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学基础教育范文

中学基础教育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中学基础教育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中学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改革下中学体育课引导式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本文在研究引导式教学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总结了中学体育课程引导式教学的设计模式,论述了引导式教学设计个四个步骤:进入任务及问题情境;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实践;展示、交流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综合化、多元化和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引导式教学;自主;探究;合作

长久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偏向于服务政治、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满足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其结果是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学习,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反思传统教育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提倡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强调现代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引导式教学是美国专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采用问题、任务、案例等方式,调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等方法,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引导式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资源向导、学习顾问和学习伙伴。目前国内关于引导式教学的研究较多,引导式教学的设计纷繁多样,本文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总结了中学体育课程引导式教学的设计程序,总结了引导式教学设计的四个步骤:进入任务及问题情境——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实践——展示、交流与评价。

二、引导式教学设计程序分析

1.进入任务及问题情境

引导式教学的开始一改传统课堂“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正向教学程序,而是以学习任务和问题为引导,形成“学生先学,老师后教”的逆向式教学程序。在这一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包括“任务引导式”、“问题引导式”和“任务及问题引导式”三种方式。教师的引导可以发生在在前续课堂结束部分,也可以发生在本次课堂的起始部分。在前续课堂的结束部分引导后续课堂的教学,一般采用任务引导式,教师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要求学生在下堂课之前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这样可以合理利用给学生课余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缺点是学生的学习不在教师的控制之下,造成学习结果差异较大。在本次课的起始部分引导则便于教师管理和控制,学生的学习起点一致,合作探究的效果更好。

2.引导下自主学习

确定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后,每个学生的手中都有一份教师准备的学习材料,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材料,通过学习材料的引导自主学习,为了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学习材料,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学生的任务是通过材料提示、自主学习、探究实践,形成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即构建知识。

继续阅读

导师专业化的化学教育教程设置探微

一、目前化学(教育)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当前化学(教育)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学科及专业基础课程内容过于“学术化”。长期以来,受“重学术、轻专业”传统思想的影响,化学(教育)专业课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都是以高等化学专业知识传授和训练为中心,而与中学化学教学的需要和特点联系专业课程的开设却很少,从而影响了从教者职前技能、从教能力和教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2.化学专业教育课程占比重过低。目前化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教育专修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只有7%,这一比重大大低于当今西方国家教师教育专业教育课程占课程20%-30%的水平。同时,作为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教育实习也从过去的12周缩减为现在的8周。这与教师专业化理论对职前教育的要求差距很大,这样很难培养出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能力。3.通识教育课程综合性不强。目前对化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整体来看综合性不够,缺乏学科之间的综合,即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综合,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是单科化的,他们很难掌握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无法综合处理不同学科的信息和概念,背离了开设通识教育的真谛。4.面向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目前化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研究基础教育的教育理论、课程内容、实践课的课程所占比例较少,不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所设置的课程跟不上基础教育的变化。

二、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构想

教师的素质结构体现了教师专业化程度,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是决定教师素质的主要因素。而化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又是化学教师专业化的落脚点和决定化学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核心因素,根据教师专业化理论,化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作如下改革创新。

1.设置综合性的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人文精神、健全人格与教师气质,以及认识事物、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处理社会关系和与人交流、协作的能力。因此,我们建议对化学(教育)专业开设政治理论(包括哲学)、外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体育、计算机理论及应用等通识课程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人文科学基础课程,如人类学、伦理学、人口生态学、大学语文、艺术教育等课程,同时开设与化学相关学科的综合课程。提高通识课程在总课程中占的比例,优化课程内容,突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使学生从宏观整体上把握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2.设置适合教师教育特色的化学专业课程体系

化学专业课程既是为培养化学专门人才而设置,又是化学教师教育的核心内容,体现学科的“学术性”。然而,我国教师教育特色化学学科专业课程设置过于重视学术性,而削弱了专业性。目前化学(教育)专业学生欠缺的并不是化学专业基础知识,而是化学与社会、能源、材料、生活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及化学专业与中学化学教育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因此,从教师教育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应在大一和大二开设专业基础课,大三开设环境化学、材料化学、生命化学、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社会等课程,并加强学科内、学科间的相互渗透。选修课应增设学科前沿性知识、与基础教育课程相关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学科在当前基础教育新课改中的变化及要求,并有效将化学学科教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进行;实验课程的设置上应建立一套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使学生形成并发展综合的、现代的实验研究与实验设计能力;在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应突出综合性、开放性及学生自主性,并加强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模式。这样对提高化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提供必要的保障。

继续阅读

体育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改革

1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发展实际需求脱节的困惑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使“健康第一”、“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成为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主旋律。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与新课改相适应的中学体育教学师资的重要环节。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目前就业的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的学生去往了县镇级的中学任教。由于独立学院缺乏适合教育对象实际特点的专门体育教材,绝大多数都是沿用举办高校普通本科体育教学大纲,因此,在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中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模式等与举办高校没有较大区别,教学内容未有针对性,教学过程无差异性,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难以达到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大大影响了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和学生就业。如何根据地区特点,构建彰显独立学院特色,针对三本学生的优势和劣势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并遵循基础体育课程改革建设规律的课程体系是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面临的又一困惑。

2独立学院应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

2.1强化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师范技能,提高学生从师任教的综合素质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基本能力主要有:口语表达技能、专业运动技能、书面表达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竞赛训练能力及裁判工作能力、体育科学研究能力、教材分析能力和个体教育技能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将专业技能和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第一、教育实习应采取集中实习、顶岗实习、分散自主实习等多种方式,并适应延长教育实习时间,独立学院体育系和教学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实习工作的辅导和督查力度,把握好实习工作方向,确保教育实践取得实效和健康发展。第二、要在学生入校后,不断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逐步增强学生对中学体育教学的认识,及时了解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独立学院可以定期分批组织学生到当地中学观摩优秀体育教师公开课,也可以将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邀请来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请他们将公开课的舞台搬到校内来,让学生在理论教学和教学实践之间初步建立起一种功能性联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转化能力。

2.2优化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构建实用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的关键。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针对目前培养目标主要面向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资源特征等,合理地构建有特色的课程体系,突出办学特点,提高办学质量。第一、精选整合专业主干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基本理论,实现就业需求的保证。但随着必修课程时数被挤压、减少,独立学院应该把必修课中相近课程进行整合简化。如:将“体育教学设计”和“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合并为“中小学体育教学设计与教材教法”等。使专业必修课程成为内容精、覆盖面广的基础课程,这样即遵从了课程的整体结构,又优化了课程的组合,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得学习效率。第二、面对着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倍增的就业压力等复杂环境,独立学院要根据地域特点,针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及岗位特点出发,归纳出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使独立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始终在教育改革的前列,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才能贴近实际,贴近职业。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改革还处于不断摸索的初级阶段,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业素养、课程体系、教育观念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等都存在着不同层次的脱节。独立学院要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优化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强化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师范技能,培养基本功扎实、运动技能水平全面,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从而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打下扎实的基础,适应国家、社会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作者:黄懿雷涛单位: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体育系

继续阅读

提升人才培育质量对策

2010年7月,第四次全教会顺利召开,会后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加快教育改革,内容包括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等。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9月16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了2010年秋季教育论坛。论坛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加快教育改革创新”为主题,采取主旨演讲和平行论坛的形式,重点探讨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不同阶段学校教育有效衔接”、“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及“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等问题。来自北京大学和麦克思公司的专家、学者和在学院进修的第37期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第34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28期地市教育局长研修班全体学员及学院教师,共40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者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深入解读《教育规划纲要》,探讨加快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策略,形成以下共识。

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出发点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出发点。有代表认为,当今社会更需要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扎实、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麦克思公司总裁王伯庆博士指出,各国普遍出现了“社会拒绝使用学校的毕业生”现象,即当大学所授予的资格和技术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时,社会就开始拒绝使用这些学生。麦克思公司对40万人的问卷调查发现,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不高,半年后离职率较高。专业对口率是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2009届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211”院校为70%,非“211”院校为66%,高职院校为57%。毕业生离职率高低反映初次就业质量以及专业与职业的吻合度。2009届大学毕业生离职率“211院校”为22%,非“211”院校为33%,高职院校为45%。专业对口率不高和毕业生半年后离职率较高,是当前我国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一种反映。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改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王伯庆博士设计了培养质量跟踪与评价系统,以了解培养的学生是否能满足社会需求。该系统由毕业半年后、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与分析和用人单位的调查及分析组成。其中,毕业半年后的跟踪调查包括八大指标:就业状况、就业流向、能力与知识、读研分析、专业课有效性、求职分析、对生源进行分析、对满意度进行分析。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指标包括就业竞争力、就业流向及变化、工作稳定性、基础课有效性、再求职分析、在职培训、满意度分析、校友服务。用人单位需求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用人单位特征、招聘需求、聘用分析、使用评价和培养要求。培养质量跟踪与评价系统通过建立专业分析模型,研究培养体系和就业体系的关联性,分析教学过程,并提出优化专业培养模式的建议。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通过专业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管理制度等实施人才培养的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将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改革的重点。与会专家分析了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就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和评价体系等提出了改革建议。

(一)当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丁延庆副教授根据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他指出,当前我国多数大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工作习惯,学习的自主性和计划性不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学术兴趣缺失,自信心不足,出现学业倦怠、浮躁和功利趋向。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以高考为指挥棒,学生将学习作为竞争手段,拒斥知识和学问。有代表认为,当前基础教育存在提前学完课程准备升学考试的现象:高中两年学完三年课程,准备高考;初中两年学完三年的课程,准备中考;升学竞争不断下移,甚至到了幼儿园阶段。还有代表提出,中小学生负担太重,学生知识面窄,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学前和小学阶段以女教师为主,培养的学生缺少阳刚之气;小学、初中、高中课程衔接不紧密。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任南琪教授指出了当前高等工程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一是高等工程教育中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二是专业课学时少、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不足;三是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一些工程技术前沿知识。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继续阅读

杜郎口模式对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适应性

摘要:杜郎口模式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年,其以学生为主角的教学模式使课堂越发生动,先学后教、小组合作的方式使新课改理念得以落实到实处。然严苛的学校管理、教师素养的不足已成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巨大障碍,需反思之、解决之。

关键词:杜郎口模式;新课改;适应性

杜郎口模式自其诞生起,便褒贬兼有、争议不断。作为21世纪初课堂教学改革的典型,杜郎口模式对新课改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认真总结其积极之处、反思其不足之处,可以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一、“杜郎口模式”简介

杜郎口中学,坐落于山东省聊城市杜郎口镇,原本是一所秩序混乱、教学落后、濒临绝境的乡村学校,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初级中学经过二十年的教改之路,成为了教改名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杜郎口模式”。“杜郎口模式”是对杜郎口中学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对其的基本描述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学校自己总结的“10+35”模式,被称为“草根描述”,即教师10分钟、学生35分钟,意在凸显课堂教学中的时间分配。第二种是山东省教科所专家总结的“三三六”模式,被称为“专家描述”,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该描述较全面的概括了其主要内容。第三种是邱学华先生提出的“预习展示、反馈达标”的简约描述,该描述既反映了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色,又表述简单、通俗易懂、便于推广。多年来,杜郎口中学在收获赞誉的同时,也引起了较大的非议,称之为“教育骗局”的声音亦比比皆是。对于杜郎口模式,笔者认为需善待之,即要看到其对于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适应性;也需批判之,即也要看到其不足之处,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发展之,从而促进基础教育新课改的不断深化。

二、“杜郎口模式”对于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适应性

当代著名教育家、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曾说过“一个靠拼搏而创造了包括升学率在内的教育奇迹的农村学校,如果得不到善待反而被贬斥,这是中国的悲哀!”

1.肯定杜郎口中学取得的成绩。1997年以前,杜郎口中学只是一所不为人所知的普通的农村中学,教师素养低、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厌学、逃学、辍学,多年来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全县倒数第一。1997年崔其升调任杜郎口中学校长,2001年崔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开启了大规模的教学改革“长征”之路,2003年杜郎口中学在中考中取得了全县前茅的成绩,随后多年其教学成绩一直稳居全县前三名。辉煌的成绩本应是杜郎口中学自我证明的最好证据,但后来却成为许多人抨击杜郎口中学的理由,“一所学校仅靠升学率成了‘素质教育’的‘名校’,这是中国教育的不幸!”,对于这样的观点,上文所提到的李镇西校长的话就是最好的回击。一所农村学校,一穷二白,艰难改革,力图为农村学生创造出更好的教育环境,试图为农村学校探索出实现素质教育的途径,他们的勇气值得敬佩,他们的付出配得上赞誉,他们的成绩需要肯定。

继续阅读

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分析

一、我国基础教育亟需均衡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大历史任务,这是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是,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独生子女政策的长期推行,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涉及千家万户的青少年教育问题自然就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另一方面,教育领域内部客观存在着因地区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领导者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学校自身条件不同、受教育者群体素质不同等因素而造成在教育资源的投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上的不均衡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造成这种不均衡发展现状的因素十分复杂,需要进行综合治理。当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及策略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当前人们在谈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时,对“均衡发展”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如在最近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论坛”上,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与会者就有不同认识。有的认为是教育与其他社会领域之间的均衡发展,有的认为是教育领域内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均衡发展问题,有的认为是教育系统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均衡发展问题,以及教育各要素内部的各组成单元的均衡发展问题,还有的认为是教育领域横向各要素之间的均衡发展,以及纵向各阶段之间的均衡发展问题,等等。笔者认为,当前人们关注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或者说,它主要涉及的是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的保障问题,教育的民主与公平问题。这里,应着眼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所规定的我国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教育权利,探讨如何让最大多数适龄儿童享有教育,而且能够享有尽可能优质的教育的权利。这是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教育均衡发展的提出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既是目前我国现实教育问题的反映,也是人们对未来教育发展的美好理想,是教育发展的新境界”,“是一种有待普遍确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观。①在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以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目标取向和策略选择,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全民族素质,自然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并得到广大群众的赞同。

二、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策略

要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府应承担主要责职,必须通过一系列政府行为,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偏差。笔者认为,各级政府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行制度创新,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引导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导致我国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历史形成的,需要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加以解决;有的是制度性原因,比如政府公共政策的不完善和偏差。相对于缩小历史形成的发展差距而言,通过政策调整来实现均衡发展,增进教育公平,是更为容易实现的。如政府部门超前制定不同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并充分体现目标的统一性与发展的差异性;协调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问题,如通过“名师共享”、“设施共享”、“教改成果共享”、“教育信息共享”等来扶持薄弱学校;规定教师支边、轮岗制度,譬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东部发达地区尤其是城市中小学教师,必须到西部或其他教育落后地区或学校支教若干时间,方能得到晋升;设立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对长期坚持在西部或经济落后地区的教师实施特殊津贴。

在我国现实教育环境中,应考虑用招生考试的“指挥棒”,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应继续推进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招生制度改革,以及中小学的学制改革。在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的基础上,探索优质初中的招生制度改革,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地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如“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办”;“把优质初中学额,按比例分配给附近若干小学,择优推荐”等。学制改革的重点是把完全中学的初、高中脱钩,小学与初中相匹配,通过联办一批小学和初中,既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又扩大普通高中学额,减轻高中入学压力。

继续阅读

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分异探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市的教育质量差异问题也逐渐凸显。基于山东省2010-2015年的教育统计数据,分析了山东省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异特征,以期为山东省政府部门合理规划教育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资源;空间分异;山东省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起点[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教育财政投入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我国区域与间明显的经济差距,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显著不均衡现象[4]。党报告中强调教育在实现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根据党中央的要求,未来我国教育政策调整的重点在于努力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协调发展。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是区域之间的协调、持续、平衡发展。因此,有必要开展区域教育发展状况评价的研究,通过对各区域教育发展现况进行分析,客观的把握各区域教育发展的现状,实现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建议[3]。本文利用2000年至2016年山东统计年鉴数据,以教育经费投入、学校专任教师数量和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指标,研究山东省各地市教育水平的差距。

一、基础教育资源分空间分异的分指标特征

1.教育经费的空间分异2010年全省共投入教育经费元686.94亿元,其中莱芜市投入的教育经费最低,为12.28亿元,青岛市投入的教育经费最高,为86亿元,约是莱芜市教育经费投入的7倍。青岛市、烟台市和潍坊市等东部地区投入的教育经费总量比较高,在70亿元以上。德州、东营、莱芜、日照、枣庄五市投入的经费比较少,均在30亿元以下。总体而言,沿海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较多,整体上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规律,鲁西南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较大差距。2015年全省共投入教育经费1690.62亿元,相比2010年增长了约2倍。在2010年教育经费投入在50亿元以上的城市只有6个,而2015年教育经费投入在50亿元以上的城市高达13个。我省的教育发展速度较快,但总体看来教育经费投入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仍然呈沿海多内陆少的趋势。

2.专任教师的空间分异从2010年全省中学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重来看,只有1个地市超过90%,即威海(90.51%)。2015年全省中学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重较2010年普遍上升,其中有9个地市超过90%,只有德州(77.21%)和菏泽(76.62%)两个地市低于80%。但17地市中学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重在空间分布上仍存在差异,大致呈现从鲁东南到鲁西南减少的趋势。从专任教师比重结构上来看,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专任教师比重变动不大,但总体,小学专任教师比重高于中学专任教师比重。

3.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空间分异2010年,教育经费占GDP最高的区域是临沂市,占3.39%,教育经费占GDP最低的区域是东营市,占1.43%。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所有城市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区域差异问题仍有凸显,济南市、枣庄市和东营市五年来,教育经费占GDP的增幅小于0.5%,远小于同等收入水平城市。原因是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过快,而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之间表现出一定的不协调,出现了教育投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不协调。人均收入增长叠加消费升级,教育市场需求再次升温。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快速增长,2010-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年均复合增速增长。人均收入的增长带动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愈发重视精神需求,居民人均在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上的支出也将随之增加。这将进一步催生对高质量、高品质教育的需求。体现了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坚定信念,为教育事业发展铸就稳固的物质基础。

二、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分异的总体特征

继续阅读

高水平综合大学教师教育转型探讨

摘要:通过推动一批有基础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实现其服务国家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教师教育转型,这是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路径。我国高水平综合大学和教师教育事业的公共属性与大学的基本功能决定了高水平综合大学需要变革教师教育。高水平综合大学教育学科需要实现由教育学研究人才培养向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教师教育转型,从而激活教育学科的生命力,提升其对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贡献力。这是高水平综合大学教育学科乃至整个教育学科实现其学科功能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高水平综合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转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高水平综合大学教师教育转型的背景与价值

(一)高水平综合大学教师教育转型的背景与当下存在的问题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时代推动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其中,«意见»提出“创造条件,推动一批有基础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设立师范专业,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重点培养教育硕士,适度培养教育博士,造就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教育情怀深厚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1]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组建教师教育学院,实现其服务国家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教师教育转型,«意见»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实际上,在20世纪末我国就已经颁布文件鼓励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1999年3月,教育部在颁布的«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中指出:“坚持独立设置师范院校为主体,􀆺􀆺鼓励一批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培养中小学教师。”[2]2002年3月1日,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指出:“国家鼓励其他高等学校特别是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培养、培训,或与师范院校联合、合作办学,为中小学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来源的多元化作出积极贡献。”[3]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教师教育,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性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4]然而,这些高水平综合大学在开展教师教育方面却缺乏动力。具体表现为:它们虽然组建了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或者教育科学学院,但是它们的教育学科并不是致力于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教育,教育学科并没有发挥其在大学的基本职能;在人才培养方面,这些机构并不是培养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基础教育所需要的一线教师,而是致力于培养教育学的学术研究人才;在学术研究方面,它们的研究定位于高等教育变革、宏观教育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教育的宏观社会科学研究,而对于与培养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直接相关的基础教育教师研究、学科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研究、基础教育课堂研究等涉猎不多,在教师教育知识生产方面缺乏贡献力;在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方面,它们在教师教育政策、中小学专业发展、基础教育变革方面的贡献也不大。

(二)高水平综合大学教师教育转型的价值

«意见»强调了推动一批有基础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这是国家对高水平综合大学实现其在教师教育领域发展的宏观引导。研究表明,高水平综合大学不愿意参与教师教育的原因有三个:“人才培养精英化的价值取向与教师非精英身份的矛盾,追求高深学术研究与教师教育实践品性的矛盾,关注社会重大问题与教师教育‘无关紧要’的矛盾。”[5]但是,我国的高水平综合大学都是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支持,而且教师教育是国家的重要公共事业和民生问题之一,因此高水平综合大学有责任在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方面承担应有的义务,从而为提升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作出实质性贡献。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至少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优势:首先,高水平综合大学往往具备齐全的、一流的文理基础学科,而教师教育往往也需要扎实的文理基础学科,特别是培养高水平的中学教师更需要扎实的文理学科基础。其次,研究型教师是未来教师教育的目标,高水平综合大学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能够为教师教育提供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是高质量教师教育的重要文化氛围。第三,高水平综合大学具备良好的社会声望,能为教师教育提供良好的学术信誉。近几年国内一些高水平综合大学纷纷撤销或者调整其教育学院,引发了人们对教育学科合法性的思考。这些高水平综合大学撤销教育学院不是解决学科危机的根本之策,它们应该做的是实现教育学科服务基础教育的教师教育转型,而不仅仅是致力于教育学的学术人才培养。那么组建教师教育学院,通过机构的重组实现教育学科的转型,这将是高水平综合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的根本所在。代表我国精英大学的高水平综合大学需要承担其教师教育的社会责任,这对落实«意见»倡导的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

二、高水平综合大学教师教育转型的理论依据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