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政治哲学导论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一、“物质利益”难题对马克思经济哲学形成的影响
通过对习惯和特权的历史发展的分析,马克思开始对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所察觉。他意识到,正是利益支配的不同才使社会出现了贫富对立,进而把社会划分成为不同的等级。马克思还意识到人们都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思考、行动,甚至国家官员和立法机关的决策行为也受利益支配。第三次是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一文中,马克思的认识又有了新的进展。马克思在大量收集材料、阅读文件后,对摩泽尔地区农民贫困的原因作了考察,立足客观事实对政府进行了谴责。在这里,通过对现实利益问题的考察,马克思触摸到了围绕着社会利益所形成的客观社会关系对国家和法的活动所起的制约作用。正是《莱茵报》时期的现实斗争,推动马克思开始摆脱传统思辨哲学。虽然,此时的马克思在最初摆脱思辨哲学时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但马克思己经明确地看到了对利益的不同占有、支配和实现使社会分裂为相互对立的等级,并且,等级之间存在着不平等和残酷的剥削现象。因此,马克思认识到利益原则才是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的真正核心原则,是支配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根本原因。
二、恩格斯对马克思经济哲学形成的影响
在马克思形成唯物史观的每个阶段上,恩格斯都使马克思的观点更加完备,恩格斯通过历史的分析为马克思不成熟的观点,甚至是抽象的、设想的观点,更好地、重新地奠定了基础,并使之具体化了。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的忠实合作者,而且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并具体地指出:关于国度和社会历史阶段的变化、由思辨哲学像唯物主义哲学的转变、价值立场的改变等这些观点直接影响着马克思的思想。正当马克思的思想处于困惑、苦恼因而求知若渴的状态时,一个年仅二十三岁的天才出现在马克思面前,这就是青年恩格斯。此时的恩格斯在思想性上比马克思早熟很多,他的三篇著作对于马克思及时摆脱思想困境并找到努力方向,发挥了远远大于和重要于所谓“三个理论来源”的作用。第一篇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写于1843年9月底或10月初至1844年1月中旬,发表于《德法年鉴》。该文对马克思产生了巨大冲击,呈现在马克思面前的是,对当时最精确的社会理论即政治经济学的入门导论。相形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学,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对经济生活所作的考察就显得跟不上时代,因为这种考察已经落伍了很长时间。
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把经济联系溶化在人的关系的发展中而马克思恰恰是吸取了恩格斯的这一结论,并把它向前发展了。因此,马克思的人本学才具有了完整性和连贯性,得到了完成。梅林在《马克思传》中谈到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时认为,就思想性而言,恩格斯是给予者,马克思是承受者。恩格斯帮助马克思克服了对资产阶级社会、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还有些抽象的理解,使他认识到必须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矛盾性来批判这一制度。它的探究远远的高于青年黑格尔派的研究传统,青年黑格尔派对英国和法国主导的这一研究领域研究是十分薄弱,但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文献的分析专长远远超出了当时马克思所达到的程度。第二篇是《十八世纪》,该论文是《英国状况》系列论文中的一篇,写于1844年1月初至2月初,发表于1844年8-9月份的《前进报》。
第三篇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写于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以德文出版于1845年5月。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说,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从另一条道路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恩格斯是“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来考察当时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对马克思来说,这部著作向他呈现了另外一个世界:议会对济贫、工厂状况以及童工问题的调查,还有深入的对无产阶级生活的进行各种考察。《莱茵报》时期使马克思苦恼的“难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是一个非常值得弄清的问题,因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对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进程的认识。由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发端于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历史唯物主义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物质生活关系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在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完成的,因此,研究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进程不能只限于哲学领域。
作者:张硕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13级研究生
作者:卢军单位: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改革、在政法学院内部也进行过政法大类培养的尝试,为此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课时也不断有所调整,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要学习两个学期、一个学年的做法从来没有改变,其总课时一直保持在102-119课时之间,总学分也一直稳定在6-7个学分之间,使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一道属于政治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时最多,学分最大的两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教学内容上———体系完整系统,观点开放多元
马克思主义是由其立场、方法和观点共同构成的。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体系也必须完整的统筹这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最大多数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基本立场表现在政治经济学上,就是他比别的经济学派别都要更加关注人———尤其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的命运,关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教学中强调这一立场就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很好的区别开来,在贫富悬殊较为严重的当下也更能凸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更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与学习思考的兴趣。
在方法方面就是要强调它的唯物、辩证的方法,在教学计划中我们有意识的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安排在同一学年学习,这样就能使同学们用学到的哲学方法去分析经济现象,反过来又用经济学的理论和事实具体化哲学命题的内涵。例如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一经济学判断离开了哲学中联系、发展的辩证法观点是无法深刻理解的,反过来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的知识内容又会极大地充实与具体化同学们对“发展”这一抽象范畴的认识。
在教学内容体系方面,现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普遍比较繁琐,一般的教材都多达十数章,甚至二十多章,这样就会使教学内容过于庞杂,模糊了学生学习的焦点。为此,我们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实际教学内容简化为一个导论外加八章,即:导论政治经济学概述;第一章商品经济;第二章资本主义经济;第三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化;第四章社会主义经济;第五章市场经济体制;第六章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第七章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和第八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的科学发展。这样的安排既坚持了马克思《资本论》的经典体系,也遵循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打破了把政治经济学区分为看似黑白分明的资本主义部分与社会主义部分的传统二分法,把这两种经济制度看成是人类为了谋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总体努力的一种整体进程,同理市场与计划的优势与失灵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也得到了均衡的表述。
在精简优化教学体系的同时,我们还注重不断扩展实际的教学内容。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立场与核心观点的同时,也注意吸取一切有益的国内外新理论、新观点,使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有更大的包容性。例如,在资本问题上,我们一方面坚持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规律,另一方面也介绍科技进步、新教伦理、甚至个人的理财与生活方式对资本积累可能产生影响等开放多元的观点。其他例如在经济周期、全球化等内容上我们也尽量介绍各个学派的不同观点,拓宽了同学们的经济学视野。
教学方法上———教师真情投入,学生学讲并进
一、大学视觉文化课程和专业
晚近以来,视觉文化课程在欧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上开设,有的学校开设了视觉文化专业。以下我们选择几所西方大学的视觉文化专业或课程设计,以期了解这一领域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1.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的视觉文化课程(本科)
授课教师:
AlexanderCampbellHalavais(halavaisu.washington.edu)
课程说明:
课程集中在以下理论的阅读和讨论上:视觉和符号传达与知觉、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关系。课程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开始,进入到知觉研究、美学、符号学、空间研究和信息环境设计等领域(该课程在网上教学)。
授课内容: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英美文学理论教材的类型;英美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立场;英美文学理论教材的逻辑思路;英美文学理论教材的编排风格,对英美文学理论变化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了解和研究英美高校的这些教材,特别是国外学者为解决“理论”危机而做出的种种颇有创意的努力,对于我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认真研读和分析,以把握英美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思想和写作体例,并希望通过对这些教材的梳理和辨析,为我国当今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英美文学理论教材中,不难发现其书名冠以“导论”、“引论”(Introduction)或者“指南”(Guide)的导论型教材,但这种导论型教材与国人理解的不完全一致、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立场指编写者对文学理论性质的看法和关于文学理论教学的指导思想。编写者的立场与其理论素养、文学观念特别是所属的理论派别有关,在教材编写中,往往表现为编者对各种文学理论观点或流派的取舍和评价,对具体的理论术语的界定和表述,以及对教材的逻辑思路及建构方式的选择和设定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发生了一次次革命性变化,与之相应,英美各高校也出现了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的文学理论教材。这些教材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当代西方理论与批评的全景,而且表现出与中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不尽相同的体例和风貌。了解和研究英美高校的这些教材,特别是国外学者为解决“理论”危机而做出的种种颇有创意的努力,对于我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目前收集到的近50部英美文学理论教材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20本教材作为研究对象(见篇末附录),通过认真研读和分析,以把握英美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思想和写作体例,并希望通过对这些教材的梳理和辨析,为我国当今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英美文学理论教材的类型
导论型教材在英美文学理论教材中,不难发现其书名冠以“导论”、“引论”(Introduction)或者“指南”(Guide)的导论型教材,但这种导论型教材与国人理解的不完全一致。在国人看来,作为导论型教材,应该关注文学理论(Literarytheory)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核心范畴等基本问题,有比较明确的理论建构和明晰的范畴界定,论述过程缜密,结构也应相对完整。而在英美高校,这种具有完整体系的教材并不多,也许受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当代哲学不再诉求宏大叙事的影响,英美文学理论教材似乎不再追求建构普遍的理论体系。
就所掌握的资料来看,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是少数具有完整体系建构的教材之一。该教材涉及到文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韦勒克试图通过对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区分来界定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通过对文学研究的内部和外部的区分来寻找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并重点阐述了文学理论的“内部研究”,分析了与此相关的重要概念。该教材对我国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影响颇深。卡勒的《文学理论》也属于导论型教材。如果说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是一种建构型体系的教材的话,那么这一本便可以视为“解构型”教材了。该教材对文学理论中的几个关键范畴均提出了质疑。其开篇标题为“理论是什么?”第二章标题是“文学是什么?”接下来则对文学与理论的关系作了否定的回答。“文学是什么?你也许会认为这是文学理论的中心问题,但事实上,它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该教材通过分析历史上各种界定“文学”的说法,最后将“文学”理解为从五种视角审视的结果,从而构成了对传统文学理论试图找到文学的普遍性本质的消解。这种解构方式告诉人们,对“文学”这一术语的界定的不可能与无限可能。苏瑞希·纳华的《文学批评基础》侧重从哲学的角度反思文学理论,是一本有相当理论深度的教材。该教材首章为“哲学与当代文学理论的危机”,谈到了“客观主义、怀疑主义、相对主义和极端不确定主义”所带来的文学理论的危机。以此为出发点,论及“诗学的形式与功能”、“变异、价值和文学理论”等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并探讨了文学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及其意义与前景。这本教材可视为理论面临坍塌之际的反思和重建。
一些研究文学理论中特定范畴的专论性教材,我们也将它们归入导论型教材内。安德鲁·本尼特与尼古拉斯·罗伊尔合著的《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就属于此类,该书第二版分二十八章,每章涉及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如“开端”、“读者与阅读”、“人物”、“悲剧”等,第三版又新增四章,仍沿用这一方式。该书各章之间虽亦有参阅,但就总体而言,各章几乎全凭某一关键词而自成一体。此类教材因各章节之间独立性较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之中可以从不同的章节入手,从而形成不同的思维路径。
有些导论型教材则具有史论结合的特征,如查尔斯·布莱斯勒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该教材既有对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的质疑与界定,又有对自古希腊以来学科史的勾勒,包括对20世纪以来的主要理论批评流派的介绍。还有些教材主要通过对西方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流派的评述来结构全书,伊格尔顿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就是如此,它将西方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流派梳理出三条线索,从而引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结论。与之类似,佛克马和易布思合著的《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也是通过对各理论流派的选择性介绍和评价,试图建立一个科学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文学理论。
[摘要]
马克思法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和法学理论的重要组成分,对法学理论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改革开放后,国内理论界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研究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和细化的发展过程。其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基本概念的研究、对思想渊源和演进过程的研究、对主要内容的研究和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现实价值的研究几个方面。改革开放至今,国内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关键词]
马克思;法哲学;国内研究现状;法治建设
马克思法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和法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重要领域。只有深入把握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理论精髓,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理论界对于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研究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和细化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后,一些学者开始倡导开展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研究。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应当建立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体系”的观点成为理论界的共识,这一时期的研究较多地表现为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体系的宏观论述。2000年以后理论界的研究更为深入细致。特别是2005年以后,相关论文与专著大量出现,出现了一些针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中某一问题进行专门性探讨的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做出了专项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理清国内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研究的发展过程及研究成果,以更好地推动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并为我国的依法治国方略提供更充足的理论来源和理论依据,显现出更为重要的价值。阅读近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法哲思想研究的学术成果,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对于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马克思法哲学基本概念的研究
对于法哲学的定义和学科属性,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孙国华、张文显等学者认为法哲学是法学一个分支,其最终属于法学。法哲学是以法的一般理论为研究对象,揭示法这一社会现象辩证发展规律的独立学科,是法律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法学这座宏伟建筑物的基础科学。吴晓明、刘日明、林喆等学者认为法哲学属于哲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吕世伦、文正邦、傅季重等学者认为法哲学既属于法学,也属于哲学,是一门交叉的边缘性的学科。文正邦在他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在中国》一书中就指出“法哲学就是从哲学的角度和用哲学的方法来研究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一门学科;它既是应用哲学(或部门哲学)的一个门类,又是理论法学的一个分科,是介于哲学和法学之间并兼具二者属性的一种综合性、交叉性和边缘性学科。”[1]16对于法哲学与法理学的概念之分,学者们也有着不同的观点:张文显在《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理论、方法和前沿》一书中认为法理学和法哲学具有内容和研究范围上的一致性,二者是可以交互使用并可以相互替代的。就中国当前当前的实际而言,并不需要建立一个不同于法理学的法哲学学科。[2]1-3而刘日明、文正邦等学者则认为“法理学”与“法哲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正邦指出法哲学与法理学虽然都以法的某种普遍性为研究对象,但二者对这种普遍性的研究程度和研究角度是不同的,所以法哲学和法理学是两个不同理论层次的概念,是两门相对独立的理论法学学科。[1]17-18由于对于法哲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国内对于马克思法哲学的定义也存在不同观点。张波在《马克思法哲学内涵研究》中将国内对马克思法哲学定义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概括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马克思的法哲学是革命民主主义哲学,认为它是民权思想和自由观念的有机整合体。第二种认为马克思法哲学是一种权利哲学,以权力为起点,主要是法和自由两个方面,对人格和财产等方面也给予探讨,集中展示了社会市民和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第三种认为马克思的法哲学是一种批判性的哲学,基于感性的原则而对法进行批判。[3]7-8
二、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与演进过程的研究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发生了一次次革命性变化,与之相应,英美各高校也出现了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的文学理论教材。这些教材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当代西方理论与批评的全景,而且表现出与中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不尽相同的体例和风貌。了解和研究英美高校的这些教材,特别是国外学者为解决“理论”危机而做出的种种颇有创意的努力,对于我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目前收集到的近50部英美文学理论教材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20本教材作为研究对象(见篇末附录),通过认真研读和分析,以把握英美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思想和写作体例,并希望通过对这些教材的梳理和辨析,为我国当今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英美文学理论教材的类型
导论型教材在英美文学理论教材中,不难发现其书名冠以“导论”、“引论”(Introduction)或者“指南”(Guide)的导论型教材,但这种导论型教材与国人理解的不完全一致。在国人看来,作为导论型教材,应该关注文学理论(Literarytheory)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核心范畴等基本问题,有比较明确的理论建构和明晰的范畴界定,论述过程缜密,结构也应相对完整。而在英美高校,这种具有完整体系的教材并不多,也许受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当代哲学不再诉求宏大叙事的影响,英美文学理论教材似乎不再追求建构普遍的理论体系。
就所掌握的资料来看,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是少数具有完整体系建构的教材之一。该教材涉及到文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韦勒克试图通过对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区分来界定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通过对文学研究的内部和外部的区分来寻找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并重点阐述了文学理论的“内部研究”,分析了与此相关的重要概念。该教材对我国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影响颇深。卡勒的《文学理论》也属于导论型教材。如果说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是一种建构型体系的教材的话,那么这一本便可以视为“解构型”教材了。该教材对文学理论中的几个关键范畴均提出了质疑。其开篇标题为“理论是什么?”第二章标题是“文学是什么?”接下来则对文学与理论的关系作了否定的回答。“文学是什么?你也许会认为这是文学理论的中心问题,但事实上,它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该教材通过分析历史上各种界定“文学”的说法,最后将“文学”理解为从五种视角审视的结果,从而构成了对传统文学理论试图找到文学的普遍性本质的消解。这种解构方式告诉人们,对“文学”这一术语的界定的不可能与无限可能。苏瑞希·纳华的《文学批评基础》侧重从哲学的角度反思文学理论,是一本有相当理论深度的教材。该教材首章为“哲学与当代文学理论的危机”,谈到了“客观主义、怀疑主义、相对主义和极端不确定主义”所带来的文学理论的危机。以此为出发点,论及“诗学的形式与功能”、“变异、价值和文学理论”等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并探讨了文学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及其意义与前景。这本教材可视为理论面临坍塌之际的反思和重建。
一些研究文学理论中特定范畴的专论性教材,我们也将它们归入导论型教材内。安德鲁·本尼特与尼古拉斯·罗伊尔合著的《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就属于此类,该书第二版分二十八章,每章涉及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如“开端”、“读者与阅读”、“人物”、“悲剧”等,第三版又新增四章,仍沿用这一方式。该书各章之间虽亦有参阅,但就总体而言,各章几乎全凭某一关键词而自成一体。此类教材因各章节之间独立性较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之中可以从不同的章节入手,从而形成不同的思维路径。
有些导论型教材则具有史论结合的特征,如查尔斯·布莱斯勒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该教材既有对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的质疑与界定,又有对自古希腊以来学科史的勾勒,包括对20世纪以来的主要理论批评流派的介绍。还有些教材主要通过对西方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流派的评述来结构全书,伊格尔顿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就是如此,它将西方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流派梳理出三条线索,从而引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结论。与之类似,佛克马和易布思合著的《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也是通过对各理论流派的选择性介绍和评价,试图建立一个科学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文学理论。
选本型教材选本型教材即选辑他人著述而成,一般为选家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选择编排一些理论或批评实践文本,其中大多为经典文本,偶尔也收录学生习作,用来作为课堂教学或学生阅读练习的实例。
英美高校文学理论的选本型教材不只是资料汇编,大多具有选家眼光和水准,大多在选编中有说明、指要或有一定篇幅的介绍。如诺顿出版公司的《诺顿文选理论与批评选集》,在前面就有长达28页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导引”,对“什么是阐释”、“什么是文学”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理论与批评作了概要的介绍。再如罗伯特·C.戴维斯和罗纳尔德·席勒夫编选的《当代文学批评:文学与文化研究》,该书用两章的篇幅介绍了“什么是文学研究”和“什么是文学理论”。这类教材在英美文学理论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
摘要: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工程,要始终贯穿于医学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要与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临床实习过程相结合。临床医学导论是一门专门针对低年级的医学生开设的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学专业整个本科教育的引导环节,目的是早期引导医学生认识医学和医学的责任,为培养未来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医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临床医学导论;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医学职业素养是从医者在学习和实践中创立和发展并为社会所认可和推崇的一系列职业信念、价值取向及职业准则的总和[1]。医学职业素养可以概括为医术与医德的有机结合,从业者不仅仅需要高超的专业技术,而且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高尚的医德是一切医疗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精湛的医术是具体的载体和表现形式。高等医学院校的使命在于培养适合于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医学生,在塑造医学生高尚的医德和传授精湛的医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要与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临床实习过程相结合,在这些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医者仁心、大医精诚、博爱的人道主义医学职业素养[2]。
1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国家医学人才的重任,要不断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他们具有高尚的医学道德和精湛的医学技术。当代医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接班人和主力军,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在大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其思想和行为符合自己未来的职业角色,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及实现就业打下基础。良好职业素养是促进医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基础[3]。在国外的医学教育中,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其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医术和医德的有机结合,就是医学生需要培养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决定着医学生未来的发展,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帮助医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职业方向。一方面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医学知识及临床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使自己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保持积极健康的态度,从而在以后的医疗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和团结协作。良好职业素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3]。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医院内最基本的关系。当前,对于医学生而言必须面对的一个严重现实问题就是医疗机构的医患关系紧张。在医学生们看来,这种不良医患关系的原因一部分在于“媒体舆论导向,相关法律不完善,国家对医疗事业的投入不够”,但是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技能不强和医患沟通能力不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因此尽早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并使之成为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医学习惯,无疑是一项迫切的工作。良好职业素养是推动医学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3]。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一方面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优势,培养更多适合于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医学生,另一方面更要做好社会服务,拓宽改革发展空间,为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建设作出贡献。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不仅要有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医德和医技的有机结合才能在医务工作者身上聚合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胜任神圣的救死扶伤工作,才能推动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有机地把职业素质培养融合到专业教育及人文素质教育中,需要教育者找到好的方法和切入点。
2临床医学导论实习课的意义
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早期接触临床[4]。临床医学导论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学专业整个本科教育的引导环节,目的就是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引导医学生认识医学和医学的责任[5]。对于医学生而言,早期接触临床能够让学生更早地去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行业,更早地去理解医学的意义,这对医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也弥补了传统临床医学课程存在的不足,对补充人文教学存在的某种缺失有着极大的意义。由于低年级本科医学生还没有深入地接触医学专业知识,无法很好融入到临床医疗当中。临床医学导论实习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临床课程前就提前接触到临床,不仅增强了学生们对专业医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并且可以培养他们作为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此同时,实习又能让他们对我国的医疗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在医学生被培养成为医生的在校教育和终身职业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临床医学导论作为全程医学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体系开设的最早的课程,主要是让医学生对医学有初步的认识,尽早认识医生的责任,提高对医学的学习兴趣,尽早适应医学生的角色。根据我国医疗环境和医学专业教育的特点,临床医学导论实习通过参观观摩、操作演练等方式,让医学生们更早地接触临床,通过引导医学生对职业的认同,加强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其形成良好的医学职业素养起到引导作用。
2.1使医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目前的医疗状况
摘要:汉语的异质现象是伴随这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普及而生的,在“语言—人—社会”系统中彰显了人作为“社会人”、“生态人”的独特属性。文化交融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用最具异质性的中国话语为新的世界文化体系的构建提供宝贵资源;用中国话语解释中国道路,将促成全球化生态文明舞台上的中国元素不再神秘、不再异质,将中国经验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范式。
关键词:异质现象;社会人;生态人;文化交融
引言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1916)在论及“语言系统”(langue)和“言语活动”(parole)的二元对立时,认为言语是个人的说话行为,由于个体心理、生理特质等因素的影响而具有不确定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因此语言学应“就语言而研究语言,因为语言系统具有恒定的同质(homogeneous)结构特质,映射语言的本质。”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于是聚焦于“理想的人所使用的、抽象地概括了言语集体特征的、不因时空而异的同质体系。”而伦敦学派创始人弗斯Firth及后来的社会语言学者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则提出迥异的语言观和研究视角,为论证语言的异质性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70年代语言学界的主要关注之一是“社会人”,及社会人与以人构成的环境之间的关系(Halliday,1974,2007:65)。韩礼德Halliday(2001)将语言的发展看作一个不断社会化和文化同入的过程。马丁Martin首次提出将个体化概念引入到语言系统的研究之中,即意义潜势在社会群组或个体之间的分布。“将文化总库———个体意库的连续统与语言符号的所有层面挂起钩的观点对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有着开拓性的价值(朱永生,2013:164)。”“系统功能语言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学或人种学的语言研究方法,代表着语言研究的人文主义传统,终极目标在于社会、文化中的人。”纳入汉语的历史、本土的语言现象、不断崛起的“中国奇迹”等现实因素,才能更加充分、详尽地研究当代语言的普遍性。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国梦,呈现了智慧、勤奋的中国人与自主创新、和谐发展的文化在时代浪潮中相互交融的壮丽画卷。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下语言—人—社会框架的多维阐释
1、韩礼德的马克思主义语言观《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取向》是一篇韩礼德专题访谈录,总结韩礼德践行马克思主义语言研究的使命,在政治和社会语境中研究语言,并解决现实社会中的语言问题;而核心内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Martin,2000:92;2013:118;Web-ster2011;王振华2013:11;韩礼德,何远秀,杨炳钧,2015)。罗常培进阶文化人类学的结晶—《语言与文化》(第1版,第2版)论及从语源看文化遗迹、从造词心理看民族文化、借字和文化接触等(邢公畹,1989:4)。王力的思想注重实践及语言和社会的关系。“中国具有两千多年传统的语言学史、方言学的研究方法、有关社会和文化语境的社会语言学概念”的传授对韩礼德的影响颇深(胡壮麟,2008,2014)。弗斯(1975:183)强调系统的思想和语言的社会性,认为语言学离不开对人和社会文化语境的研究,因为人们所选择的词汇、结构和格式与语境有紧密的联系。以上诸多思想在韩礼德的理论体系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对于一些学术问题,韩礼德认为应该采取“合取”的辩证态度,而非“择取”。何远秀、杨炳钧(2014:20)从历史唯物论、社会实践论和辩证统一论三个测评维度,从语言的起源与发展、语言的本质属性以及语言的研究方法等三个层面,揭示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之间的渊源。
2、韩礼德的语言生态观韩礼德历来重视语境的研究,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确立社会人与以人构成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人与语言作为一个整体而形成统一的概念(Halliday,1974,2007:65-70);到九十年代论述语言积极构建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而话语作为社会动态进程的一部分,将在相应的社会活动中体现人们在获取知识和权利等方面不平等的现象(Halliday,1994,2007:243);在《功能语法导论》第四版对语言的层次进行了重新界定,即在音系层、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之上加入了语言之外的语境层。韩礼德的研究带动了对语言和环境关系新的思考,将语言和语言研究作为生态问题的组成部分加以考察。语境层的阐释将作为生态环境的社会文化系统、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主体间性的社会人以及语言系统纳入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之中。语言、人、社会三维框架的阐释,关键在于将语言放在人类社会的广阔语境中来考察社会文化潜势及生态文化思想———广义说来,语境,不仅指国家的社会文化语境,更是国际视野里语言的生态环境。
3、韩礼德的意义潜势理论韩礼德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直从外部、生物体之间考察语言的视角,从社会的维度开展对意义潜势的研究。从社会语境的角度将语言看成一种行为潜势(behavioralpotential),即说话人的“能为”(cando),它包括语言以外的社会行为。“能说”(cansay)是说话人自己构建的句子,这种语言潜势在语言系统中体现为词汇——语法潜势。在两者之间,存在着“能意”(canmean),行为潜势由此被转换成了意义潜势。语言被看作是一种资源,或是意义潜势系统,会伴随着社会、政治情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语言亦被视为社会符号,是人们有目的地用来在语境中表达意义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