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幼儿语文教育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是高职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学习和更新其他知识的基础,在职业教育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探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的改革路径,是顺应时代要求推动实现语文教学的职业化,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改革路径
学前教育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开发。因而,重视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强化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改革不合理的教育教学理念、方式、方法,并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夯实他们的专业基础,才能提高高职学生的语文素素养,进而推动语文教学的职业化进程。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改革的内涵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幼儿教师的人力资源储备。幼儿教师处于幼儿教育工作的第一线,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幼儿语言的开发和运用能力的高低。因此,全面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依照《高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革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教育模式、方法或内容,是提升幼儿语言学习能力的有力保障。现阶段,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改革包含了教育理念的改革、教育模式和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等几个方面。教育理念方面,在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下,实践“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中,尽量设置一些直观的、有趣的教学情境,构建开放性的教学体系,以帮助学生理解单调空洞的理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荷花淀》这一课文时,可以设计相应情境,让学生在合作、分享中学习了解荷花淀中人物的个性,体会课文中个性化的语言,感受至纯的人性。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方面,可通过创新学生学习的思维模式和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途径,以此来设定课程的核心要素与核心能力指标,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众,培养创新型人才。[1]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既要重视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又要兼顾高职学生的职业学习目标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构建开放性的教育教学体系。教师专业素养方面,需要从多方面下功夫。首先,学校需要组织教师定期参加专业的培训,促进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自我更新迭代,并将一些新的理念和教学手段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成熟的语文思维和职业素养,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次,在教学教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题材,设计有利于开发启发性思维的课堂问答和教学互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育教学要做到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和了解他们学习的困难,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从易到难,由简入深,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和理解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力,进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改革现状与问题
1.现有的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定位较为模糊就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而言,语文课程是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幼儿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接触最为广泛的部分,同时也是学业中所占很大比例的一门学科。但目前,在高职学前教育语文专业的课程定位模糊,没有清晰表示清楚学习内容和深度的定位以及掌握程度的标准。这就使得在校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范围广,却不精,学生只掌握了一些皮毛知识。
2.教学过程中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方式还有待提高就高职院校而言,在师资团队方面,没有较强的优势,一些教师还存在着自身专业技能与工作水平的漏洞与缺陷。此外,高职学前教育的学生毕业后要面对的是幼儿,而职业院校的教师面对的是成年的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年龄和心理差,高职院校教师难以以切身的经验去传授学前教育方法,加之,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模式的缺乏灵活性,教学效果不够理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