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语文教与学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摘要】通过对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学习,探究语文反思性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环节和操作步骤,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了解反思性教学在语文学科中的研究和实践现状。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教学环节;语文教学
一、中国古代语文反思性教学思想。
反思内省方面,有“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博学而不自反,必有邪”(《管子•戒》);教育教学方面,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专门论证学与思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反思,宋代思想家和教育家更是提倡深思、精思,提出“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在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韩愈认为“行成于思,毁于随”;在教学主体之间的教与学方面,《学记》中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的论述,可知教师与学生在主体间互动的具体实践中的良性互动,通过教与学的不断反思,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素养提升。
二、区分反思性教学和教学反思。
按照熊川武教授的概念界定,反思性教学的主体是“学会教学”教师和“学会学习”的学生,让教师在教学中学会教学的方法和智慧,让学生在反思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反思性教学并不是在告诉我们一种具体的教与学的方法,它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哲学和教学实践,在不停的教学反思中逐步完善和发展。反思性教学以“会教”和“会学”为宗旨,通过教师对教学的反思,改善教学方法、手段和目标,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教师通过反思,丰富自己教育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和学会发展,故反思性教学应是“教学的反思”和“反思的教学”有机的统一体。教学反思应是反思性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更侧重在教学中如何反思,怎么反思,什么时候反思,反思什么,在反思性教学中的非连续性探究和输出,反思性教学则是贯穿于整个教学中的实践过程,侧重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性教学主导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的始终,是一种方法指导,也是一种教育哲学思想。
三、语文反思性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差异。
(一)常规教学的五个环节。教师语文教学的五个环节是:备课、授课、批改、辅导、测验。常规教学中学生语文学习的五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通过教与学五个环节的常规教学设置,可以看出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与学的主体互动性较弱,评价机制的一元化,对教师及学生培养方式也较为单一,对教师教育经验的关注更大过专业技术的培养,知识上的进步不是最终目标,还有技能的,能力的,品德的,等等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进步和教学科学技术和教学工具的发展,教学多元性、差异性、开发性和实践性都有待发展和进步。
一、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己任
实践证明,通过开展一些活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必要。如:学生一般来说,他们需要了解自己的学校,老师、同学。我的具体做法是:利用课内或课外活动时间,教师先给学生作自我介绍,然后让学生作自我介绍,按学号顺序依次进行。很多同学对此非常热心。开展讲故事或笑话,演讲比赛等活动时,开始会有一些学生尽管提前准备得很充分,但临阵也会紧张、脸红、结巴。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同学们也就逐渐消除了心理障碍,口头表达能力也随之提高了。由此可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表达能力。
1.通过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要重点抓朗读训练。要通过课堂训练课外活动相结合加以强化。如,教《皇帝的新装》、《春》等课文,即要求掌握好语调、节奏、感情,还要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利用角色语言重现人物形象。为增加朗读训练的目的性,还要制定朗读比赛评分细则,教师也要适时给以点评。这样,同学们会很热情主动,找时间朗读,体会文章的感情。使学生在熟读中即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养成了读书习惯,也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对语言的感受力,可以收到双重效果。
2.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要强化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
写作是学生表达思维过程和结果的一种形式。课外笔记的写作,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水平,促进了课外阅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了积累知识的习惯,而且对提高学生其他方面诸如文化艺术素养、意志毅力等心理品质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新学期开学,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每月写一篇由老师命题的作文,或者好的文章。结合课文内容,规定学生在读哪些书,写什么作文。布置学生课外读一些写景散文,写些写景散文。使课内课外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对写作产生强烈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开展活动,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培养了能力,使学生得到了健康发展。
二、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必需正确处理教学中的教与学
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必须遵循教师善教和学生乐学,教与学和谐并重的原则,单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或教师的主导性,都有欠偏颇。
摘要: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角。如何有效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相融合,如何结合具体的任务和情境来设计整合教与学,如何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语文学科教学信息化过程中教师需要思考的课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引言
不可否认,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学科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教师的课程整合水平不高,不能有效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新的学科课程理念相融合,不能结合具体任务和情境来设计教与学,阻碍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和有效学习的开展。因此,如何从语文学习的主体角度出发,在移动互联网的新背景下有效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语文学科教学信息化过程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和目标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融合”与“整合”是有区别的。“整合”强调的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工具和手段,而“融合”强调的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无缝连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使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参与者、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四要素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并利用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的处理与加工,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以凸显语文课程教学的开放性,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1]。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法和策略
创新,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利用信息化对教与学的环境及方式进行创新,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革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2]。
一、职业院校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语文和现实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语文教学活动和语文教育中,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语文知识。但目前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基本上还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沿袭,对课本过分依赖,没有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有效联系,课堂教学环节的局限性很大,对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缺乏灵活的教学内容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职业院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所以,语文教学内容应有别于高中教学,应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而事实上,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实践往往和普通高中一样,有着相对一致的评价标准。在教育方式上也是大同小异,没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导致学生走向社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生存环境和未来的工作岗位。
(三)不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在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下,教师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依然是“灌输式”,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能力起到的是制约作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一些教师尽管对学生地位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这种情况在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中具体体现为:教师不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无法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创新策略
(一)加强语文教育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对语文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可分为两个部分,即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其中,课外教育可以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现实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所以,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大语文课外教育的创新力度。为了进一步扩充学生的课外知识量,可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例如,通过开展课外阅读周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优质的课外读物,包括人物传记、励志类书籍等,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和拓宽知识视野的同时,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了有效创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使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语文教师应努力寻找创新突破口,进一步改革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可在语文课堂上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和图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到《科学是美丽的》一文时,仅仅借助于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往往缺乏足够的表现力。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呈现图片或者视频短片,对同一内容进行鲜明而生动的表达。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搜集与“魅力科学”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活跃课堂,加强互动,对语文教学的导入形式进行创新为了活跃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在课堂上穿插更多的互动环节。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启发性和引导性的作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阅读,使其与各类新鲜的事物接触,表达自己的观点。良好的切入角度是课堂导入的前提。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导入形式的创新高度重视,并与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充分结合,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导入形式,如纠错导入、鼓励导入、轶事导入、情趣导入、课件导入和疑问导入等,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听觉和视觉的愉悦,从而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其学习热情。例如,在讲到《赤壁之战》一文时,课间导入材料可选择《三国演义》的部分片段,这样既可以有效扩充教学内容,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突出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加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的方面,应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使其能够准确把握对方的主要观点和思想。在说的方面,要求学生在公共场合能够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同时,要求其用语有分寸,说话得体。在职业教育中,应充分重视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毕业后,职业院校的大部分学生都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所以,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文明态度,同时,通过模拟一些面试和应聘情景,加强学生在洽谈、采访、导游和推销等方面的练习。
摘要:初中语文学习,是从小学阶段的对基础知识的重点掌握到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理解能力提升阶段,在目前的电子科技飞速发展,信息获取渠道无限拓宽的学习环境之下,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更多的学习材料,通过资料的充分准备,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网络这一工具利用起来,成为学习的重要帮手。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语文教学
1利用网络,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语文的教与学,一直以来都面临较大的压力,语文学习的开放性较强,主要依靠平时的积累,不是朝夕之间能大幅度提高的一个学科。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都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素材,大量接触有用信息,从中提取学习素材。单纯的基础知识是枯燥的,而当前出现的网络资源,正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他们愿意通过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来获取信息,学习的兴趣会更浓。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使课堂更生动活泼,可以使枯燥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展现方式。以初中教材中的《三峡》一课为例,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都是老师首先讲解课文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然后逐句逐段地分析课文,使学生对三峡的风光形成画面感。在多媒体教学的环境下,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手段,将课文所描绘的内容借助影片等形式,构成立体教学的教学方法。通过更加直观的影片播放的方式,学生可以了解三峡的地貌,使认识更为深刻。活泼的教学方法、美丽的画面,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理解课文中的句子也就不那么生涩,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更有效。语文学习,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生活的所有细节,都与语文学习息息相关,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绝对不是简单的教材知识有限内容的枯燥学习,而是通过主动积累去形成自己的认知过程。通过积累,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系统。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会涉及到更多的比较深入的内容,对文本的理解要求也更为深入。在网络媒体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文本的背景知识,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形成自己的理解。在课前,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预习的学习任务。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初步的了解的基础之上,课堂教学的压力就会相对减轻,也能够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拓展训练。我们都知道,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中,曾经学习过一篇鲁迅的小说《故乡》,鲁迅在这篇文章中饱含着深情,描写了不同的人物以及从这些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的背景。利用发达的网络,我们可以了解更多的关于鲁迅的故乡绍兴的历史背景及近年来的变化,体会鲁迅对于特殊时代背景下对于故乡复杂的情感。网络使学生拓展了视野,也可以随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与老师交流,使学习的效率更高。
2网络信息的发达使教师的教学方法
更加灵活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使用,使教师在课前准备的时候,可以选取的素材更加丰富多样。大量的材料可以用来辅助教学。老师通过创设不同的多样的情境,将课堂教学设置于更加鲜活的情境当中,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教学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另外,电子科技的进步带来的讯息传递的迅捷,也使得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过更为便利,老师利用不同的沟通渠道为学生的课前、课中、课上设置不同的目标,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为明确。同时,网络给教师的教学带来的另外一个方面的便利之处在于获取信息的范围更为广泛,这为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便捷的条件,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教学模式。网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交流的平台,在这里,学生可以通过非面对面沟通的方式,与教师、同学进行更为顺畅的交流,形成更加活跃的沟通的气氛,学习的氛围的活跃,有助于师生的共同进步。
3网络使教与学的沟通更为顺畅
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虽然比照于小学阶段有所进步,但相对来说,独立学习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自主学习,主动筛选信息的过程当中,依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有跟踪指导的过程。网格交流使师生的沟通几乎没有障碍。初中阶段,是学习方法更为成熟的阶段,这一时期,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是学生所能达到的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划分学习小组、组织讨论活动、指明探究活动的方向等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合作,达到学习的更好的效果,同时,可以指导学生探究活动深入的方法,这些,都要求有良好的沟通的渠道。当前,教与学的活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短短有限的时间,课前、课后的时间,也同样是教学时间,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延续。教师要通过不断的交流、指导,使学生的课后时间得到良好高效的利用,也同时关注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的内容是否健康。网络沟通,使得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的环境,在纷繁的信息交织的网络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及时引导学生主动筛选不良信息,同时,利用便利的条件,充分利用资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学生兴趣为着力点,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要我学”逐步转变为“我要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那么,我们应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实现高效课堂呢?笔者曾做过如下尝试。
一、以兴趣为导向,增强课堂活力
苏联教育家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开端。因此,我们必须以兴趣为着力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才能顺利开展。以小学一年级为例。学生从幼儿园到一年级的过度阶段会给教师带来很多烦恼,幼儿园里的时光以游戏、玩耍为主,进入一年级后,他们面临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任务,以及严格的课堂纪律的约束,自然就会感觉到心情的压抑,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课堂纪律的维持、教学任务的完成等一系列的工作很难开展,特别是班容量较大的班级,教师更是感觉无所适从,进教室如同上战场。之所以教师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学生缺乏抽象思维,其直观思维占主导,教师的言行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一个温情的眼神、一个滑稽的动作、一句幽默搞笑的话语、一个夸张的手势等都可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进而将专注的目光投向教师。由此可见,教学过程的设计尤为重要,单单的内容生动是不够的,还要有一套新颖的教学手段。同时,教师还应该对教材烂熟于心。
二、以新理念新教法提升课堂效率
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是新课程改革一再强调的重点改革任务之一。改变教与学的关系,其实就是把学生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把教与学转变成师生会话交流的过程。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了。”因此,教师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观,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首先,教师要明确自身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上切忌繁琐的讲解,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和思考。达尔文说:“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由此可见,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小学生缺乏抽象思维,其抽象思维的发展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来引导。也正是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所以他们对色彩斑斓、直观形象的事物较感兴趣。多媒体技术具有变抽象为形象的强大功能,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诸多方便,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例如,识字教学,单凭一支粉笔、一张嘴,一节课只能学习6个生字左右,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效率就能提升一倍左右。因为多媒体技术声形并茂,学生看了一目了然,省去了教师讲解的时间,扩大了练习的空间,再加上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学生学得也就非常有趣,自然教学效率就提高了。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本内容以色彩艳丽的画面、形象逼真的动画呈现出来,同时还可以配上深情的音乐。每当我放映幻灯片、播放录相和录音的时侯,学生的情绪立刻变得高涨,目不转睛地欣赏着画面,在优美的乐曲中,他们入情入境。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无趣产生呢?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怎能不深刻呢?例如,《桂林山水》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文章,此文以桂林山水秀丽景色的描写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怀。文中字里行间都体现出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秀丽风光,学生在读文的同时也陶醉在美景之中,真像作者说的那样“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学生读文完毕后,我用多媒体系统播放了桂林山水的美丽画卷,同时配上深情的音乐,学生真是如痴如醉,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搭建参与平台,培养主体意识
小学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对象。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自我发展的独立活动空间,让他们各尽其能、各抒己见,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例如,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教师如果认为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得还比较抽象,可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教师如果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可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这样,学生始终在教师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摘要:“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是人们根据某种价值标准去评判某种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是教育对象完成从知到行转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和条件。而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能否把情感教育寓于教学中则直接关系到语文课的收效,因此,语文课中如何运用好情感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课情感教育运用
教学不但是情感发展及认知发展的统一,也是情感和认识的发展过程。启智、信号、健身、动力等都属于情感的功能。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兼顾学生的情感,使其维持积极的状态,且还要适度保持其情感强度,侧重转化和摒弃消极情感,如此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学习。所以,语文课的教学中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情感。
1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1从心理学角度看。情感是指以需要为中介的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度体验。兴趣爱好就是关系到愉快情感的一种认识及活动的倾向性,它对人学习并掌握技巧和科学知识、探求真理起促进作用。通过研究心理学,其结果表明,人们的行动及认知成败的信号是情感,而人心理动力机制的中心则是积极的情感,它能协调、组织人的认知活动,与人的工作效率有直接联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的情感开阔了其工作及学习的思路,使人操作敏捷,创造力丰富,能够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因此,列宁对情感的作用极为注重,他说:“如果人们没有‘人类的情感’,那么过去、现在、将来都永远不能寻找到人类的真理。”
1.2从教育学角度看。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情感不可或缺。晓之以理,必先动之以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而语文教学,正是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学生的知、情、信、意、行等的实践过程,且这一逻辑顺序也和形成学生语文思想观点的过程相吻合。从知升华为信,再将其外化为行的过程正是情感,感染性和情境性是其特性。假如教师将人的情感规律应用于日常教学,以和学生的情感沟通为基础,因势利导,融入真善美的情感因素,努力营造融洽及亲切的乐学情景和教学氛围,则教师动情,学生动容,则会使教与学相得益彰。
1.3从素质教育角度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到:“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的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是其最终目的。语文教师的光荣而艰巨的一项任务,则是确保素质教育有效实施,激发、培养学生情感。教育对象不仅是有血有肉的人、活生生的人,其形成世界观、人生观时掺杂有强烈的情感因素,尤其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其情感更为活跃;另一方面,因历史、社会及年龄等诸多因素,消极情感也占据固定的比例。所以,要达到觉悟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及知识的传授三者到的统一,培养合格的多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语文教学必须以情感作为依靠,通过饱满的热情营造积极的氛围,摒弃消极情感,培养、激发高尚和健康的社会主义情感。
1.4从实践角度看,现在语文课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是读者借助文本与作者进行的心灵对话,解读的层次与读者的生活阅历和文化底蕴息息相关,所以“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根本上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
文学作品变成教科书上的文本,就在课堂上变得狭隘而僵化,因为我们的教师人为地附加了一些画蛇添足、南辕北辙的东西,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割断了学生再创造的途径。在整齐划一的标准下,作家作品被曲解,师生的教与学脱离了真实的状态,语文教育的“有效”和“有魂”无从落实。语文教育迫切需要回归人文本义,让作者回归人性本真,让师生回归人性本真,真实、自由、个性地做人。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也不能走上不可知论的极端。“填鸭式”的灌输方式,“题海战”的训练方法,让以“吟悟”为特征的语文教育扭曲为以应试为目的技术训练。成尚荣认为这“是对学生学习潜能的漠视,是对学生学习机会、学习权利的剥夺”。相反,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了保护学生的想象力,从“满堂灌”又演变为“满堂问”,表面热闹的语文课堂,内里却是空洞无效,未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漠视和剥夺。其实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本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一对组合体,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矛盾的两面,而是共生共存的有机统一体,学生自主性的确立、发展和发挥都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支撑。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不简单等同于教师对教学的放任。我们应该把每个学生当作拥有主体性的人,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获得知识、体验情感,帮助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既能行动又有思想的人”。对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论争由来已久。
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教师的行为定势,教材、教参的引导设定,都是这种现象的有力支撑。但是,随着考试题型的指挥,语文教育又偏向于对语言形式的解剖,专注于语言层面的技术操作,把语文课变成了知识传授课、技术演练课,凸显了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性。语文教师要从根本上认清语文教育的本质,明确语文教育的目标,把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的培养放在一个核心的地位,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去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灵魂。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如此,我们就不会被名目繁多的教学技法所左右,就可以做一个自觉而清醒的语文教育实践者。文本的内容与形式,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两个方面,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如此。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内容是隐藏在语言形式背后的东西。理解文本,我们离不开内容,赏析文本,同样也离不开形式,两者都应该是实现语文教育功能不可或缺的方面。具体分析时,不必拘泥于两者的主次关系,而要针对现实的文本来界定。从形式入手,我们理解文本的内容,这是大多数语文教师已经在做的工作。此外,,理解了内容之后,再去赏析文本的形式(语言、修辞、布局等),欣赏作品的语言艺术,感悟作品的审美情趣,不断培养学生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这也应该是语文教育追求的一种境界。
对语文教育的少、慢、差、费现象的责难由来已久,这恐怕跟语文教育者的行为定势不无关联。但更为可怕的应是思维定势,在长期的浸染下,在统一“先见”的灌输下,大多数语文教师不是“师”而是“匠”,生疏了对美的感悟,疏远了“精神培植”“精神教育”,习惯了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语文教师缺少了审美解读的能力,增长了强烈的功利意识,醉心于技术操作,语文教师成了解牛的庖丁,而不是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引导者、启发者和参与者。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的目标是塑造学生的灵魂,教育的手段是充满爱心的“摇动”和“推动”,是教师以自己的灵魂去轻轻地“唤醒”。语文教育者应该静心体会其中的寓意,回归人性的本真,努力矫正我们的教育思想和行为。
作者:蒋凤清单位:苏州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