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智能教育培训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2012年,国家电监会和国家安监总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3】23号)等文件的精神,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联合制定了《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在此标准中,明确列明了教育培训(安规、岗位技能)等共十三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从2013年起,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据此陆续对所辖供电分公司开展“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额济纳农电有限责任公司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借力当代信息化网络技术,引入教育培训新方法,实施网格化培训的新设想,从而便于安监部、人力资源部等教育培训部门强化监管手段,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杜绝业务考试中的作弊行为,有效提升员工学习的自觉性、有效性,切实提高培训考核效果和全局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安全培训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各供电公司的安全培训普遍采用“集中轮训”的方法。“集中轮训”时,多藉由开会的形式,请本公司专家或外地院校的教师主讲;考试时多是依靠人工出题,人工判卷,每次考评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覆盖面小,挤占员工的工作时间,对员工日常学习状态,缺乏有效的全流程监管手段,效率不彰,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2项目研究的科技依据
当前,以SQLSEVER、websphere等为代表的先进计算机数据管理和网络技术在众多前沿行业得到大范围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系统基于如下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将员工培训学习和考核标准化、规范化,显著提高了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的效率,是拓展教育培训手段的一大创新。这些网络技术包括:数据库采用:Oracle9i/SQLSever。Oracle9i/SQLSever采用共享SQL和多线索服务器体系结构,提供了与第三代高级语言的接口软件PRO*系列,能在C,C++等主语言中嵌入SQL语句及过程化(PL/SQL)语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纵,可以快速生成基于客户端PC平台的应用程序,并具有良好的移植性[1]。开发语言及框架采用:JSP+JavaBean+Servlet=MVC模式。MVC是三个单词的缩写,分别为: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Controller),其目的就是实现Web系统的职能分工。应用服务器:websphere。开发用应用服务器tomcat6,jdk版本6.0。正式部署应用服务器websphere,jdk版本6.0。数据访问采用数据库连接池技术。应用模式:B/S模式。服务器部署,客户端采用IE访问并使用。
3系统总体架构
我们现以额济纳农电公司为例,来说明供电企业教育培训考试系统的总体架构。
3.1硬件系统架构硬件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在实际操作中,员工通过互联网,访问公用IP地址,登陆个人账户和密码,即可进入系统,实现应用。其硬件配置具体要求如下:1)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硬件配置PC服务器;CPU:2颗;硬盘:500G;内存:4G,网卡:2×10/100M以太网卡。2)客户端计算机硬件配置PC工作站:内存:500MB或以上。硬盘:100G。网卡:1×10/100M以太网。显示器分辨率:1024×768。3)网络带宽网络带宽为50M。
摘 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指明国有企业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着眼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2020-03,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进度。新基建是智慧经济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吸收新科技革命成果,实现国家治理数字化、智能化。铁路重载运输如何利用新基建下“数字化”的便捷性、实时性打破铁路运输时间、空间受限的问题,实现移动型班组的流程化、规范化管理及移动设备的数字化、科学化管理,是铁路运输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工程分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三局运输工程分公司”)作为铁路建设运营的传统国企,是国内首家开行 20 000 t 重载列车的建筑工程企业,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紧抓“数字化转型”的改革主旋律。就中铁三局重载运输围绕“管理互联”“设备物联”“云端施教”三条改革主线,贯彻“智慧运输”新理念,通过“+互联网”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业务数据化;通过“+物联网”实现重载移动设备的状态感知,量化评价,科学管理;通过“+云平台”实现铁路运输现场“碎片化”“自主性”精准培训的教育模式创新。通过持续系统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不断提高中铁三局重载运输运维管理能力。
关键词:中铁三局;智慧重载运输;数字化转型;互联网
1 研究背景
中铁三局运输工程分公司承担着朔黄铁路 1 016 km的联合运输任务,由于点多线广,移动班组、移动设备流动性大,作业时间不固定等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性因素,给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随着朔黄铁路20 000 t 重载列车的开行,连续长大下坡道、曲线半径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给 20 000 t 重载列车的安全运行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1]。如何利用新基建下“数字化”的便捷性、实时性打破铁路运输时间、空间受限的问题,实现移动型班组的流程化、规范化管理及移动设备的数字化、科学化管理,是铁路运输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对此,中铁三局“以问题为导向”,从铁路运输现场管理需求及实际存在问题出发,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通过实际研究和探索,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出“管理互联、设备物联、云端施教”的“数字化”改革发展思路,以解决重载运输管理面临的难题[2]。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中国铁路装备现代化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以复兴号动车组为标志的新一代铁路移动装备各项技术指标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京张智能高铁”首次集成运用了“智能建造、智能动车组、智能调度、智能诊断”等一系列新技术,以现有“复兴号”CR400BF型动车组为基础,设置 1 000 多个检测传感器,围绕“智能化、安全舒适”等定制化设计,实现“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2018 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全面启动“高速铁路智能关键技术综合试验”,标志着中国自主化智能高铁技术研发取得了重要阶段成果。高铁专家王同军定义:“智能高铁是广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北斗导航、BIM 等新技术,综合高效利用资源,实现高铁移动装备、固定基础设施及内外部环境信息的全面感知、泛在互联、融合处理、主动学习和科学决策,实现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的新一代智能化高速铁路系统。”总体构成可概括为“一核三翼”,即以智能高铁大脑平台为核心,包含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 3 个部分[3]。“客运高速”“货运重载”是世界铁路的发展趋势,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客运高速”数字化运维领域已开展了大量工作,但在重载运输数字化运维系统化管理方面仍有不足。国际重载协会 2019 专题技术研讨会于 2019-06 在挪威纳尔维克召开,本次会议充分结合工业 4.0 技术,规 划 分 析 思 考 “ 第 四 次 工 业 革 命 下 的 重 载 愿 景——2030 年愿景及现存问题”。基于智能传感器的 Io T物联网技术、AR 增强现实的辅助功能应用、无人机检测运用、数字孪生虚拟平台、人工智能及 ML 机器学习(含 DL 深度学习)大数据挖掘和模型分析等方面的研究,逐步推进铁路重载 4.0 数字技术的发展[4]。国外铁路积极探索信息新技术,在铁路融合应用的发展方向纷纷制定一系列中长期战略规划,加快新技术与铁路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促进大量项目的立项与推进,在工程建设、安全保障、列车控制等领域积极布局。国外重载铁路数字化 4.0 计划处于开局阶段,且各项工作开展以设备管理为主,未对重载运输运维管理数字化开展系统研究。本课题从重载运输数字化管理出发,围绕“管理互联”“设备物联”“云端施教”3 条改革主线开展重载铁路数字化运维管理研究。
3 研究路线
3.1 管理互联研究路线
【摘要】教育信息化经过了“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强调教学应用”阶段,开始进入“深度融合”阶段,研究信息技术与干部教育培训融合发展的地方实践。建议通过平台建设、资源建设、培训过程和数据应用等路径进行要素间深度融合,建立起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干部教育培训“新形态”。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教育信息化;融合发展;智慧校园;泛在学习
一、问题提出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带来深刻影响,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大都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硬件投入,比如院系内部网及校园网络建设等。二是“强调教学应用”阶段,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部门管理,比如教学教务管理、人事、科研、后勤、校园一卡通等;三是“深度融合”阶段,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与学过程成了研究热点。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工程,是教育培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出干部教育培训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统筹整合网络培训资源,建设兼容、开放、共享、规范的全国干部网络培训体系,实现各级各类干部网络培训平台资源共建共享、数据互联互通,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兴党史,既是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史,有着正规化、系统化、制度化的“老传统”;又是干部教育培训创新发展的探索史。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以来,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随之发展,逐步转向深化应用、促进变革。从干部教育培训十余年的相关文件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对信息化的认识和要求逐年深化:在基础设施方面,从全面部署、加强平台建设到实现全国互联互通;在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和结果考核方面,从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不同培训方式结合、抓好制度建设到明确培训成果的质量数量要求。信息技术与干部教育培训二者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是构建网络化、智慧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现实发展需求。
二、信息技术与干部教育培训融合发展的地方实践
受现实国情、省情、市情制约的影响,我国干部网络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各地干部教育培训发展处于不同的信息化阶段。笔者选取大连“一校两院”(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近几年的教育培训信息化发展为案例,因为大连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的探索及应用在干部教育培训领域走在前列,通过介绍该案例的兴起、应用和初步融合的发展历程,为下一步信息技术与干部教育培训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建议。2010年起,大连“一校两院”会同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财政局共同组成干部在线学习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大连市干部在线学习中心,统揽全市公务员在线培训工作。确立了“统一领导、分工合作、三级管理”的干部在线培训管理体制,计划培训和干部自主选学有机结合,建立面授培训、专题网络培训、网络自主选学等多种培训方式。建立干部学习电子培训档案,将全市公务员所有线上线下培训统一转化为学时制管理,目前处级以下公务员每年需完成90学时,处级以上公务员每年需完成110学时,培训学时纳入学员及所在单位年度考评体系。目前“大连干部在线”工作日在线学习人数2000人左右,2010年全市组建的网络在线班次的学员5742人,而“一校两院”平均每年培训的学员数不过5000人。仅2018年上半年,在常规班次如常进行的情况下,同步完成了25期的近3.62万公务员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知识网上专题培训班”在线轮训工作。2013年起,实现平台管理与干部调训工作融合,面授学习与在线学习模式融合;建立数字化标准化调训流程,开展“面授教学+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学习中心调训通知,形成管理员在线报名、“一校两院”培训管理者与班主任组织混合式学习的工作流程。2014年,培训形式上与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应用进一步融合,借助阿里云开展云课堂,试水“互联网+”公务员培训。领导干部的“大讲堂”学习开展“云签到”,进行名家名师大讲堂的直播,全市公务员有机会同步学习优质课程资源。建设移动学习系统,支持离线和在线学习,具有手机组班学习、考试功能、群组交流互动等功能,5万多名学员实现了碎片化时间学习。2015年,实现信息技术与学员管理服务上的融合。开通了“移动学习秘书”,成为学员生活和学习的贴身秘书,实现学员签到、班级通知查询、教学计划、教学日程、教学资料查看、同学名单、班级交流、班级相册、作业分享、微后勤、问卷调查等培训全过程精准化管理,学员体验到精细化的教学管理和服务保障。2016—2017年,实现教育培训环境与技术整体融合。现有网络设施的应用承载能力有限,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相对简单,并且与其他设备的关联能力较弱,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多场景、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课件内容无法支持,校内平台间各自独立、信息无法共享。对此,“大连一校两院”开始建设智慧校园,促进技术与组织、教学、管理、服务、评估等环节整体融合,开始教育培训要素与智慧环境各要素融合创新发展阶段。2018年,教育培训与个体学习行为分析融合。大连干部在线开始设置“学习分析”模块,探索全市公务员的学习规律和课程偏好,在综合分析观念、环境、技术、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协同学习技术系统中诸要素(包括认知主体、认知客体以及二者交互所形成的学习场)协同整合与良性运作,营造或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等多维学习环境。
三、信息技术与干部教育培训的融合路径
信息技术与干部教育培训的深度融合发展,需要融合多种要素共同构成复杂生态系统。“互联网+”具有创新驱动、跨界融合、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等特征,其实质是关系及其智能化连接方式,是对互联网的智能要素与工艺要素的重新认识和界定。学习不再是个人的内化活动,而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承认学习的显性与隐性、直接与间接、内部与外部、刺激与反应特性,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定位为一种“网络联结和网络创造物”,为信息技术与干部教育培训的深度融合提供了认识论基础。智慧校园信息技术与干部教育培训的深度融合是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相互连通、渗透与融合,注重开放、协作、分享、跨界等环境要素,融合培训各环节要素形成干部教育培训生态系统,强调的是培训体系的所有组成部分和环节的内在统一与协调,承担起推动教育培训变革的职责。
作者:赵光单位:河北大唐国际唐山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电力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对电力工业的发展需求也日渐提高,因此对于电力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俨然已经成为发展电力工业的关键。而电力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共的主要任务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加强电力管理体制改革
电力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企业进一步的管理和培养人才,使得电力企业员工能够各司其职,有效的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更加有利于企业或公司的发展。因此在对于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同时,对公司或企业的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是十分重要的元素,是整个企业迅速发展的必要因素。
2、重视人才的培养以加强企业建设
人才的发展始终是决定企业或公司在整个社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这样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对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培训至关重要。一个良好企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这样一支拥有高素质高才能等各方面优秀的全能型人才作支撑。因此人才式培养不仅可以有助于个人的生涯发展,同时对于企业乃至整个社会之间的竞争发展都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一支全面发展的精英团队也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发展中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
3、电力企业发展需求
摘要: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在各行各业中快速运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对教育培训行业而言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培训行业若想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大利润,就必须要及时转变营销观念,摒弃陈旧的营销模式,引入新时代的营销。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时代对教育培训行业的影响,深入地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培训行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策略,以推动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教育培训;互联网;营销
在教育体制变革的影响下,我国的教育行业发生了许多变化,民办教育、教育培训机构等等多种教育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得到了快速地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市场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其开放性,这在无形中打开了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的大门。然而,随着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其占据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传统陈旧的营销模式已经跟不上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的速度,势必会影响其发展走向,对其产生消极的影响。现阶段,网络营销在市场营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决定着一个行业的兴衰成败,因此,为了促进教育培训行业融合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使其顺应现阶段的社会需求及市场需求,教育培训行业亟须摒弃旧的发展营销模式,探寻新的营销模式。
一、教育培训行业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营销的作用
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教育培训行业也不例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教育培训行业的营销模式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并且成为当下营销的最主要模式,这是因为网络营销对教育培训行业而言,其影响意义非凡。第一,教育培训对象以青少年人群居多,众所周知,青少年在网民中的比例较多,并且教育培训大多针对青少年进行,因此教育培训行业通过网络展开营销能够更精准地找到目标人群。第二,互联网能够很好地展现教育培训行业的人文特色,增加其辨识度与知名度,为其带来更多的培训需求。
二、互联网时代教育培训行业的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网络营销在教育培训行业的运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缺乏经验,教育培训行业对于互联网营销模式的运用不够成熟,在某些方面还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培训市场的需求。我国某些地区的教育培训行业还是通过开展讲座、发放宣传单页等方式进行宣传、招生。一些教育培训的办学模式还是沿用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了能够在上课时对学生严加管理,课后对学生的管理相对而言就会松懈。一些优秀的教育培训机构已经把网络营销运用的十分成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网站,充分地开发了一系列的网络产品,如网上报名、网课、网校等。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网络营销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已经在探索新型营销模式,而一些教育培训机构还是沿用传统的营销模式。虽然有些教育培训机构已经开始运用网络开展营销,但是其在运用互联网进行营销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第一,教育培训机构对网络营销的重视度不够。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只是建立了官方网站,认为有了这个网站就可以了,并没有及时更新相关信息,甚至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上的基本信息填写的都不够完善。第二,对网络营销的宣传方式不够了解。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不知道如何进行网络营销,还是利用传统印刷单页的方式对一些网络课程进行宣传。第三,网络营销服务不够完善。一些教育培训机构虽然建立了自己的官网和网络产品,但是在人们在网络上咨询问题的时候回复不及时,网络营销服务还不够完善。
三、教育培训行业网络营销模式的创新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互联网+”大潮逐渐与各个行业深入融合,教育行业也积极投入到了互联网的怀抱,从而涌现出了一大批互联网教育企业。本文在分析当前互联网教育行业发展的基础上,对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分类,并分析不同的商业模式蕴含的盈利模式,以期对未来互联网教育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企业;商业模式;盈利模式
在当今时代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兴起与发展,教育行业在其影响下不断进行自我革新。我国互联网教育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徘徊期后,现在进入了快速发展期[1]。当前互联网教育细分领域众多,产业链也逐步实现上下联通,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交互方式上也逐步丰富,整个行业进入了洗牌整合阶段。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互联网教育行业经历了传统教育培训行业机构、商业巨头BAT以及互联网企业三方的探索,未来能够在如此繁杂的市场中继续发展的企业,一定是拥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企业。
1我国互联网教育行业发展背景
1.1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教育企业含义吕森林(2016)指出互联网教育也称为“在线教育(OnlineEducation)”,是一种运用网络、多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互动的新型教育方式。互联网教育由计算机及基础网络设施、教师、教学平台、教学内容、学习者等基本要素构成[2]。相应地,互联网教育企业是向市场提供互联网教育商品或服务的盈利性组织。由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使用人群和不同的教育内容需求,互联网教育行业形成了众多的细分领域。同时,结合企业的不同发展优势,互联网教育企业可划分为三类:技术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和平台提供商。
1.2我国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发展条件
1.2.1政策支持从2012年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3]到2017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倡导智能教育和同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4],都对我国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发展给予了大量的政策上的保障与支持。
1.2.2技术发展近些年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为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这不仅使目前的互联网教育交互手段更加丰富,满足了用户的差异化需求,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保存的完整度。例如,利用人脸识别系统生成个人学习报告的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系统,可以帮助教师精确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家长了解孩子课堂的真实学习状态;利用语音技术的英语教学,可以低成本地获得对话练习与口音矫正;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批改,降低老师重复劳动。当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各个互联网教育公司寻找新的消费点的突破口,AI教育时代已经到来。
摘要:互联网+时代为继续教育创造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保险营销员继续教育是开拓保险营销员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提升保险行业服务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这离不开保险企业、院校、科研院所、监管机构、社会培训机构等施教主体之间深度融合,从有效整合资源并优化配置的顶层设计出发,在保险营销员继续教育中运用好“线上线下”联动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科技平台的作用,打造优秀讲师队伍、开发优质网络课程、建立综合考评体系等模式,提升保险营销员自身素养和职业能力,同时对不断完善继续教育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线上线下;保险营销员;继续教育
在党的报告中指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指明了方向。“线上线下”联动应用于继续教育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形式的有益结合,是探索继续教育新型服务供给方式,实现资源优势共享,加快推进继续教育变革的一种新型继续教育形态。将会对继续教育的教学组织、学习形式、管理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一、开展保险营销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是指在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创新的频率加快,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提高,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增加,学习就成为个人、组织,以及社会的迫切需要。随着保险业在快速发展,各培训主体不断的对保险营销员开展各种培训、教育,但依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根据杜威的“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教育理念,基于“线上线下”联动学习形式,培训主体有意识的营造学习环境和搭建学习平台,如:利用QQ、微信、微博等成立业界交流群和学界交流群,搭建可供网络和现场学习理论知识和提升实务技能的培训机会,保证保险营销员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社会超形态。
(二)有利于维护保险业良好形象。通过监管部门公布的保险业发展数据看,其快速发展毋庸置疑。正因为行业快速发展,更应重视其内涵建设,包括维护保险业良好形象,保险营销员就是保险公司的“形象代言”。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直接影响保险业在大众心理印象。且不说大部分保险消费者对保险基本知识的弱化,很大一部分保险营销员自身都难易理解的产品、原理、条款怎么能服务好客户。一旦因为对保险原理、保险条款等理解偏差就会导致保险公司拒赔或者涉及法律诉讼等纠纷,保险消费者便会有“保险都是骗人的”等想法。因此,对保险营销员开展继续教育培训,让其成为更专业、更成熟的业务员,能正确引导消费者购买产品、做好客户服务,既能提升保险公司经营水平和质量,还能维护保险业的良好形象。
二、保险营销员继续教育现状及难点分析
(一)制度方面缺少顶层设计。这里的顶层主要指培训主体,即监管部门、保险公司、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社会培训机构等。从设计方面主要存在两点不足:一是法律制度不健全,目前国家监管部门针对保险营销员继续教育仅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从文件整体看对保险营销员继续教育方向模糊,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只做了一般性规定,并无具体措施;二是培训制度不完善,虽然各保险公司均认识到对保险营销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并搭建了各自的教育培训体系,但培训主体之间没能实现资源共享,业界融合态势,单打独斗现象严重。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和继续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缺失。
一、加强档案人员教育培训的需求
1、现实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工作表现出明显的智能化发展规律,各种新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正逐步变为现实并不断推广。目前,在档案工作中推广的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包括电信、缩微复制、声像技术在内的一切先进手段使档案管理工作日益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就我国现有档案人员的整体水平很难应对信息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从文化水平来看,我国人口基数大,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数量多,但整体文化水平较低。2003年,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共有工作人员23086人,其中档案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只有1660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8人,研究生班25人,大学本科1616人),占档案工作人员总数的7%;档案专业大专、中专和职业高中学历的有3707人,占16%;受到档案专业在职培训的有8443人,占全部人员总数的37%;其他的9276人没有受到过任何档案专业培训,其比例达到了全部人员的40%。②
从业务素质上看,据2003年的统计,在23086人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有1798人(其中研究馆员241人,副研究馆员1557人),占全部人员总数的8%。在有职称的人员中,人数最多的是馆员,有6443人,占全部人员总数的28%;其次是助理馆员,有5777人,占全部人员总数的25%。无职称的人员达7588人,占全部人员总数的33%。③
信息时代的档案工作正在实现以电子计算机等物化智能应用为主的档案管理自动化、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以及档案信息传递网络化,档案缩微及保护水平也日益提高,原有的那些工作经验和理论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了。一些上了年纪的工作人员甚至打字还处于“一指禅”的水平,这样的技术水平显然无法满足现代档案工作的需要。
从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来看,档案工作的机要性和服务性要求档案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精神。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档案工作的职业特点致使一些业务人员在工作中产生了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比如个别档案人员出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政治立场不够坚定,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违背了档案工作的基本准则,借助工作便利,私自篡改或销毁档案,泄漏机密档案的内容等。还有档案人员在工作中没有端正工作态度,为用户提供服务时态度不够热情。以上种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档案工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甚至违背了档案工作维护历史原貌的基本原则,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2、理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