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中学教育调查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一、调查分析及问题表征
(一)现代教育技术环境调查1.个人教育技术环境获得不断发展,但地区差异仍较明显。在794名有效调查对象中,个人或家庭拥有计算机的629人,占79.2%;没有计算机的165人,占20.8%。拥有计算机的教师家庭基本都联入了互联网。从统计数据来看,计算机在教师中的普及率较高,远远高于全国城镇家庭计算机平均拥有率(不及30%)。我们以教师的地缘作为一个观测值发现,教师个人计算机拥有率地域差异较大,城乡差异尤为突出。如图1所示,贵阳市教师计算机拥有率高达95.2%,安顺市计算机拥有率仅有54.5%,地区差异明显。同时,城市、乡镇、农村计算机拥有率分别为96.5%、65.8%、33.3%,城乡差异明显。2.学校教育技术环境已初具规模,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在调查学校为教师配备计算机的情况时,总计有372名(47.1%)教师认为学校没有足够的计算机提供给教师使用,其中毕节地区有66.2%的学科教师认为学校没有足够的计算机,贵阳市有32.3%的教师认为学校为教师配备的计算机不够,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对学科教师办公室或教研室的联网与应用情况的调查显示,26.7%的教师经常上网;44%的教师办公室有网络,但并不经常上网;8.6%的教师办公室有计算机,但没联网;20.7%的教师办公室没电脑。教师对学校教育技术设备整体评价的调查发现,“非常满意”的仅有9%,“满意”的占32.2%,认为“一般”的有37.1%“,不满意”的17.6%,认为“很差”的占4.2%。由此可见,贵州省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除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外,更应该思考如何发挥已有资源的作用。
(二)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学习、培训情况1.专业学习经历不全面、不系统,且年龄差异大。通过年龄分布分析可以看出,对教育技术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是年轻教师最高(20~25岁,70%),年长教师最低(50岁以上,53.3%),基本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数比例有所降低。这与高校的课程改革有密切关系,现在许多师范院校已经开设相关教育技术课程,年轻教师经过专业学习的概率提高。相关数据显示,老教师更需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而现实是多数培训都是派年轻教师参与,这是培训对象选拔的一个误区,值得我们注意。2.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专业培训力度不够。经统计分析,有89.1%的学科教师没有经过教育技术的专业学习与培训,其所具有的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往往是自学的,或是在其他培训中附带了少量教育技术培训而获取少许知识技能。教师的教育技术知识、技能是离散的、局部的,没有系统化、没有分层,不能融会贯通。缺乏教育技术专业化培训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大教育技术能力针对性的学习与培训。3.教师参与高水平、高级别培训的机会较少。从调查统计数据看出,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培训的比例仅有19.5%,参加学校自己组织的校本培训的比例有41.9%。教师参与高级别培训的机会确实偏少,当然我们不能将高级别与高水平等同起来,但是高级别培训由于在经费、师资、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应该说有一定的质量保障。作为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多组织高水平、高质量的培训是一种需要与趋势。同时,在其他培训机会较少的情况下,学校积极组织校本培训,为教师发展、教育进步作出了努力与贡献。4.教师受训机会不均等,学习机会不公平。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明显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学科不均、地区不均、城乡不均、个体不均等方面。教师参与培训主要集中在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等几个学科上,其他学科教师较少参加培训的机会;在地区分布上,贵阳市(省会)明显高于其他地州市,尤其是在高级别的培训中;在城乡分布上,城市显著高于乡镇,乡镇显著高于农村;在个体分布上,如图2所示,从未参与培训的多达96人,参加过一种培训的教师最多,参与多种性质培训的老师较少,从图2同时看出,有些教师参与了多种培训,有些教师没有参与培训的机会,体现了较为明显的学习机会不均等。是否将再学习、再教育的机会给予那些最需要的地区、最需要的教师,是一个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问题。
(三)意识与态度针对学科教师“是否习惯在电脑上阅读资料进行学习”的调查中,有607人(76.74%)习惯基于电脑阅读,有184人(23.26%)不习惯。根据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不同科目的学科教师利用电脑进行阅读的习惯有较大差异。同时发现,年轻教师比年长教师更习惯于利用电脑阅读。有744人(94.06%)认为网络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47人(5.94%)不认同网络的学习功能。由此可见,在网络应用不断渗透生活、学习、工作的今天,教师们已经认识到网络环境带来的效率与变化。766名(97.21%)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是合格教师必备条件,21名(2.79%)教师不认同。毋庸置疑,学科教师已经普遍认同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作用。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随着教师年龄段的增长,认同程度略微有所削弱。
(四)教育技术技能调查分析在调查教师对教学常用软件的熟练程度时发现,绝大多数教师能够掌握并正常使用一般的软件及工具,如Windows操作系统、MicrosoftWord等,但对一些学科性较强、操作相对复杂的软件掌握不够、运用不强,如Authorware和Flash等。同时,教师多媒体课件加工、设计、制作能力也较差,有62.2%的教师需要借助他人完成课件制作,且课件的制作大多基于一些功能单一的开发平台,如PowerPoint等,使用Authorware和Flash自主开发课件的极少,教师拥有自己的博客、网络课程的比例也非常少。
(五)教育技术创新应用方面1.借助教育技术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力度不够,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说教模式。从调查中发现,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多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探究式学习等中开展,在主干学科中基本没有使用,90%以上的课程教学仍然采用传统模式。可见,教师没有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支持学生的素质拓展、课外生活等。2.基于信息化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与安全意识日渐形成,但还需要加强培养。中学阶段是树立安全观念和社会观的重要时期。96.1%的教师表示担心学生网络成瘾并在思考其对策,95%的教师表示愿意在网络上共享自己的资源,37.3%的教师在使用网络资源时并没有关注知识产权问题,19.1%的教师没有意识到网络安全与网络犯罪。教师在信息时代形成的社会责任与安全意识可能完全是基于教师的本能,他们并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在这方面也没有专门的培训,欠缺应对能力。
二、对策建议
(一)构建现代教育信息化环境1.巧借东风、建设先行,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贵州作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大投入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很大的困难,但随着科学技术产品成本的降低,通过当地政府投入与中学自主建设相结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是可行的,当国家经费及政策到位时,可以进行更有深度与广度的建设。2.精心选择、科学配置,构建合理的信息化软件系统。硬件设施是基础,软件系统是灵魂,科学配置软件系统是当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软肋及急需解决的问题,重硬轻软现象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并没有得以恰当的修正,甚至是在逐步加剧。基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软件系统一般包括教务管理系统、学习管理系统、防火墙、信息交流系统、学校网站后台系统、各类资源数据库等。这些软件系统主要是由第三方软件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支持与后续服务,在选择软件服务商时,要科学选择、合理配置,选择那些人性化操作、提供后续二次开发功能的软件系统;注重软件使用权限及后续服务等问题,防止受制于人;尽量选择功能多合一的软件平台,减少平台数量及烦琐操作;注重软件后续升级及扩展功能,延长软件生命周期。3.铺设互联通道、促进多网融合。信息瓶颈是制约贵州省农村地区中学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工程”已为全省农村中学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贵州地处高原,地缘地貌奇特,全面实现“校校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必须融合各网络、加强信息管道建设,为农村中学架设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一、调查背景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体现,随着德育工作的不断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文明礼仪教育已逐渐被各位教育工作者所注重。目前,各地一些在这方面走在前列的学校,已经在如何强化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上做文章了。
二、调研时间、调研时间
三、调研地点
四、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为了了解更好地调查滨江中路第一小学学生文明礼仪情况,以了解小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进行了此次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采用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考察记录形式,其中调查问卷对象为进行教学活动的三个班级。经过后期的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得到有效问卷数60。
五、问题分析
1、学校文明礼仪基本现况
法律意识方面,对于一个思想道德合格的中学生来说,要自觉遵纪守法,不仅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还要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公共场所的有关规定。笔者在调查的学校中发现很多学生法律意识是有的,但还有待于加强教育和管理,还有少数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对于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社会是大环境,家庭、学校是主要阵地,中学生正是处于成长阶段,学校和家庭应积极配合,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在笔者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家庭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做得很少,在学校,学生的德育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上需要改进。
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分析
1.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观念上的错误认识。在笔者调查的学校中,发现很多学校把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当成一门学科进行教学,除此之外没有其它教育手段。思想道德教育应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国家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只注重学生考试、升学而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是面向社会的,学校与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迅猛发展,农村的生活也逐步富裕起来,与此同时,一些错误的思潮也涌入农村,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拜金主义,非法暴力等等一些社会陋习对于农村学校教育和正在成长中的农村中学生影响巨大。
3.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但由于农村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一些封建思想残余还遗留在农村,另外学生家长的个人素质不高,观念不明确,认为教育,包括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一方的事,跟家庭、家长无关,这种思潮导致学校-家庭教育脱节,后果严重。
4.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有些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个人职业道德和道德修养不达标,而且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教育教学水平不高,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也不会很高,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首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学生。
5.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生评价机制不健全。在笔者调查的农村学校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评价形式单一化,评价内容不科学、不全面。很多学校的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由教师一人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如果评价不好,会有伤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措施
自1930年8月卢绍稷接任上海中学师范科主任一职时,师范科已初具规模,卢氏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实行了多项改革措施。主要有:(1)重新修订师范生训练标准五条:第一条体格训练;第二条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准则的品德训练;第三条以“民族至上、国家至上”为信念的公民训练;第四条科学训练;第五条以研究教育原理、教育方法及教育实际问题为宗旨的专业训练。(2)联络教育机关,一方面借以研究地方教育的改进,一方面使本科毕业生有更多服务社会的机会。(3)建议师范独立,并陈述理由如下:师范生之训练与精神,都和高中普通等科不同,即师范学校与中学之目的及训练完全不同;师范毕业生之所以要改业的原因,非师范生入校之年幼,乃在师范训练之不专;短期之三年训练,实不足以尽师范教育之能事;高中设师范科,是违反近代师范教育独立之潮流,只能认为是办理师范教育之代行机关,唯有6年一贯师范与专办后三年之师范学校,才能算是师范教育之正宗办法。恰逢1931年5月,江苏省师范科联合会在上海中学开会,卢绍稷遂向大会提出建议,建议江苏省教育厅自1932年起,恢复师范教育独立制度,分区设立师范学校,将各省校高中师范科,自该年起停止招生,并将原有二、三年级学生办至毕业为止。这个建议获大会一致通过,又经由该会常务委员会将决议案呈报江苏省教育厅,不久即获批准,如期改制。上海中学师范科亦遵令于1934年7月最后一班毕业即行终止(后改为工科),前后存在时间约七年。
上海中学师范科停办后,卢绍稷改任教务副主任,1935年2月升为教务主任。在其所任职务中,以教务方面任职时间最长、所作贡献最大。其间,他除了于每学期开学前制订教务进展计划及周历以作为实施的准绳、充实教学设备、办理招生等一些常规性的教务工作外,较为重要的有:(1)修订中学课程标准。他认为课程编制必须依据三条原则:第一,根据教育厅颁布中学教育之目标。第二,适合地方与学生之需要。第三,注意中小学及大学教学之衔接问题。具体来说,初中阶段从第三学年开始,酌设选修课以试探学生兴趣与能力。高中各科课程中,凡关于公民基本训练之重要学科以及切于实用之学科,而为学生继续求高深学问所必需者,均定为必修科,同时于二、三年级酌设选修科,以适应学生个性与社会需要。此亦为上海中学课程特色所在。(2)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行各种相应的指导。其中高、初中一年级学生以入学指导和生活指导为主,二年级学生注重修学指导,三年级学生注重升学及就业指导,尤以升学及就业指导最为重要。(3)成立学科研究会。先后成立了国文、英文、数学、社会、自然、艺术等学科研究会,就各科教科用书、补充教材、教学方法以及征文比赛、学科比赛等,经研究会决定后再分别实施。(4)协助校长推广教育事业。卢绍稷认为,学校教育的功能,从青年学生方面来说,在谋他们身心的发展与经验的改造;但从社会方面来说,就在于帮助他们去适应社会以求发展,并能改造社会与促进社会,以增进人类的福利。所以“学校不仅须能为培养人才的场所,须能为实施教育的主要机关;并且须能为改造社会与促进社会的中心机关,对于社会须有各种推广事业的措施”。其实上海中学在建校初,就十分注重实施推广教育事业。如开办暑假学校、举办民众学校、联络附近教育机关、组织中等教育研究团体等。卢绍稷的各项教务工作得到了时人的认可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赞扬,19
37年《视察省立上海中学报告》一文中指出:“教务主任卢绍稷‘任事得力,各项教导行政均能有条不紊’,均应予以嘉许”。于行政职务之外,卢绍稷在上海中学还兼任高中教育、史学、党义、公民等科目的教学,其中教育科主要教授三民主义教育法、乡村教育、教育社会学、教育史、社会问题等课程,并将教学和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他在讲授乡村教育、教育社会学、教育史等课程时,将平时所用教学讲义整理成论著发表出来,如《乡村教育概论》《教育社会学》《中国现代教育》等学术著作皆是如此。与此同时,卢绍稷还积极参加和组织各种学术研究团体。于校内组织师范科教育研究会,以研究教育原理、教育方法及教育实际问题,并组织国文、英文、数学、社会、自然、艺术等科教学研究会;于校外曾参加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文化建设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上海市教育会等学术团体。1930年,与大夏大学校友孙亢曾、程宽正等十人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教育建设社,是发起人兼任第一届理事,该会以研究教育之实际问题为宗旨。综合观之,卢绍稷在上海中学是结合自己“所学所教所办”来从事教育学术的研究,这便是他与上海中学之间最本质的联系。他正是以上海中学为主要平台,致力于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早期尝试。
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初试
同近代大多数学者一样,卢绍稷也非常关注乡村教育的研究和发展。他认为乡村教育非常之重要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关于“改良乡村教育”与“改良农村组织,增进农人生活”之主张明载于“中国国民党政纲”,所以“今日乡村教育之重要,夫人而知之矣”;二是实施乡村教育是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中国素以农立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3,而整顿一国教育,乡村与城市应相提并论通盘筹划,断不宜有畸轻畸重之措施。多年来城市教育多有人注意,相比之下乡村教育却加意乏人。如此农民弃农入市为工,城市人口与日俱增,引起诸多社会问题。欲求解决或防微杜渐,皆应注意乡村教育。
然而,近代参加乡村教育的研究和探讨的学者,由于各人切入点的不同,理论学识和所处环境的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理论信仰的不一,导致有关乡村教育的理论学说也是各式各样。就卢绍稷而言,他坚持认为教育应当“社会化”,因为“教育的目的,是替社会谋共同幸福,不是仅替少数人谋知识,谋生计”,否则“学校与社会,便有一道鸿沟为界,不能收到圆满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他倾向于运用教育社会学的原理与方法对乡村教育进行研究和探讨,《乡村教育概论》一书便是他这种理论研究结果的集中体现。在书中,他强调道:“自‘教育社会学’发达以来,学校之设立于乡村者应‘乡村化’,设立于城市者应‘城市化’,已成为定论”。而反观中国乡村教育的实际,中国向来不注重乡村教育,近年来大学、高中才有“乡村教育”课程之设置,从前认定乡村教育为专门事业而研究者甚少;即使在乡间服务教育事业者,亦无所谓乡村教育方针。
这种乡村教育确有改造的必要,改造的目标则“须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心学校,从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乡村师范,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学生与活的国民”。直言之,乡村教育应以“乡村化”为最终目标,至于乡村学校教育、乡村社会教育、乡村教育调查等问题均要以此为指导原则。
一般来说,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教育制度中重要组成部分。卢绍稷有着同样的认识,指出学校教育是“社会最好的事业”;“学校的生活是最适应的生活;学校的事业是最正当的事业”,乡村学校教育是乡村教育事业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关乎乡村教育事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针对当前乡村学校教育与城市教育无区别的现实,他分别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以及师资训练等方面论述了乡村学校教育应如何实现其“乡村化”的目标,其中尤以课程与师资为重点。他说:“夫课程为求达教育目的之工具(欲有良好之乡村学校教育,必须有最完善最适用之课程),其编制须随教育目的而定。乡村学校教育目的,今既以重新规定,则现在学校课程,自亦有修改之必要”。编制乡村学校课程须依据六项原则:(一)须意农业训练;(二)求其最能适合乡村社会之需要者;(三)求其能适应乡村儿童之个别者;(四)须采择乡村实际生活之材料并须促进环境;(五)须谋足以增进乡村与城市之关系者;(六)须顾及乡村学校之经济状况。在此基础上,他认为乡村学校应设置的课程为:(1)必修之科目:公民与党义、国语、算术、社会、卫生、自然研究、园艺与农业、艺术、家事、体育;(2)选修之科目:外国语(英语)、职业指导。除课程设置外,乡村学校师资的训练与培养同样重要:“乡村教育之改良,须先培养乡村教师”,“乡村学校教师,一方面为乡村小学之教师,他方面为乡村人民之指导者,换言之,即为乡村社会之领袖”。然而,乡村教师培养之实际情况与此目标相去甚远,“现今造就教师之学校,十九设在都市,学生感于都市之文明,毕业后,皆愿意服务都市,不愿意到乡村去,其到乡间者鲜不为都市中之落伍者”。面对乡村师资遭遇的困境,卢绍稷提出这样的解决办法:首先,要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使其能安心乐业于乡间。其次,学校必须解决乡村教师住宿问题,供给其家庭生活,唯此教师才能真正关心学校和社会上的事情。再次,要多设乡村师范学校或师范科以培养乡村教师。具体办法是:(1)高中部师范科设乡村教育组。(2)省立中学附设乡村师范部。(3)设立乡村师范学校。(4)普通师范学校,附设乡村师范部。(5)设立农业学校。(6)设县立乡村教师养成所或年限一至二年的乡村师范讲习所。这些学校都是培养适合于乡村生活之小学教师以及指导乡村教育改进乡村社会人才的重要机构,“然有时恐其不足,故师范大学、大学教育科或高等师范科,亦宜同负此责。虽其所培养者未必即为乡村小学教师,但直接间接均有裨益也。直接者即为乡村小学教师,或主持人员,间接则为乡村师范教师,或辅导员”,多方位多渠道地实现乡村师资培养“乡村化”的目标。
1中学英语教师队伍现状调研与分析
师资的职称结构能决定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从调查结果来看,中学英语教师职称以中学一、二、三级为主,中学高级比重较小,仅占4.0%,特级教师奇缺.这反映出信阳地区中学英语教师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比例偏较低,尤其是中学高级教师比例明显偏低.
(1)信阳地区中学英语教师学历/位结构和师德师风现状.学历结构往往代表着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是教师自主开展学术研究领域的基础.从调查情况来看,近几年,信阳地区中学英语教师在学历层次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就总体情况而言,本科学历比例从原来10.1%,提高至38.2%;专科学历比例从原来44.1%提高至84.7%.教育部教育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意见中表明,将通过近10年的努力,实现“全国小学教师基本具备本科学历,幼儿园教师将基本具备专科以上学历.中等学校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将占到较大比重.”目前的信阳地区中学英语教师学历层次在整体上所提高,但离国家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有关部门在支持中学英语教师在提高学历的同时,需积极鼓励中学英语教师攻读学士以上学位,以提高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知识和科研水平.调查结果显示,英语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自评为“非常满意”的占10.8%,“比较满意”的占34.7%,“满意”的占27.2%;不太满意的占20.2%,非常不满意的占7.1%.调查中有12%的英语教师作为英语学科骨干,满意度较高.69%以上的英语教师教学态度端正.有小部分英语教师安于现状,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条件艰苦的乡镇,由于教学资源和生源的匮乏,对教学工作存在听之任之的消极态度.总体来看,信阳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师德师风除存在一定的城乡差异外,总体素质需要提升.
(2)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及科研情况.教师作为专业化强度要求较高的职业之一,英语专业教师更有其独特的学业要求.从调查结果来看,信阳地区中学英语教师整体上以英语专业毕业为主,占61.9%,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师的比例为38.1%.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学英语教育的质量.在全面推行专业化素质化教育的今天,更需要英语专业基本功扎实的教师,担负起培养跨文化能力强的学生的重任。教学科研能力作为源于教育实践的创新能力,既是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的保证,也是时代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从调查情况来看,23.9%的教师近五年未发表过论文,发表1-2篇的占32.1%,5篇以上很少.11.7%的教师在期刊或报纸上发表过1篇论文.就科研项目而言,近五年共有385人次承担(参与)科研项目研究,33.1%的教师从未承担(参与)过科研课题的研究,尤其是乡村英语教师从未承担(参与)过科研项目研究的教师比例偏大,承担或参与1项科研项目的占35.1%.可见,中学英语教师虽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在科研层次、数量和质量等整体水平上亟待提升.
(3)现状分析.①信阳地区中学英语教师在专业思想、任职资格、学历和学位层次、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和弱点,尤其表现为师资队伍稳定性欠佳,结构欠合理.②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普及率不高,中学英语教师的现代教学理论和工具类知识较低,尤其欠缺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媒体的应用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缺乏,导致“方言外语”和“应试英语”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③对于中学英语教师,都有一部分教师作为教育教学骨干,具备较强的业务水平.但是只有小部分教师能够发展成为学校教研的中流砥柱,大多数的英语教师仍不具备上述专业意识和发展实力.从教学科研和创新能力看,中学英语教师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水平较低,开拓创新能力不足,不能广泛深入地进行英语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进程.通过以上的调查可以看出,现阶段河南省中学英语教师队伍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英语教师专业化要经过培养、培训、发展三个阶段.因为传统存在的历史原因,导致英语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在培养目标、内容和在职发展等方面往往出现脱节的现象,现有的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不能够保障英语教师专业化的有效发展.
2影响河南省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1英语师范教育课程改革滞后
(1)我国现阶段师范教育培养目标,英语大多停留在培养大、中、小学的英语师资的基础上,没有根据学生的条件、兴趣、爱好和社会的需要制定目标,使得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2)在课程设置上主要表现为专业课程比例过大,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偏低,课程设置单一.英语教师的职前培养课程比例失衡,降低了英语教师的培养质量.(3)教育实习是学生实践教育理论、获取任教经验,逐步实现由受教育者到教育者角色转化的关键时期.通过调查,有66.3%的英语教师在接受教育阶段,真正参加过教育实习,参加实习时间平均约为6周.许多师范院校对学生的校内外实习工作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实习时间短、阶段性任务重,英语专业师范生难以做到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学英语实际.
1调查结果与分析
1.1大理市中学体育教师对继续学历教育的了解情况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50名接受调查的大理市中学体育教师中对继续学历教育的了解情况为:非常了解占40%(男教师24%,女教师16%),了解占28%(男教师18%,女教师10%),一般占22%(男教师8%,女教师14%),不了解占10%(男教师6%,女教师4%)。可以看出男教师对继续学历教育的了解情况比女教师稍好。但是就总体情况而言,50名大理市中学体育教师中对继续学历教育的认识情况较高,少部分大理市中学体育教师对继续学历教育不是十分了解。
1.2大理市中学体育教师对参加继续学历教育的态度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50名接受调查的大理市中学教师中,对于参加继续学历教育的态度:十分必要占12%(男教师4%,女教师8%),必要占20%(男教师8%,女教师12%),一般占32%(男教师14%,女教师18%),没必要占36%(男教师24%,女教师12%),这些数据表明,在50名体育教师中,对于参加继续学历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36%的教师人为没有必要参加继续学历教育。
1.3大理市中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学历教育的情况通过对大理市体育教师参加继续学历教育情况的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现在,在50名大理市中学体育教师中,参加过继续学历教育的仅有19人,占总数34%,不足50%。没有参加过继续学历教育的达31人,占总人数的62%。由此可见,大理市教师参加继续学历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这是阻碍新课程改革落实的瓶颈。
1.4大理市中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学历教育的形式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参加过继续学历教育的19名大理市中学体育教师中,一脱产形式参加的人数有4人,占总人数的8%,自学形式的为3人,占总人数的6%,绝大部分的参与教师是通过假期参加继续学历教育的,人数为12人,在三种形式中最多,占总人数的24%。以上数据表明,假期参加是大理市中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学历教育的主要形式,原因可能是与大理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时间有关,能够脱产参加继续学历教育和通过自学提供自己的教师很少,大部分大理市中学体育教师选择在假期时参加继续学历教育。
1.5大理市中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学历教育的动机关于大理市中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学历教育的动机,通过表5可以看出,提高知识技能、拿到文凭、学校要求三个原因的综合是主要的动机,占到总数的52%,仅为提高知识技能的人数为6人占总数的12%,仅因学校要求而参与的人数为5人,占总人数的10%,而三个原因中最多的是为了拿到文凭,占总人数的26%。可见,目前大理市中学体育教师的文凭有待提高,而取得文凭也成为了大理市中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学历教育的原因之一。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一、调查概况
我于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摘要:本文简述了漆画在中学中推广的意义和必要性,对漆画艺术文化在中学中的普及状况进行了数据调查,阐述了漆画在中学推广的具体措施,分析了漆画在中学中推广的可行性。
关键词:漆画;推广;可行性
1意义
漆艺术文化在古代中国具有很高的艺术地位,这一点从流传下来的漆艺术作品当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漆艺术作品不仅有宫廷御用等高端以欣赏和摆设为目的的艺术品,也有普通大众和军队以实用为目的的酒杯、漆棺、盾牌等实用物品,可以说,漆艺术在当时的中国是一种大众审美的主流美术艺术形式。然而,漆艺术在当下却鲜为大众所知,反观同为漆艺术传承的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不仅延续了漆艺术的优点,而且使漆艺术发展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在越南,磨漆画的地位已经等同于国画在中国的艺术地位了。中国的漆文化历史悠久,但中国的漆画艺术尚处在起步阶段,要想在国际漆艺术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漆画艺术在本土的推广势在必行。中学是学生审美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动手能力的增强的重要阶段,中学生因此成为推广漆画艺术的主要对象。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国内研究现状。中国漆画受越南磨漆画的启示起步于20世纪的50、60年代。“1964年就有漆画作品参加全国美展,至1984年的第六届全国美展,漆画一渐具规模,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而得到进一步的确认……”[1]然而中国漆画经历了五十几年的发展,仍然是小众的画种,没有大众基础,鲜少为人所知。漆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在中学美术广泛使用的课本中竟然没有被提及,这说明我们对漆画的推广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在中学的推广尚未起步。第二,国外研究现状。一是法国漆画虽然对中国漆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是法国的漆画没有形成独立的绘画画种,没有跳出装饰绘画之中,所以也就没有对于漆画画种的推广。二是越南磨漆画对中国漆画的影响大且最为直接,“越南磨漆画首开绘画之先河,且越南磨漆画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成为越南美术中的中坚力量”。[2]越南磨漆画的繁荣与其对于漆画推广的重视有着直接关系,越南不仅在越南美术大学等大多数高校中开设了漆画学科,还把漆画专业作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学科选项。在中学的推广中,不仅在课本中大量介绍,还定期举行针对所有民众的各种学术展览,其中磨漆画作品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3漆文化在中学的普及现状
调查笔者研究这个课题缘于一次无意间的“漆画在中学中的普及调查”。笔者在中学实习期间,有同学问笔者漆画是什么?笔者当时很诧异,因为福州作为中国漆画摇篮的城市,而福州的中学生却不知道漆画是什么。之后笔者进行了简单的调查。调查发现,全班32个学生,知道或是接触过漆画的只有8人。对比调查发现,全班学生都知道或接触过油画、国画、雕塑等其他美术艺术形式。之后笔者又对学校8年级的所有学生进行了更加详细的问卷调查。问题如下:你知道或接触过漆画吗?如果知道或是接触过,请问你是通过那些途径或是接触过漆画?这次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2%的学生知道或是接触过漆画,其中通过学校途径知道或是接触漆画的占54.5%。这些数据显示,我国漆画在中学的推广几近于无,国家和社会对于漆画在中学的推广的重视度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