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政治哲学理论范文

政治哲学理论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政治哲学理论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政治哲学理论

哲学教学的理论思维研讨

在这里,冯先生强调的不是习得,而是自得。智慧之学虽然是习得,但必须自得于内,他多次举孟子与佛教的话来说明这个问题。孟子曾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见《孟子•离娄》)在孟子看来,君子对外在的道必须有一个“深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要了解“道”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把道变为自身内在的东西,与自己的本性结合,成为自己内在的本质力量,只有“自得”于己,才能“居安”“资深”“取之左右逢其原”,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如果君子仅仅停留在知“道”上,“道”永远是外在的“知识之道”,而不是“自得”的内在的“智慧之道”。只有通过“深造以道”“自得于道”,“道”才能成为人生的智慧。孟子之“道”更主要的是指儒家的“天道”,其“深造”的主旨在于认识到“性与天道”的合一,把外在的仁义礼智内化为人内在的德性,让人的道德行为出于自然,仿佛天性生成。

二孟子之道虽然不是哲学之道,但孟子揭示了如何使哲学真正成为智慧的途径———“深造以自得”。“自得”强调的是把哲学变成自己人生的智慧,但是目前的哲学教学偏离了这个途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哲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能力的脱离。哲学的智慧向度首先表现为作为主体的人应付和处理生产生活实践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人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包括人处理问题的能力。一个人面对自然的难题和社会人生困境能够应付自如游刃有余,他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人这种游刃有余地处理问题的能力当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哲学正是培养人思维方式与行为能力的知识科目之一。但哲学与其他科目不同,它不以学习哲学知识为目的。学习哲学知识只是人实现自身智慧的一种手段。因此,哲学教学固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哲学知识,但掌握哲学知识不是最终目的。当哲学考试采取试卷考试的时候,它就已经偏离了哲学培养智慧的目的,因为,哲学考试的分数再高,也不能表明一个人思考事物、解决问题、应付环境的能力就高。

第二,哲学知识与道德实践能力的脱离。哲学的智慧向度还表现为主体的德性培养。人的自由表现为人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选择。在一个群体中,人的思想选择、行为选择就具有了价值的意向,同时也就具有了道德的意义。人的道德主要是一种实践行为,西方哲学家把道德看做是实践科学,其意义也正在于此。德性和一个人的道德自觉、道德自主、道德行为相关。道德自觉就是主体能够意识到人是一个道德存在者;道德自主就是孟子所说的“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在任何强力和诱惑面前不改变自身对道德的选择;道德行为就是把道德落实在实践中。因此,德性的培养虽然离不开道德知识的教化,但更重要的是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实践的落实,而这些仅仅靠道德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认为,如果知识缺乏道德的维度,“记诵之广,适以长其傲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陆九渊也说,“闻见愈杂,智识愈迷”,“进退无守,彷徨失据,是其好之愈笃,而自病愈深,若是而学,若是而好者,果可谓之近于智乎?”哲学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明白道德的根据、确立道德的信念、践道德的行为。而考试不能达到此目的。

第三,哲学知识与人生境界的脱离。哲学智慧不仅有知识、能力、道德,更重要的是境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等总的根本的看法。一个人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觉悟与了解越深入、越全面、越长远,他的境界就越高。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指出,“哲学是可以使人得到最高境界的学问,不是使人增加对于实际的知识及才能的学问”。哲学教学关乎人生境界的培养,因此要通过哲学教学使学生超越形而下的局限,超越个人利益的束缚,而进入一个形而上的层面,从宇宙万物的高度去思考社会与人生。为达到这些目的,我们必须克服哲学教学中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克服衡量哲学知识掌握程度的考试模式。

三哲学教学的目的在于智慧的追求,智慧不仅仅是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所有这些目的,仅仅通过简单的课堂讲授、期末走过场式的考试是达不到的。那么,如何实现哲学教学从“习得”到“自得”的飞跃呢?冯契先生有一句著名的话:“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冯契对这句话有具体解释:“哲学理论,一方面要化为思想方法,贯彻于自己的活动,自己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身体力行,化为自己的德性,具体化为有血有肉的人格。只有这样,哲学才有生命力,才能够真正说服人。”

一种理论尤其是一种哲学理论,要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内化为人行动的方法,内化为人内在的的道德品性。理论不是书斋里玄之又玄的思辨,也不是政客舌尖上玩弄的语言,而应具有强烈的实践品格。理论的力量在于它的实践性,在于它对人行动上的方法论指导,在于它对人格的塑造。“化理论为方法”就是要求哲学理论的建设者和传播者不能为理论而理论,而是要赋予理论方法论的意义。要把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现实世界的强大武器,只有这样,理论本身才具有现实的意义,才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化理论为德性”是指理论不仅仅是方法、是武器,不只具有外在的工具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内在的价值。其内在价值一方面表现为理论本即是人性与人格的体现,另一方面表现为理论对人性的改造、对人格的塑造。任何一种哲学思想理论,从本质上讲都是人对自身本性的反思,当其生成之后,反过来又对人性具有建构的作用。人们不仅从某一种思想理论中能窥测到理论建构者的人性本质和人格特征,而且当长期受某一理论的熏陶时,其人性与人格也烙有理论的印痕。因此,如果说“化理论为方法”是指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那么“化理论为德性”就是理论与德性的统一、知与德的统一。

化什么样的“理论”为我们的方法和德性呢?对于高等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理论当然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以及以往的优秀哲学理论等。这些思想是经过历史的考验和实践的选择而被证明具有科学和实践品格的理论。但是,在现实的理论传播中,理论本身的价值与理论的传播并不具有必然的一致性,也就是说,理论本身的价值在传播的过程中并非能得到完全的张扬。由于传播过程中人的因素,理论的被误解与理论的教条化不可避免。如何避免理论的被误解和教条化,是理论传播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高等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以及以往优秀哲学思想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其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在理论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他们应当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化为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武器,化为每个人的内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化理论为方法”看,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作为教学科研工作中的方法论,指导自己的实际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另一方面,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通过自己的教学传授给大学生。在传授过程中,理论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传授给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金针”度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栋梁”。前者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化理论为自己的方法,后者是化理论为学生的方法。从“化理论为德性”看,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内化为自己的德性和德行。从逻辑上讲,知识与道德并不具有内在的关联,但具体到个体的人,知识与道德、理论与德性必须保持一致。一个知识与道德脱节、理论与德性脱节的人,不仅缺乏人格的感召力,其理论也缺乏说服力。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通过自己的教学内化为青年学生的德性。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知识的教育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高尚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成为一个知识与道德统一、理论与德性统一的人。

继续阅读

马克思法哲学思想国内研究

[摘要]

马克思法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和法学理论的重要组成分,对法学理论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改革开放后,国内理论界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研究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和细化的发展过程。其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基本概念的研究、对思想渊源和演进过程的研究、对主要内容的研究和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现实价值的研究几个方面。改革开放至今,国内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关键词]

马克思;法哲学;国内研究现状;法治建设

马克思法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和法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重要领域。只有深入把握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理论精髓,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理论界对于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研究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和细化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后,一些学者开始倡导开展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研究。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应当建立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体系”的观点成为理论界的共识,这一时期的研究较多地表现为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体系的宏观论述。2000年以后理论界的研究更为深入细致。特别是2005年以后,相关论文与专著大量出现,出现了一些针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中某一问题进行专门性探讨的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做出了专项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理清国内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研究的发展过程及研究成果,以更好地推动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并为我国的依法治国方略提供更充足的理论来源和理论依据,显现出更为重要的价值。阅读近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法哲思想研究的学术成果,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对于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马克思法哲学基本概念的研究

对于法哲学的定义和学科属性,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孙国华、张文显等学者认为法哲学是法学一个分支,其最终属于法学。法哲学是以法的一般理论为研究对象,揭示法这一社会现象辩证发展规律的独立学科,是法律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法学这座宏伟建筑物的基础科学。吴晓明、刘日明、林喆等学者认为法哲学属于哲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吕世伦、文正邦、傅季重等学者认为法哲学既属于法学,也属于哲学,是一门交叉的边缘性的学科。文正邦在他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在中国》一书中就指出“法哲学就是从哲学的角度和用哲学的方法来研究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一门学科;它既是应用哲学(或部门哲学)的一个门类,又是理论法学的一个分科,是介于哲学和法学之间并兼具二者属性的一种综合性、交叉性和边缘性学科。”[1]16对于法哲学与法理学的概念之分,学者们也有着不同的观点:张文显在《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理论、方法和前沿》一书中认为法理学和法哲学具有内容和研究范围上的一致性,二者是可以交互使用并可以相互替代的。就中国当前当前的实际而言,并不需要建立一个不同于法理学的法哲学学科。[2]1-3而刘日明、文正邦等学者则认为“法理学”与“法哲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正邦指出法哲学与法理学虽然都以法的某种普遍性为研究对象,但二者对这种普遍性的研究程度和研究角度是不同的,所以法哲学和法理学是两个不同理论层次的概念,是两门相对独立的理论法学学科。[1]17-18由于对于法哲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国内对于马克思法哲学的定义也存在不同观点。张波在《马克思法哲学内涵研究》中将国内对马克思法哲学定义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概括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马克思的法哲学是革命民主主义哲学,认为它是民权思想和自由观念的有机整合体。第二种认为马克思法哲学是一种权利哲学,以权力为起点,主要是法和自由两个方面,对人格和财产等方面也给予探讨,集中展示了社会市民和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第三种认为马克思的法哲学是一种批判性的哲学,基于感性的原则而对法进行批判。[3]7-8

二、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与演进过程的研究

继续阅读

俄罗斯哲学前沿课程教学目标探讨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2017年第1期

摘要:俄罗斯哲学前沿课程建设关键要抓住“前沿”性问题,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牢牢把握俄罗斯哲学教学的特殊性,并结合学生相关的知识背景和理论素养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引入全新的教学理念且应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加以实施。教学目标对教学实施与教学效果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当前,我国开设俄罗斯哲学课程的高校极少,俄罗斯哲学前沿课程建设必将充满挑战。

关键词:俄罗斯哲学;前沿;目标;理念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与俄罗斯在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日渐深入,也随着“一带一路”的主张在欧亚大陆有序施行,俄罗斯语言与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其中最为根本的是俄罗斯哲学教育,学习俄罗斯哲学更能从深层体认到俄罗斯文化的特质,培养新型的俄罗斯哲学研究人才。俄罗斯哲学在我国高校哲学专业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但相关课程开设极少,甚至俄罗斯哲学课程教学目标设定也较为模糊。在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欧美哲学仍占绝大部分比重,大多院校忽略了俄罗斯哲学课程存在的必要性,或将其附属于西方哲学课程中的一个小片段而予以简要介绍,或干脆不纳入到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当代俄罗斯哲学课程教学目标应当抓住“前沿”性的哲学问题,以文化哲学研究方法为切入点,打造特色鲜明的俄罗斯哲学课程教学体系。

一、抓住俄罗斯哲学中的“前沿”性问题

俄罗斯哲学课程建设当然重视以史为基、史论结合的做法,以俄罗斯哲学史的开设为基础逐步在深层次与广泛性上展开俄罗斯哲学的有关教学过程。以哲学史课程开设为基础不是对过往哲学家和哲学流派的表面梳理和讲授,而是要抓住现实中俄罗斯哲学问题的“前沿”内容再反身到俄罗斯哲学史中去寻求理论根基和解答,关键是形成对俄罗斯哲学的“前沿”性问题的认知。苏联解体后,以往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家独大的局面在俄罗斯已不复存在,各种哲学思潮重新活跃在俄罗斯的思想舞台上,俄罗斯哲学呈现出多元化局面,俄罗斯哲学界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政治哲学(政治学)、传统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哲学)、文化哲学、“俄罗斯思想”、宗教哲学以及对苏联哲学的反思和评价[1]。在研究范围上,将苏联哲学的传统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改为本体论、认识论、社会学等;对苏联哲学探讨过的人的哲学、科学哲学、生态哲学、价值哲学、文化哲学等等继续加以探讨[2]。可见,在新的历史时期,身处社会转型困扰之中的俄罗斯,其哲学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式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倾向需要注意,当前俄罗斯哲学研究者往往回溯到历史之中尤其是思想史中寻找现实问题的解答并且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理论成果。在绝大多数俄罗斯高校哲学课程设置中有一门课是必修课———“社会哲学”。本来“社会哲学”只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旨在探讨社会交往、社会关系或社会团体活动的一般规律,但俄罗斯的社会哲学往往把当前俄罗斯遇到的诸多社会问题凸显出来,从哲学史以及相关的哲学理论中寻找适切的思想资源,以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哲学的社会实践性倾向明显。后苏联时代俄罗斯哲学研究者们已不再注重构建完整的体系性哲学,他们善于将传统哲学理论解构融于对现实问题的观照中,思索着俄罗斯民族与国家发展的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这也是极为重要的当前俄罗斯哲学的“前沿”问题,是俄罗斯哲学课程建设应当引起重点关注之所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把上述“前沿”问题向学生直接引出,从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中引发学生对俄罗斯哲学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实践层面的思考,增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预想的学习效果。

二、由传统单纯讲授式教学转向“情境”体验式教学

传统的哲学教学大都以单纯讲授为主,最多辅以多媒体影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受教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客体关系明显。这种教学方式能将教材上的相关理论以知识体系的形式清晰讲授,至于学生能理解多少理解多深那另当别论了。而当下俄罗斯哲学教学也主要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亦有局限性。俄罗斯哲学如果不能从教学方法上有所改革便无从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致力于这一哲学方向的学习和研究,故而这里提倡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情境”体验式教学。所谓“情境”这里意指预设适切的可供学生在其中以主体形式展开学习进程的教学环境,既可以是现实中的,也可以是虚拟中的,学生需要的是一种“带入感”,也是一种学习过程中的“存在感”。在俄罗斯哲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设定理论背后无限广阔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知识背景的情境,需要设定和哲学理论相关联的文学艺术、民族民俗、宗教情感体验等情境,需要设定俄罗斯哲学家及其思想在场的虚拟情景。应当明确,俄罗斯哲学教学中的知识不是一个一个孤立的点的存在,而是知识间互相关联又与哲学知识之外其他相应知识形式相交织的线与面的存在,是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内在体验与外在认知的有机融合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上述诸种教学情境设定出来了,教师与学生便可共同“沉入”其间,在广阔的思想文化视域中开展俄罗斯哲学的教学与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授课教师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不见得完全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应当以课组成员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讲授。俄罗斯哲学与西方哲学相比在逻辑论证和抽象推理方面要欠缺一些,但正因为这一点,需要学习者在精神体验中把握俄罗斯哲学的精髓。单纯从教师设定的理论教学“情境”中无法深刻体验俄罗斯哲学的实质所在,需要有一种现实的“带入”。一般开设俄罗斯哲学的院校或占据地域优势,如黑龙江大学;或占据语言文化优势,如北京师范大学;或占据区位经济优势,如华东师范大学。上述地区与俄罗斯间的经贸与文化往来频繁,人员交流甚广,交流层次较高,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等相关研究机构都会不定期邀请俄罗斯各学科研究学者进行讲学,这是绝佳的体验教学的机会。应当为学生创造类似的机会,走出课堂,直面俄罗斯学者,从他们的讲授以及与他们的对话中了解俄罗斯哲学研究的现状和精髓,抑或聘请俄罗斯学者做兼职教授。这不是单向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过程,而是双向互动的动态体验式的学习过程。

继续阅读

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思考

一、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经济哲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学者们都在努力地进行探索,虽然学术界众说纷纭,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但是基本的东西还是可以弄清楚的。我认为主要包括:经济学的概念、经济规律、经济体制、经济学与哲学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哲学这门学科主要围绕市场经济展开,其中,哲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有了尤为突出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经济哲学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并且引出了许多新的、前沿的研究课题。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效率与公平、市场经济与人的价值。综上所述,研究经济哲学首先要找出市场经济和经济哲学的研究对象,然后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两者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将二者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顺利地向前发展。

二、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的关系

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的关系,总体来说,就是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研究表明,哲学研究离不开经济学,经济学研究也离不开哲学,哲学原理依赖于经济学,经济学又受到哲学思想的指导。从历史事实中我们发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第一次把经济学和哲学结合起来,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关系提高到哲学的高度,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明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列宁也是从哲学角度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在《论十大关系》中,把经济作为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基石,把哲学作为我国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方法。再到邓小平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实质都是将经济学与哲学结合在一起。以上这些哲学家的理论不但丰富了经济学的理论,也丰富了哲学理论,既从哲学高度深入分析经济活动,又从经济理论中探讨哲学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也必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当前我国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哲学研究也应该聚焦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哲学。市场经济与哲学互相依存,经济发展的好坏,不仅是与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关系,同时还与经济哲学对市场经济的指导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求哲学工作者要有市场经济观念,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密切关注市场经济中的重大问题,还要对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出哲学反思,指导市场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经济关系是最本质的社会关系,经济矛盾是最基本的社会矛盾,所以一切哲学研究应当扎根于经济学之中。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有很高的指导意义,所以一切的经济活动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

三、研究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的意义

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需要经济哲学提供一般思想上的指导,再结合我们上述两者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为了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积极开展市场经济与经济哲学的研究,对经济理论和哲学理论的改革和发展都有重大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的哲学同政治关系密切,但是与经济关系较为疏远,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经济哲学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这段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工作,市场经济不能轻视唯物论和辩证法。现阶段,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全面实现现代化,哲学研究也需要深入扎实地进行。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搞好经济建设,不仅要抓住经济的发展规律,还需要哲学在思想上的指导。经济活动需要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的认识价值可以在经济活动中转化为经济价值。

几十年的实践经验都在证明一个真理:凡是重大的经济决策,如果离开了哲学的正确指导,不但不可能成功,还会导致失败。缺少哲学指导的经济学,其科学性是不能保证的,是值得怀疑的。同样,没有哲学理论指导的企业,也不可能成为现代化的大企业。所以现代经济的工作者们应该用哲学的思想武装自己,善于用马克思的观点和方法论作指导来解决现实的问题,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不但要求哲学提供思想上一般的指导和支持,而且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哲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新生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确立自己赖以生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哲学正处于萌芽时期,需要我们用心经营,从而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哲学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特殊性,要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特征、功能、现实形态发展趋势,还要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决策分析,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做指导性的见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哲学要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哲学问题,在所有制结构上的地位,在管理体制上的统分,在市场主体间的竞争与协作,在内外关系上的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才能使我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哲学,还要研究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分配关系的问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的问题。

继续阅读

中国哲学概念范畴

摘要:经由对传统西方哲学研究方法的反省,而发展出的概念范畴研究法,有将中国哲学研究藉由概念范畴作为哲学问题与哲学主张的两种进路。这一个方法虽能深入知识细节,却有问题意识不明确以及体系性建构力不足的缺点。因此应该提出有别于西方传统而适合中国哲学问题意识的哲学基本问题作为研究进路,并且同时扮演解释架构的功能。研究中国哲学,当以宇宙论、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为中国哲学这种实践哲学的基本问题,并担负解释架构的功能,配合以概念范畴研究法能进入知识细节的优点,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对中国三教哲学作出准确理解、正确诠释。然后返回思辨哲学的思路,以形上学、知识论、伦理学的问题意识为进路,再来研究中国哲学,以获得崭新的创造性成果。

关键词:中国哲学;概念;范畴;宇宙论;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形上学;知识论;伦理学

一、前言

当代中国哲学的研究,在各学派各系统的分门研究上,当然已有相当的成果,虽然尚不能说各学派及各专家体系皆已形成了专业学者群,但对各领域研究的地毯式覆盖,也已有了相当可观的成果。

但是,关于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的议题,却很难说有明确的成果,这个议题的重点在于:作为当代哲学研究对象的中国传统思想,如何在经过西方哲学洗礼后的当代学术氛围中,以清晰的哲学问题意识与解释架构予以表达。面对这个问题,除了要有对传统中国思想深刻且准确的理解之外,还需要对以哲学理论体系的方式来诠释及表达中国思想有正确的认识。过去的一百年来,中国学者对于以哲学体系的方式讲述传统中国思想的工作,尽了极大的努力,经历了不同的尝试,但能否系统化以及系统化的程度,各家有不同的方法。这个系统应如何定位?究竟是在西方哲学传统所使用的基本哲学问题上,还是另求他途?抑或就将系统定位在中国哲学的概念范畴上?

一种做法是以西方哲学基本问题或某一家西方哲学体系来谈论中国哲学的系统,这种做法缺点很多,本文将予说明。另一种做法是以中国思想中的概念范畴建构中国哲学体系①,它有优点,也有缺点,这也是本文要分析的。第三种做法是将基本问题与概念范畴结合起来,认为概念范畴是必要但不够充分的研究方法,应以概念范畴为材料,以哲学基本问题为讨论中国哲学的解释架构,至于这个哲学基本问题则不能直接平移西方哲学的系统,而应建立专属于中国哲学的基本哲学问题。

笔者所采取的工作态度就是第三种,本文即是对于第三种工作态度的合理性申述。本文将首先讨论概念范畴研究法,反省其作为研究中国哲学的方法的优缺点,其次将定义及讨论基本哲学问题

研究法的相关方法论问题。

继续阅读

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科学内涵

《东岳论丛杂志》2015年第九期

西方人文精神是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同时又被其超越。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马克思哲学中的人文关怀被隐蔽,并被误解,这一方面源于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的定位,认为马克思哲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因此在其哲学中不存在“人的学说”,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对马克思哲学人本论。弗洛姆认为,马克思哲学是彻底的人本主义学说。但这些理解在纵观马克思思想发展脉络之后就会发现过于片面,因为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并没有对人本主义或者是人道主义进行反对,恰恰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人学思想是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末。我国对马克思哲学思想中关于人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王若水指出“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①,这也开创了对马克思哲学人文研究的先河。随后,周扬公开支持王若水的观点,同时又将马克思哲学定义为人道主义。而到了90年代,随着“人学”研究热潮的到来,马克思哲学中关于人的研究才被学界认识到,并形成了共同的看法。认为在马克思的哲学体系中,主要的研究对象依然是人,同时在所有的研究中都是以人为出发点。之后,学者对于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人文关怀理论相关研究,主要定位在以下的三个维度:第一,从内在理论角度阐述马克思哲学中的人文关怀,认为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发展的基本维度;第二,从实践观的角度进行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探索;第三,从历史唯物以及社会的发展相关角度进行马克思人文关怀的解释与探索。总之,人文关怀已经成为了哲学讨论中的热门话题,尽管人们对马克思哲学中的人文关怀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但基本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即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维度,其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个人”,而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人类的解放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理论基石:科学实践观

在马克思的哲学体系中,科学实践观是其理论基石,也是马克思哲学与以往的哲学之间的最大差别。在马克思哲学中,物的世界被人的世界取代,对人价值的探求超过了对宇宙的探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人的解放成了最终的哲学目标。因此,在马克思的哲学体系中,人文关怀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当然在马克思的人文关怀中,科学实践观可谓是最为基本的理论,他在自己作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阐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②”“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①通过这些论述可以得知,马克思在进行自己的哲学观点论述的过程中对于之前存在的唯物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否定,而否定的理由是之前的唯物论将人的主观性掩盖,同时之前的唯物论将人的实践活动看做是精神活动,在他看来这都是不正确的论调。他在研究中指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反应的,实践活动也是人们对待以及处理外部世界的出发点,同时世界上所有的活动都可以通过实践来解释,来决定。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作为一种社会关系而存在,社会生活的本质则在于实践,不管是人的活动还是社会历史的演练,人的解放还是社会的全面发展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实践。由此,他确立了一种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具有独特意义的新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哲学以科学的方式对人自身的改造与发展进行了实践性的解释,并对人的本性达到的程度,人的本质力量以及人的自由达到怎样的程度都进行了解读。这种以实践为出发点的全新的思维模式,对人们以往的唯心式的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解读进行了彻底的改变,也使得原先比较复杂的哲学问题清晰地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由此可见,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实践观不仅是其整个哲学体系中的首要部分与基本的观点,当然也是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中最为基本的理论。

二、出发点:现实的个人

任何一个哲学体系的创立都会有属于自身的出发点,当然马克思哲学也是一样,马克思在自己的哲学思想论述中,不断的进行探索,修正,最后提出了自己哲学体系的出发点,即现实的个人。具体来讲,他对自己哲学出发点的修饰以及矫正历程如下:他在博士论文以及莱茵时报时期,主要是从自我意识、自由性为出发点,进行哲学的思想的阐述。这个时候的马克思在哲学研究中思维受到了费尔巴哈的影响,因此他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将自己的眼光放诸在对人类社会的自由以及相关理性至上;到了《德法年鉴》时候,马克思开始了以人本身问题作为出发点的哲学探讨。当然这个时期的出发点不仅仅限于人的自身问题,主要是通过人的改造活动来探索世界,在人的本质的把握中,以活动为基础。随之,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德意志意识形态》也是他哲学思想形成的一个转折点,这时他的研究点已经放在了现实的个人以及个人的生存境遇至上,并将其确定为自己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当然,在马克思哲学中,其中现实的个人主要指的是无产阶级,这不仅是他哲学思想的出发点,更是他哲学人文关怀中的一个需要探索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

当然在进行马克思哲学思想解读的时候需要注意,人文关怀仅仅只是他哲学体系中的一个维度,并不能说明马克思哲学就是所谓的人本主义。因为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中“现实的人”并不是假设性的前提,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对于“人”马克思有着如此的解读:“……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②马克思在对德国哲学的阐述中,如上明确的指出了“现实的个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是其哲学的出发点。那么在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中“现实的个人”究竟是怎样的呢,其有着如何的生存境遇?第一,马克思哲学中的“现实的个人”有着属于自己的约束条件,其需要放置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关于这点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相关论述中对于以往的哲学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这些哲学观点中对于人赋予了后来历史的意识,没有将其放在一定历史阶段中来研究。当然这里所阐述的“历史”主要是指“个人”的实践演化过程,并不是其它所谓的“历史”。这里的“个人”超脱了历史、理想以及抽象,是实实在在的人。第二,“现实的个人”是以实践活动为前提的个人。在曾经的哲学研究中,有的学者也对历史阶段的生产进行了一些解释,但是仅仅是停留在生产之上,并没有对生产里蕴含的关系进行说明。但实质上对于社会生活关系中的每个人来讲,各种关系的产生以及各种活动的进行都是以“我们”为出发点的,而这个“我们”的出发点,实际就是个人的实践性活动过程,从本质上来讲也是内在的辨证过程。因此,在人文关怀中将“现实的个人”作为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就是将辩证法作为理论的出发点,所以在马克思哲学中通过“现实的个人”辩证法与实践观得到了有机的统一。第三,“现实的个人”有着一定的本质,具有社会人的性质。马克思在探讨人的时候,阐述了现实的个人的作用,其既是社会的创造者又是社会历史的演练者,并不是历史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上的一切,反之是人创造了整个社会,让社会上的一切都变成了现实。因此,“现实的个人”需要放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去理解,是真正的人,更是社会的人,同时历史进程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等都是现实的个人活动所构成的,是现实的个人的力量的有效转换。由此可知,在马克思的哲学人文关怀中“现实的个人”属于社会存在物的范畴,这也是人的本质属性。同时,在马克思哲学中,“现实的个人”作为理论的出发点,能够更好的确定其在唯物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也能够让整个哲学理论符合逻辑的展开,其不仅在整个哲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马克思对于人的生存、发展问题的深切关注。

三、实现途径

继续阅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教学探讨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教学的路径,包括创设生活情境;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生活实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教学;生活情境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教学中对哲学方面的原理、概念、情感和规律的理解,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难题。而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科学地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中去,能够简化哲学原理的复杂性,提升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哲学原理的理解。但如何实践有待进一步探究。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生活化教学主要是用微观的角度去叙述生活中的各种经验,如对未来社会上的人际交往、政治时政和职业观念等[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需要有一些特定的标准和要求。从起点的角度上看,学生需要拥有认识哲学相关概述的感性心理,这里面的感性心理不仅包含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微观角度,还涵盖了学生所学的各种知识,还有在进行人际的交流时产生的社会实质性观察。另外,还需要不断地对学生在人际交往、社会联系上面进行关注和教育,使学生可以正确地处理和对待人与社会、自然的相互联系[2]。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教学的路径

(一)创设生活情境在实际生活中,处处都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思想,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体现。在日常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创造性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教学。例如,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股市、理财投资等方面的问题,这类经济问题较为复杂,但却是以后学生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3]。教师可以以此创造一种投资生活环境,在投资、回笼资金等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经济学思想深入剖析股市、理财投资等方面的本质,引导学生寻找投资与理财之间的平衡关系,正确处理投资过程中矛盾关系,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经济规律及货币价值等方面的本质论证,让学生感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魅力,培养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

(二)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教学,是一种立足于现实来开展理论研究的教学过程。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具有许多特色的文化,齐鲁文化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齐鲁文化中,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就可以作为生活中典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案例,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泉城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来科学进行诠释。作为山东省的一分子,如何正确看待目前环保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用哲理的思想来改善周围生态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等,这些都可以作为重要的课堂内容或课题,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讨论,让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的正确哲学观和价值观[4]。

继续阅读

历史唯物主义与文化哲学的契合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表现

在马克思主义全部著作文本中,共有13处提及文化概念,仔细分析其论述的内容,加以整合,形成关于文化哲学的基本框架,然后再将分散的观点集中于这一框架,可以提炼出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基本内涵以及外在表现。

第一,马克思进行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是人化自然,这揭示了文化的起源和母体。马克思的哲学被称为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他认为实践是其哲学理论的基石,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地研究自然,揭示了实践的重要作用,认为一切脱离实践的哲学均是经院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从人化自然的角度出发,辩证地解决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马克思强调文化不仅产生于人对自然的改造过程,而且文化本身还是自然物的转化形式,他从人与劳动实践的关系中探寻文化发展的规律,并抓住了文化产生的人类学根源”。

第二,马克思主义确认了文化的本质即人的主体规定性。马克思在1844年的《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马克思强调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类具有历史主体性的形成,正是因为人的历史主体性形成是人能够按照自己意愿来改造客观世界,因此人的行为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第三,马克思最核心、最具先进性的观点也是与其他文化哲学的最根本区别就是马克思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考察文化哲学。马克思提出了异化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最根本问题。“由于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走了他生产的对象,也就从人那里夺走了他的类生活……因为从人那里夺走了他的无机身体及自然界。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生活的类能力———变成人的异己力量,变成了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人(工人)只有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的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异化理论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虚伪面目,从而为打破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建立一个以人民大众当家做主的新政治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利用这种辩证的理论思想建立起一种全新的文化哲学理念。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念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视角”和基于“共产主义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为了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批判了“文化史观”,这里的文化史观是狭义的文化概念。马克思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律、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社会的起点是物质生产,在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最核心、最主要的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物质生产是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马克思阐明了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辩证关系。把社会意识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了不定型的、不系统的社会意识。主要表现为人们的情感、情绪、愿望、要求、风俗、习惯、传统、自发倾向和社会风气等等,社会意识是指人们从社会生活中自觉概括提炼出来的、比较系统的、有确定形式的、理论化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科学、哲学等思想体系。并阐明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理论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弥补了西方文化哲学理论的缺陷。西方文化哲学家是以西方的哲学与文化传统为自己的知识背景的,是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场上从西方视角审视人类文化的,西方文化哲学的三大领域,各自形成了自己特色鲜明的理论内容,尽管有其借鉴意义,但三者相互之间缺乏横向的联系,在分割的状态下难以形成有机统一的文化哲学,各种具体的文化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具体缺陷和错误。这就决定我们对于西方文化哲学只能借鉴,不能照搬,而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阐述文化的起源、内涵和外延,为文化哲学提供了强大的方法论和世界观,为文化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进一步为文化哲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从人类发展的趋势来看,作为个人和社会有机统一的人类,其结构中包含的动物性要素比例只能越来越小,而文化性要素作为人的特质在未来社会中的比例会越来越大,所以,作为对人类的文化特质进行哲学观照的文化哲学,要自觉从人类的不同存在方式的联系和统一中探寻人的文化特质的发展脉络,以完整统一的哲学人类观为理论依据,使自身得到了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个体、群体及类总体的不同形态全面认识人类及文化发展,通过对人类的文化特质进行全面审视,进而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科学预见,最终形成把握人类未来发展的统一的文化哲学。而西方文化哲学的狭隘性、分割性等缺陷,将直接影响其未来发展是否存在合理性。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