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技术结构优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技术结构就是各产业所采用的各种不同先进程度的技术手段在整个技术体系中的构成比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技术结构发展是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和人们对科技的认识能力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自然结构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时,将导致科技的重大突破,技术结构会得到飞跃发展[1]。
技术结构优化,主要是指技术结构中生产要素属性的优化。技术结构优化包括技术结构的合理化和技术结构的现代化两个紧密相关的内容。技术结构的现代化过程影响着技术结构的合理化,技术结构的合理化过程又促进并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技术的现代化过程。所以技术结构优化是在技术结构合理化的同时提高技术结构现代化水平。
2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通过一个统计量——相关系数来描述变量间密切程度的。统计学家卡尔•皮尔逊设计了一个用于测定两个变量之间线形相关程度和相关方向的指针:简单相关系数(R),简称相关系数。
项目来源:2003湖南省社科基金(03YB106):长株潭区域经济结构转变与发展战略研究。
2004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4JJ40056):长株潭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何燕子(1973—),女,土家族,湖南永顺人,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交稿日期:2005年11月
R=
式中n指样本数,x,y分别指相关因素。
当︱R︱=1时,表示X与Y变量为完全性相关。
当R=0时,表示X与Y完全不线性相关。
当,0﹤︱R︱﹤1时,表示X与Y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线性相关。
︱R︱的数值越大,表示两者相关程度越高。一般而言,︱R︱﹤0.3称为微弱相关,0.3≤︱R︱﹤0.5称为低度相关,0.5≤︱R︱﹤0.8称为显著相关,0.8≤︱R︱﹤1称为高度相关。
并且R﹤0为负相关,R﹥0为正相关。
结论:运用公式来分析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程度,可得R=0.879,由此可知两者是高度的正相关关系[2]。
3技术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3.1技术结构的优化激发了新的需求
人们对需求水平的不断追求,促使满足新需求的技术不断出现。技术结构的优化影响需求结构的过程一般为:技术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引起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影响原有的需求结构→产生新的需求压力→产生新的需求结构。如果需求结构的变动以人均收入水平为前提,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又主要来源于技术结构,它将拉动产业结构合理变动。反之,如果需求结构的变动脱离人均收入水平的超前需求模式,这一需求往往缺乏技术结构的优化支撑导致产业结构的扭曲。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也同样激发出人们的需求。例如:上世纪50年代继电子管的发明之后,又先后出现了以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一系列新产品,他们在性能和价格上都优于以电子管为基础的产品。人们在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微电子产品产生了大量需求,电子产业和电子产品得以飞速发展。
3.2技术结构优化加速了产业的交替
一部世界经济发展史,同时也是技术结构的改进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转换演进的历史。人类工业发展史上产业结构的第一次转换,是由传统的手工纺织业向机器纺织业演进;第一次技术革命,即蒸汽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产业结构发生了以冶金、采掘、机械制造、交通运输为标志的第二次转换;以能源开始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照明、动力等产业发生突变性飞跃,精细化工、电器设备、通讯等产业迅速崛起,完成了第三次转换;石油化工不断突破,引起了汽车、飞机、有机化学等产业的兴起,完成了第四次转换;由本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以微电子技术、原子能技术、光学技术、新兴材料技术等“高科技产业”为基础,产生了一系列新产业,产业结构正在进行着更为深刻的第五次转换。
3.3技术结构优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技术结构优化促使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是通过技术结构的优化速度不均等规律来实现的。该规律认为,由于各产业技术结构的优化的速度不同,造成了各产业发展速度的不同[3]。技术进步能够导致某一部门的生产效率提高,该部门就可以获得高于一般产业的超额收益,其他部门的生产要素就会向该部门转移,从而使要素的供求结构发生变化,导致该部门所需要素结构的变化,各种产品间要素的相对成本也就因此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技术结构的优化通过改变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和资本相对边际生产率。影响了它们收益率之间的平衡,会导致所使用生产要素间的相对成本发生变化,形成它们之间的替代关系,进而影响到产业结构的百年变动。技术结构的优化速度快的产业,由于成本下降、利润增加、资金纷纷涌入,导致发展速度也较快;反之,则成本上升、收益减少,资金流出,产业的发展也较慢。
3.4技术结构优化改变了区域贸易的结构
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可以使不同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在技术不太发达的时代,一个地区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主要取决于该地区资源状况,而在技术发达的时代,资源在竞争中的优势逐渐减弱,技术则显现出在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比较优势的重点日益转向技术、管理、组织方面,从而它越来越紧密的依赖于技术进步的能力。技术结构优化导致国际贸易的变化,将改变各国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进而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技术进步可以改变一个地区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使区域贸易结构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
3.5技术结构优化推动新兴产业的形成
首先,技术结构优化最先影响直接应用这一技术的部门,并使之形成为主导产业。新技术在该部门应用中,通过改进生产工具和工艺水平,使劳动、原材料、燃料、机器设备等要素的投入量和投入比例发生变化。由于技术结构优化的产业部门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改变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其次,由技术结构优化推动而形成的主导产业部门,通过前向、后向联系,带动了一系列关联产业的产生或变化,从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这种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变化,主要以原产业内部的结构变化、各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第三,以技术革命为基础的主导产业部门的彻底更替,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不仅导致了新兴产业的诞生,而且大大改变了原有产业的面貌,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变,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向前发展。
4优化技术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变动
4.1加强宏观管理
从宏观角度制定一个中长期规划,制定财政、税收、金融等多方面配套措施,提高我国的产业技术结构优化能力,选择产业发展中一些重大关键技术,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联合攻关,以迅速提高中国产业水平[4]。针对不同产业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当前重点是要提高装备工业的技术结构优化能力,以及培育一批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转变政府职能,从直接组织技术结构优化活动为主,转向宏观调控、创造条件和环境、制定法律法规、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促进产学研合作为主。确立企业技术结构优化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风险主体和利益主体,实现中国国有企业由传统的生产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的转变。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步伐,使企业面对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给企业以压力,激发企业自主创新。
4.2加大技术引进的力度
为了实现我国技术结构优化与升级的目标,我们除了靠自主技术开发外,就是要依靠技术引进。技术引进,是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必由之路。现阶段,我国应实行差别化的多层次技术引进战略。
在我国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尚处于较低层次的技术引进为主。这一层次的技术引进应该以形成和扩大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以成熟技术为主要引进对象,以购置成套技术设备或二手设备、合资、合作、三来一补等为主要引进方式,其结果应是填补某些技术空白,扩大生产能力,替代部分商品的进口;对于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到一定水平、有一定的技术和产业基础的地区和行业,应将技术引进提高到中级以上层次来。这一层次的技术引进应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市场前期技术为主要引进对象,以许可贸易为主要引进方式,其结果是能够较快实现技术创新和进步,并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在国际与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在我国发达地区和主导产业部门应开展较高层次的技术引进。这一层次的技术引进应以增强和保持本地区、本行业在国际经济技术上的竞争优势为主要目的,以研究开发期技术为主要对象,以联合开发、技术咨询、人才引进等为主要引进方式,其结果是可保持技术领先,其产品保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5]。
4.3建立有利于培养技术结构优化人才的激励机制
对企业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公开招考,实行良好的人才竞争机制,使那些有能力、有才干、充满朝气的人才走上企业的领导岗位。要逐步改变目前国有企业经理人由上级任命的现状,变为由企业董事会公开向社会招聘。贯彻分配靠贡献的原则,要重奖那些对技术结构优化作出贡献的有功人员。把企业技术结构优化的风险与企业领导者、职工个人利益挂钩,工作的好坏决定其升迁和收入的增减,该奖的要重奖,该罚的要重罚,该下台的就要
下台,真正实现企业管理阶层以及职工与企业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特别要注意培养中国的职业企业家队伍,应对那些对国有企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家给予高薪。
4.4加强先进技术的扩散
我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扩散创新,从根本上说不仅是要借助国外已取得的比较先进的技术成果,建立本国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促进经济的迅速起飞,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本国的科学技术进步,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并最终摆脱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水平。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技术扩散。首先,应该设立包括政府管理机构和消化吸收创新组织。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和创新往往涉及到多种科学技术和工业部门。这就需要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适合消化吸收和创新的管理体制。为了有效的推动引进技术的扩散创新,在各个地区加强技术市场的建立和完善[6]。
其次,国家政策银行及拟议中的产业投资基金应专项设立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基金、加速国产化进程,并设立各种贷款包括风险资本贷款、购买研究开发设备贷款和培养科技人员贷款,另外政府还在税收政策上引导国产化的实现。
最后,我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方式应该从学习模仿型与国内现有技术特别是自主创新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融合型消化吸收创新方式转移。在技术扩散的过程中,围绕相关技术的配套进行创新,如内外技术的配套(即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两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和部门技术的配套(即促成材料、能源、工艺、控制等诸项技术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