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学教学课程范文

中学教学课程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中学教学课程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中学教学课程

中学物理教学课程改革探究

摘要:

“中学物理教学法”是中学物理老师必须掌握的基础教学方法,主要是帮助老师了解中学物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教学技能,从而使中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更高效的物理教学。但目前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本论文从学生状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三方面入手,分析了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中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改革;思考;实践

中学物理教学法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教学方法,对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教学和实验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对中学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顺应新教育理念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进行改革优化,有助于提高中学物理老师的执教能力,使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1、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实验经验

虽然我国在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但是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当前状态下的学生或多或少还是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思维模式和创新意识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在物理学习中缺乏探索钻研的习惯和敢于质疑的精神,将书本上的知识和老师提出的观点当作真理,缺乏自己思考的过程,这就导致了在物理学习上的止步不前。而且目前的中学物理教学大都将理论学习作为重点,在物理实验教学上明显不足,学生在学习物理理论时缺乏实验的检验,这加大了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难度,对知识的掌握也不牢固。

继续阅读

中学物理教学课程总结

本学期任教八年级的物理课程,使用的是人教版刚出的新教材。新的教材内容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要有新的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注意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现对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简要小结如下:

一、精心备教全面把握新课程标准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新课程标准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大纲,课前我熟读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理念的相关资料,透彻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标准,力争在每节课前仔细研读然后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在教学每个一节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从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学生的各项素质有较大的提高。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的源泉。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主要是这样做的:教学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输式教学、不提倡死记硬背,多让学生参与课堂实验和课外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亲身体验和感悟。其次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搞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也联系家长开展家庭活动。另外在课堂上开展适当的情景教学和课堂游戏,教学中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课堂更生动也能激发学习兴趣。

三,重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知道科学探究是增加学生体验的一种有效方式探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在教学中多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创设探究情景,若器材不足或没有器材,我就自制或教学生自制,起初探究课很难把握课堂,感觉有些杂乱,经一段时间懂得坚持发现收获较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明显增强,而且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以后的教学中老师比较轻松而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

四、多给学生鼓励和帮助培养学习自信心

继续阅读

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探究

一、动态生成性教学模式

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课堂教学中不能机械确定一种思路教学,即时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例如我在讲授《如何选择教育储蓄》:为了准备小颖6年后上大学的费用5000元,他的父母现在就参加了教育储蓄。已知一年期的年利率2.55%,三年期的年利率2.70%,六年期的年利率2.88%。有两种储蓄方式:(1)直接存一个6年期;(2)先存一个3年期的,3年后将本息和自动转存一个3年期。你认为那种储蓄方式开始存入的本金比较少?学生在分组讨论,通过方程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我引导同学们讨论看是否还有其它方案?不一会儿就有学生回答:“可以先存一年后再转存一年、存一年…”、“先存两年后再转存两年、存两年”、“先存一年后再转存两年、存三年”、“先存两年后再转存一年、存三年”、“先存三年后再转存两年、存一年”等等,气氛非常活跃,而且经过计算后,学生又发现了新大陆:“后三种方案是同样的效果,它们的答案是一样的。”互相讨论下去,终于找到了原因:“通过乘法交换律三个方程可以变成一样的方程。”因此在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和与人分享的氛围中,使得学生“做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在增加,数学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二、预学导学悟学教学模式

预学包括教案预学、学案预学;导学包括疑难导学、问题探究;悟学包括反思悟学、课堂训练。在该教学模式下,改变了学生过去被动听课、被动思维封闭式的单一吸纳和传承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学习的成败取决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课前进行自学,认真准备“预学案”,一般能带着预学的收获和疑问走进课堂。他们的精神状态不再是被动的应付,而是怀着自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主动的探究。课堂上通过自己的独立思维,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生活所需,成为自主、自觉、能动的行为。

三、大胆让学生讲题教学模式

我在教九年级中考前复习课时,经常采用学生讲题模式教学。学生讲题活动,其教学的实质在于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当然教师的主导性也不容忽视,主导在“讲题”前预设、选人和备题,主导在“讲题”中倾听、追问和点评,主导在“讲题”后评价、激励与导向。在学生讲题活动过程中,教师起的是积极的主导作用,无论是讲题的学生,还是听讲的学生、互动的学生,体现为积极的智力参与和主动的知识建构。

总之,课堂教学应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范围之内,“数学是过程,学数学就是做数学,就是去解决一个问题,获得一种体验,获得自信。”使我们的学生拥有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达到自信的学习、生存和发展。

作者:毛设计单位:河南省洛阳市第二十三中

继续阅读

中学新课程体育教学论文

一、学习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师水平

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必须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教学本身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向过程,所以学科教学本身就应该有两部分,那就是教师如何教、学生怎么学。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中学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关注教师怎样教,基本上是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在进行教学,很少去考虑学生的感受和要求,一般是教师讲解和示范动作,然后要求学生反复地练习、熟悉,这就导致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而导致兴趣下降,最终导致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要关注学生、关注学情,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主人,关注学生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来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和教学流程,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爱上体育课。这样的新要求势必需要我们中学体育教师要学习、了解新课程的要求和理念,新课程要主动地学习那些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我们的课堂质量。同时,我们教师要有危机意识,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这样才能为上好体育课做好准备。

二、关注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参与到课堂

上来体育课是唯一的室外课,而且学生亲自参与的程度很高,这对于整天在教室里学习的学生来说是充满着很大的吸引力的。但是我们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需求,使学生不是真正地参与,而往往是表面地应付,这会使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关注学生的需求事实上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安排和设计教学活动,要使体育课堂教学形式尽可能的多样化、娱乐化、兴趣化,可以把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学生才会因为喜欢而参与,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参与,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课堂教学效果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三、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对学习活动是否有兴趣,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习活动中教学内容更新的程度和组织的趣味有效性。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要注意选择一些趣味性和实效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法,使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多样有趣、生动活泼,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新颖多变,不能总是老一套。如准备活动老是“慢跑+徒手定位操”,学生便会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效果自然也不会好。如果能结合基本部分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运用一些“花样”跑、活动性游戏以及双人操等练习手段,学生的情绪就会高涨,效果也就大不一样。还可以将以往已掌握的基本技能,让学生自编一套操在上课前的准备活动上轮流带操,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组织教法的严密紧凑、一环扣一环,使学生做完上一练习,就盼着做下一练习。

四、重视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我们体育教师利用好这一平台,能够更好地展现体育课堂的魅力,使学生更喜欢体育锻炼、喜欢上体育课。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抓好每天的跑操和课间活动,尽可能地使这些活动规范化、兴趣化、大众化,力争使学生都喜欢参加、愿意参加;同时,多组织一些课余的体育锻炼活动,如一些有意思的游戏比赛,为学生紧张的学习缓解压力;组织篮球赛、乒乓球赛等,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同时为学生的生活增加趣味。

继续阅读

仪器分析课程中学习通教学平台的应用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移动教学已成为新的教学趋势,带来了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上的巨大变革。本文介绍了“学习通”移动教学平台在专业课“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具体使用方法、反思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探索通过移动教学平台与课程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学习通”;仪器分析;移动学习

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所组成的人类特有的、培育人才的社会活动,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能。教学的方式和途径与社会科技水平息息相关,马歇尔•麦克卢汉指出“新技术是一种革命的动因”,技术对社会和人的影响远大于其传递的具体内容[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促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2],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推进教育现代化[3]。近年来,移动数据流量、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已成为大众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大学生,越来越喜欢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和交流。截至2015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6.20亿,超过网民总数的90%[4],手机已成为当代社会主流的上网设备,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全面到来。操作简单、灵活便捷的移动教学已成为新的教学趋势,在高校中已经越来越普及。“学习通”是超星尔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平台。通过“学习通”可以进行课程资源建设、班级讨论、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签到、选人、测验、主题讨论、分组任务等)并生成学习报告供实时查看,具有拓展学习空间和时间的优势。目前,“学习通”在各高校应用较为普遍,在安徽省已举办过两届“超星杯”移动教学大赛,“学习通”使用情况也成为各校教学检查的项目之一。笔者自2017年开始将专业核心课仪器分析与“学习通”结合起来,探索合理利用“学习通”,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参与程度的方法,并反思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充分发挥“学习通”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学习通”在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应用

仪器分析为我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交叉学科多,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且实践性强的特点,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五大内容,并进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红外光谱图的采集、原子吸收操作、气相色谱操作、高效液相色谱操作五项实验。在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由于知识点较多,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把握和理解存在薄弱环节;同时,出于实验设备台套数和操作安全性方面的考虑,我们针对大型仪器采取了仿真+实操的实验模式,学生必须通过原子吸收等仿真软件的学习和考核后才能上机操作,但仿真操作占用的时间过长,上机实际操作的时间受到了影响。因此,授课教师通过“学习通”进行了如下操作:在理论课方面:(1)课程资源建设:提前将视频、PPT和试题库等上传到超星云盘中。可汗课程和脑科学研究表明,人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在10分钟左右,学生课外时间也存在碎片化现象,因此理论教学视频均为微课。(2)明确教学要求:课程开始前2-3天,教师将教学资源传至“学习通”章节中,并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学生自主观看章节内容,完成预习作业,总结自己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3)解决问题式的课堂教学:教师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课程理论体系的构建和重点、难点的剖析。在重要知识点学习后,发放测试题目;学生答题并反馈学习情况,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讨论和强化。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以学习组的形式分组任务。(4)拓展型的课后任务: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主动检索资料,并通过讨论去粗存精,完成分组任务。在此环节中,教师应及时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根据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调整教学策略并对学生的学习提出指导意见,让学生提升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实验课程方面:实验前,教师上传以实验操作视频和操作注意事项为主的实验资源;学生结合理论学习内容,对实验涉及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并要根据操作视频写出预习报告。实验中,教师检查实验预习情况,并就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气相操作时,为什么是按氮气、空气、氢气的顺序开启,进样分析结束后为什么要进行升温操作等,促进学生从“怎么做”到“为什么这么做”的提升,将实际操作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教师实验演示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出现问题时,应及时提出并组织讨论。实验后,学生以实验组为单位,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并通过组间互评的方式,让实验组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教师批改实验报告,辅助学生进行实验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总结。

2.“学习通”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使用“学习通”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所提高,主体性得到了发挥,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实验的上手速度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如下问题:(1)学生对教学资源的要求不同。学生按信息源偏好分为视觉性、听觉型、动觉型和混合型。不同类型的学生对于教学资源的展示形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视觉性同学喜欢通过图片、视频等进行学习,听觉型偏好语言交流与讨论,动觉型偏好动手操作[5]。(2)分层教学不易实现。班级授课具有“容量大、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但学生学习基础、能力的差别导致其学习程度存在差别,皮亚杰、赞科夫等的理论也反应了“分层教学”的必要性[6]。在同一教学资源下,如何实现对学生层次的合理划分、调整,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任务和考核方式,兼顾分层与公平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3)占用课余时间长。教师通过“学习通”在课前、课上、课下均为学生设计了活动,拓展了教学的空间和时间,也占用了学生大量课余时间,以单独课程做试点时还勉强能接受,若普遍展开,则会极大的增加学生的学业压力,对课前、中、后活动的效果也会造成影响。(4)交流不及时的问题。目前,大众交流使用微信、QQ仍为主流,对于老师的通知,可以采用电话提醒等引起学生注意,但“学习通”讨论群中的信息和学生留言老师可能查看不及时,影响了沟通的实时性。(5)创新性和前沿性知识不足。“学习通”的学习资源多为电子书和课程教学视频,但资讯类信息较少,导致知识的前瞻性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在资源建设方面,应丰富资源类型。同时上传微课视频、PPT、案例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且教学资源上传到参考资料中,对学习形式不做强制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偏好进行选择,最终完成章节中的预习测验即可。在分层教学方面,我们对学生、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都进行了分层。首先,利用了分组功能,分为基础组、发展组、提高组,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入分组,不同组的教学目标具有渐进性。其次,在内容设置方面:预习任务按照80%简单,10%中等、10%困难的梯度进行设置,在基础组学生能基本完成预习任务的前提下,兼顾发展组和提高组,保持各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分组任务中注意题目设置的难度和形式:基础组、发展组、提高组的任务内容难度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多设置简答题、论述题,给学生发挥空间,也有利于老师的分层考核。每过一段时间,根据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分组的调整。最后,综合结果性和过程性考核,对学习努力的同学较高的平时分,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时长方面,应在设计预习任务和课后作业时突出重点,使学生在半小时左右完成预习任务和课后任务;讨论等活动,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在沟通时效性方面,我们目前通过两个途径进行解决:一是学生可以把遇到的问题发到讨论区,由学习程度较好的同学帮助解决,达到学生互帮互助,问题内部消化的效果。对于提供帮助的同学,教师给与课堂积分作为奖励,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学生可以通过QQ、微信、电话与老师联系。当然,课后任务一般在课后两天内完成,教师在这个时间段也要经常登陆“学习通”查看学生动态。也建议“学习通”软件能与微信或QQ互通,对“学习通”内的未查看信息进行提醒。在知识前沿性方面,我们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更新及时、内容可信的网站,对于一些内容质量好的文章,也可以通过“学习通”发送链接进行介绍和推广,作为学习的有力补充。

结语

继续阅读

中学舞蹈教学现状

一、我国中学舞蹈教学现状

(一)舞蹈教学已经取得的成果1.中学舞蹈课程体系不断完善随着我国中学舞蹈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舞蹈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当今社会对于高素质全面化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单纯的传统舞蹈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当前的中学舞蹈课程中,除了传统的舞蹈以外加入了拉丁舞、肚皮舞、爵士舞及现代舞等舞蹈课程安排。现代舞作为一种将个人感官性、开放性风采完全展现出来的舞蹈形式,在应用于中学舞蹈教学时,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肢体表达能力。舞蹈作为一种可以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运动,有效开发了学生的主观性思维,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极大的帮助。拉丁舞与肚皮舞作为热情奔放的外国舞蹈形式,自引入我国后就被广泛推广和普及,相对于以往中学舞蹈课程安排的单一性,加入这类热情奔放的舞蹈课程安排以后,可以有效改善中学舞蹈课程的氛围,使学生在热爱舞蹈的同时,以更加热情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些全新舞蹈体系的加入,使得中学舞蹈课程不断完善的同时,能更好地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更加优秀的精神文明风貌。2.舞蹈教学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改革长期以来,无论在中学课堂还是小学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来的通常都是处于一个长期伏案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对于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有着极大的危害性。教育改革对于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尤为关注,学生建立良好的精神文明风貌,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些都是教育改革所期望的内容。舞蹈教学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模式简单,学生需要在实际的舞蹈练习中逐渐达到教学要求。在舞蹈学习过程中,欢快的舞步配合轻快的音乐,学生的韧带、关节、骨骼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都在不断提高。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学生通过舞蹈锻炼有助其生长发育,同时,还能在舞蹈运动中塑造标准优质的形体,从而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创造一个优秀的身体条件。舞蹈学习中,要求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来进行每一次的练习,有效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由此可见,舞蹈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推广与实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学素质教育的发展水平。3.教师素养得到提升舞蹈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有着极大的要求,中学舞蹈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就取决于舞蹈老师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我国中学舞蹈教学中,对于教师的授课水平及自身综合素质都有极高的要求,在保证教师能力的同时,对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难点与创新都予以了很大程度上的帮助,进而使得中学舞蹈教育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也为有效开发中学舞蹈课程并发展中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基础。

(二)舞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舞蹈教学缺乏个性化教育首先,中学舞蹈课程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的问题,教学内容普遍按照系统教学模式,没有将舞蹈课程作为素质教育来合理安排。其次,在授课与舞蹈练习中,中学舞蹈课程安排往往不会考虑学生的个人因素,舞蹈课程教学也并非是将学生当作专业舞蹈者进行培训,所以在舞蹈课程中往往会让学生觉得缺乏个性化。2.舞蹈教育基础设施落后中学舞蹈教学中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在实际教学中,舞蹈场地的缺陷造成中学舞蹈教学在实际授课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同时多媒体设备的欠缺也使得舞蹈教学的方式较为落后,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中学舞蹈教材有待完善中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几乎每一个时间段都有重要的课程安排。在目前的中学舞蹈教材中,却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中学舞蹈教材中对于中学生的舞蹈教学安排了大量的练习及学习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与日常生活中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练习舞蹈内容,这一点与中学生现实情况相违背,充分反映了目前的中学舞蹈教材在课程安排和内容涉及上有待完善。同时中学舞蹈教材在教学安排上没有合理考虑我国中学的实际情况,实施教材中所要求的器材及场地设施是目前大部分中学所无法达到的。所以有效合理地设计教材内容,是眼下中学舞蹈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4.舞蹈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舞蹈教学主要应注重对学生的肢体训练,通过长时间的动作训练让学生达到肢体协调的程度。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观察、想象、视听、记忆、思维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以此保证学生在舞蹈学习中跟得上教师的讲解和教材的进度。在课程教学中依靠舞蹈老师对教材的讲解,通过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建立直观的认识,最后由授课老师将舞蹈进行动作分解,进行有效的教学。在这一系列的教学程序中,只是单纯依靠理论内容,是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对于当下中学舞蹈教学中出现的理论重于实践的现象,应该予以及时纠正和改善。

二、提高中学舞蹈教学质量的对策

针对中学舞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中学舞蹈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教学实践等方面,为中学舞蹈教学提供合理有效的对策,希望改变中学舞蹈教学现状。

(一)选取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和方法教育理念是教学质量抽象化的具体表现,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可以引导并且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有效地获得知识。在提高中学舞蹈教学质量方面,应通过对以往教学方法的改进,并对课堂教学进行重新构建,为中学舞蹈教育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帮助。例如,学生在进行舞蹈赏析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舞蹈视频教学,并且可以就课程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将课堂作为舞台进行实际演练,然后对学生舞蹈中的不足与优点进行评价。根据课程的需要还可以将舞蹈赏析课变为学生展示自己舞蹈水平与个人魅力的舞台,通过开设“舞蹈大讲堂”,将学生的学习情绪带动起来,在兴趣与乐趣的帮助下更好地让学生进行课堂学习。1.调整教学内容,变被动为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来选择一些课程的内容,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例如在传统的以民族舞蹈为主的中学舞蹈教学中可以加入一些中学生喜闻乐见的舞种,例如拉丁舞、集体舞、街舞、爵士舞、交谊舞等,在进行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内容有了比较大的兴趣,他们会比较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不一定每次活动都是老师来教授舞蹈,可以让爵士舞、街舞跳得较好的学生来当“老师”,那么我们的课堂将变为互动互进、精彩异常的大舞台。2.创新教学形式,变课堂为舞台。改变以往的课堂授课模式,开创新颖的小组排练、舞台展示等形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表演、欣赏和评价中带来开心、愉悦,他们的舞蹈技能、舞蹈兴趣、审美情趣和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高。在快乐中学习,学生的学习会变得更有效。3.创新教学方法,变单一,为丰富。传统的舞蹈课堂都是单纯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样的方式比较单一,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在学习舞蹈之前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欣赏优秀的、完整的舞蹈,可以让他们多感官参与来感受欣赏,加深学生对舞蹈整体风格和情绪的理解,为舞蹈的学习做很好的铺垫;在舞蹈学习之后在来欣赏完整的舞蹈,同样可以给学生很多的启示和提升:演员们的动作、表情、服饰以及队形的变化、道具的运用等。合理地利用这些教学设备可以为教学带来更多的帮助。

(二)完善舞蹈教学基础设施舞蹈教学作为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性与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实施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设施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对于能否更好地实施舞蹈教学有着极大的影响。完善舞蹈基础设施成为当下中学舞蹈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舞蹈教学离不开音乐,音乐是舞蹈表演中掌握舞蹈节奏、学习舞蹈内容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舞蹈教学中,首先需要完善音箱设备,同时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大量的经典舞蹈曲目,为学生的舞蹈学习提供有力保障。2.场地是舞蹈学习的重要条件。高效的舞蹈教学离不开正确合理的舞蹈学习环境,一个好的场地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好的舞蹈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的舞蹈课程学习提供相对安全的防范保障,能降低舞蹈练习的风险指数。3.多媒体电子设备作为舞蹈学习中不可忽缺的部分,是学生舞蹈学习的重要保障因素之一。通过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录制,为学生及教师提供参考与分析的依据。同时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些电子设备进行网络学习,从而获得更好的舞蹈学习成绩。

(三)完善中学舞蹈教学体系针对舞蹈教学中的不足,就舞蹈教学今后发展方式进行合理有效的探讨及研究,完善中学舞蹈教学体系,显得尤其重要。1.国内中学舞蹈教育应该在推行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将舞蹈教学作为特色辅助教学,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及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将教育理念真正进行落实,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中学舞蹈教学作为常规素质教育,在进行创新与完善的过程中,可以将舞蹈教学进行更加普及的推广与应用,通过在校园内开展舞蹈大讲堂活动,向学生展示舞蹈的魅力,让更多学生喜欢并且热爱上这项活动,为我国素质教育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3.常规舞蹈教学课程单一,往往会显得枯燥乏味,在中学舞蹈课程的改革中,对于舞蹈课程上做出更大的创新,是改善中学舞蹈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对舞蹈方式进行改变,结合不同的舞蹈形式(拉丁舞、新疆舞、芭蕾舞等)对课程内容进行多方面的讲解,实现课堂教学的多面化。

继续阅读

物理教学法实验与中学物理实验衔接问题

1问题由来:社会变迁的挑战

建国以来,高师院校(简称高师,下同)为我国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输送了大批人才,为国家建设和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与非师院校的竞争加剧以及中小学生源的减少、教师的饱和,高师院校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摆在高师院校面前的一个非常艰巨而现实的问题.我们认为,首先,高师的发展要摆正自己的方向,要继续发展优势领域,始终把培养中学教师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其次,高师需要开展有效的改革,应该“向下看”,也就是改革的理念与方式面向基础教育一线,在与教育实践的联系中建立两者之间的有效衔接.笔者在高师工作,同时指导中学物理的教育实习,结合多年教授的科目和经验,对物理教学法实验开展了一系列改革,目的在于将高师教学法实验与中学物理实验课程紧密衔接起来,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较快适应中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工作.现将物理教学法实验教学改革的做法与思路展示出来,期望对高师的教学改革有所启示.

2教学法实验的困境:重视不够

物理教学法实验①是高师物理师范生的必修课程,是培养高师物理师范生实验技能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师范生掌握中学物理基本仪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自制教具等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很多高师院校经常将教学法实验置于教学法(或教学论)课程之内,加之教学法实验课程没有像普通物理实验那样有“深度”,经常被忽视或边缘化,同时与中学联系不足,改革力度不够,课程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从1990年到2010年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检索.以“物理教学法实验”为主题,仅检索到20条文献,以“物理教法实验”为主题检索到7条,以“物理教学论实验”为主题检索到1条,以“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为主题检索到14条,以“物理教材教法实验”为主题检索到1条.而且,相对来说发表的期刊层次都不高.对于这样一个对物理教师教育至关重要的传统课程,研究成果之少确实令人乍舌!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中阶段,《课程标准》都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培养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我们的师范生毕业后是否能顺利完成这个育人目标还是个未知数.笔者虽没有开展过系统的调查,但从目前教学法实验课程的地位和研究情况来看,我们的准教师们是很难顺利达到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如果我们还坚持按照原有的课程不加改变,教学法实验课程可能连生存的空间都没有了,物理教学法实验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困境.

3改革的措施:方式与内容

3.1加强实验理念的衔接实验理念是改革的“向导”.高师物理教学法实验是为培养适合中学物理教学的教师服务的,物理教学法实验的理念必须与中学阶段的物理实验目标一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和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早在1950年教育部颁布的《物理精简纲要》中提出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把实验插在讲授中间,便于学习和理解”[1],1956年在《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又明确规定,“学生实验不仅使学生明确而巩固地掌握物理知识的重要方式,而且是使学生获得使用量具仪器和工具的实际手段.”[1]如今,课程改革对中学物理实验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例如在高中物理实验专题的开设目的中提到,“……使学生较为深入地学习物理实验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2]时代的变迁为中学物理实验目标注入了新的内涵,根据传统的中学物理实验目标来规范现时的教学法实验将会毫无意义,更无法适应中学物理课程的实际情况.为此,物理教学法实验必须从目标和理念上加强与中学的衔接,让师范生明确物理教学法实验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师范生顺利完成中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素养和实验能力,而不是仅仅认识几个仪器、会操作几个实验.我们在开展物理教学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紧密围绕新课程中学物理实验的课程目的和理念,积极加强与中学衔接,提高指导教师和学生对物理教学法实验的理论认识,为课程定位奠定了基础.

3.2更新实验课程内容实验内容是改革的“抓手”.任何改革都要针对具体的内容,否则会显得空洞而不现实.物理教学法实验与中学密切联系又高于中学,教学法实验课程的题目和内容应该有一致的部分,也要有不同之处,只有加强与中学物理实验内容的联系,才能有效促进实验课程的衔接.根据新课程理念及中学物理实验课程的设置情况,我们及时对实验内容做了调整.首先,删除了陈旧以及在普通物理实验中做过的实验内容,包括电影机的放映技术、气垫导轨、基本测量①等.其次,适当增加了与新课程实验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光敏电阻、热敏电阻、逻辑电路、光电效应、万用表使用、传感器使用等.同时部分修改了可以改进的实验内容,例如由于萘有一定毒性,我们将晶体的熔解和凝固实验改成海波和焊锡的熔解与凝固;改变牛顿第三定律在传统上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做法,用力传感器来完成实验,使学生更加熟悉中学课程中涉及到的传感器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改革,大大加强了与中学物理实验的联系,很多在校外有教学实践的学生都感觉到教学法实验对中学物理教学的直接指导作用.

3.3改革实验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改革的“途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指教师讲解原理、拟定方案、演示操作,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填写表格,完成实验报告.[3]但它的教条化、统一化、静态化的弊端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3]很难想象一个只会跟着教师模仿实验的师范生能在工作岗位上成为优秀的教师.我们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首先,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解、演示的方式.教师在课前只对学生做简单的介绍,通过学生的自学和研讨完成实验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探讨,遇到典型问题在小组内共同探讨解决,培养了学生协作实验的习惯.其次,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教师角色,进行实验的演示和讲解.每个学生的讲解、演示实验过程每学期轮换一次,如果第一轮不合格还要进行第二轮,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其他学生和教师担当“学生”和“评委”.第三,增加实验探究的内容.实验探究是中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师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是将来指导中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基础,只有在职前培训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训练才能适应中学阶段的实验探究教学.为此,在物理教学法实验中,除了常规的物理实验探究之外,我们增加了2周在探究实验室利用传感器开展的实验探究教学.

继续阅读

骨干教师培训体系探讨

1培训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在我省开展中学数字化实验骨干教师培训,其课程体系设置要根据贵州实际,符合贵州省情,充分考虑贵州是一个基础教育相对落后、中学数字化实验开展相对较晚的省份。因此,课程体系制定的指导思想是以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主线,以加强贵州中学数字化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为目的,培养中学数字化实验师资,着力解决目前我省中学数字化实验教师严重缺乏的问题,提升中学数字化实验教师教学水平,建立一支能够起到引领、示范和承担各地培训的中学数字化实验骨干教师队伍。中学数字化实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体系的制定,目标是要通过培训,使受训教师掌握中学数字化实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术,提高数字化实验的教学能力;通过培训,提高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在中学数字化实验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培训,使培训者初步具备中学数字化实验教学的设计与研究能力。任务是设计好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数字化实验课程培训内容,完善培训课程体系,探索有效和符合贵州实际的中学数字化实验培训内容,为贵州培养一批中学数字化实验骨干教师,为贵州的基础教育服务。

2中学数字化实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体系设置

结合贵州省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实际,根据全省中学开展数字化实验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及中学数字化实验教师掌握数字化实验教学能力、专业水平情况,我省中学数字化实验骨干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应以“重基础、强操作、重实际、强能力”的原则来制定,培训模式分集中培训、校本研修、反思总结三个阶段进行。

2.1集中培训课程体系集中培训阶段内容由五个课程模块组成,详见表1。

2.1.1数字化实验概论模块数字化实验概论模块含数字化实验室的基本概念、我国中学数字化实验开展概况、我省中学数字化实验发展情况、教育部2000—2010年中小学实验室(数字化实验室)装备规范说明等。

2.1.2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模块学习各种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主要介绍物理中的位移、时间、温度、力、周期、电流、电压、磁场、电场、光照度、光强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化学中的温度、浊度、电导率、pH值、微电流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生物中的氧气、氧化碳、电导率、浊度、温度、湿度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2.1.3中学数字化实验软件系统模块介绍中学数字化实验软件系统,即软件系统内容与组成、传感器与软件系统的联接与设置、软件系统的使用、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实验图像图线的认识与分析、实验结果分析、实验误差分析、实验报告等内容。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