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自然生物科学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一、提高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双能力”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生物科学是目前国际上发展最迅速、最热门的学科之一,美国科研队伍中有50%都在研究生物科学,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国家对于生物科学的投入非常多,因此生物科学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生物科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基础科学方面,它可以帮助人类加深对自然的认识,促进对自然规律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探索;从人类生活方面,生物科学与之最息息相关的领域有两个方面,即医学和农业。医学可以帮助人类根据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研究发病机理,从分子层面定向设计药物,帮助人类克服癌症、心脏病、糖尿病等顽疾,农业可以实现定向育种,实现农作物及动物的高产、优质、抗逆、抗病。同时,生物科学的研究成果还可以转化到非生物科学上去,例如DNA芯片等,进一步造福人类。目前,我国的生物科学和技术产业正迅猛发展,社会急需大量具有实践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能很快投入到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一批新兴产业中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必须通过教学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双能力”,承担起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且具备创新能力的技能型生物专业人才的责任。
二、提高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双能力”的改革措施
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是锻炼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和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改变传统专业实验课程设置依附于理论课程的模式,整合实验教学资源,超越单门课程的范围,建立实验课程之间的系统联系,促进知识内容的相互渗透和融合,避免不同课程中的重复性实验,提高实验课程综合化,将原有相对独立纵向联系的实验课程,形成纵横交叉的网状实验课程体系,以提高和实现学生“双能力”的培养。
2、开展校内实验平台的模拟训练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实验课内容较多,主要有《生物化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基因工程实验》、《蛋白质与酶工程实验》、《发酵工程实验》、《分子工程技术实验》等,通过发挥校内实验平台的优势,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研究性等多样化实验项目,通过生物科学专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与教师的项目研究等实践环节,让学生在校内实验平台上获得初步的生物类实践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锻炼,逐步掌握研究探索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实验教学发挥最好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实习模式的调整与完善彻底改变以往的实习模式,将课程实习与实践、认知实习与实践、生产实习与实践、毕业实习与实践等专业实习时间统一集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直接参与到相关生物类合作单位的工程项目中。学生通过参与实验的设计、实验的操作与实施以及相关生物过程的控制与调整等工作,培养学生整体、系统全局的观念,并借助企业先进的实验条件及技术,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开创良好局面。同时,这也可以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为企业提供一个选拔工程人才的平台,最终使双方达到“共赢”的局面。
三、结束语
实践教学的探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很多的模式需要不断的调整与改进。通过“两平台双能力”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建立课内外及校内外的互动,为学生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自学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了解,实践改革成效还是可以的。因此,“两平台双能力”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无疑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摘要: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施者,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本地区生物教师的教学专业素养的现状,剖析当前教师队伍发展的不合理因素,为区域内中学生物教师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师;生物学课程性质与价值;现状分析
我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充分发挥生物学课程的科学课程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生物科学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落脚点在于教师,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施者,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生物教师对生物课程的性质、价值认识是否准确到位会极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效果,进一步影响课程改革的成败。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及问卷调查,探寻区域初中生物教师的课程专业素养现状,剖析当前教师队伍发展存在的不合理因素,为区域内中学生物教师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从而有效促进中学生物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以及中学生物学教学工作的发展。
1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明晰
生物学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宗旨是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生物学课程首先是一门必修课程、学科课程。更重要的是,生物学课程是一门科学、技术课程,也称自然科学课程,生物学课程教学既要传播科学的事实和概念,又要体现科学的本质和特征。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它具有通用性、一般性、实践创新性和适应性[1]。生物学课程最主要的价值就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其次是通过学习生物学课程使学生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关于生物学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2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时间为2018年2月至3月初,问卷共发放141份,收回问卷141份,有效问卷141份,收回率100%,研究对象以长治市初中生物教师。下面从“教师队伍结构状况”、“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生物学课程的基本价值”三个维度对数据进行分析。
2.1参与调查的中学教师队伍结构状况
现今知识极其丰富,信息爆炸,“鱼和渔”的内容形成了自然科学,“为什么渔”和“人与鱼的关系”形成了自然哲学,而基础教育甚至高等教育均以科学素质的培养为目的,甚至研究人与自然世界、人与人的关系的哲学也成为了学科,是专家学者的禁脔,与普通人相距甚远,变得高不可攀。更甚的是,这被相当部分的人认为是合理的,这是对人性的剥离,是导致人类出现性格扭曲,形成违背主体世界观的诞生的源泉。表现于生物教育中便是,只要求中学生具备现代社会人应有的生物学素养,而并非要求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会这些科学知识。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教师只注重将大纲中要求的知识点尽可能地讲解清晰,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主要目的。大家都很有默契地忽略了科学的本质———为人类服务的工具。
由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功利性,青少年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潜意识地逐渐形成了功利性思想。或者说,功利性是人的本性,只是在功利性很强的,以提高学生科学技术素养的教育目的下,把人的功利性畸形地放大了。在学习生物科学时,学生学到了自然界中有什么动植物、哪些是对人类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学习生命现象也是为了更好地获得自然资源、避免疾病等,并不思考正是由于世界孕育了众多生命和诸多神奇才使得人类得以存在和繁衍。在这种功利性的教育背景下,才使得青少年只见利益而不知恩,不知恩义就无所畏惧,最终于主体社会背道而驰,被社会毁灭。不知恩义而有所畏惧导致的结果是迷茫、恐慌、焦虑,最终自我毁灭,结局都不怎么好。将中国汉字的“利”字拆开来解,左为“禾”,右为“刀”。字面来解,用刀割禾有米吃,是为“利”。广义来讲,“禾”可解为满足人需求的资源,“刀”为获取资源的工具和方法。有资源加上获得资源才是利,缺一不可,“禾”与“刀”就存在了关系。若没有资源,有刀也是摆设,但是有禾没刀,禾也是摆设,看得见吃不着,均无“利”可图。智者云“芸芸众生,皆为利来,皆为利往”“,利”之一字道尽世间万象。可以说,理解了“利”的真义也就理解了世间的一切。
以“利”字来看生物科学与自然哲学的关系。“禾”为自然哲学,“刀”为自然科学,在初始时自然哲学与生物科学本为一体,也是人类对世界最早的认知结晶,不分彼此。只是经过不断的发展,这一部分内容过于庞大,才被后人加以细化分类,自此不相往来,但本质上是不可分的,生物科学只是自然哲学的一部分而已。在注重科学素养教育的环境下,缺失了自然哲学思想的指导,就形成了只见“刀”、不见“禾”的现象,使得青少年只注重学习科学知识,而不重视为什么要学和如何合理地使用科学知识,或干脆厌恶学习科学知识,而现今畸形的社会认知观念也只以青少年掌握多少科学知识审视青少年是否优秀。社会群体价值取向的单一,导致青少年成长方向单一,使其在形成正确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走偏。可以说,青少年现存的诸多心理健康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因素造成的。从生物科学来看,种子为什么发芽,猎豹为什么跑得快,人为什么生病,蚂蚁为什么成群等现象,均是因为个体与个体间的利益关系,群体与群体间的利益关系,物种与世界的利益关系所导致的结果。种子在特定的条件下发芽才能存活,猎豹要跑得更快才能捕到猎物,人因为微生物入侵而生病,蚂蚁要成群才能相互依存。可以说,利益是世间一切生物行为的原动力,是世间万物的根本关联。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天天在讲、在学这些关系所衍生的既定的知识点,天天在讲利害,却很少讲利害的由来,讲它们的根在哪里。它们的根就在自然哲学里,在这些利害背后隐藏的利益关系里。
在这些利益关系中必须要说的是一个“度”的问题,也就是各种利益关系所形成的平衡的问题。从利的角度看,此处的利”可解为“和刀”。就是讲“禾”与“刀”要相匹配,还要和谐,资源只有在适度利用的情况下才能源源不断,科学知识只有在对这些利益关系有充分的认识下合理使用才会产生利益,否则后果难测。所谓人类社会主体的世界观,无非就是人充分地认知这些利益关系之后,被群体所共认的利益关系,而不被群体共认的世界观都是错误的,是叛逆的,是要被毁灭的。生物科学与自然哲学所讲的各种关系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是共通的。在生物学的视角下,人与其他生命并无区别,理解了自然界中众生的利益关系,对人类社会中的种种利益关系自然也看得通透。看得通透了,也就能够做出利于自己的取舍,面临社会问题时也能正确应对。具备了这些条件,就可以说这个人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或者说这种世界观与主体社会所共认的世界观类似,不会有尖锐的冲突。那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不存在了,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由此可见,将生物教育与自然哲学融合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实际上是让生物教育回归本来的面貌,让其在青少年教育成长的过程展现自己本来所具有的功能。所以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途径便是让他们认同并形成主体社会所倡导共认的世界观。生物教育回归教育本源,无疑是一剂良药。
作者:张宇 单位:白银市第二中学
1研究空间更广阔
近年来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研究空间的扩大化,它不仅在宏观方面研究各个生物体内的器官以及组织结构联系;自然界个体与群体、群体之间及其与外在环境间的内在联系;生态系统及其内部物质循环、能量交换。同时由于生物体存在物质层次性,各个生物大分子中又包含着碳、氢、氧等各种各样的原子,甚至原子内又存在电子、质子和中子等物质。因此分子生物学研究应运而生,现代生物科学日趋向微观世界进军,并出现了一门新的电子生物学学科。由此可知,随着生物科学理论与其相关实验的多方面结合,诸多生命物质疑团将在微观分子研究中得到合理解释,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将进一步深化,其控制和改造生物的能力也将显著提高。
2多学科相互渗透
生物科学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其与数学、力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以及工程技术等多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彼此之间相互渗透,互为一体,这种渗透与反渗透作用便推动了现代生命科学的重大发展。举例来说,力学、化学以及物理学对生物科学的渗透作用产生的结果便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有重大影响作用的边缘学科,例如生物力学、生物化学以及生物物理学,由此开创了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新方向。同时生物科学对力学、化学以及物理学的反渗透作用产生的结果便是新形成类似化学仿生学以及物理仿生学等新兴学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量子力学、信息论以及控制论等新兴学科有了飞速的发展,再其强大的影响力下电子生物学、生物信息论以及生物控制论等边缘学科也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现代生命科学与多领域、多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新特点促使人们学习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不断汲取多方面知识扩大视野显得尤为重要,那种只局限于研究自己专业领域的科技人才将逐渐被社会所淘汰,隔行如隔山的状况将不再适应于社会发展。
3实验手段更先进
随着人们探索空间与认识领域的不断深化,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也结合的越来越紧密,实验手段日趋先进与现代化,这是生物科学现代化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特点,更是其不断进步的必要条件与重要标志。换句话说,生命科学只有依赖于实验技术与手段的不断更新才能有飞速的突破与长远的进步,科学实验的技术水平与方法手段决定着生命科学的发展高度。假如现代生命科学缺乏先进的现代化实验仪器,那么其发展进程将受到停滞,甚至一事无成。由此看来,不断汲取新方法,创新新技术,完成生物科学实验手段的现代化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在生命科学领域,尤其是应用化学、应用物理学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创新,不仅方便人们从细胞水平上进行生物规律的探究,更有利于推动人们从分子水平上对生命物质的微观结构以及运动规律研究分析,这不仅是现代自然科学领域对生物的新认识,更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性进步。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生命科学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会涌现出更多新特点,使之彼此联系,互为一体,生命科学也将在其中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与丰富,从而引发出更多绚丽多彩的新边缘学科。因此在快速发展的新世纪我们应该全面把握现代生命科学的新特点,了解其发展趋势,刻苦钻研,为生命科学的新发展贡献力量。
一、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的内容
1.科学探究方法。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讨论和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知识,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或者说是获得知识的能力。学生发现问题后能够首先对问题进行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当已有知识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其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猜测和假设,再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这个过程就是在进行科学探究。在这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新的知识,还培养了获得知识的能力。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以巩固和促进。在高中学习阶段,科学探究过程中设计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学生不需要全部掌握,但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科学的思维,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整体上的把握和理解。
2.STS观念。科学、技术与社会(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STS)的相互作用,是生物科学乃至科学的一个重要维度,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有重要影响。科学进步推动技术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又反作用于科学的进步,两者相互促进。这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也有很直接的体现。例如,光学显微镜的发明使得人们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进入细胞水平,而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又使得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深入到了亚显微结构。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也反作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如对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的不断深入,让人们对各种疾病有了更多认识和治疗方法。同时,为了寻找这些解决方法,又不断促进了生物科学的发展。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应该多注意渗透STS方面的内容。
二、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的目标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对生物课程目标作出了规定,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三维目标,同时也是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的目标。
三、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的方法
1.探究式教学。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对于问题自主地去研究,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科学上的知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探究能力,从而形成科学概念,培养科学态度。教师的探究式教学则是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保持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参与需要高水平认知和技能的活动,形成积极对待科学的态度,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经验。生物是一门实验的科学,或者说是探究的科学。科学探究活动能够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能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有助于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前述的科学探究一般过程是针对于实验探究而言的,但在课堂教学中也同样适用。课前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出自己或者小组的推测。然后在课堂上,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通过实例或者示范实验来验证之前的推测,从而得出结论、解决问题,也即探究式的教学和学习。
2.增加科学发展史。生物科学的发展史就是自然科学的探究史。传统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注重结论的介绍和记忆,而忽视了得出结论的过程。这让学生失去了对科学历程、科学精神、科学家的意志品格等多方面的了解,把多元化的生物科学变成了单一的生物知识点。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提到了相关科学发展史。如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矿质元素的发现故事等。教师带领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生物科学的兴趣,激励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探索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生物科学素养概念的出现使世界范围的生物课程改革走向深入。我国生物学教学也确立了培养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教育宗旨。本文从培养科学素养的视角解读了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等相关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指导我国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生物学课程中学生物教学
生物学隶属于自然科学。生物学课程是一门科学课程,这是生物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之一。科学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其中就包括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些特殊途径和方法。正由于有了这些对生命世界准确地提出问题及获取较为可靠答案的方法,如观察、量化、求证和思考等,人类对自身和环境的认知才能日益深入、全面和可靠。这些方法反映出自然科学与其他领域认知模式的不同,也体现了科学最基本的特征和本质。生物学课程作为一门科学课程,不仅要传播科学的事实和概念,更要体现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生物学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一宗旨的确立,将使我国生物学课程产生一些重大变化。理解这一新的课程理念,也将有助于生物老师们的教学改革和实践。
一、关于科学素养的认知
我国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在当今科技产品比比皆是、科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时代,未来的公民中有一部分人将会成为科学知识或科技产品的创造者或生产者,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将是科技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要去面对各种各样与科学相关的问题,并做出决策。这些都要求生活在当今和未来社会中的公民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学科学教育并不强调“科学素养”。随着60年代的理科课程改革的浪潮,人们才提出了科学素养理念。70年代初期,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中学自然科学课程中就提出了科学素养的理念,并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任务。80年代以后,这一课程理念已经被科学教育家和大多数理科教师所认同,成为当今理科课程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对科学素养的解释,因时代而有所不同,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认识上的变化。即便是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机构、组织或不同的专家对科学素养的解释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目前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国内现在多数人认可的解释是: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由此可见,科学素养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对科学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在已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还有一些人认为,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自然科学的核心基础应该包括:①学生理解基本科学现象、规律,以及科学原理是如何用于技术领域之中的;②学生以在学校的学习为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③学生能够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科学现象;④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⑤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天赋和特点,有些学生在学习理科时能表现出很强的数理逻辑优势,有些则会在理科的学习中遇到困难。现代科学教育强调面向所有学生,旨在培养所有未来公民科学素养。因此,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科学素养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但不论要求的差异如何,科学教育都要使这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达到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中学毕业生不一定要以科学或工程技术为职业,然而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科学素养,才能使他们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事件和观点时,能够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做出判断或决策。
【内容提要】回顾100年来我国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历史沿革,本世纪90年代是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急剧改革的10年;江苏省部分市县从1994年开始,在初中阶段采用由江苏省教委教研室主编的生物学新教材教学。经过4年的改革实践和逐步完善,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1回顾100年来我国中学生物学教学沿革
我国最早的中学“生物学"教育可以追溯到1842年的外国传教士的“马礼逊学堂"中开设的“生理学"课程,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生物学"课程体系。而真正的有系统的我国中学“生物学"教育开始于本世纪初的1902年。在世纪之末回顾和总结近100年中学“生物学"教育史和“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得与失,必将有助于面向21世纪。
1902年清朝政府“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又补充“钦定中学堂章程",不但明确而清楚的规定了中学的5年学制,而且还规定包括“博物"课程在内的12门课程。对“博物"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作了规定:“博物:其植物当讲形体构造、生理分类功用;其动物当讲形体构造、生理习性特征、分类功用;其人身当讲身体内外之部位、知觉运动之机关及卫生之重要事宜;其矿物……"。“凡教博物者,在据实物标本得真确之知识,使适于日用生计及各项实业之用,尤当细审植物动物相互关系,及植物动物与人生之关系。"当时的“博物"就是“生物学"和“地学"等自然科学的综合课程。
1912年,国民党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学校令实施规则",中学学制改为4年,“博物"开设3年。1922年的新学制又将中学学制改为6年,初中、高中各3年。初中开设“自然"和“生理卫生",其中包括植物学和动物学,高中开设“生物学"。1932年,初中开始分别开设“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理卫生"3门生物学课程,高中仍开设“生物学"课程。这样的中学生物学课程体系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经过几次变革,但总体框架没有太大变化。初中开设分科的“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理卫生"三门课程,高中开设综合的“生物学"课程的课程模式和基本教学内容一直沿用了近60年,到本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有所变化。
1988年国家教委组织编订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并提出可以一纲多本的编写各具特色的教材。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首先编出初中《生物》新教材。该教材虽然将过去的“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三部分内容合在一本《生物》教材内,但教学内容仍然分为“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三个主要部分及“细菌、真菌、病毒"和“遗传、进化和生态"内容。接着,广东等省市编写出综合的初中《生物》教材。在江苏省教委提出“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建议义务教育教材的总体构想下,江苏省教委教研室从1994年开始组织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大学生物系等部分高校专家学者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部分中学高级教师共同编写综合的初中《生物》(苏科版)教材。从1995年秋季开始,新教材在江苏省镇江市、连云港市、苏州市、盐城市、连云港市等地试用,经过几年的试教和不断修改完善,1998年11月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国内多本初中《生物》教材的成功编写,代表了我国初中“生物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综合化的趋势,进行了我国初中“生物学"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探索。
2面向21世纪的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课程和教学内容综合化趋势
面向21世纪的初中《生物》教材的改革特色除了表现在基础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等几个方面外,正日趋综合化。初中生物学教学内容的综合化至少由生物科学本身的综合化和初中生物学教学目标的时代化两个重要因素所决定。
生物学科在中学教学中起起落落。人们关注的问题一直是: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人口及环境问题要重视,生物学必须考,否则不被重视,等等。而忽视了生物学科作为中学的一门课程,如何实现其教育价值:只有当社会、学习者体会到中学生物学科开设的价值,其发展才会持久。
考试(中考、高考)能提高社会、学生对生物学科的重视,但实质上那只是对其“分数"的重视。有了考试,未必一定能让社会、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科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教师也未必能真正实现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事实上,生物学科的高考说取消即取消,从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即使在属高考科目的年月中,生物学科也并没有凸现其重要的或不可替代的学科教育价值。
因此,要真正让生物学科在中学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让社会、学生真正重视中学生物学教学,我们必须切实重视中学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实现,这样无论考与不考、怎么考,中学生物教学一定会有稳步可持续的发展。
一、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
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课程牵涉到各种价值取向。目前社会上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已经开始对学校课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教育者若要在价值日渐多元的社会形势下担负起课程价值整合和实现的使命,必须成为理性的行动者。生物学科教育价值可从学科教育价值关系中的主体(社会需要、个体需要)和客体(生物学科教育价值属性)来分析。
就生物学科来说,社会需要体现在中学生物学科设置和生物学科教学总体要求上。目前的生物学科教学大纲中,生物学科教育的社会需要尚未充分体现,主要原因是其能力目标、技能目标、德育目标等太过原则、笼统,而知识目标过分强调系统、严密。从中学生物教学具体情况而言,生物学科的教育目标应放在人与自然的开放系统中,从生物科学自身发展、生物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以及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等角度,提出体现当代社会需要的生物学科教育的知识、能力、技能、德育等目标。而生物学科教育的个体需要来自于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求。这种内在需求对生物学科教材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只有当中学生物学科的教育诱发了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了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习得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这种内在需求才是持久的,才能激发出无尽的学习力量。
生物学科教育本身亦具备其特有的价值属性。除了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外,它在唯物观点、辩证统一观点培养,用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研究自然的思想方法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等方面,有独到的价值属性。此外,由于生物科学与人及自然界的紧密联系,生物学科教育在STS教育,以及科学教育,尤其是科学价值观培养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属性。
二、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