育方法中,让学生在戏剧实践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标和目的”[2]。
2课堂实践的实例
笔者的实验对象为本校大一英语专业的新生,学生刚刚接触小班教学,可塑性强,且学生配合度较高,课程时间充足,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改写剧本和演练彩排。该教学方法贯穿了一个学期,笔者将学生固定分为七组,每组四人,选取合适的文章进行讨论改编并演出,考虑到课文的数量和兼顾学生对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一学期共表演四次。教育戏剧在前期的准备阶段中至关重要,也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发挥其作用的关键。在准备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任务布置,指导学生进行剧本改编、角色分配、排练和演出展示[3]。首先,笔者在前期先讲解课文中的词汇和语法重难点以及文章的基本背景知识,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文本中分析角色的性格特征以及故事的基本脉络。其次,笔者让学生在课上进行讨论,根据小组自身的特点对课文内容进行改编,并经由资料查找和探讨的方式,对故事的背景进行扩充,丰富剧本内容;而在此期间笔者只负责指导学生遇到的词句以及故事情节衔接的问题。再次,在学生改写完剧本后,笔者安排学生在教室的不同位置进行排练,并对学生的台词、表现力和发音进行指导,鼓励每位学生制作道具、使用配乐和配图以丰富舞台设定。在数次的排练之后,教育戏剧的教学法正式进入实践的阶段。在表演前,笔者先告知学生在观看表演时的注意事项,并分发评价表给学生,对不同小组的表演从剧本创新度、口语流利度、词汇语法准确度和表现力四个维度进行打分,并给出每个维度的评分标准,且要求其余学生在每组表演过后进行讨论,对表演小组提出优点及给出综合性的建议。
3课堂实践的效果
笔者在实践中的不同阶段进行了观察,并在课程结束后对全班同学使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研究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问卷调查中,笔者设置了十个问题,从课堂模式创新与接受度、语言能力、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使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对学生的态度进行量化。1)课堂模式创新与接受度问卷第一题中,93.1%的学生对戏剧教学法的创新度表示认可,在访谈中,亦有多位学生提到“新鲜”“创新性强”的关键词。而在第二题中,89.7%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能激发自己的学习积极性,而在访谈过程中,数位学生提到了“比高中的时候更愿意钻研课文的内容”,“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进行具体的小组讨论和彩排”等,以上都说明该教学法与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不同,学生被赋予更大的自由度,成为课堂的主人,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2)语言能力的提升程度问卷第三到第六题主要探究在戏剧教育法的实践中,学生对单词、语法以及口语、写作能力提升的感受。其中,93.1%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对单词的认识、理解和记忆有较好的帮助,这说明在编写剧本、排练和正式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意识地运用目标的词汇,并通过写作和口语的方式反复演练,以达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而82.6%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对语法的理解和运用有较好的帮助,这说明该教学法对语法的理解运用的帮助相对较高。部分学生在访谈的时候表示,在实践的过程中,“仍然会使用自己擅长的句型进行写作和表述”“用旧的句型方便记忆”等,也验证了问卷的调查结果。这说明戏剧教育法在一定程度上会让有语言运用意识的学生有意地使用目标语法,但仍有部分语言水平较低的学生为了方便记忆而使用自己更为擅长的语法句型。当调查学生的语言技能提升度时,86.2%的同学认同该教学法对于写作的提升,更有96.6%的同学认为该教学法对口语的提升度较高。这说明在戏剧表演时,学生必须“完全地融入角色”[4],使用目标语言进行写作和口语练习,且不断地打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输出型语言无疑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但相比之下,更多同学认为戏剧教学法的重点在于演出的过程,因而口语的提升程度大于写作。3)评价体系与教师指导学生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多维度评价体系表示出较高的满意度,94%的学生认为该评价体系有别于传统的单一的评价形式,学生能更为详尽地把握自己和其他小组的优势和弱势。同时,76%的学生认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了适中的语言和表演方式的指导,但仍有21%的学生认为老师较多地干预了学生的创作过程。由此得出,不同语言程度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老师的需求不同,老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差异化的教学策略,且通过辅助的形式,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度进行发挥,有利于其探究文本内容和拓展课外的资料收集,而不完全依赖于老师的指导。4)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根据迈克卡尔的分类,笔者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元认知及资源管理策略并挑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策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超过75%的学生认为戏剧教育法帮助其提升了复述、记忆、查找资料和联系实际情景的能力,50%的学生认为提升了做笔记和制定计划的能力。由此可见,戏剧教育法对于提升学生的认知和资源管理策略有显著的效果,且对提升其元认知策略有较好的成效。在实践中,学生充分使用不同类型的学习策略,提高了学习能力,对知识更好地吸收和内化,并且能统筹工作,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表演进行产出。除却学习策略,研究表明不同的情感态度也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有效性,笔者将情感态度分为态度动机、个性、自信心等方面[5]进行调查。数据表明,高达97%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极大提升了其团队合作能力,70%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自信心、对课程学习的动机、创造力都发生了改变,同时40%的学生认为他们与老师交流的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说明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团队的分工和协作能力是决定产出效果的重要因素。其次,通过同伴和老师正向的肯定,将有助于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创作能力。再次,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将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挖掘,了解文本背后隐藏的文化背景,体会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达到培养跨文化人才的教学目标。
4总结与教学建议
根据笔者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总结,戏剧教育法于英语专业精读课的应用效果较好,学生普遍认可其提高创新力、学习动力、语言能力、学习策略及情感态度的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同样注意到其提高语法和写作方面相对弱势的特点以及并非所有课文都可以使用该教学方法。基于以上的优劣,笔者认为戏剧教育法在英语专业精读课中可以作为主要教学方法之一,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要点。首先,在选择课文方面,应选用合适难度的记叙类、小说类、散文类文章。同时,教师应当注意在使用该教学法时提前为学生铺垫课文中的目标单词、语法点和文化知识,让学生有意识地在写作和表演练习中使用目标语言,并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呈现文章中蕴藏的文化知识。再次,教师可采取复合的教学模式用以补充戏剧教学法在语法和写作方面的劣势,通过面授、做练习或者使用任务型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练习目标词汇和语法,并要求学生用于后续编写剧本的练习中。最后,教师在使用该教学法时应注意在学生创作过程中起辅助而非主导的作用,给予不同程度和特点的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并且严格安排学生用于各个环节的时间,以及形成丰富多样、个性化的评价体系,让每位学生感受到自信心和对语言学习的成就感,从而促进其语言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发展。综上所述,戏剧教育法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尚有巨大的发展和探索空间。本文的研究在一些方面仍存在局限性,首先,该调查仍局限于本校的部分群体学生,缺乏较大的普遍性。其次,可以使用可视化的数据分析手段,在运用戏剧教学法的前后测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更好地验证该教学法在提升不同语言能力的效果。再次,该教学法尚未运用于英语专业的其他课型教学中,今后可在以上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拓宽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晓华.创作性戏剧教学原理与实作[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7.
[2]马凯.以课本剧为载体的教育戏剧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3]曹丽华.教育戏剧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的研究反馈及教学反思[J].英语广场,2017(10):107-108,133.
[4]戈国梁.将戏剧教学法引入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2(2):124-126.
[5]苏颖.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态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194.
作者:陈理慧 单位:集美大学诚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