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和合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对立统一的“和合”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关键方针,同时是传统哲学提倡的意识主流。统一战线自建立以来,其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原则,紧紧围绕“大团结、大联合”主题,把凝聚力量、争取人心作为自身的关键任务。实际上“和合”思想,是一种和谐,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其本质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极大的一致性。
关键词:中国;“和合”思想;影响作用
中华古老的“和合”思想,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起重新引起人们关注,发展为一个热门的理论界话题。和合思想的现代价值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后,将其作为思想导向和价值目标是在明确提出“和谐文化”时[1]。立足于现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充分借鉴、吸收、应用我国传统文化“和合”思想资源,深入梳理及研究传统思想的理论内涵及哲学根基,对当今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深远。
一、传统和合思想的目的
(一)会发挥怎样的作用我们的既定战略目标和任务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以传统和合思想基于完成实现这一任务及目标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极其重要。当前社会研究构建传统和合思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时会自然想到下面几点问题,出现几种观点。其一,承认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和合、和谐理念,但是对其构建和谐社会起什么作用持消极评判,对我国社会发展起的作用保持否定评价。这种观点认为,传统和合文化会抹杀个人的权利,或者讲和合本质为消极的和谐,会抑制人的个性发展,是一种群体本位思想,所以造成我国的封建社会徘徊两千多年。基于此,实质上传统和谐思想对和谐社会根本无积极促进作用,实质为不和谐的思想,甚至会带来消极的后果。其二,是时下流行、人们听得最多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为其精髓之一,因我国文化强大的亲和力及凝聚力,造成中华文明持续五千年。和合文化的基本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且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潜意识。我们当前社会中构建的和谐社会需实现对这一和合文化的进一步弘扬[2]。除此之外,针对当前西方社会文明的弊端,传统和合文化对其救治产生着关键的作用。其三,另外存在一种观点较难辩证,认为我们需同时看到传统和合思想的积极和消极的方面。通常情况下,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要求在实践中尽力防止不好的方面,致力于发扬光大好的方面。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大以来从开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全新的奋斗目标及战略任务。明确指出要构建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诚信友爱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此之外,这一理念体现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适应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成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以及治国方略及理想的统一,学界为了适应时代全新的发展要求,加强研究传统和合思想。
二、和谐社会及“和合”思想本质的一致性
在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出现多种分配方式、经济成分,经济和社会结构出现深刻变化,产生出新的社会组织团体及利益群体。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更加多样化,思想的差异性显著增强,参与及竞争意识产生极大发展,造成内部的组织和结构逐渐多样化,多民族、宗教、阶层、党派情况继续存在。另外在历史文化、价值追求、思想观念上,不同民族、信仰、阶层及团体也不尽相同,所以无可避免矛盾的出现。但是自从建立统一战线以来,党致力于选择民主协商、平等相待的方式。所以,社会的和谐和“和合”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3]。社会成员间应讲团结、讲联合,承认差异、倡导统一。讲团结、讲联合是共同目标下境界的升华、心灵的契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真正形成崭新的和谐相处的世界。
(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团结是形成伟大力量、集中各方面智慧的源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要保证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下,围绕“大团结、大联合”主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时需保障各少数民族合法权益,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互助的和谐、平等、团结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充分保护及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本着体谅包容、求同存异的原则我们要致力于做优秀精神产品及先进文化的传播及生产者,做先进生产力的促进及开拓者[4]。所以,统一战线要求把凝聚力量、统一思想作为根本职能,本着体谅包容、求同存异的原则,在具体的工作中把活力激发出来,进一步推动全社会的稳定、发展及和谐。
四、借鉴传统和合思想构建的基本思路
(一)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精神我国和合文化中关于“四海之内皆兄弟”、“民胞物与”、“上善若水”的情怀及思想,造成中华民族凝聚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成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体现。和合精神在五千年文明发展中便于各族人民形成共存共荣的意识,以及共同的民族心理,影响着炎黄子孙的人生态度,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及文化认同感。“大一统”是中华民族普遍的价值取向及世代相承的基本社会理念,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意识之一,从未造成文明断层的历史悲剧。这些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均是振兴中华的重要传统、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心理依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深深植根于中华和合文化中,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同时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解决香港问题的时候,选择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法,充分照顾到香港的现实情况及历史,完全从实际出发,并不是选择玩弄的手法。香港、澳门在20世纪90年代树立起“一国两制”战略决策成功典范,结束殖民地历史及回归祖国事件,是最直接的“仇必和而解”的印证,是最好的“和而不同”思想的诠释[5]。我们的台海战,坚持“平等协商、互利双赢”原则,坚决遏制、打击、揭露内外台独势力分裂中国的图谋。两岸人民在本世纪需坚持多元和谐态度,通过“和为贵”、“和而不同”化解各种分歧,开创和谐化的“互利双赢”共荣新局面,为两岸人民带来福祉。台海两岸问题的和平解决,必将促进世界及东亚地区的稳定及和平,加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便于反对和遏制“台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二)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吸收有益的“中庸之道”最恰当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中庸,“中”可以显现出一种“和”的状态,是一种在数量上结构上的不偏不倚[6]。中庸之道可以稳定和谐社会。另外,中庸的精髓及实质强调的是对事物尺度的把握,矛盾的统一与均衡,最终获得人与社会的和谐。当前社会阶层的分化、整合,以及利益群体的多元化,容易有很多矛盾出现于维护自身既得及预期利益的过程。而正确处理好其他及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是实现对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妥善协调,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安定有序、公平正义的目标。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对这一机制的建立,可激发所有人的积极、创造及主动性,充分体现分配公平,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创造条件,激励人们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因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于逐步完善及探索阶段中,加之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缺乏有力的监督、分配制度不完善,体现在行业、城乡、地区间的差距,造成收入差距呈现显著扩大的趋势。分配不公造成过大的收入差距,影响社会多数成员创造性及积极性的发挥,这是当前很多社会问题的原因,最终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全面的对各方利益的考虑,从思想上重视利益分配关系,加强利益分配方面的法制建设,注意利益分配制度的合理和公平,从而保证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公平正义[7]。建立有效的民意表达机制。我们需实现对民众知情权的充分保障,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增加公众在决策实施中的配合积极性,建立起政府及公众间的和谐关系,减少公众及政府的摩擦。资料显示,我国法院在2008年至2012年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4556万次(人)次,但是在之前的1978∼1982年来访共83700件(人)次,上升幅度极大,反映出依旧有很大的矛盾存在于我国社会基层中。因此,需将合法顺畅的公众表达机制建立起来,有效防止基层矛盾的激化,引导群众表达自身利益诉求时选择理性合法的方式。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弱势群体规模庞大、分布较广且结构极其复杂。有关研究显示,我国现阶段依旧存在规模较大的弱势群体,如果长期存在这种情况,会带给经济、社会一定负面影响,降低社会整合程度,损伤公正原则。维护不好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则难以很好地稳定社会,更谈不上协调发展社会。基于此,需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按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整合。同时需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制度,建立适应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保障制度,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积极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是政治、社会、经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强调的是协调、可持续、全面化的发展,是精神、生态、物质、政治文明建设的统一,同时是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的统一[8]。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树立及落实健康良好的科学发展观具有战略意义。全面发展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证整个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政治、精神、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需保证人类的永续发展,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人口、资源等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实现从纵向关系把握发展,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逐步理顺各方面经济社会关系,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下坚持协调、可持续、全面化的发展,才能促进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更健康有序,持续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总之,科学发展观顺应人类社会进步潮流,把传统的“和合”理念融进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党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需将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轨道,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理想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个民族及国家奋力前进的领航标。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以及共同的思想基础,会造成国家无前进的动力,民族无凝聚力。特别是我国这一民族大国,需凝聚、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共同理想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积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会和谐的道路[9]。另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容性极强,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所以,我们要在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教育中,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推进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促进自我身心的内外和谐。强调要有正确的三观,有健全的人格,真正融入社会、集体、自然,理性处理个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传统和合思想张扬独立人格精神,强调社会及经济伦理的统一,实现日常身与心、物与欲正义的坚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需促进现代精神及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鼓励人们开拓进取,强调合理的物质利益关系,把身心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的基点,但是又强调社会理想、社会正义、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统一。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充分提升社会成员的精神境界[10]。
五、通过“和合”思想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实现社会和谐,需有机化促进“礼”与“仁”的结合“仁”是儒家的道德核心,是内在的自觉性及道德情感,而“礼”是一种社会外在约束机制,所以“礼”需建立在“仁”的基础上才可稳固持久。实现“仁”和“礼”相互协调,才可保证社会整体及人的有效统一,民众自觉遵规守矩。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我们需重视法律制度的健全及建立,重视道德教育的说服力[11]。法律以道德为价值准则,道德是立法的基础,社会主义法律和思想道德体系内容相符,反映出法律的基本精神。除此之外,在现代社会中,法律及道德为最基本的调节人们社会关系及活动的形式,道德及法律在对社会的规范、调整时有极大互补性,法律可制止违法行为的发生,道德可防范未发生的违法行为,要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提供规范的保障,支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二)实现社会和谐,需发扬“仁爱”思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的核心,但是因为人们自身的贪婪、私欲、嫉妒等,却很难实现人们间的和谐,儒家认为要用“仁”来医治。但是,世界和合体并不表现为无矛盾的太平景象,而是充满了矛盾和斗争。当前世界经济和政治不平衡发展的产物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他们并不会自动地退出历史的舞台,所以需防止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合理化建立和合的系统战略思维[12]。
六、结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是主要精神及核心理念,在推动社会发展、维系稳定的历史中意义重大。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和合”思想对推动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崇尚“和合”的传统思想,对人们的思维观念及心理结构等产生着影响和作用,是几千年我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动力,同时闪烁着东方的哲学智慧,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除此之外,在党全面推进小康社会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这一时期提出的关键理论命题,是对我国传统和谐思想的汲取及传承,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发展及丰富。返本方可开新,创新是关键,是最好的继承,继承是基础,无继承便不会有创新,我们要弘扬及承接我国传统“和合”思想的合理内核,要借鉴及吸收宝贵的历史资源,从传统文化源头引出活水,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挖掘蕴含于其中的价值,进行积极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刘俐,苏力.浅谈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方法论结合传统和合文化的现实意义[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1):266.
[2]陈忠宁.传统和合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研究述评[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2):9-14.
[3]王蓓蓓.中国传统和合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7(9):5-7.
[4]左亚文,侯文文.中华和合哲学及其现代价值[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6,1(4):44-56.
[5]潘建瑞.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3):8-12.
[6]魏爽,穆春勇.中华和合文化与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略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7):48-50.
[7]白明峰.探究中国传统“和合”理念的内涵、特征及其时代精神[J].考试周刊,2013,(83):19-20.
[8]胡雯.浅议统一战线的“和合”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J].科技信息,2012,(5):203,136.
[9]刘鑫.浅论"和而不同"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价值[J].山西青年,2017,(4):296.
[10]姬立玲.传统文化"和合"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启示[J].学理论,2010,(27):53-54,68.
[11]周秀菊,丁利锐.中国传统“和合”哲学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3):80-82.
[12]杨毓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现实意义[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50-52.
作者:林伟红 单位:中共怀化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