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职业素质要求范文

职业素质要求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职业素质要求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职业素质要求

电视旅游节目编导职业素质要求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主要方式。电视旅游节目也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类电视节目。编导是旅游节目制作的核心,其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视旅游节目质量的好坏。为此,本文就电视旅游节目编导的特性与职业素养要求进行阐述,以期让大家对此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关键词:电视旅游节目;编导;职业素养

旅游类节目是指通过广播、电视等平台向公众提供关于旅游行业各方面发展以及有关活动等内容的一类节目。简单来讲,旅游类节目就是以“旅游”为主题,向观众介绍各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风土人情。编导作为电视节目制作的核心群体,其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节目质量的好坏。为此,有必要对编导职业素质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帮助编导更好地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制作出更多高质量,为大众喜爱的旅游类节目。

一、旅游类节目编导的特性

第一,不同于其他节目的编导,旅游类节目的编导要求现实性,旅游类节目需要反映出旅行途中所见所闻,或者以讲故事的方式串联整个节目。第二,时间上的差异性。综艺娱乐报道要求短、平、快,而旅游类节目时间通常都较长,有的还会制作系列节目。第三,编导对文化的理解性,文化的滋养可以升华旅游类节目的内涵[1]。要想让节目能够成为经典,必须依靠文化来积淀。编导需根据每期节目的主题,加上个人对文化的理解,设计出贴切的解说词,使制作出的节目带有独特的风格。

二、旅游类节目编导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一)良好的政治素养电视编导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必须清楚电视是党与政府的喉舌,是宣传党和政府思想、政策、方针的主要平台。因此,个人必须从思想上保持与党中央的高度一致。在创作节目的过程中将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传递给大众,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对于旅游类节目编导而言,取材都是源自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仔细观察生活、深入生活,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旅行途中发现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通过编辑节目,向观众传播正能量与先进思想[2]。

(二)过硬的专业功底电视编导是近年来所兴起的一个职业,一般都是在大学四年理论学习后到工作岗位上才能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旅游类节目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要求电视编导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并涉猎更广的领域。可以说,电视编导不仅仅是一位专家,熟悉本专业的业务知识,更应是一位杂家,了解不同文化艺术领域的知识。在制作旅游专题节目时可融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与文化特色,将其穿插在节目过程中让观众在欣赏旅行美景的同时可以领略当地的人文习俗。这需要编导将不同的艺术元素进行巧妙的艺术构思,再融入到相应的文化内涵中,配以精彩的文字解说,便可勾画出一幅美丽的盛景[3]。此外,电视编导还需具备较强的业务组织能力。优秀的旅游节目并不是旅游见闻的简单拼凑,而需要通过多个环节才能把最初的构想变成真实生动的画面。因此,电视编导应具备良好的统筹策划组织能力,在制作节目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总指挥的作用,确保节目制作高效、精准地完成。同时,还需具备敏锐的创新意识,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品位与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旅游类节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导要努力创新节目形式与内容,才能提升节目的竞争力,吸引更多观众。

继续阅读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新时代高职教育开启了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建设的新征程。为应对当前高职学生社会使命感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及专业认同度较低的问题,需要不断强化高职院校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与专业素质。然而,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尚不健全,社会文化转化基本素质机理尚不完善,企业文化融入专业素质渠道尚未建立,亟需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素质目标、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条件等策略来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在2018年职教视频会上,教育部孙尧副部长做了主旨讲话,提出从学生职业素养、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打好职业教育提质升级攻坚战。相比校企合作与教师队伍建设,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一直被学术界、教育界所忽视。通过分析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目前主流的研究框架与发展趋向:概念界定上从宏观层面转向微观层面来理解职业素质的内涵;研究内容上从倡导式的职业素质“为什么要培养”转向反思性的职业素质“如何培养”,研究范式从单一教育视角转入跨界交叉研究。基于此,本文基于跨学科理论分析,运用伯克的身份理论来理解微观层次职业素养的概念,探寻新时代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策略路径。

一、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要求对职业素养培养的呼唤

高职教育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忽视了职业素养的培养,限制了职业教育的社会贡献率,降低了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增加了职校生的毕业流失率等,需要不断强化高职院校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与专业素质。

1.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与挑战

第一,高职教育肩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任务,但高职学生社会使命感不强限制了职教贡献度。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脱贫攻坚、“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布署,也明确了高职教育在这些重大战略中的使命任务。例如,在制造业强国发展战略中,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规格和质量提出了新诉求[1],要求着力培养制造业技术技能紧缺人才;在脱贫攻坚战略中,强调职业教育是社会扶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要帮助贫困学生及家庭就业创业顺利脱贫。然而,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高职学生择业忽视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及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主要考虑因素仍以地域与收入为主,毕业后主要流向“北上广深”与新一线城市,倾向于选择知识与服务密集型的现代产业(教育、信息技术等),服务于交通工具制造业的比例逐年下降,欠发达地区及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高职教育服务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高。第二,高职教育需要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但高职学生社会认可度不高降低了企业参与度。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例如,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7年,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指明了新时代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3]。经过多年探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得到快速发展,3万多家企业与学校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基本实现了规模扩增的效益。不过,深入分析当前校企合作现状,高职院校更显主动,而企业则处于被动状态,这主要是因为整个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认可度不高造成的。第三,高职教育需要构建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但高职学生专业认同度较低增加了毕业流失率。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完善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体制机制”,强调“要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近些年,高职院校通过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中融入人文素质与职业素养,努力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中的素质要求。但是,职业素质的培养比技能培养更加困难,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重复训练、社会实践提升学生技能,而职业素质需要高职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并认同所学的专业。高职教育既属于职业教育类型,又属于专科办学层次,受“劳动者低下”、“大专不算大学”等错误观念的影响,学生及家长非自愿选择高职院校及相关专业就读,学生对专业认同度较低。

2.新时代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呼唤与探索

继续阅读

高职口语交际教学效率思考

《辽宁经济杂志》2015年第六期

(一)整合口语交际课程内容

1.模块一:普通话训练(10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运用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语调相关知识进行方音辨正,规范发音。(2)知识要求:掌握声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韵母的发音要点,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知识,语流音变的一般规律;学习并灵活运用停连、轻重音、句调、语速等语调相关知识。(3)能力、素质要求:认识普通话在日常及职场交际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运用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的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2.模块二:口语表达基础能力训练(4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克服口语表达过程中心理障碍的技巧,灵活运用口语表达中的各种思维方式;掌握倾听技巧,正确应用演讲与职场交往中的态势语言。(2)知识要求:掌握态势语的动作标准及使用规则;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能够听懂内容、要点层次、言外之意并对错误内容进行辨正;能够在口语表达当中综合运用叙述、复述、描述、解说、评述、抒情等口语表达方式及发散思维、聚敛思维、延伸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方式。(3)能力、素质要求:提升口语交际中的思维能力及心理素质;提升态势语言运用能力及倾听技巧;提高口语表达基础能力。3.模块三:口语表达专项能力训练(10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即兴演讲快速思维技巧;掌握辩论中常用的论证方法;能够在求职面试中得体地进行自我介绍并回答相关问题。(2)知识要求:了解演讲的含义与作用、特点及类型,掌握即兴演讲技巧,能够针对某一话题进行得体的即兴演讲;了解归纳法、演绎法、类比论证法等常用论证方法,能够灵活运用适当的辩论谋略表述自己的观点,强化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了解求职与口才的关系,掌握求职面试口才技巧及注意事项。(3)能力、素质要求:提升日常生活及职场中针对不同场合快速组织构思语言,用适当方法谋略陈述解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论辩,得体自我介绍的能力与素质。4.模块四:常用交际口才训练(4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拜访与接待、赞美与批评、劝慰与道歉、说服与拒绝的语言技巧。(2)知识要求:了解拜访与接待的一般程序,掌握拜访与接待的注意事项;了解赞美与批评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掌握赞美与批评的技巧;了解劝慰与道歉的要求及基本原则,掌握劝慰与道歉的语言技巧;交接说服与拒绝的基本原则、应对方法,掌握说服与拒绝的语言技巧。(3)能力、素质要求:提高日常生活及职场中拜访与接待、赞美与批评、劝慰与道歉、说服与拒绝等常用交际能力,提升职业素养。5.模块五:服务行业口才训练(2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各服务行业口才的特征及技巧。(2)知识要求:了解服务行业口才的性质作用、基本特点、表达的基本要求及服务岗位员工应追求的语言素质和基本用语;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服务行业口才的特征及技巧。(3)能力、素质要求:提高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服务行业口语交际能力,提升职业素养。

(二)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

叶圣陶先生认为,说话训练应该有引逗学生发表之欲的总枢纽。总枢纽就是一种情境,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情境。1.在课间活动中锻炼学生口语能力。高职学院不仅培养高技能的人才,更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在丰富的课间活动中,鼓励学生们多多参与,例如主持人大赛,演讲比赛,充分锻炼学生们的能力。2.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话题。教师在与学生们共同讨论话题时,应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话题,例如“,微信红包”“、暴力事件”“、尼泊尔地震”“、就业与择业”,关注当今的热点与焦点,学生们当今对热点事件或新闻了解得十分迅速。那么教师与学生们讨论感兴趣的话题时,学生会感到十分放松,并乐于参与。

(三)创设职业化的场景,强化听说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应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进行不同的职业化的工作场景训练,例如,商科类专业就加强商业活动中工作术语的规范化训练,航空服务专业则加强旅客服务用语及专业术语的训练。此外,还要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布置职业场景后,学生可通过视频、微小品的方式进行拍摄,共同上传到公共平台,学生们利用网络可互相评价并打分,既学习了他人的长处,又能避免自己出现问题。教师也可以在课堂进行展示,并请学生互相点评,帮助学生纠正发音错误,养成正确的习惯。加强听话、说话能力,加强普通话训练,注重语音、语调、停顿、重音、断句、儿化、语气等,通过语气语调领会说话者的深层、浅层意思。强化态势语练习,增强服务用语训练强度。

(四)评价形式多样化

继续阅读

高职中医养老服务人才标准浅谈

摘要:中医养老服务专门人才匮乏,是制约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医养老服务的职业特点,决定中医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标准。对高职高专层次中医养老服务专业的人才标准进行论述,并提出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规格,希望能为中医养老服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层次;中医养老服务;人才标准

“人才”一词最早见于《易经》,最初的含义指饱读诗书、博学多才的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才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人才定义为:“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也就是说,“人才”有别于“人员”,人员是人力资源但不是人才,人才是社会进步、国家繁荣和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养生保健与疾病康复等。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关键靠人才,目前养老服务专门人才非常缺乏,尤其缺少中医养老服务专门人才。中医养老服务是一项新兴和特色的职业,从掌握的现有资料来看,各大专院校还未见开设该专业,未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未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因此,本文仅探讨高职高专层次中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制订了人才培养标准,可为进一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和开设相关专业提供参考。

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和培养要求,培养目标实际上就是教育目的在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它规定了一个学校或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中医养老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充分体现开展中医养老服务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1总体目标

立足毕节,面向全省,辐射全国,培养热爱中医养老服务事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中医理论和技能从事养老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能力强、有特色的中医养老服务专门人才。其中,知识目标包括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中医养老服务专业知识等;能力目标包括掌握基本业务能力、社会工作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素质目标包括具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基本业务素质、人文修养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等。

1.2目标要求

继续阅读

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法

摘要:

职业素质在当今职场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如何培养员工的职业素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在校期间培养职业素质的必要性和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方法,从而更进一步拉近学校与企业的距离,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职业素质就是根据社会职业需要驱使劳动者去适应的一种综合能力,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制约和影响职业素质的因素主要包括,教育资源、实践经验、职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素质有关。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一般说来,职业素质具有下列一些主要特征:一是职业性,对于不同的职业,职业素质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对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于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不同于对教师职业的素质要求;二是自觉性,职业从业人员经过长期的学习、认识和亲身体验,对于职业活动中的对错,具有自我识别,觉得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这样有意识的内化的心理品质,就是职业素养的内在性;三是稳定性,一个人的职业素质是在长期的从业过程中积累而成,它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后会随着个人的不断学习、积累和环境影响更加稳固。

一、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对于大学生而言职业素质培养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大学教育一项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它对于大学生毕业后真正走向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取得事业成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意义。因此,职业素质的培养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各类合格人才的场所,而社会对于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特别是后者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校期间着重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既是大学教育的本来之义,又是时展的迫切要求,从而更进一步拉近企业与校园的距离。

二、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继续阅读

高职汽车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摘要:

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场所,其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为社会输送大批量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专业技能好的优秀人才。人才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毕业,更关系到学校发展和该行业的发展,本文以汽车电子专业为例,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

高职;汽车电子;人才培养;改革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已经发生了显著变革,汽车内的电子元件、线路控制越来越复杂化。虽然电子技术的应用改善了汽车的性能,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汽车电子行业人才紧缺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1汽车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汽车电子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汽车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技术保障。由于科学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汽车电子专业的人才越发紧缺,因此如何加快汽车电子专业人才的培养,向社会各企业输送合格的汽车电子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

继续阅读

畜牧兽医课程体系的建设

一、专业知识、技能及职业素质的重构———形成课程。

通过前面的工作过程特征分析和职业能力分析,将具体的专业知识点、技能点及职业素质要求进行归纳重构,形成了三个课程学习领域:基础课程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素质拓展领域。基础学习领域主要是思想品德类课程、身心健康类课程、计算机、口语交际类课程等,专业学习领域主要是专业通用类课程(如畜牧基础类、兽医基础类)、专业核心类课程(如猪生产、禽生产及草食家畜生产等)、校内仿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如畜牧兽医综合实训等)课程,素质拓展领域主要是指专业拓展类课程(如宠物类、淡水养殖类、特种养殖类,学生选学其一)、兴趣爱好类课程。专业知识、技能及职业素质的重构过程是一个使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更好地吻合的过程。同时结合课程改革进行校企合作及教学资源建设,实现教学场所和实训场所一体化,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重构的结果是根据职业岗位知识、技能及素质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形成满足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构要突出三个特点:(1)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2)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体力、智力、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和运用;(3)倡导实境耦合。学生在低年级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在校内专业实训室进行模拟实训,同时承接来自企业的真实业务来完成相应的训教项目;高年级时,在校外实训基地全日制工作,进行顶岗实习。

二、新的课程体系要具备的特征

课程体系建设紧扣行业发展,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从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到核心能力培养,再到综合能力培养,最后到岗位能力培养。通过这个能力递增的过程,培养合格的适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在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考虑和职业标准的要求,并和资格证书(比如动物疫病防治员证书、饲料检验化验员证书等)相关联,逐步使学生能够胜任相关岗位的各种能力素质要求,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校企共同探讨制定并检验课程体系、校企员工角色交流等方式加强校企合作,达到学校是企业员工的培训基地、企业是学校学生的锻炼基地这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企业可以将行业中的一些新的知识、新的方法通过课程建设的途径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可以通过企业实践得到对职业岗位的认识,得到对劳动纪律、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等职业素养方面的提高。这样的课程体系,必须具备的特征是:1.新的课程体系便于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和就业情况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方向。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在专业群课程体系框架内,充分利用学校的办学资源,可以灵活方便地扩展和设置新专业。对现有专业,通过及时调整或开发专业方向职业岗位能力课程平台,拓宽专业口径。2.新的课程体系能适时满足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和用人单位生产有淡旺季,因此合作企业往往需要根据本企业生产发展规划,确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计划。课程体系能够对此做出迅速反应,在教学计划中,对原来的平台课程进行更换即可,更好地满足了企业的需要。3.新的课程体系能适应生产主导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该课程体系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经过专业技能平台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后,再通过多次的企业实习,使学生在生产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使技能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使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得到全面提升。4.新的课程体系能引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专业拓展平台内,开发设置若干门与专业及其专业方向先进技术相关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拓展能力。每位学生可以从中选修,为自己未来的动态变化的职业生涯进行能力储备。专业拓展平台课程的设置是基于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平台内的课程要紧跟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时开发新课程或调整课程内容,以引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结果

我院从08级开始实行了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探索,其中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艰苦的探索和改革,我院畜牧兽医专业在行业中已有了较为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得到很大改善,建立了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得到全面加强,期间我们还同部分用人单位还开办了2届“订单班”,各用人单位纷纷表示近几批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能够沉下去认真工作,适应能力强,这些好评使得近几年我院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呈现年年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今后专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硬环境。

作者:曹洪志李成贤李德立单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继续阅读

旅游管理专业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业余生活中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也随之升高,人们希望在空暇时间满足自身身心的愉悦,从而使旅游事业蓬勃发。对于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加强自身对于旅游管理、旅游文化熟知度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必要手段。因此,本文通过了解旅游职业素质的基本内涵,分析制约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职业素质的因素,从而提出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的方法性建议。

一、旅游职业素质的基本内涵

旅游职业素质是以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为基础,以旅游组织人员的的职业道德体系为标准的道德指标的衡量。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为其工作的旅游组织人员和旅游管理人员,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其专业为第一首要因素,专业知识的高低决定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的高低。在为客户服务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旅游公司品牌树立的关键。对于接待外国游客而言,良好的职业素质也是树立我国良好国际形象的关键。

二、制约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职业素质的因素

(一)知识教学体系不合理旅游职业素质的培养需要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拥有广泛的旅游专业知识体系,对旅游文化如数家珍,对各地的旅游景点了如指掌,在具体教学中将自身知识完整的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建立自身的知识体系。而现今的中职学校中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缺乏完整的教育体系,忽略学生的整体教育和全面教育。导致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对旅游知识与文化知识产生厌倦心理,对课堂知识产生厌学现象,使其自身知识体系难以建立。

(二)缺少相应的教师资源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导致对旅游工作人员的需求量逐步增加。对旅游业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越来越重要,在多数中职学校中对于由于新兴的旅游业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中对其专业的师资力量配置薄弱。另一方面大量的教师对于新兴的旅游业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对知识也缺乏相应的实践力度,对旅游景点的描绘缺乏完整重现的能力,导致学生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景点不相符,进一步加剧了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其职业素质的难度。

(三)学生自身素质较低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年龄较低,在入学门槛的制定上,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较低,使其很难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大学对于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高,入学门槛高,使大学生在四年的知识理论教学中建立自身的知识体系,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考察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其旅游职业素质的形成。中职学校学生的普遍心智较小,面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相应的耐心学习,在对旅游景点的实践落实不强,导致其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职业素质难以形成。

三、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