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文化产业发展下高校艺术教育发展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内容摘要】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根本。本文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出发,揭示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高校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以期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及思路。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艺术教育;发展视域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发展潜力大的“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经济力量。世界各国纷纷瞄准这一新兴产业,采取各种鼓励扶持措施,抢占经济制高点的同时,力争提升国家软实力。而文化创意产业能够得以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提升文化创意人才质量来实现。高校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引擎,承担着人才培养输出、传统文化创新的重任,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又为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促使艺术教育不断变革,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互依存互相影响
(一)艺术教育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是在数字网络媒介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新兴产业。其核心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从专业设置上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和艺术类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主要是产业链上的管理人才,即“创意专业群”人才;通过高校艺术学专业培养的则是产业链上的创意人才,即“创意核心群”人才,其中包括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等专业人才。弗罗里达认为“从根本上看,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依靠文化创意人力资本的大量投入和文化创意阶层的崛起”。可见文化创意的发展离不开能够制定相关政策的管理类人才,更离不开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艺术类专业人才。而艺术教育通过艺术知识、技能、艺术精神的传授,不断启迪人的思维智慧,挖掘人的创意潜能,正是承担着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这一历史使命。彭吉象认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人们敏捷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挖掘创新能力,使其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创意核心群”人才。因而艺术教育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文化创意产业促使艺术教育进一步改革创新。高新科技和全球文化创意市场的迅猛发展,促使传统艺术形态快速升级、更新换代,比如新媒体利用网络、数字影像等先进科技手段研发出动漫、网游等多种艺术形态,而这些都需要设计者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艺术教育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实现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些年出现的“艺考热”便是最有力的证明。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近千所大学开设动漫专业,在校生数十万人,各类艺术专业正以一种不可遏制的势头规模化发展。但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也对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如何进一步深化高校艺术教育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在政策推动、市场驱动等多重力量的作用下,与文化产业等相关的学科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瓶颈越来越突出,高端、复合型创意人才稀缺,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仍旧突出,这从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艺术教育培养模式、培养体系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了解目前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措施。
(一)过度分散学科,导致艺术类复合型人才缺乏。文化创意产业涵盖了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范围较大,在知识领域、研究方法、教育模式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跨学科的融合。但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仍停留在分学科培养模式上,一种是以艺术学院为主的传统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另一种是以管理学院为主的文化市场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这种状况导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存在严重缺陷。比如艺术设计、传媒专业的学生在视觉传达、影像处理等方面受到了专业训练,但是作品因缺乏哲理思考而显得人文内涵薄弱;文学专业的学生,可能对语言艺术方面有较好的感悟,但是在形象塑造、图像感知等方面显得牵强。由于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过度分科,学生缺乏全面成长和个性整合的机会。
(二)教学结构单一,实践创新能力缺乏。一是艺术类人才不仅要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而且要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及能力,才能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但当前我国艺术类院校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这个问题,教学大纲陈旧,仍然沿用固有的技法课教学模式,过于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并且专业教育中知识面涉及较窄,难以达到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二是目前培养方式过于单一,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实践课程少,参与项目的机会少。而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忽视实践教学就会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往往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只会一味模仿,作品缺乏生命力和感染力。
(三)忽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文素养欠缺。从文化为圣,为文化到文化为新、文化为用、文化为民,文化不能缺乏灵魂。但目前很多文化艺术作品中呈现出急功近利、艺术精神缺失、人文精神缺失。究其原因,一是目前艺术类高等教育中只注重职业型人才的培养和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往往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缺乏深入的了解,更不懂得如何去灵活运用;二是由于应试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得到解放,大学相对宽松的环境令人松懈,学生不再愿意继续勤奋读书,放纵的态度使他们忘记了最初的理想与抱负,导致缺乏对社会的广泛关注,逐渐失去社会责任感;三是一些消极社会风气和文化日渐增长,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导致理想信念模糊、萎靡消极。这些因素致使部分文化创意人才人文素养欠缺,缺乏社会责任感,存在学历高、素质低等现象,又何谈创作出具有灵魂性、深层次的优秀作品?
三、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深化艺术教育改革路径
高校艺术教育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推动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高度结合,以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因此,高校艺术教育改革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一)正确处理文化创意产业链中艺术类人才和管理类人才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文化创意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仍停留在分学科培养模式上,导致人们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走向两个极端方向,即艺术类专业培养的学生一味强化创意方向,容易忽视大众化的文化需求,认为只要通过创作出一个经典作品,自然会有人去欣赏、消费,这将难以被大众所认可;管理类专业培养的学生则强调艺术品的经营、管理,认为任何作品不管被认可与否,都可以通过合理的商业运作被大众所接受,这种意识忽视了文化产品的艺术价值,削弱了文化产品持久的品牌影响力。这两种现象都在于没有正确处理文化创意产业链中艺术类人才和管理类人才之间的关系,极大地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教育部门应尽力在专业设置、招生模式方面予以调整,增进跨学科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沟通,从一定程度上削弱艺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互相排斥的现象,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结构进行人为干扰。
(二)注重人才质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教学的实践性及创新性。一是建议更新现有的学科目录,鼓励学生多观摩、参与国际赛事,拓展世界观,提升国际视野;二是加大实践课程比例,强调教学环节的实践性。比如在艺术类专业中,实行“2+2”教学模式,即用两年时间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两年时间参与项目实训,通过实践教学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三是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合作项目相结合。在实际项目操作中,引导学生关注市场化需求,培养学生对共众认知度的准确把握,拓宽设计思维,从公众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文化的表现。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教学内容的“综合性”,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便于更好地进行跨学科思考、交流与合作,以适应当代艺术教育多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
(三)注重实践基地建设,强化产学研结合。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的检验。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社会力量应该为青年创意人才的成长搭建更多实践平台。一方面,鼓励国内相关企业与高校进行项目合作,有关部门可制定如“服务外包”等优惠政策,为青年创意人才搭建融入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平台。另一方面,高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培训基金,这样既可以为高校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又可以为创意企业提供人才再培训等支持,以实现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目的。
(四)注重加强人文素养的培育,提升创意人才的素质基础。文化创新应当以丰厚的人文素养为基础。一是教育部门应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自我培养,建立慢下来沉下来创作的意识,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寻求真正的文化内涵;二是积极探索在中小学阶段全面开设人文通识类课程,引导学生从小注重优秀文化知识的积累;在艺术类招生政策方面,合理安排专业成绩和文化课成绩的比重,构建以人为本,兼顾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文知识积累的多元评价体系和升学制度;三是将人文素养知识的传授渗透到艺术专业教育中去,比如增设文学鉴赏、艺术欣赏等课程,通过知识讲授、文化熏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艺术教育指明了改革和发展方向。艺术教育应当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在强调学生专业技能培育的同时,注重其实践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体发展,培育一批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创意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7
[2]李晓溪.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大学,2014,12
[3]韩海燕.艺术教育与设计市场结合的创新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5,1
[4]王杰群.新常态下文化创意产业提升路径[N].光明日报,2015-4-1
作者:刘冬晔;王文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