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本科财经类税法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税法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1前言
《税法》课程在很多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中属于专业必修性质的课程,其突出的法律严谨性和税务操作的实践性是该课程的特点,而在现代法律社会中,今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任何一个职业岗位都必须在不同程度上通晓税法知识,因此这门课程属于必修而且应用性很强。因此该课程在应用型本科教学中,应该通过科学的实践教学设置,采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把课程中应用性内容突出出来,让学生可以在各种实践环境中进行具体的税务操作,能够对实际税务业务进行真实环境的实践,把学校的理论知识较早地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较好的解决问题和应用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较强的税法意识和职业素养,建立学生较强的职业自信心。
2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其他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
(1)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一般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最大的区别是“应用型”,意思是一般院校培养学生是按传统理论研究目标培育的理论研究型人才,主要侧重于知识理论的传承和深入研究,日后工作更是侧重于学术理论等的研究性工作,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是在掌握了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理论之后,把理论研究的成果最终通过实际工作转化为生产劳动成果,侧重于学习的实操性和实践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会更快融入社会、生产、工作中,更快把学校理论知识实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2)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一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是“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主要是侧重于学生工作动手能力,学生毕业后即可进入相关行业开展实际工作。但不足的是此类院校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学生毕业后职业发展受限,整体学生素质相对较低。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既注重理论基础的传播,同时又注重实践锻炼,把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起来,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综合性人才。(3)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终极目标和一般院校人才培养终极目标的区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不可多得的竞争优势。因为学生们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灵活的动手实践能力,工作上手快,为进入的行业领域带去了最新理论知识,同时又注入了新生血液,是具有不可限量的职业开拓发展、科学创新能力的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3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税法》课程的重要意义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具备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税法》是财经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了现代税法的基本原理、税制规则等,能够有效的培养和增强学生在今后从事经济管理类工作时的税收法律意识并具有一定处理税收法律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有较好的经济法律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职业课程。该课程在很多高校均有开设,特别是随着地方性高校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的变化,该门课程必须适应地方应用型本科教学的要求进行课程内容、教学手段等方式的改革,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出来的经济管理类学生,需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而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需的税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具备进行财务工作中涉税业务核算、各类纳税申报表填制及涉税账务处理能力,具备运用税法相关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涉税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能了解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掌握税制改革新内容,具备运用所学知识预测未来税制改革趋势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了使学生初入职场即可开始税务方面的具体工作,势必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加大加重实践税务工作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正常的税法基础理论教学外,添加大量的税法实践教学是必要及必须的。
4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4.1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理论环节具体措施
(1)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理论环节课时设置。在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转型和改革的时候,应扬长避短,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学,而应继续保持传统理论教学的优势和特点,但是基于一般人才教学培养方案对各门课程课时的安排设置有限,所以对理论教学内容和方式要进行一定的精简,主要传授基础理论,而对理论研究方面进行一定的删减,腾出一定的课时用在实践性教学中。(2)《税法》课程教学内容过程中,应侧重于税法法律的基础理论、税制规则,包括每个税种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及征收管理需要重点掌握,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突出税法法律在财经类学生职业能力要求方面的教学内容,随时加入财政部门、税务部门最新的法规规定和法律条文等内容进行更新,保证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形成种职业敏感性,培养学生扎实的税法法律理论基础,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3)在进行《税法》理论授课时,避免枯燥乏味的讲解及授课,尽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活跃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的图片、视频、案例等使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税法法律条款及规则,激发学生对《税法》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2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环节具体措施
为了达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应用型、创业型、复合型人才,必须加强学生们实践锻炼能力。落实到《税法》课程上,实践教学环节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理论课程学习一段时间后,让学生上机熟练操作税务软件(例如金税三期)。通过实践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税收原理与纳税原则。例如增值税一章讲完后,让学生上机操作,使学生明白增值税网上如何认证,增值税发票如何开具等具体纳税工作环节。(2)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类专业会设置现代商务或企业经营仿真实验室,《税法》课程可以依托这些实验室成立税务仿真实验室,模拟报税大厅,训练学生们熟练掌握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常用税种的申报流程,熟悉不同税种岗位责任制度。建设纳税仿真实验室,能够为同学们创设模拟企业税务的平台,让他们获得更丰富的感性认识,对税务活动中的诸多单据、流程、业务和以及场景进行全方位仿真等,告别单纯理论化、复杂化的知识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通过更有趣的学习过程。获得更显著的学习效果。(3)充分运用校企合作模式,帮助学生走入企业进行报税实习。校企合作,是把学校和企业联合起来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它的特点是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直接与市场接轨,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进行这种方式的校企合作,就是积极对接市场和企业中对人才培养的直接需求,打破封闭式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打开一扇直接对接本科毕业生今后职业发展大门,让学生从传统理论教学中跳出来,和实际的工作业务需求和能力需求进行直接面对面,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促进学生自觉有效的知识吸收和能力提升。在实际操作中,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由专业课程负责改革人员通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结合《税法》课程的课时设置、课程内容等专业要求,制定具体的实践教学计划,承担主要培养任务。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实践教学的配合工作,根据《税法》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提供职业岗位、业务内容等辅助条件,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专家兼任学校教师,设立奖学金、奖教金等方式协助学校完成培养任务。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和校外企业建立实习关系时,不一定局限于国企、私企,英语基础好的院校可以开阔思维和视野,推荐学生去相关外企实践锻炼,在实际对外业务中掌握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申报流程,为学生日后就业市场开辟新方向。
参考文献
[1]林月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税法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6):169-170.
[2]张元珺.基于职业能力的税法课程全程多元化考核改革探讨[J].对外经贸,2018(2):156-158.
[3]董志芸.校企合作下的《税法》课程教学实践与改革[J].邢台学院学报,2017(32):177-178.
[4]李娜.适应市场需求的税法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2017(23):46-47.
[5]康丹.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J].时代金融,2017(29):55-56.
[6]周群.民办高校本科财会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1):129-130.
作者:石英 单位:长春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