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范文

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摘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三农”问题的解决程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起着重要作用。对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程度,决定着经济社会的协调有序发展,更关乎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

关键词:

城乡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城乡二元结构

一、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吸取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学者的“和谐社会”的观点,认为城市和农村是对立而存在的,城市不应占据主导地位,城市和农村二者是平等的。因此,对于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以其为重点,对人与自然的物质转化过程和物质转化过程的理性进行有效调节与控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首先就要建立城乡协调互助机制。一方面,使城乡之间能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城乡之间要保持共同的目标,并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以达成一致认可和公平分享利益作为最终结果。另一方面,它可以使这种方法具有有效的法律保障和规范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对促进农村发展的道德原则和物质条件的协调,对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达到社会各个方便的需求,应该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情况下进行。

二、我国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在现代中国的发展中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发展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人均收入、经济增长、公共卫生和医疗条件、居民获得教育和就业机会、社会保障、生活水平和福利等方面。在这些方面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济增长率差距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最近几年一直在扩大,都在提醒我们应该有所警惕。二者的区别与差距是不可小觑的,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维持社会稳定的隐患。

1.农业基础薄弱

十八大报告证实了我国农业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国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仍处于弱势地位。我们必须承认并肯定,我们存在的历史性问题就是农业基础薄弱,但同时又因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这个历史性问题进而加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自然资源匮乏,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农业设备和技术基础设施落后,都与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背离。城乡协调发展,农村的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的外流,致使农业基础薄弱。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受国家政策扶持,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人均耕地、人口基数大等现实基础上,农业仍然是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欠缺

和城市比较,农村的收入低,人才外流,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和社会事业发展不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导致农村人口素质低下、生态环境较差、农业生产不稳定、经济发展缓慢等后果,最坏的情况会导致社会不稳定,特别是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差巨大,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差异明显,因而,城市和农村间的差距趋于失衡。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现在,农村生产基础设施、服务和生活的基础设施薄弱,抵御灾害能力差,更不要说使用技术发展的道路上的制造财富。相比,城市比农村更好,以“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意见”为例:“在2015年,完成了92800公里的城市供热领域的旧管网改造任务,管网事故明显减少,实现94%的城市燃气普及率和县城和小城镇燃气普及率65%的目标。城市启动了地下管道、廊道的试点项目;在中小城市里,建设一批综合管廊项目。新道路,新的城市地区和各种公园的地下管网建设,应根据综合管廊模式建设。

3.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迅速增长,但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差距却是越来越大。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地变化着,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1985年为1.8:1,1997年为2.47:1。1997年之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继续扩大,2002年扩大为3.11:1,2003年扩大为3.24:1,并且还在持续拉大。至2014年,中国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差距为2.75:1左右。这种局面的形成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偏低、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国家政策的方向等因素有关,怎样解决制约我国城乡发展这一问题,是目前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4.农产品市场的扩大受到制约

农产品的严重匮乏期间采取控制人口流动的措施的目的是为了优先保证居住在城市的居民的农产品供应,进行农产品的分配,在结束这一措施后农村居民产品的分配的数量远远低于城市分配的农业产品的数量,以确保城市居民的供应。农产品进入一个相对丰富的时期,农产品的数量依然严格控制。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仍落后,大部分农业生产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过早出现农产品供大于求,价格大幅下降,销售积压的现象,原因是城市需求的农产品供给和由农业劳动力组成的农产品供给高度不匹配。同样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的限制了城市产业市场的扩张、使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受到了制约。

三、推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举措

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坚持协调发展,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进步,我们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实现它。

1.城乡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发展生产力

随着生产力不断地发展,“某一特殊的社会阶级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从而对政治统治、教育垄断和精神领导的占有,不仅成为多余了,而且成为经济、政治和精神发展的障碍。”今天的我们为了能够推翻重重的障碍,必须要让生产资料被占有,从而打破束缚,实现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被占有,生产者的产品统治之路也被封堵,使得每一个劳动者都可以自愿的、欢喜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让他们在精神和身体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解放和发展。与此同时,劳动者在此时所创造的产品是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下,不会出现利益对立的现象,这时,阶级已经消除,所以,城乡二元结构,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逐步消除的。因而,只有生产力不断发展,劳动者不断实现生产,熟练程度不断提高: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率不断提高,创造出丰富的产品。最终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城乡间的对立问题逐步解决,同之前相比,一次次取得进步,最后,农业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力迅速的增长。恩格斯说:“唯有借助于这些生产力,才有可能实现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在这里不再有任何阶级差别,不再有任何对个人生活资料的忧虑。”归根结底,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动力不足造成的,发展了生产力,城乡之间的对立最终必然会消除。

2.加快城乡体制改革

城市和农村的公共资源配置领域,城市有更加完备的公共资源,而农村地区的公共资源所供给的比例不仅非常之低而且有限。主要体现在:(1)居于农村的大多数人都是因病或因为疾病陷入贫困,此种现象较为普遍,而我国财政支出在适用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比较于城市中的投资份额要低得多。(2)我国财政对农田水利气象的支持,用于支持农村生产和建设支出等部门以及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匮乏,更甚者在目前的财政支出日益增加的现状下“非农化”的现象更为突出。每个国家的城市化规律,一般都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产业化、现代化、城市化作为主要驱动力,当城市化处于成熟阶段,主导产业是第三产业,而城市化最初,则是随着前发展模式的变化呈阶梯状分布的。推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的道路是艰难的,需要慢慢实施。城乡协调发展强调农业支持工业和农业产业培育的方式,在本质上,就是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这个观点是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推断,并且具有科学性,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是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工人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总而言之,要想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做到与科学发展观的目标相一致,进而升华工农关系,最终加速实现城乡关系一体化的意识形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也是全球各个国家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客观规律,为我国建成一个新型化的城乡管理机制形成经验总结。必然要有效解决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不恰当的政策、不充分的制度等原因造成收入分配不平等、贫富差距明显等难题,探索一条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是有必要的,对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不言而喻,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应就是文化,文化是我国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国家的软实力。当前,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可以看出我们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农村的速度并没有变坏,相反,我们应加紧步伐。所以,在以往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他们的着手点大多都是在发展我国基本国情与城乡关系,进而根据时代、经济发展水平等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方案。尽管不同的中央领导处在的历史情况不同,但其对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是一样的。这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客观上反映了每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决心。

4.以正确的方式促进生产力的流动

中国农村的资源有限、人口分布不均,是社会发展缓慢的最重要的因素。农民的收入问题实际上也是农民的就业问题。上亿万的农民及其家人,形成了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这一现象不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解决方案。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人口过剩,第一产业拥有有限承载能力,第二产业是不适合农村分散布局,第三产业更难得到充分的发展的因素是农村人口居住条件的分散性。为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劳动力的分布问题,调整人口比例。所以,要推动农村人口城镇化,提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减小农村的劳动力,实现均衡的人口数量和资源量。推动农村城镇化,从各种方法达到转移农村富足劳动力的目的,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为了农村劳动力更快的进入城市就业,实行城乡居民平等的就业政策,切实维护农村劳动力的利益,积极解决农民工在就业中遭到的歧视现象和不合理的政策、使农民工就业的程序简化,禁止对农民工和其用人单位进行不合理的收费。对于大中等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应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以满足农民工及其家属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让他们在城市落户。对于那些在城市工作多年、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的农民工,应该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并在其经营所在的小城镇居住。为提升农民工的生存能力,对农民工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给农民工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政府应该把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劳动和社会保障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纳入公共预算中,务实加快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形成一个公平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正规的劳动保障体系,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R].新华社,2015

[3]费利群.城乡产业一体化: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的当代视界[J].理论学刊,2010

[4]周志山.从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马克思的城乡观及其现实意义[J].哲学研究,2007

作者:姜凯莉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