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阐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以“经典”现象为镜像,突出启迪性
在促进反腐倡廉的工作时,我们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经典现象,对我们具有较强的启迪性。一是“破窗现象”。我们经常看到:房子窗户破了,没人维护,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被人打破。“破窗现象”在惩治和预防腐败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当个体或组织内,出现任何细小或微不足道“腐败”小事不给予惩戒,都会传递一种可怕信息,会导致这一现象的扩展和张扬。因此,当“第一扇窗”被打破后,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方法,将这一现象及时予以根除。二是“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放进热水锅里,环境的突变会使它迅速跳出锅外。如把它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加温,青蛙会不知不觉中被煮死。
因为当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这一现象告诉我们:人们生存的主要威胁,不是来自于突如其来的变故,而是细微、缓慢渐进而无法察觉的过程变化。从一些案例中看到,高官的落马,都是是从细微的请吃喝、礼品、外出游玩开始,后来等到他意识到风险时,他已经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要切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三是“分粥现象”。有10个人每天食用一桶粥,因粥少难分,于是他们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来分配,可多日后老者也总是会给自己多分一些。于是他们以抓阄的方式确定分粥人,一天一轮换,结果一周下来,大家发现每个人只有一天能够吃饱,那就是自己分粥那天。
最后,他们采用了一个新办法:粥仍轮流分,但分粥人必须是最后一个领粥。奇迹出现了,因为分粥的人为了不让自己少吃,所以无论轮到谁分粥,都分配得极为均匀。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不按人性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来设计制度,显然就没有抓到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人有趋利的动物型本性,在制度设计中充分考虑这一本性并规范这一本性非理性的发挥,这是反腐倡廉制度设计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以系统论为核心,突出整体性
系统论之父贝塔朗菲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元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它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内各要素不是机械组合或简单叠加,其性质永远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就告诉我们,反腐倡廉建设也是一个由一定组织、制度、措施和程序等组成的有机系统,同样需要我们用系统论观点去推进和把握。一是要正确把握大与小的关系。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是有层次的,所有系统都是较大系统的一部分,小系统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大系统,大系统对小系统具有制约、控制作用。同时,小系统对大系统又有反作用。反腐倡廉工作是学院党委、行政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院教书育人大局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学院反腐倡廉工作的推进依赖于学院教书育人质量提高这个大环境,同时这个大环境又需要反腐廉政建设的保驾护航。工作中,我们既要坚持站位全局、融入全局、服务全局,又要根据反腐倡廉特点,抓好纠风治乱、执法监察、效能监督,促进教书育人迈上新台阶。二是要正确把握点与面的关系。反腐倡廉工作是由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各点组成,但各点又是按照一定规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成为整体。因此,我们要把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改革的推动力、惩治的威慑力结合起来,使之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还要通过专项行动,查办腐败案件,加强教育警示,推进建章立制,强化监督制约,做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推动一片工作。三是要正确把握主与次的关系。任何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对系统整体的影响都不是等量的,而是有轻重、主次之分。因此,我们在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时,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整体建设的推进。做到责任主体明确化、权力运行公开化、风险防控常态化、廉政管理制度化、考核评比民主化,以加强和巩固高校惩防腐败体系建设。
作者:李红霞单位:内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