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和谐社会构建处理关系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从人学角度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要处理好五种关系,即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自我身心的关系。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进行哲学思考,有利于我们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拓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和谐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心理和谐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需要人来构建。“和谐”指一种关系。“关系”自然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这是这一概念本身预设好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认为,社会是由个人构成的,社会整体与个人是不可分的,没有个人(这里不是指单个个人,而是所有个人)就没有社会,没有社会也就没有真正的个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其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56)考察人的本质时,只能把它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否则就无从下手。当然,考察社会时,我们也离不开现实中的个人,个人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总之,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一个由人们在交互作用下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所构成的关系系统。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从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中,我们可以逻辑地抽离出三个关键词:人、社会、自然。这三个概念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可以运用数学中排列组合的方法,将这个整体分为三种关系,即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中的人是有多重身份的,因此,除了以上三种关系之外,还有三种特殊的关系,即人与人(他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关系。当作为主体的人把他人作为研究对象即客体时,人与人(他人)的关系便形成了;当作为主体的人把自我作为客体时,人与自我及内心世界的关系便形成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这六种关系,处理好这六种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是一个包含许多复杂因素的庞大的有机体。社会的发展立足于物质生产,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根据。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要生存与发展,首先就要解决吃、穿、住、行之类的问题,而这些物质条件,只有自然界才能提供,土地是财富之母。这些条件并不是自动生成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并不是唾手可得的,人必须根据客观事物、现象的潜在价值,充分张扬自己的主体性,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改造客观世界,化不能吃的为能吃的,化不能用的为能用的,化没价值的为有价值的,并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这样才能最终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满足自己的现实需要。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众多学者已经阐明,这里不再赘述。关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可以归入上述问题,这里也不再讨论。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因此,本文拟重点论述人与人(他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以及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关系即心理和谐的问题。
一、人与人(他人)的关系
我们赖以生活的社会是由种种联系、各种关系编织成的一张网。轮船、汽车、飞机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发明,电话、电报、传真等现代化通信工具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系更加便捷。如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系、合作超越时空。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昔日的人们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而今日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经贸、科技文化和教育交流越来越多。社会矛盾复杂多样。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强调,应通过调整人际关系来解决社会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所以,对执政党来说,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3]
二、人与自我的关系
对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探讨,显然都是以“人”为中心、为主体,采用对象化的思维方式来进行的,这种方式是从人学视角把握世界的方式,即看向人类以外的客观物质世界。其实,人既有向外部世界求知的本性,也有向内认识自我的本性。人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认识自我的本性的存在物,能够认识自我。“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它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4](P8)认识自我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集中体现,它突出地表明,人是一种自觉自为的存在物。人身上充满了矛盾。人的内心是外界的反映,当然也存在着矛盾。人是理性的动物,但在人的意识和行动中又充满了非理性,人常常非理性地对待和运用自己的理性;人是最有智慧的动物,但人又常常做出愚蠢的举动;人是最有创造性的动物,但人的创造有时候伴随着破坏,人甚至会利用创造成果进行破坏;人是有道德的,但人也是最残忍的。夏甄陶先生说:“人是小宇宙。”[5](P106)恩斯特?卡西尔把“小宇宙作为大宇宙的精确副本”[4](P8)。人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一直在审视外部世界这个大宇宙。当人把自身作为认识活动的客体时,就等于把目光转到了自己的身体与内心这个小宇宙上。人的身心俱和谐是社会和谐之基,因此我们理应关注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人的生命的存在是干事创业的第一个前提,“生命诚可贵”,因此应关爱生命、珍惜生命。人在一生中都要尽力保护自我———婴幼儿时期、青少年时期要加强锻炼、增加营养,以促进发育;青壮年时期要注意劳逸结合;中老年时期应适度行事。人的身体上最宝贵的是头脑,它是产生“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思维”的地方,身体是载知载道之车。人要早早地对自己的一生做一个整体谋划和考量,然后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做一个“大写的人”。
三、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是能通过意识的活动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的。“从意识发生发展的根源来说,它是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的一切展开过程在人脑中的积极内化,并随着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的一切展开过程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所以,人的精神世界归根到底是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的展开过程的产物,并且它本身就是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的展开在意识领域的表现,或者说是上述关系展开的精神方面。”[5](P210)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从本质上说,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从物质基础上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从其产生的根源看,意识不仅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一句话,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如马克思所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1](P35)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SocialTransformation)期,价值观多元化,不同的思想观念剧烈碰撞;同时,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人们的就业压力增大。“大气候”影响“小气候”,“大宇宙”影响“小宇宙”。压力之下,人们的心理会发生一些变化。这里面就包含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关系问题。人要追求心理和谐。而心理和谐属于心理健康的范畴。心理健康不仅是一个心理学、精神现象学问题,还是一个教育学问题,更是一个关于人的哲学问题。人的心理推移,形成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潜意识上浮,成为意识。意识笼罩下的现实的个人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或多或少会产生心理问题,就是说,其心理有可能“生病”。“心病要由心药医”,这个“心药”就是心理学、精神现象学和哲学等学科的知识。心理是客观世界的物质和活动在内心的反映。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消灭“心理之疾”本身,还要消灭被意识所反映的物质“原型”本体。“心理之疾”的宿主是社会,“心理之疾”来源于“社会之病”,即社会各方面基本适合情况下的局部不适合,整体和谐情况下的部分不和谐。心理医生医治“心理之疾”比内外科医生医治身体之疾更难、更复杂,如果没有较高的相关学科的理论素养,就难以做到对症下药,实现药到病除。“儒学也把人们的内省精神和道德修养作为治理社会和研究学问的根本。”[6](P57)值得一提的是,人与自身精神世界的关系也受自身利益原则和价值原则的支配。
四、构建和谐的“人”的世界
人与人(他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关系是一体的,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它们组成了一个“人”的世界。本质上,它们显示了人在社会和自然中的地位,反映了人的利益诉求。这个“人”的世界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生活为活动的目的,以人的活动为基本的活动方式。“人根据人的现实需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展开人的对象性关系,又根据发展了的需要,通过活动来展开和深化人的对象性关系。这样就会形成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人的世界,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人的生活。”[7]在这样一个“人”的世界中,“人按自己作为主体对主体自身生存意义进行的自我反思,并不是孤立的对‘自我’的反思,而是对自我与自然、自我与社会、自我与历史、自我与他人的诸种关系的反思。正是在这种种‘关系’的自我反思中,主体形成了关于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的自我意识”[8](P225)。不可否认,人与社会的关系有时极不和谐,十分紧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存在着巨大的异己冲突;市场经济下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巧取豪夺、唯利是图等丑恶现象和不良行为,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裂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同阶层和众多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总体来看,社会利益关系仍未捋顺,利益冲突仍是目前中国社会冲突最主要的类别和表现形式,利益分配不均成为“人”的世界矛盾的总根源。正因为拥有自我意识,所以人类能够超越眼前的、局部的、狭隘的利益,能够从利益窠臼中解脱出来,能够审时度势,开拓进取;能够从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和惩罚中,从人与人的内耗中,从部分人的自我毁灭中吸取教训,居安思危,兴利除弊。总之,只有摒弃那种短视行为,改变那种不公平、不合理、不和谐的社会关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起普遍公正合理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才能走上康庄大道。
五、结语
从人学角度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要处理好五种关系,即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自我身心的关系。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原则和方法进行哲学思考,有利于我们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拓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20(1).
[3]侯才.“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J].科学社会主义,2004(5).
[4][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5]夏甄陶.人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1.
[7]夏甄陶.人:关系活动发展[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
[8]孙正聿.孙正聿哲学文集:第1卷(哲学的目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陈九双 单位: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