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举措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从事务性质上划分,高校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等。其中,行政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和各项工作的基本保障,是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的情况和教育教学质量。如今,高校行政管理水平已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对此,高校管理人员应准确把握高校行政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切实探索出一条提升高校行政管理能力的道路。
1.社会化。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职能主要面向校内的相关行政事务,主要涉及人事、组织、宣传、基建、后勤等。一直以来,高校行政管理都较为封闭,较少面向社会。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党和政府对高校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校开始较多地面向社会服务,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明确提出迫切需要教育战线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能力。这就要求高校要不断探索服务社会的新方式,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此外,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也促使高校不断提高服务社会和服务大众的能力。二是高校服务对象的社会化。高校本身不仅拥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还有着其他各类社会资源,如《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各种国有体育场地设施都要向社会开放,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在未来,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资源分配的不断优化,高校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会逐步向公众开放,高校行政管理也会呈现社会化的趋势。
2.多样化。随着管理理念的变革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行政管理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过去,文件的起草、公布,文档的整理等行政管理工作较为机械,如今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逐步趋向机器管理与人工管理、线下管理与线上管理相结合。如今,高校在教学信息化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从内容上看,课程资源已十分丰富并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共享;从渠道和形式上看,电视、广播等传播渠道的建立也使得课程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而在高校内部OA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方式的不断升级也使得管理工作日益多样,在传统管理模式下难以实现的功能借助信息化的建设得以拓展,如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在过去需要监管人员实地到访,异地考察更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如今可以借助信息化的设备远程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监控,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另外,管理对象的多样化,在信息化建设的帮助下,如今高校工作管理对象不断扩展。在过去,管理对象通常为实体的人、物等,而如今数据、电子课程资源等非实体把管理对象也纳入管理工作中。
二、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的问题
1.管理制度创新滞后。在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的趋势使得行政管理的客体更加丰富,新的管理内容也要求行政管理多个主体间的相互沟通协调,因此首先就要从管理层予以制度指导。但从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制度建设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管理制度滞后。当前高校部分行政管理部门还在沿用着传统管理环境下的制度,随着行政管理不断丰富和管理内容的复杂化,行政管理社会化、多样化成为趋势,管理标准、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都要进行相应调整,滞后的管理制度会制约着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二是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从高校行政管理的内容上看,涉及人事、组织、宣传、基建、后勤等事务,这就要求在具体的工作领域有一套适应性较强的管理制度。但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制度较多采用的还是总体纲领性制度,适用性和针对性较差,降低了行政管理的效率。
2.行政管理缺乏规范化。规范化是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高校行政管理缺乏规范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件整理缺乏规范化。文件整理是高校行政管理中重要的常规性工作,如今文件管理主体逐渐增多,高校行政管理相关文件的种类、保存方式等较过去更加复杂,而大多的管理部门没有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管理部门开始采用文件管理系统、数据库服务、云计算服务等增进文件管理效率,但不同管理部门采用的系统版本、数据库类型没有做好系统化的整合工作,这就给行政文件共享以及数据的互联互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二是管理流程缺乏规范化。部分管理人员认为只要处置结果合理得当,就不必严格遵守管理程序。此外,还存在个人因素影响大于流程规范的情况。在高校行政管理社会化背景下,行政管理流程的规范性不仅是为了保证行政管理的效率,更是为了能给人民群众提供更标准、更全面的服务。
3.行政管理人才不足。行政管理人才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员结构失衡。一般来说,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流动较少,人员结构相对稳定,但这也造成了管理人员缺乏竞争意识。随着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更多面向社会和我国教育体系的市场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势必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二是素质建设体系不完善。未来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面临着更大的工作压力和更高的工作要求,而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技术和培训内容都较为滞后,培训重点与现实工作有偏差,仅注重行政管理人员系统操作、政策学习硬性知识的提升,在思想建设方面主要注重政治思想的教育。但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出,未来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还要注重创意意识、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三、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的对策
1.创新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的完善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校级的纲领性制度。要从校级对行政管理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工作重点进行制度完善,加强学校服务、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给行政管理服务提供指导性的纲领。同时为学校各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保证各项事务的有章可循,形成从纵向到横向、宏观到微观、集中到分散的行政管理制度,保证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加强二级管理单位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制度内容。随着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断变化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策略的调整,行政管理方式面临的风险问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二级管理部门在及时学习新出台的政策法规和校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要对最新的工作重点和相关的管理意见、规定有着足够了解,保证行政管理工作的政策性和连续性。
2.规范文件管理流程。规范管理流程首先要从最基础的层面进行,即文件整理和管理的规范化。第一,要对文件的撰写、进行严格规范,格式、字体等细节要做到统一化,将文档撰写格式放置于办公室醒目位置以及官方网站的首页栏目中。第二,要对行政管理的相关文件进行集中管理,在线上要推动各部门之间文件的共享,将每台电脑串联起来,方便每个人都能查找到相应的文件。同时,为保证共享文件的集中和安全管理,要进行严格的权限管理。文件管理权限从访问权限、查询权限、下载权限等具体操作上进行限定,在访问者权限上根据访问者处理的模块和管理级别进行权限限定,在日常工作中除了专门管理人员,其他人员不得随意修改和挪动文件,如遇确实需要更改,则需要邮件授权或纸质授权文件。另外,要做好文件的备份管理,备份要线上和线下共同进行,线上采用移动设备存储和云存储相结合的方式,线下则主要进行复印文档的保存工作。
3.培养行政管理人才。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培养,要注重人才队伍思想素养和知识技能的双重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要在市场化、信息化的环境下保持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要延伸思想教育的内涵,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职业规划等思想教育融入人才队伍建设中。此外,从管理人员的角度还应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和爱岗敬业的作风,勇于面对新技术、新环境带来的挑战,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做出应用的贡献。在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更加突出了社会化和服务化。因此,行政管理人员应逐步转变管理理念,主动了解服务型政府的相关政策理论,不断提升自身管理理念的开放性和服务性。同时,管理人员应提升观察能力,即发现管理流程问题和挖掘管理需求的能力,并将发现的问题和需求与各项业务有机结合,以管理目标和管理对象的需求驱动管理流程和管理方式的革新。
作者:杨苑梅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