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中级审计知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摘要:财务会计又称对外报告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它是以财务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主要依据,对一个特定会计主体的引起会计要素变动的交易或事项,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进行加工处理,以财务报表为主要内容的财务报告形式,定期向企业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本文对财务会计的融合教学课程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财务会计;融合教学;课程设计
一、概述
财务会计又称对外报告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财务会计具有以下特征:1.财务会计主要是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和其他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投资决策、信贷决策以及其他经济决策提供依据;2.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主要由通用财务报告加以揭示,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和规则性;3.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必须遵循公认会计原则;4.财务会计以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为基础;5.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保证绝对精确。财务会计处理的对象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使是可验证的历史信息,在其形成过程中也不能排除预测、估计和判断,很难做到绝对精确。
二、财务会计教学现状
不管是会计学专业还是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都必须学习财务会计,一般以教育部1998年公布的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法、审计学)来安排课程,财务管理专业可能再侧重管理学方面,而审计学专业侧重审计方面一些。从目前各校的专业设置来看,财务管理与会计学专业设置模糊。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没有差别,给人的感觉是: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学差不多。特别是在一些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和一些高职学校,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差不多。《会计学原理》(相当于基础会计)和《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财会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一些与财务类专业相近的专业,如工商管理、金融工程等经济管理类专业在部分高校也可能会开设。目前的部分学校,在大一第一个学期开设《会计学原理》,在第二个学期开设《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部分高校在大一第一个学期同时开设这两门课程。我们知道,会计的账务处理很难避开税法的影响,《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要讲税法,《会计学原理》要涉及,《财务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也要涉及税法,如课程涉及不当,都讲税法,这样既重复啰嗦,又浪费有限的课时。对《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部分高校开设《财务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两门课,部分高校只开设《中级财务会计》,分两个学期来讲。就某一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而言,开设《财务会计学》的同时再作为专业选修课开设《中级财务会计》,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财务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大部分内容重复讲授,在讲《财务会计学》时很难与《中级财务会计》分开来讲,而在讲《中级财务会计》也很难与《财务会计学》分开来讲,既增加了课时又没有效果,而学生听起来也是感觉重复罗嗦,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反而影响学生听课的积极性。《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着重研究企业的特殊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及特殊财务报告。部分高校作专业选修课,部分高校作为必修课来安排。有的学校放在大三学年,有的学校安排在大四第一个学期。我们知道,大四的学生大都很浮躁,所以,《高级财务会计》放在大四学习是否合适还值得商榷。
三、融合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课程时间安排的调整
一、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分析
1.行业的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在所调研的单位中,会计从业人员主要以年轻人的为主,其中也有个别单位的出纳和主办会计是年纪比较大的,而且是属于公司元老,所以这类公司的财务部门近三年基本没有招聘新人,而且近几年也没有招聘新人的计划,其他单位财务部门人员流动性还是比较大的,近三年财务部门的人员都有所变动,其中,出纳岗位变动的频率最大。
2.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根据调研的情况,目前企业有关会计类的岗位主要以下几个,每个岗位具体的能力要求如表3所示。
3.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分析(1)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江苏省从2014年开始一年组织两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上半年和下半年各进行一次。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均采用计算机考试(三科连考),另外,珠算五级按照《全国珠算技术等级鉴定标准》进行。对于企业而言,在招聘会计人员时,一般都要求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是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敲门砖,所以这个资格证书相对于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所设计的考试科目在我们现在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安排,但是,在课程的设置时间上应该作适当调整。就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通过率还不是很高,每年江苏省的通过率基本在30%-40%,所以,将这个证书作为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毕业必备的技能证书似乎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江苏省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从今年开始为一年考两次,这样我们学生考试通过的比例会有一定幅度提高。(2)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会计职称考试)目前,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分为初级资格考试和中级资格考试。报考参加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了具备基本条件(会计从业资格证)外,还应具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以上学历。考试科目为《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我们的学生在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后书就可以报考初级资格的考试,对于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凭借学校里的专业知识还是可以应对初级职称考试的。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对于会计与审计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要工作满5年才能报考,所以,我们应该在校的时候,让学生把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相关科目: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这三门课程学扎实,以备将来的中级职称考试。
二、调研结论
(一)培养目标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满足基层需要的中级应用型财务会计人员。定位于中小型企业各会计岗位直至会计主管;应能熟练进行会计信息处理,熟悉相关的会计法规、会计制度、中小企业税收筹划。
(二)职业面向与培养规格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单位还是以中小型企业的基本核算岗位为主。此次调研的企业基本都是中小型的企业,包括现在我们有部分在外面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也都是集中在中小型企业基本核算岗位,所以我们培养的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学生还是应该以基本技能为主。通过前期对行业的调研,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培养规应该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如表4所示。(最高规格总体上说“应达到会计师水平”)根据此次调研,在课程的设置上,我们更应该注重会计基本技能的培养,从曾经做的一份调查中也获得了相同的信息。从上表中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会计从业人员认为目前专科学历教育主要满足的是会计基本核算岗位,这点得到绝大多数调查对象的认可,占到75%。这也就提醒我们,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教学应该重点针对会计基本技能展开教学。另外,统计中占40%和48.33%的会计从业人员也认为通过努力、经验的增长等,专科学历人员一样可以胜任总账岗位和一般财务总管,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发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进一步提升打好基础。仅占9.17%的人员认为专科学历人员可以胜任财务总监岗,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专科学历对财务总监岗位来说相对薄弱。因此,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
(三)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根据调研情况,以及现在江苏省及常州市举行的技能比赛情况,会计与审计专业技能证书要求如表6所示。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区科级干部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办公室主任一职聘任期满和财政行事科副科长(主持工作)已满二周年的实际,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对办公室主任和财政行事科科长职位在本局进行竞聘上岗,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确保竞聘工作顺利进行。
二、竞聘职位
局办公室主任,局财政行事科科长。
三、竞聘条件
(一)基本条件
思想政治素质好,政治立场坚定,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事业心和责任心强,工作勤奋积极,实绩比较明显,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公认度,有一定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能力,具备担任中层职务所需的相关知识和工作经验,工作作风扎实,公道正派,廉洁自律,善于团结同志,近三年年度考核称职(合格)以上。
如何提高基层审计机关计算机应用水平,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计算机审计工作水平。
(一)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省厅或市局统一规划信息化建设,加强业务指导和协同,硬件上实现“六个一”,应用上做好“三个提升”。“六个一”,即一个专职机构、一个标准化机房、一套运行设备、一套办公网络、一台办公电脑(人均)、一套保障制度。“三个提升”,即使用OA办公,应用AO审计,开展数据分析,努力提升信息化条件下行政管理、审计实施和审计分析水平。
(二)提高领导能力。做好信息化工作需要思想上深入认识,工作上主动融入,行动上努力践行。需要领导主动过问,密切关注,确保工作有条不紊,有力有序。也需要单位领导带头学习信息化知识,认真总结和学习借鉴审计信息化建设经验,积极探索信息化发展规律,切实提高指挥领导能力,带动和影响身边的同志共同做好审计信息化工作。
(三)建立长效机制。调整人员结构。有重点地引进计算机专业人才,逐步提高审计机关计算机人才比重,并组织他们学习审计业务。省以下统管后,可由省厅统一招录,以吸引人才,鼓励他们到基层工作,并建立省市县间的人才流动机制。建立专职机构。积极争取成立信息化专职机构或内设科室,由专职人员从事审计信息化工作。实施人才培训战略,建立人才作用发挥的跟踪机制。如将计算机审计能力列入选拔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建立特定深入方向培训人员作用发挥的跟踪机制,定期考核工作业绩,督促作用的发挥。如将中级资格证设定有效期,将有无参加过计算机审计项目、计算机审计案例和方法的获奖情况、公开发表计算机审计论文情况作为计算机审计中级后续教育的依据等。建立“赛场选马”和优胜劣汰的选人用人机制,及时发现那些既精通审计业务又熟悉计算机审计的人才,并创造条件让他们尽快走上审计骨干岗位和业务领导岗位。
(四)强化实践应用。要创造条件开展计算机审计,在财政、地税、社保、民政等行业全面实施电子数据审计,科学整合人力资源,有效促进审计人员、计算机人员作用的发挥,推广多专业融合、多视角分析、多方式结合的审计方法,加强审计人员实践锻炼,着力培养一批既具备审计知识和业务能力,又具有现代信息技术思维方式和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五)组建计算机审计数据分析团队。整合优势力量,集中攻关,化零为整,使团队成为科技堡垒和创新阵地。一是要创新组织方式。针对人员分散在各科室的情况,采取集中办公和分散作业相结合、业务上实行分析团队和所在科室双重管理的模式,对于重大审计项目,要打破科室的界限,有效整合资源。二是要创新审计方式。依托审计数据中心平台,进一步建设完善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构建跨行业综合审计分析系统。深入研究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关联分析、预警分析和预测分析,提高审计实战能力和审计建议水平。三是要创新关键环节。比如,统一部署、制定和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要求,统一推广应用前沿的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探索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研究解决与数据综合利用相关的审计程序、文书格式问题,针对信息化条件下审计工作面临的与传统审计不同的新情况、新问题,就审计立项、审计取证、审计报告等环节的审计程序、文书格式等,进行调查研究。四要实现团队的价值。要充分实现团队的价值,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要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计算机审计领军人才和技术“帅才”,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持续提升审计成果的技术含量。
(六)应用新技术。鼓励审计人员应用新技术,探索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途径,加大数据综合利用力度,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逐步构建“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的数字化审计模式。创新电子审计技术,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智能分析等信息技术,提高审计工作能力、质量和效率。
作者:韩强 许超
摘要:
目前财政部正式印发《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规划中提出我国由会计大国向会计强国迈进。这对财务人员未来职业规划提出了新的目标。目前我国会计人才类型中初中级人才占比较大,而高级会计人才相对较少。随着人工智能发展,会计人员也面临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危险。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行业中低端会计人才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同时行业还迫切急需高端会计人才。本文提出会计人员应对“危机”的方法是从“危”中找到“机”,机会总会降临到有准备的人。
关键词:
会计;危机;机会
一、会计人员“最危险”的时刻来临了
近日,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了一份特别的报告,NPR对每一个职业未来20年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做了预测,涵盖20个领域202份工作。报告指出会计师和审计员被机器取得的可能性高达93.5%。这对财务人员来说是个令人震撼的消息。目前多数财务人员日常工作是费用报销、会计核算、出具财务报表、税务申报等工作。这些工作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企业业务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完全对接时,财务工作实现了标准化、流程化后,会计人员所做的工作完全可以用智能机器替代。会计人员将面临被裁员的危险。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宣布,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裁员7000人,裁员对象以美国公司的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为主。据悉,沃尔玛将各分店的记账部门和会计部门统一整合至总公司,交由一个中心办公室集中处理并在500个商店测试了新的会计系统。数据工作集中化处理将逐渐取代人工。会计人员正要面临一个“机器吃人”的信息时代。
二、面临危机,会计人的困惑
在我国,会计在单位是一个专业技术岗位。在会计法中明确,会计人员有会计员、会计主管、会计师、总会计师等。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初级、中级、高级。会计在我国是一个准入制的岗位,没有会计证的人员是不能从事会计工作的。国家从法律角度上似乎已经为会计人员职业进行了规划:从初级、中级再到高级。目前我国会计从业资格持证人数,截止到2015年末人数已达到2050万人。但是从相关机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会计人才存在供过于求的问题。会计人才过剩的数量2011年为39万人,2012年为82万人,2013年为160万人,2014年为239万人,2015年为311万人。过剩人员中大部分为只有从业资格证的人员,现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仅占会计从业资格人员总数的0.72%。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到我国在会计人才培养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人才结构中存在低端会计人员相对过剩,高端会计人才比较短缺的现象,至于通晓中外会计规则和财经法规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如何让大量初中级会计人员成为高级会计人才,应是每个会计人员甚至整个行业目前面临的困惑和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摘要:该文采取抽样调查方式,以江阴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网的江阴地区会计人才招聘信息为基础,从职位分布、学历要求、工作经验、职称资格证书等七个维度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关键词:江阴地区;会计人才市场;招聘信息;会计职位
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能力的需求是会计人员谋求职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考虑的根本依据。为有效分析江阴地区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该文采用抽样调查方式,以江阴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网的2018年度1月1日至10月10日人才招聘信息为基础,从职位分布、学历要求、工作经验、职称资格证书等七个维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1江阴地区招聘会会计职位现状
一般情况下,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网通常将会计职位划分为三种,此三种会计职位的定义如下:(1)初级会计。出纳、助理、审计助理、材料及外勤会计等都属于初级会计;(2)中级会计。中级会计主要包括成本会计与主办会计两种;(3)高级会计。财务经理、审计经理、审计主管等都属于高级会计范畴。与会计相关的其他行业工作本文界定为其他职位。2018年度1月1日至10月10日,江阴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网的人才招聘信息2638条,会计职位总量为58条,110个职位,占比2%。各级次会计招 聘通过图1可以得出,在江阴会计人才市场中,初级职位会计人员是需求最为旺盛的,大致占总需求的61%,中级职位会计人员的需求量低于初级会计人员,排在需求量的第二位,大致占比为29%,高级职位会计人员的需求量是最低的,仅占总比重的5%。从以上比重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江阴市场的会计人才需求整体呈现金字塔结构,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不需要高级职位人才,而是大部分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内部储备和培养来获得高级财务管理人员。他们认为这样的人才忠诚度更高。初级职位虽然市场需求较大,但供给数量远远大于中级职位和高级职位人才,就业并未占有绝对优势。
2江阴地区招聘会计职位的学历要求分析
众所周知,学历是反映人们专业知识水平高低最主要载体,因此对于企业招聘而言,学历至关重要。江阴地区作为县级市,以小微企业规模为主。从相关招聘信息上来看,多数单位还是会对应聘者的学历提出一定的硬性要求,但是学历要求一般与职位高低无关,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或博士生应聘高级职位会计人员就一定会成功。江阴地区招聘会对于应聘者的学历要求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在各级次岗位中,有部分企业对会计岗位不作学历要求,初级、中级、高级职位分别占比41%、31%、20%,呈下降趋势。从招聘单位信息中,笔者发现,这些单位绝大部分都是微型私企,规模小,会计制度并不健全。大专学历需求主体在所有会计职位中占比都比较高,在初级职位中占比35%;中级职位中占比44%;高级职位中,约占招聘职位总体80%,呈上升趋势。本科学历在会计职位中占比较少,初级职位中占比24%,中级职位中占比25%,高级职位不做要求。大部分企业,对招聘者都提出了大专及以上学历要求,而且都注明了必须是会计及其相关专业。这说明,企业开始认同大学教育对应聘者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由于江阴地区中小微企业规模特色,大部分企业认为大专学历已经能够胜任会计岗位需求。从分析图中可以看出,对于初级岗位,企业在学历要求上是宽容的。这主要是因为初级会计一般只需要从事一些基础性的核算工作即可,而会计专业的学生大多能够胜任这一工作,因此,企业对于初级岗位的学习要求较为宽泛。通过图2我们可以看出,高级会计职务基本不需要本科学历的人才,这主要是因为高级会计在企业中通常是担任经理或主管工作的,相比起业务核算能力,企业更加注重高级会计的管理能力与领导能力。
3江阴地区招聘会计职位的工作经验要求分析
1调查结果分析
1.1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高,执业能力强所有的内审人员都取得了内部审计资格证,92%的内审人员有着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其中高级职称占35%,中级职称占58%。内审人员的学历比较高,经历过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过程,有比较高的专业知识素质。从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比例来看,内审人员大多是有较强执业能力的专门人才。2.4审计人员工作经验丰富,但工作思维模式缺乏创新总体上看,工作年限在5~10年的人数比例是28%,10以上的是41%,说明新进人员比较少,大多数的审计人员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有利于审计执业过程中正确的判断。但从审计方式的选择来看,所有的高职院校,采用的是事后监督,有79%的高职院校,在大型项目上,采用事中控制审计,对事前预防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审计人员工作思维模式过于固定僵化,需要补充鲜血的血液,提高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参谋与助手的作用。
1.2审计信息化建设不足,审计范围狭窄随着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普及,但审计信息化还远远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6%的高职院校使用审计软件,另84%的高职院校还完全采用手工审计,审计效率低,内部审计过渡到现代审计还有一段距离。审计项目主要有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程造价审计、基建工程决算审计,说明内审业务主要是为了顺应外部法规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完善学校内部的管理需要。
1.3外包业务增加,审计工作的透明度不高有57%的高职院校外聘过会计师事务所执行一些特定的审计项目,特别是基本建设审计,要用到法律、工程、计算机、管理、经济等专业知识,这是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复合型人才,而高职院校的内审人员数量少,知识结构单一,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采用外包的方式。被调查的所有高职院校,都建有自己的网页,但只有26%的高职院校,将审计结果在网站上进行了公示,有58%的高职院校,通过会议或布告栏进行公示,还有16%的高职院校,将审计结果对主要领导进行汇报,不公示。
2总结与反思
2.1设置独立审计机构,增强内审人员的独立性从问题一至问题二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内审机构大多采用监审合一的形式,分管领导大多是纪委书记,大多数高职院校把内审看成是纪委监察机构的附带职能,内审机构与机审人员欠缺独立性。独立性的强弱对审计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一般认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基石。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将内审与纪委监察合署办公,有些高职院校甚至没有专职的内审人员,内审人员处于管理部门的职能活动中,就难以保持独立性。高职院校必须按照审计署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规定,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门的内部审计人员。
2.2不断变化的执业环境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内审人员素质的高低,就决定了内审工作的质量。从问题三至问题七的调查中可以看到,不管是内审人员的学历层次还是职称,当前高职院校内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已经处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了。但随着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代社会的信息管理技术日新月异,内审人员也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能够运用先进的审计软件,掌握高级的审计手段与方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自身的丰富经验,以实现更高的审计技术,达到更好的审计效果。
2.3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定位有待转变从问题八至问题十的调查中可以看到,由于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定位认识不准确,高职院校的审计方式落后,审计范围狭窄,导致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受到限制。在早期,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的定位是查错防弊,以事后审计为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多渠道,财务制度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内部审计的定位就不再局限于事后的监督,而应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这一定位就决定了内部审计应采用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的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审计在管理体制中协调和促进的职能。刘家义审计长把审计概括为“免疫系统”,就是要建立一个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系统环境,为高职院校的宏观发展战略提供管理保障。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会计学科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挑战,只有改革,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中级财务会计处于初级会计学和高级会计学的中间位置,对于二者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这一切都要求重视中级财务会计的实践教学。本文通过介绍中级财务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我国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的现状,最后研究提升中级财务会计实践教学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实践;教学
与其他学科不同,会计学涉及大量的数据,操作软件复杂多样,波及各行各业,注定了从事该专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掌握会计类的专业知识。对于中级财务会计而言,它属于当今社会企业发展所需的非常重要的应用型课程,更加强调“实践性”,而高校则是中级财务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做好这方面的教学工作。作为高校财务教师,应当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认真分析当今会计专业的就业特点,合理地设计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渗入“实践性”的会计内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了解并掌握中级财务会计的相关内容,才能更好地就业。鉴于此,本文着重对中级财务会计实践教学进行研究,以便为我国各行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一、中级财务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会计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各个行业都需要会计人员,它是一门实务型很强的学科,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行业水平日益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逐渐成为高校育人的主要目标,像中级财务会计应用型人才就需要参与一定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即加强中级财务会计实践教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其一,通过中级财务会计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理解会计理论知识,促进其实际动手能力,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就业意识,自主探索专业技能,从而为后期的就业奠定基础。其二,开展有益的中级财务会计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于本专业的浓厚兴趣,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实践,增强实践教学效果。最后,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一定的中级财务会计实习基地,教师定期指导学生操作财务软件和做账,能让学生产生一种身处工作岗位的感觉,同时接触各种与会计有关的实际业务,适应岗位的能力更强,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
二、我国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的现状
(一)培养目标不够合理现阶段,许多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人才培养目标不够合理,尤其是目标定位过高,难以达到育人标准。会计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一旦不合理,势必会造成所传授内容脱离现实,有的学生只懂得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却不能熟练运用,几乎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根本不能理解中级财务会计。另外,考核难度过低,极易形成“滥竽充数”的情形,有的学校只考核教材例题,就算重新进行命题,也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小修小补,没有提升难度,严重影响学生的中级财务会计水平。
(二)教材选择存在问题任何学科都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支持,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与科学的教材选择息息相关,中级财务会计也是如此。我国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教材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自编教材,二是选择名校编写教材。然而,作为一门实用性、政策性均很强的专业,财政部会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经常颁布新的规定,财务会计教材内容具有动态性和变化性,以上两类教材相对死板,难以满足新政策下中级财务会计的要求,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陈旧不堪,徒劳无功。毫无疑问,学生在校所学的内容跟不上制度,自然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到头来找不到工作,也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