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中学化学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作者:刘晓春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中学
实验的有效实施
首先要指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步骤。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要进行什么样的实验。同时在实验中还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既要带着一些问题进行实验,又要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在学习“氯水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时,先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目的———探究“氯水的成分”,验证“氯水的性质”。先和学生一起做氯气和干燥的红纸、湿润的红纸作用的实验,观察产生的不同现象———干燥的红纸没有褪色、湿润的红纸褪色。进而思考氯气不能使干燥的红纸褪色,说明氯气本身不具备漂白性,那么使湿润红纸褪色的不是氯气又是什么?在实验中观察,带着问题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教师因势利导,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查阅资料,引出氯气和水的反应。接着布置学生完成以下探究:①使氯气褪色的是生成的盐酸吗?怎样验证你的结论?②氯水中含有哪些成分?你能用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吗?请设计出你的验证方案,完成实验报告,思考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以往学生在上到这一部分内容时,忌讳氯气的毒性、刺激性的气味,对演示实验的兴趣不高,都想往后躲,学生观察的积极性不高,自然也就谈不上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地思维,而且对后续学习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氯气的性质”,验证“氯水的成分”时,每一个学生都很兴奋、很认真。实验过程中有同学发现pH试纸变红后,中间发白或褪成浅黄色,石蕊变红后褪色,碳酸氢钠和氯水作用没有气泡……可喜的是还有同学引发了思考:pH试纸能测氯水的pH值吗?碳酸氢钠和氯水作用没有现象,是反应太慢了还是根本不反应,亦或是碳酸氢钠变质了,我用这个碳酸氢钠样品和盐酸做个对比实验看看……实验室里,同学们略显笨拙地操作着,他们在和同学热烈地交流着,讨论着自己的观察所得、所思。学生在本节课的收获不仅仅是氯水的性质。
由此可见,在实验教学中设疑激趣,开展探究性实验,通过对实验的设计、改进,使学生产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机,使学生乐于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化学知识,使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东西———获得知识的方法。在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和处理实验信息、总结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价值,思维领域不断扩大,开发出创新的潜能,从“学会”提升到“会学”的境界。
实验后适时提问
在进行化学实验一段时间以后,教师可以适时地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做实验时巩固知识,对于一些不理解的知识可以在实验过程中体会。在做一些实验以后,学生对于实验的结果和现象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那么就要要求学生正确回答实验结束以后教师提出的问题。例如,学习“从铝土矿到铝合金”时,学生在做了大量的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相关实验后,教师适时提问,督促学生及时总结,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在学生们回答问题以后,教师要给予正确的点评来帮助学生加强记忆。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杂志》2016年第五期
摘要
【目的】针对科技教育类期刊研究较少的问题,探索科技教育类核心期刊的发展策略。【方法】以核心期刊《化学教育》为例,分析其特色以及从一般期刊到连续入选核心期刊所采取的措施和办法。【结果】提炼出《化学教育》的特色及其提升学术质量的策略。【结论】坚持清晰而稳定的办刊宗旨,注重学术策划和学术服务,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审稿机制,请专家参与到办刊的实际工作中,打造属于期刊自身的学术会议品牌等可以作为科技教育类核心期刊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科技教育类期刊;核心期刊;期刊定位;学术策划;学术服务;审稿机制;学术会议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alResearchCouncil)2012年报告《基于学科的教育研究:理解和改善本科科学与工程的学习》,其中指出:美国要提升大学本科科学和工程教育的质量,需要依赖基于学科(物理、化学、地球科学、工程、天文学)的教育研究;要支持学科教育研究领域学术期刊的发展[1]。科技教育类期刊的发展对于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校科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当前有关科技教育类期刊发展的研究报道比较少,《地理教育》在栏目创新设置[2]和依托学会优质资源[3]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计算机教育》通过创新专题策划引领行业发展[4],李晓霞和姚远从科技期刊史和科学教育传播史的视角研究了《科学教育》的办刊思想[5]。通过文献检索来看,鲜见有关化学教育类核心期刊的研究报道。本文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化学教育》为例,探讨科技教育类期刊的发展策略。
1《化学教育》的特色及办刊宗旨
《化学教育》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源期刊。其分别于2008、2011和2014年连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和2014年还在同类期刊中排名第1位[6-8]。据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图书馆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化学教育》的影响因子及其在我国教育类期刊中排名见表1[9],不仅排在诸多科技教育类期刊之前,还超过了不少综合教育或大教育类期刊。
优秀老师先进材料(1)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兢兢业业,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家长的充分肯定。四年来,作为一名为孩子们服务的普普通通的教师,我始终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工作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在教学方面做到虚心求教,强化自我。在教学工作中,我严格做到教学“六认真”,坚持备课写详案,充分发挥教材重、难点,精心设计教法。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力求作业批改富有实效。在工作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合理运用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主导,以探究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开拓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切实地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对个别的差生,能悉心辅导,经常面批作业,找出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补漏;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做到谆谆善诱,耐心疏导,耐心教育。通过努力,所任教的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成为一支具有凝聚力的优秀班集体。所任教的班级分别在学年都被评为镇的“优秀班集体”,学年番禺区“先进班集体”。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带领班级积极参加了区镇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自身的能力。所培训的学生参加榄核镇举行的手抄报和阅读卡创作比赛均获二等奖,参加学校绘画、演读比赛均获一等奖;本人也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年分别参加了市小学品德校本科研课题研修班培训、番禺区小学语文新秀培训……来充实自己;尽职尽责做好各项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学年参加教具制作比赛,所制作的教具《花钟》获番禺区教具制作二等奖。除此,本人在学年度被评为镇“优秀班主任”,年、年被评为榄核镇优秀教师。年被评为番禺区优秀教师。学年被推荐为市优秀班主任。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我将继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优秀老师先进材料(2)
任现职以来,本人敬业爱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教研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教育效果方面
任现职以来,在教书育人、班级管理、培优转差方面,我不断探索、总结,成绩突出:
摘要:在中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及科学素养是个重要研究课题。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化学课外科学探究活动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当前中学课外科学探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学化学;课外科学探究活动;科技创新能力;科学素养;素质教育
1中学开展课外科学探究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目前,在中学开展课外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国家创新后备人才较好的途径之一。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由多种不同活动方式的一系列活动所构成,包括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分析判断、实验探究。课外科学探究活动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中学化学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课外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方式。
2中学化学课外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探索
就中学化学而言,笔者认为让学生开展课外科学探究活动,不在于让学生接触很前沿的化学仪器,了解前沿的化学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他们感兴趣的科学探究活动,在加深对化学科学本质的认识,巩固中学化学新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开拓他们的思维,培养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素养。如“鲜果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检验及含量测定研究”课题,既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维生素C的知识,加深对还原性等概念的理解,还能让学生熟练掌握中和滴定等基本操作,激励他们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生活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学以致用。为此,广州市铁一中学为学生开设的课外科学探究活动主题大多是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很密切的问题,有环境质量监测、污水处理及食品与健康、食品添加剂、环境安全等。通过参加探究活动,学生不仅能学以致用,更加感受到化学学科魅力,体会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不断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可谓收获良多。提高了对化学的兴趣,提高了对学习的兴趣笔者从2010年开始,坚持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科学探究活动。多年来经常遇到类似情况,不少参加化学课外科学探究活动的高一学生在高一上学期化学成绩平平,通过参加活动,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大增,增强了学习能力,不仅化学成绩提高,也促进各学科的成绩突飞猛进。有的学生在同年的市级化学竞赛中居然拿到一等奖;有的学生在高二时因成绩优异,从普通班被选入创新实验班。这些学生在受访时都提到:自从参加化学课外科学探究活动,除了积极学习化学知识,平时自己对学习时间更是抓紧,注意方式方法,学习效率更高,促进学习成绩的总体提高。提高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外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指导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在必要的时候才进行引导,从科研选题到实验方案设计、遇到问题时的分析与决策等,都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只有适度地指导和帮助,才更能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路。在指导学生过程中,经常能发现学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会提出许多精彩的建议。如“保健食品中酚酞的快速筛查方法研究”课题活动中要选择一种碱性试剂来检测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酚酞,教师以为学生会选中学化学中最常用的氢氧化钠时,学生却推荐了纯碱,因为苏打粉普通家庭都有,有利于在家中独自开展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酚酞的快速筛查。随着活动探究的进行,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认为某些减肥食品本身含有红色素的物质,会导致假阳性结果,提出如何排除样本色素干扰这样一个实践中得来的问题。他们通过很多方法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自行设计用活性炭处理滤液的方案,甚至借鉴生物课叶绿素提取的纸层析方法设计纸层析方案,最终获得成功。这个过程也就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学习和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活动,学生不仅创新意识得到培养,而且学会如何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培养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可贵精神。该活动成果获得“六中杯”广州市中学生“我与化学”活动一等奖,第29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创新项目成果二等奖。提高了文献情报的收集、阅读、分析判断能力对文献情报的收集、阅读、分析判断是每个科技创新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每个科学探究活动同样需要文献情报资料,学生要顺利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必然要学会文献情报收集与分析,学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经过具体的科学探究活动,他们不断得到历练,这方面能力必然得到提升。如某年指导高一年级开展的活动课题“快速检验红葡萄酒添加人工合成色素的方法研究”,就是由多种不同活动方式的一系列活动所构成的科学探究活动,包括资料搜集(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实验探究等。研究小组通过查阅相关书籍、食品科技网等资料,了解红葡萄酒的种类、生产过程、主要成分等,把有用的资料汇总成表;然后全体成员共同探讨,制订实施方案。在活动中,学生亲身经历了文献情报收集与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遇到问题时独立思考并努力尝试解决问题,以及最后的科研论文写作等整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很好地提高了综合素质。该活动成果获得第30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创新项目成果二等奖。培养了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作风学生在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认真求是、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如某年高二学生组成的几个研究小组开展化学课外科学探究活动,分别选定“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性质研究”“牛黄真伪质量的鉴别方法研究”“杨箕涌水质检测研究”“污渍去无踪,衣服更干净——清洁衣服上各种污渍的方法探究”等课题。他们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刚开始时不太注重实验细节,没有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也记录得很零乱。开展了几次活动下来没什么收获,分析失败原因也是一头雾水。作为指导教师,笔者适时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并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叮嘱他们要注重实验细节,一定要做好实验记录,勤于思考。他们重新查阅资料,对实验进行合理分析,通过自己不断尝试,改进实验方法,调整试剂用量和实验步骤;当出现与方案预想不一致时,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发现问题所在。虽然困难重重,他们仍坚持下来,耗时许久,终于取得一定成果。其中“牛黄真伪质量的鉴别方法研究”课题成果获第30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创新项目成果一等奖。
3开展中学化学课外科学探究活动的问题与思考
通过这几年中学课外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探索,取得不少成绩,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反思与探讨。观念陈旧,勇气不足在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下,地方教育领导、学校以及教师绝对首要的追求目标依然是升学率,教师只有抓学科成绩才能应付学校的压力,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开展课外科学探究等活动应从转变领导、师生观念开始,树立课外科学探究活动能对常规教学有正面作用的观念,并从学校层面出发,号召师生积极参加,大家勇于尝试。支持不够,人力、财力缺乏中学化学实验室条件有限,仅能满足常规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需要,仪器设备的匮乏客观上阻碍了中学化学课外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人力上,一般学校几乎没有专职科技辅导员,导致辅导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承担辅导任务的要么是学科教师,要么是实验教师,参与科技教育研究及活动培训的机会极少。机制上,缺乏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评价和奖励机制,影响了科技辅导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应对活动给予一定经费支持,添置相应仪器设备,给教师提供更多科技教育培训机会,完善奖励机制。急功近利,适得其反不少学校为满足目前素质教育需要,也开展了一些课外科学探究活动,但学校和学生对此类活动的态度并不端正,多是应付各类比赛。很多学校只注重比赛结果,忽视学生的探索过程,随着比赛结束,活动也结束,没有坚持长久、深入地开展一项活动。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仅培养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反而会让学生产生不劳而获、弄虚作假、急功近利的思想。困难重重,任重道远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远非一日之功。素质教育虽实行多年,但从每年新入学的学生在对待课外科学探究活动的态度、参与的热情、提出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究的精神等方面,就可以看出来旧习惯和旧观念根深蒂固,素质教育存在缺位。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紧迫,中学科技教育工作者依然任重道远。
给杂志投稿,需要先拥有杂志的投稿方式,杂志的投稿联系方式可以上百度搜索。然后按着投稿方式投稿。有详细的约稿函和刊物的介绍。
大多数报刊杂志都有相对稳定的作者群和稿源,要在激烈的用稿竞争中获胜,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使自己的作品尽可能变成铅字,让你的研究成果为更多的人认可和受益,也让大家与你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投稿时须注意以下5个问题:
一、投稿要对路
每种杂志都有自己特定的办报(刊)方针和宗旨,有自己的读者对象,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搞清它的发行出版周期是双月刊、季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如果是报纸的话,是日报、周二报、周报还是半月报、月报,接下来要了解各种报刊都开设了哪些栏目,各栏目都发表些什么样的文章,可能的话还应该了解一下报刊的办刊历史,看看近年都发表过什么样的文章,对照一下你研究的问题以及撰写的论文原来有没有人研究过写过,研究现状如何,原来发表过的此类文章是从哪些角度写的,你的文章有无创新发展。此外,还应对报刊的发稿动态和走向以及下一步热点稿件是哪一类进行研究,最后看看你撰写的文章适合于哪些报刊的哪些栏目,投寄时最好在信封上注明栏目名称,以便于编辑人员及时准确地处理稿件。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对有关报刊必须多看、多翻阅,至少对近期目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投稿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致于把中学化学教学方面的稿件寄给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
二、注意把握时机
教研论文按时效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时效性强,与教学进度配合(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的新教材教学参考,各种同步练习等),另一类时效性不强,与教学进度无关。后者什么时候投稿都行,而前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提前量,到底提前多长时间投稿,一般报刊都会通过报刊启示提醒读者和作者。正常情况下,如果报刊没有规定,与教学进度配合的稿件,双月刊、月刊应提前4—6个月。总的说来,新闻类稿件越及时越好,报刊发行周期越短,提前量相应要小些。
三、注意格式要规范
如果稿件是手写的,要注意书写认真规范,整洁清楚,无错别字,标点符号准确无误,而且必须使用方格稿纸誊清,注明每页字数。如果是打印稿,还应注意字不可太小,一般正文部分以三号字或小三号字为宜,页脚须注明页数与字数,便于编辑排版时参考。一般报刊编辑部都不收复写稿和复印稿。不少报刊编辑部对稿件格式都有详细而明确的要求,投稿前要认真研究。正规论文的格式应该是标题、标题之下是通讯地址、通讯地址之后是加小括号的邮政编码,然后空格后是作者姓名。较长的论文在正文之前应有200—300字的“摘要”,和不超过5个的关键词,以便于编辑阅稿时节约时间,了解要点,通常正文之后还应注明“引文出处”或“备注”以及主要参考书目,参考书目要写清书名、出版社名、版本、编著者等。如果是第一次投稿,最好文后加“作者简介”,以方便编辑了解情况,建立作者档案,同时这也是自我推销的需要。当然,简介必须实事求是,不可海吹,因为稿件最后能否采用,不是看你的简介来决定,关键还是稿件的质量,提高命中率的根本还在于稿件质量。
**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一、踏遍黎村苗寨,心系穷乡孩子。
**同志**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师专毕业后,主动要求到偏僻的黎、苗居地琼中县红岛中学任教,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为了黎、苗同胞的孩子不失学,曾老师的足迹踏遍了这里的每一个黎村苗寨.有一次,当他听说一名苗族学生辍学回家准备成亲时,立即连夜走了三十几里山路赶到苗寨,劝说家长,让孩子回校上学。为了提高黎苗同胞的科学文化素质,曾老师不计任何报酬的为他们补课。他还多次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挤出钱来,为贫困的学生交学费、买学习用品…。曾老师那无私奉献的品德受到当地黎、苗同胞的一致赞誉。
二、甘当配角,无私奉献。
**同志**年底调入**市**中学从事实验教学工作。众所周知,化学、生物实验工作又脏又累,还经常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待遇又低。但曾老师不计个人得失,为尽快改变农村学校实验教学的落后面貌,他超负荷地工作,一人兼全校化学、生物实验室管理和全校的实验教学任务。他白天在旧仓库里寻找仪器药品,晚上在实验室鉴定、提纯试剂;他利用节假日和中午休息时间准备仪器药品,利用晚上时间给学生上分组实验课。在短时间内,使**中学的化学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年,在全省普及实验教学检查中,**中学获得99.3分的好成绩,列全市第一名,并受到省教育厅的表彰奖励。20**年,全市教学评估检查中,**中学实验教学部分列全市第一名。
三、制作教具,服务教学。
为改变农村学校实验室缺乏实验器材的状况,曾老师认真研究实验教学大纲,钻研如何运用不同的教具突出课堂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他认为通过自己制作教具,是解决农村学校实验器材缺乏的好方法,他为此写下了十几万字的实验笔记和教具改进资料。并放弃休息时间,走街串巷,寻找有用的实验器材替代品,制作了一大批教具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为学校节省了大笔资金。他还积极指导青年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开展课堂教学,他制作的幻灯投影片“实验室制取氢气并还原氧化铜”荣获省电教教材评比三等奖。几年来,曾老师制作的教具荣获省级奖1项,市级奖9项。
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曾文忠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一、踏遍黎村苗寨,心系穷乡孩子。
曾文忠同志19*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师专毕业后,主动要求到偏僻的黎、苗居地琼中县红岛中学任教,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为了黎、苗同胞的孩子不失学,曾老师的足迹踏遍了这里的每一个黎村苗寨.有一次,当他听说一名苗族学生辍学回家准备成亲时,立即连夜走了三十几里山路赶到苗寨,劝说家长,让孩子回校上学。为了提高黎苗同胞的科学文化素质,曾老师不计任何报酬的为他们补课。他还多次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挤出钱来,为贫困的学生交学费、买学习用品…。曾老师那无私奉献的品德受到当地黎、苗同胞的一致赞誉。
二、甘当配角,无私奉献。
曾文忠同志19*年底调入*市藤桥中学从事实验教学工作。众所周知,化学、生物实验工作又脏又累,还经常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待遇又低。但曾老师不计个人得失,为尽快改变农村学校实验教学的落后面貌,他超负荷地工作,一人兼全校化学、生物实验室管理和全校的实验教学任务。他白天在旧仓库里寻找仪器药品,晚上在实验室鉴定、提纯试剂;他利用节假日和中午休息时间准备仪器药品,利用晚上时间给学生上分组实验课。在短时间内,使藤桥中学的化学实验开出率达到100%。19*年,在全省普及实验教学检查中,藤桥中学获得99.3分的好成绩,列全市第一名,并受到省教育厅的表彰奖励。19*年,全市教学评估检查中,藤桥中学实验教学部分列全市第一名。
三、制作教具,服务教学。
为改变农村学校实验室缺乏实验器材的状况,曾老师认真研究实验教学大纲,钻研如何运用不同的教具突出课堂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他认为通过自己制作教具,是解决农村学校实验器材缺乏的好方法,他为此写下了十几万字的实验笔记和教具改进资料。并放弃休息时间,走街串巷,寻找有用的实验器材替代品,制作了一大批教具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为学校节省了大笔资金。他还积极指导青年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开展课堂教学,他制作的幻灯投影片“实验室制取氢气并还原氧化铜”荣获省电教教材评比三等奖。几年来,曾老师制作的教具荣获省级奖1项,市级奖9项。
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一、踏遍黎村苗寨,心系穷乡孩子
同志1990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师专毕业后,主动要求到偏僻的黎、苗居地琼中县红岛中学任教,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为了黎、苗同胞的孩子不失学,曾老师的足迹踏遍了这里的每一个黎村苗寨.有一次,当他听说一名苗族学生辍学回家准备成亲时,立即连夜走了三十几里山路赶到苗寨,劝说家长,让孩子回校上学。为了提高黎苗同胞的科学文化素质,曾老师不计任何报酬的为他们补课。他还多次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挤出钱来,为贫困的学生交学费、买学习用品…。曾老师那无私奉献的品德受到当地黎、苗同胞的一致赞誉。
二、甘当配角,无私奉献
同志1993年底调入三亚市藤桥中学从事实验教学工作。众所周知,化学、生物实验工作又脏又累,还经常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待遇又低。但曾老师不计个人得失,为尽快改变农村学校实验教学的落后面貌,他超负荷地工作,一人兼全校化学、生物实验室管理和全校的实验教学任务。他白天在旧仓库里寻找仪器药品,晚上在实验室鉴定、提纯试剂;他利用节假日和中午休息时间准备仪器药品,利用晚上时间给学生上分组实验课。在短时间内,使藤桥中学的化学实验开出率达到100%。1994年,在全省普及实验教学检查中,藤桥中学获得99.3分的好成绩,列全市第一名,并受到省教育厅的表彰奖励。1998年,全市教学评估检查中,藤桥中学实验教学部分列全市第一名。
三、制作教具,服务教学
为改变农村学校实验室缺乏实验器材的状况,曾老师认真研究实验教学大纲,钻研如何运用不同的教具突出课堂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他认为通过自己制作教具,是解决农村学校实验器材缺乏的好方法,他为此写下了十几万字的实验笔记和教具改进资料。并放弃休息时间,走街串巷,寻找有用的实验器材替代品,制作了一大批教具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为学校节省了大笔资金。他还积极指导青年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开展课堂教学,他制作的幻灯投影片“实验室制取氢气并还原氧化铜”荣获省电教教材评比三等奖。几年来,曾老师制作的教具荣获省级奖1项,市级奖9项。
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