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范文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

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同时,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又进一步促进了数字图书馆的崛起。数字图书馆的出现,给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转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迅速增长,高等学校图书馆资源日益短缺,图书馆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高校图书馆采取什么方式加快发展,才能用较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果,以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已成为全国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数字图书馆概念

何谓数字图书馆呢?数字图书馆是以数字形式存贮和处理信息的书馆,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综合运用于图书管理的信息服务系统。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特征体现为收藏数字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信息存贮自由化、资源共享化和结构连续化。

高校建设数字图书馆,实现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给读者提供更广泛更精深的可利用的文献信息资源,不仅能缓解传统书馆信息资源不足的矛盾,而且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实施

数字图书馆建设一般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有较为先进而完备的系统网络设施、通信设施以及数字图书馆的管理软件;二是馆藏资源基本实现书目数据电子化,并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全文数字化和多媒体化;三是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数字化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包括局域网、广域网的读者用户服务体系。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内容:

1、图书馆基础网络建设。一般馆内主干网采用快速以太网即可,100MB的交换速度对于馆内来说基本够用。在网络建设上应配合上级机构的整体网络建设,尽量做到选型一致,可以使维护量减少,同时技术支持也较为有力。

2、馆藏资料数字化。在图书馆局域网安装完毕后,要将图书馆的馆藏书目数据到网上。这些数据通常包括采访、编目、流通、检索和期刊等子系统。数据库建设是数字化的基础工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保存的主要形式,是信息服务的核心。所以,应选择有一定权威、统一标准的软件;信息数据制作应准确、规范、系统。数字图书馆则利用网络技术将分散的数据库连接起来。并利用CD-ROM技术、压缩解码技术等多媒体技术,改造现有的数据库使其能包括图像、文本及录音制品等资料,从而提供图、文、声、情并茂的全文多媒体数据库供读者查阅。

3、光盘数据镜像化。光盘网络系统期刊文献是教学科研的主要文献,书本式期刊已远远不能满足用户查检的速度、检全率和检准率需要。购入学术期刊光盘版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条捷径。现有光盘数据库的种类主要包括: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光盘数据库CAJ、中文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诸如(大百科全书)、(中国教育)、(家庭藏书集锦)等光盘资料均可以全部镜像到磁盘阵列内,供读者充分利用。

4、网站建设和大型数据库连接。高校的校园网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校园网建设好后,一方面是图书馆网页的制作。另一方面是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和购置的期刊光盘数据,除图书馆局域网检索外,还要将其中部分资源置于校园网上。图书馆创建的网页版面应该简洁明快、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尽可能提高访问速度,以方便读者摄取知识;同时也要有快速便捷的检索系统。最终图书馆由校园网经Internet进入大型数据库镜像站点。该镜像站点拥有与中心网站相同的数据库和功能,并与中心网站保持同步更新,可提供网上检索和包库服务。

5、通过网络建设,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由于我国在文献资源建设上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还比较明显,“大而全、小而全”的观点未彻底改变。只有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才能走出经费不足的困境。通过联机编目、联机检索,使计算机终端用户共同查询、浏览网上信息,电子邮件,下载和打印,参加全国外文期刊的采购协调工作,走集团购买的道路。

6、建设多媒体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是现代化图书馆的必备条件之一,是为满足师生阅读DVD、VCD、CD、计算机教学软件、电子图书、网络信息等多媒体信息而研制开发的教学电子系统,它是使读者从延续千百年的纸质文献中解放出来的标志。其主要职能是为读者提供网络信息和光盘数据文献,开展读者技术培训,为教学科研提供定题服务和科技查新服务,进行科技文献检索,实现数据、语言、图像等多种传输的自动化管理。多媒体阅览的第一步是实现光盘阅览;第二步是实现网上阅览;先是局域网阅览,今后还要实现从Internet上的阅览。

三、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应注意的方面

(一)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全国各地图书馆均在兴起数字化建设的高潮,高校图书馆更是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各高校图书馆的具体情况是各不相同的。现阶段在我国各高校在经济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可能投入太多,因此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应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从本馆实际情况出发,确定馆藏需要数字化的范围,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数字化建设,探索出一条能降低成本的高质量数字图书馆建设路径,切实可行地制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网络化与数字化建设方案是十分重要和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标准化与规范化数字图书馆的信息采集、加工、传播和利用是以网络为依托的。因此,规范性与标准化直接关系到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成败,必须贯穿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各个方面与全过程。在数字资源系统建设,技术平台的设计建造,以及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构造等数字化建设中,应始终坚持选择统

一、通用的标准、协议与规范。以及可兼容的应用软件和硬件。选用符合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的网络设备等,以便本校数字图书馆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互联、互访。

(三)开放性与集成化。开放性与集成化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中应重点加以考虑的原则。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标准的技术规范、软件和硬件设备,形成支持多种协议、多种接口,具有良好兼容性与扩展性的开放式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系统。便于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共建、共享。选用扩展与整合功能强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数据库检索系统,将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作业流程与服务进行整合与优化配置,便于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

(四)先进性与实用性。高校数字图书馆是实用的数字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其建设和发展与计算机、通信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高校数字图书馆的设计与建设既要考虑先进性,又要考虑成熟性、稳定性和实用性,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具超前性与前瞻性。尽量选用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可靠的数字化技术与产品。以保证现有数字图书馆系统的持续、正常运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并重的原则。可避免一味追求技术与产品选型的高档与先进。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投资效益,从而加快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步伐。

(五)安全性与可靠性。高校数字图书馆对海量的数字资源进行加工、存储、传递与管理。并利用网络为众多的终端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因此,系统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安全涉及: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等多方面。为保证数字图书馆的安全可靠,应尽量选用技术成熟、性能安全可靠的信息存储与网络设备,进行数据自动备份,采用先进的网络管理系统,灵活划分虚拟子网,并利用管理系统的监测、诊断、过滤、故障隔离、在线修复等功能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可靠性。

(六)共建性与共享化。网络信息时代,任何单一的高校图书馆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信息资源收集齐全,而单纯依靠自身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与信息服务也难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更是单个图书馆无法解决的。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中,应自始至终坚持共建与共享、协调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参与全国性、地区性及系统性资源共建共享,如参与数据库集团引进、特色数据库合作建设、开展联机合作编目、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网上协同参考咨询服务等。共建与共享既可是文献信息资源。又可是技术、设备、服务及专业人才等。共建与共享可提高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效率与效益。

(七)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应有自己的馆藏特色。高校在进行数字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并不是把馆藏文献简单的数字化,而是以读者的需求为中心,先将读者人数多、需求量大的文献信息数字化;同时还要考虑到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及图书馆长期发展的需要,选择既代表高校的学科特色,又有收藏价值的文献信息数字化,努力朝着建设具有自己馆藏特色的数字图书馆方向发展。

(八)高校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建设必须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队伍作保障。传统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建设要注意提高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传统图书馆员大多只懂得图书馆专业方面的知识,随着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图书馆员不仅要懂得图书馆专业知识,而且要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外语,才能指导读者查阅和利用网上信息,为读者充当网络信息导航员,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因此,各馆要把引进和培养人才作为图书馆的重点工作来抓,必须具有一支素质较高、且相对稳定的职工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发展规划,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积极组织在馆人员参加各项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技术和业务骨干继续深造学习,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此外,还要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构筑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一)技术问题。高校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宽带多媒体网络和海量信息管理系统,它所面对的存储对象和技术领域远远超出了目前传统图书馆的范围。

(1)存储与压缩。数字图书馆所涉及的数据类型有文本、图像、语音、图形等,而且所面临的信息是海量的,需要大规模数据库来存储和处理这些数据。在数字图书馆中,文本的数据量所占比重并不是很大,真正大的是多媒体数据库。因此,对多媒体数据库必须进行压缩,然后保存在数据库中,以降低成本,使库存规模保持在可管理的范围内。

(2)馆藏资源的录入。目前采用较多的是扫描法,将原有藏书用扫描仪输入计算机,其特点为只扫描成图像格式,缺点是文件体积太大,不利于网络传输,图像格式也不利于编辑整理,全文检索无法实现。另一种方法是打字输入法,由打字员将文献输入计算机,缺点是速度太慢且差错率高。最近随着汉字扫描技术的发展又产生了“OCR”方式,即扫描汉字由电脑识生成文本文件,其输入速度在上述两方法之间,产生文本文件有利于后期处理,缺点是差错率较高。

(3)分类、索引和检索问题。数字图书馆所面临的数据类型各不相同,如文本信息、地图信息、图像信息及视频、音频等信息,对不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分类体系和索引机制。为了规范化和易于后续开发,数字图书馆一开始就需要定义能够覆盖包括电子图书在内的多种媒体类型的原数据库规范,以及基于此规范的内容索引方法和分类方法。为了支持海量数字化资源的自动分类和检索,需要研究基于内容的多媒体处理技术。

(4)数据传输技术。当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提出—个服务请求,系统能否用最短的时间对用户的请求进行回答,这是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宽带的有效使用、文件格式通信协议标准化、多媒体解压的分层传输、浏览器软件通用性问题。

(5)多语言信息存取技术。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使得各种信息资源可通过网络提供全球使用,在这种信息环境下,资源建设势必要考虑多语种、跨语种的问题,包括机器翻译问题、多语种浏览器等问题。(6)安全技术。数字图书馆的开放性给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带来威胁,在资源建设中必须考虑到采取防火墙技术、VPN(虚拟专用网)技术、加密技术、网络病毒防治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跟踪检测技术、数据备份技术等技术手段,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保护信息资源的安全。

(二)保护知识产权问题。高校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涉及到资源的转换和使用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知识产权及有关法律问题。在我国知识产权意识日趋增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尤其要注意研究和掌握有关理论和有关法规,自觉遵守法规,合理利用法规,正确处理知识的传播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如果网络上的知识产权得不到合理的保护,将使得无数具有高度价值的知识拥有者,或生产者望而止步,不愿将他们的产品数字化,并经由电子传输,供人们利用,而使知识交流受到阻碍。

(三)资金短缺问题。图书馆的资金匮乏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但是整个社会环境正在进行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变革,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从收藏内容、处理对象到服务方式等都向数字化变化,图书馆向数字化转型是必然的趋势。我们首先在观念上提高认识,将工作重心从传统的以注重馆藏数量建设为主转移到以信息服务、资源共享为主。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同时通过有偿的信息服务,增加资金来源。

(四)专业人才不足问题。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素质是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个关键问题。当前图书馆工作人员对现代信息技术普遍掌握不多,图书馆最紧缺的是信息技术人才,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高校数字图书馆是无法正常运转的。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员应是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要掌握图书馆知识,而且对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要有深入的了解,能够使用现代化技术完成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

总之,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应遵循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原则,尽量扩大信息量,使服务方便、快捷、周到、特色鲜明,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