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幼儿音乐教学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一、即兴参与原则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最具灵魂、最为核心的原则就是即兴参与原则。奥尔夫曾指出:“从音乐教学范畴来讲,教学应当以即兴参与为基础,并以应用节奏形式为支柱,而后才能进行记谱和音准的教授。”“以人为本是演奏音乐的出发点,而人对音乐最本初的表达方式就是即兴参与演奏及演唱。”“从即兴参与出发,开放、自由的音乐教学模式永远是音乐教育领域优秀的范本。”基于奥尔夫的这一思想,课堂中的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将肢体和思维跟随音乐运转起来,并根据自身的理解用各种简单乐器或嗓音表达情感和思维,达到了能动的即兴参与和创造目的,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即兴参与原则有别于以往任何一种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彻底投入地说、唱、演、奏,进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思维。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一)基于奥尔夫教学法有机综合原则的启示第一,顺应课程综合化发展的时代潮流,加强学科间的交流,突出音乐教学活动的综合性。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学科间的有机综合性,致力于让处于个体身心发展初期的儿童获得综合、全面的艺术审美体验。从各类艺术形式的本源上看,音乐与语言、舞蹈、戏剧本来就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
奥尔夫体系的有机综合性原则启示我们,儿童音乐教学应当将欣赏、表演、诵读、歌唱、舞蹈、演奏等多种艺术表达方式综合到一起,让儿童在音乐综合教学模式中调动多方位思维,全面发展他们的身心。奥尔夫这种将音乐知识同动作、语言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加深儿童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体验,增进其对音乐的情感,达到“将音乐移植到躯体中”的素质教学目的。这种艺术学科间的有机综合、情感与知识间的体验整合给单调、枯燥的中国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提供了实践和理论的参考和借鉴。音乐与舞蹈、文学、美术存在着许多共通的审美要素,音乐教师需要将这四种形式通过情感、直觉、通感等方法进行渗透、迁移,实现学科门类间的综合。从完善儿童人格的高度出发,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入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使儿童在音乐中获得更加广泛的文艺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审美素质,最终构建起健全的审美心理。第二,从儿童特质出发,选择最符合其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多元化教学素材。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针对的是全部儿童,而不是特定的、有音乐天分的儿童。因而,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尽量多元化,这既是奥尔夫教学法有机综合原则的具体要求,也是儿童天性与特点的需要。具体来讲,在教学材料和课堂内容的选择上,尽量以生活与自然中常听到的声源为切入点。例如,选择杜鹃叫声下行三度作为旋律与音准学习的起点,以儿童熟悉的童谣、儿歌、地名或者花草树木的名字作为歌词学习的起点,这样儿童就能根据自己常见的事物进行音乐模仿,不但能使学生快速掌握音乐知识,更能实现多学科的综合学习。以奥尔夫本人撰写的《儿童音乐教材》为例,这本教材融合了民歌、谚语、儿童游戏、戏剧等多种形式,自然而富有综合性。
总之,将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教材进行综合性编排能够更多地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儿童综合审美意识的提高。但在进行综合性音乐教材编排时,教学工作者还要注意儿童的适应性等问题,在保证符合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贴近儿童生活的基础上编制多艺术、多学科的综合音乐教材,努力融入社会生活、艺术和科技发展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
(二)基于奥尔夫教学法即兴参与原则的启示第一,以练习实践为主线,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意识和创造力。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以学生为主导,强调学生主动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这种课堂模式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教师只充当引导者,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诱发其创造兴趣,最终提高他们的自主参与意识和音乐创造能力。音乐是一门强调实践的艺术,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体系逐渐替代以乐理知识为本位的传统教学观念的今天,音乐教学的实践性越发重要。奥尔夫用他的实践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尝试和参与是一切音乐灵感的源泉,人的切身体会是理解音乐的关键。当前,我国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尚处于转型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要以奥尔夫教学法的即兴参与原则为指导,加强教学实践性,鼓励学生用朗诵实践、动作实践、演奏实践、演唱实践等方式参与音乐活动。例如,在唱、奏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身的视听体验感受声音和乐谱的魅力,由浅入深、由粗及细、由表及里地获取音乐知识。这种以实践为主线,培养儿童自主意识与创造力的音乐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进而产生探究音乐的学习欲望,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具有深远的意义。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的不断推进,幼儿音乐教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使音乐教育活动更为高效,本文将对当前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幼儿音乐教育;教学目标;情感体验
当前,人们对幼儿音乐教育价值的认识日益加深,所以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越来越频繁。在诸多的音乐教育活动中,问题也是一直就存在的,譬如教学目标设置不当、活动环节衔接死板、忽视幼儿情感体验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有效性,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1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1教学目标设置不得当: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应该本着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音乐教育一样担负着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职责,具有培养幼儿审美情趣的目标。但是目前的幼儿音乐教育却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或者教育目标有偏差,完全是为了使幼儿学会唱几首儿歌,家长、教师往往对幼儿音乐天分的判断也是根据幼儿所会唱的儿歌决定的。这样的教学目标会导致幼儿音乐活动的低效性。
【摘要】幼儿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标志主要是体现在幼儿园素质教育中,现在很多幼儿园的音乐课就是教幼儿唱唱歌,跳跳舞,虽然教学上安排有音乐课,但都浮于表面。本文主要通过我多年的幼儿音乐教育来谈以下四项融合。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核心素养;融合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核心素养教育体现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大部分幼儿园教师都只为了完成音乐教学而教的音乐,仅仅是完成唱唱歌,跳跳舞。我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以下我来谈几点:
一、幼儿优秀品质的培养与幼儿音乐教育的融合
通常大家都说“三岁看老”。幼儿期优秀品质的形成,对今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以往的教育教学中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怎样让学生掌握乐曲、乐曲旋律的熟练程度上,关注的是幼儿是否背会了歌词,段落是否全部掌握。这里说一下在我的一次音乐课上发生的感人一幕:音乐课学习歌曲《我的好妈妈》,在歌曲的感染下,让幼儿体谅妈妈上班的辛苦,还要做家务。一名幼儿在课堂上哭了出来。这虽然是一节普通的学习歌曲的音乐课,这次事情的发生让我思考了很久,在别人来看,幼儿唱着歌哭了很正常呀,但我看来却是非常难得、非常珍贵的情感体验。通过这支歌曲的学习,教师可以一边教歌曲一边对幼儿进行尊敬师长、尊重劳动者、树立劳动是光荣的等优良品质的教育。此时此刻幼儿是真情实感的碰撞,美好心灵的洗礼。所以,幼儿音乐教育是培养幼儿优秀品质的手段之一。
二、情意教育与幼儿音乐教育的融合
幼儿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婴幼儿时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也是对幼儿情感化和情感认知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幼儿音乐教育手段能有效促进婴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和谐、有爱地发展。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能把认知和技能强硬地“填鸭”给幼儿。婴幼儿虽然小,但都是一个个有个性和智力各不相同的个体。在音乐教育活动中重视婴幼儿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倾向和情感的体验。利用音乐特有的魔力和魅力,去滋润婴幼儿的情感世界,培养幼儿的情意体验,增强婴幼儿对音乐的赏识意识。幼儿园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幼儿的情意认知水平是事半功倍的手段之一。音乐可以让幼儿感受好的情感、情意,也可以让幼儿感受不好的情感情意,不同的情感情意让幼儿通过不同的音乐去感受、去发泄、去释放和了解。在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利用音乐极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启迪和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幼儿带着情感再来演唱这首歌曲,就更加兴奋、激动、情景交融。歌声优美动听,能使幼儿焕发出善良的情意。
三、智力教育与音乐教育的融合
《启蒙》2015年第12期
摘要:地区差异、文化差异造就了每个地域特有的民俗风情,而这些民俗文化总是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该地区幼儿人格的养成,这既是独特文化的展现,亦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音乐教育可借助这些资源进行教学,以音乐教育唤醒本土文化。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生活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当具备一定的民族性。因而,音乐教师可以尝试以“合、探、创”为关键点,将乡土资源与幼儿音乐教育事业相结合,以此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关键词:乡土资源;幼儿音乐;教育;运用
一、前言
乡土音乐资源是一种良好的教育资源,因为这种乡土音乐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所接受。利用好乡土音乐资源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深入地了解,积极钻研,挖掘出乡土音乐资源中宝贵的教育资源。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创新教学模式,将乡土资源与幼儿音乐教学有机融合,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提炼乡土音乐中的教育资源时,教育工作者需要清楚地了解并尊重幼儿的兴趣和认知规律。音乐具备感染力,也能传递情绪,幼儿音乐教育正是利用这一点打动和熏陶幼儿的心灵,并以此引导幼儿热爱生活。所以,教师在乡土音乐资源选材时要慎之又慎,要符合幼儿年龄并尊重幼儿兴趣进行选材,同时结合乡土音乐特色的民乐开展教学活动。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以其独特的魅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音乐中的重要意义
1.乡土资源启迪和唤醒幼儿美的意识在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在幼儿的养育方面更加注重高品质和高标准,因而幼儿们活动的场所大多为干净的室内,通常以卡通和动漫为伴。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很少接触具有民间色彩的事物,如民间通俗儿歌。这些具有民间色彩的事物往往流传范围广、历史较长,具有教化功能,更能直接、全面地反映民间和民族文化。例如,流传较为广泛的《外婆桥》,通常用作催眠曲,其曲调轻柔、舒缓,具有叙说性,幼儿伴着入眠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来自亲人的关爱。乡土音乐资源通常能直接反映民间情感和需求,能给予幼儿智慧的启迪、行为的熏陶及真善美的感受。
2.促进幼儿对民族文化的领悟和感受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文明古国,灿烂的文化遗产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传承。其中音乐这一独特的艺术中就蕴含了中华五千年来的文化和历史积淀,它为民族繁荣而歌唱,深入各民族人民的心中,鼓舞和振奋民族士气。乡土音乐作为音乐中的重要一环,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审美意义。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兴旺发达以及人们对音乐的追求趋向多元化发展,具有“速食文化”特征的现代音乐逐渐掩盖了乡土音乐的光华。然而,乡土音乐资源的魅力被掩盖,也并不代表它会消亡和覆灭。当前,我们所要做的是牢牢紧抓现代先进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并使之有效融合和发展。民间音乐走进幼儿园,走进幼儿视野,有利于使幼儿初步建立文化观念和价值,提高幼儿对民族文化美的感受。
摘要:我们进行中职生音乐教育的目的贯彻我们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但是教会他们专业的音乐方面的素养和技能,最主要的是用我们的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让他们在教学的生涯中能够让音乐教育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音乐,在音乐中感受生活。
关键词:幼儿;音乐;生活化
幼儿的音乐教育是学生在一生中接受到的最重要的启蒙教育。我们知道在一个孩子的心里,生活的一切都是天真烂漫的。我们对音乐的热爱和素养,要从娃娃抓起。音乐对人的作用不言而喻,音乐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可以培养孩子一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喜欢,我们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会音乐方面的幼师学生加强对孩子音乐方面的培养,将我们的音乐教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因为我们知道音乐是孩子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更是陪伴每个人度过烦恼和忧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幼儿有了音乐才快乐,音乐能将他们的生活装扮的更加的美丽动人。
一、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现在的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呢?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的幼儿音乐教育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新的事物开始走进孩子的世界,并且还是以疯狂的速度来侵蚀幼儿的时间和精神。比如手机、电脑、电视,世界以它的霸道给我们孩子的音乐世界的空间越来越少。同时,我们幼儿的课堂也经历很多的变化,很多的学科开始整合,很多不同的事物开始融合,这个时候单纯的音乐教学的时间变得更少了。我们在教师与家长中都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孩子的学习兴趣高,孩子变得更加的见多识广,孩子的动手能力真的很好!但是我们的音乐在哪里呢?这一切都使我重新的审视我们的音乐教育,我在思索:我们需要重新构建全新的音乐教育的理念,我们要把音乐变得像空气一样的自然。我们需要让音乐回归到幼儿的生活,用音乐装点孩子的生活。要知道:我们推行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为了教会孩子们唱几支歌,跳几个舞,做几个音乐游戏,我们要把音乐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关注幼儿的音乐生活:关注幼儿生活中对音乐的体会,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通过音乐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全与和谐的发展。其中我们强调的两个问题:一是学生音乐的审美感受,我们幼师的学生应该借助音乐,让幼儿发现并且体验生活的美。二是幼儿独特的发明创造的能力,幼儿音乐教师要重视幼儿审美表达与创造能力的发展。我们要创设音乐教学生活化的良好氛围,并鼓励幼儿在我们开展的音乐活动中自在的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最终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实践尝试
1.音乐教学内容和生活密切联系我们教授幼师的时候要教会学生把音乐教育的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幼儿音乐方面的潜力。教授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时候,要学会优化音乐的教育内容。选择的音乐教育内容应当富有生活的气息,富有美的意蕴,应当最能体现童趣和时代的精神。我们要结合小朋友的特点和季节的特点来选择教材。比如现在春天来了,可以根据季节的特点选择“多彩的春天”的主题对学生展开音乐方面的教育。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引导学生在认识季节特征的同时感受到春天特有的美丽,体验到大家对春天的情感。从孩子的视角和兴趣出发,使用家喻户晓的传统歌曲《春天在哪里?》《小燕子》的旋律,还有很多的与春天有关的歌曲,比如说《数鸭子》《我有一头小毛驴》《娃哈哈》歌词中除了有春天的季节特征,还包含着欢迎春天的思想感情和内容。我设计这个主题的目的就是通过大家对春天这个季节的情感,将我们对春天到来之后那种喜悦开心的情感和感受融合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我设计的想法就是将我们主题内容注入音乐的前提下,非常注重从孩子们现实的季节特征和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中去捕捉学生学习的音乐内容,使幼儿在我们设计的主题音乐中进一步感受着音乐和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我们可以尝试着对一些简单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音乐作品进行简单的改编。改编的好处是既可以更好地开拓音乐活动的内容,发挥音乐在幼儿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还可以让幼儿将我们在音乐主题中获得的经验使用到新的音乐情境中,使音乐教育的内容更加灵活主动鲜活,能够吸引幼儿的主动参与。例如在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的主题活动中,我选择改编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用于孩子的演唱。改编的好处还在于使用固定的编排,不是很费力,但是学生演唱的效果很好,同时学生也可以参与到改编过程中来,这个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一个合作的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试问一下,有哪个学生不愿意演唱自己的劳动成果呢?我们的改编真正的实现了艺术与世界的有机联系,实现了音乐艺术和其他学科的沟通。就让音乐回归本身,回归幼儿对生活的直接认知和经验感受,回归幼儿的个性化表达。
2.幼儿的参与是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关键我们教育的途径就是实践,实践的结果就是我们的目标的达成过程。我们要学会让幼儿参与教学过程,幼儿的参与是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关键。我们可以让孩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诠释音乐作品。可以在音乐作品中让学生体会作品体现的情感体验,可以创设还原音乐中的场景和情境,让幼儿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经验展示到音乐作品中去。我们要从音乐中萌发情感,从而能够重新架构新的音乐经验。音乐就像是生活的完美演绎,我们可以在音乐中帮助幼儿找到生活中的自己,因为音乐就像是生活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孩子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更能够理解和感受生活,更能够理解和表现音乐。我们还要把孩子的生活经验和音乐作品结合起来,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去设计问题、处理问题。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产生敏锐的审美感知,也能够诱发学生审美创造的火花。幼儿在生活中可以处处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发现音乐的变化,感受着音乐与生活的联系,音乐让幼儿对生活充满着积极的幻想与期盼。
一、学前音乐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价值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可以很好的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由于在幼儿音乐教学中会涉及到许多幼儿歌曲,而歌曲中的歌词就像是儿歌一般促进着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在这里面,有着丰富的词汇,可以强化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对儿童情感开展的价值音乐审美活动往往是通过情感直接抒发和体验来实现其目的的。学前儿童处于个人感受向高级不断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成长的这个特殊的时期,提供丰富情感的音乐活动,可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情感感知世界,帮助孩子构建自己的情感世界的权利。尤其是一些好音乐,音乐教师通过教育活动,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和情感。
(三)对幼儿个性发展的价值所谓个性是指个人与其他人所不具备的情感、思想等。个性化是人格发展的过程中构成心理自我成长的过程,它是个性建立过程的一个方面。在学前教育阶段,音乐教育有助于围绕培养孩子的生活和事物的兴趣,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创建一个舒适的音乐环境,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具,帮助儿童积极参与音乐教育活动中来,让孩子们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认识,更加有益的是音乐老师为幼儿开拓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探究精神。因此,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孩子积极推进个体意识的发展。
二、学前音乐教育要遵循的教学原则
(一)遵循审美原则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可以让人们得到美的经验和感受。在幼儿音乐教学时期,教师应当遵循审美教育,教师把音乐的美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们感受音乐中的内涵。音乐作为一种声音艺术,声音可以传递美,所以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感,让孩子理解音乐的内在美,获得审美体验。
(二)遵循感性原则不同的音乐作曲家的作品含有不同的情绪,所以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要使他们注意各种音乐作品出现的时候,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从而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含义。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感性的原则,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来设计教学模式。音乐是一种抽象和具象的艺术,由于小龄儿童认知能力是比较低的,所以老师需要使用感应式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得到情感的理解,从而有音乐的一个形象化的理解,并最终从音乐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实现理性获得知识的目的。
(三)遵循全面发展原则与多种教学属性不同,学前音乐教育不仅要求教师专注于教学和演奏的技巧性,还需要教学和统一的认识,以此来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一种听觉艺术,音乐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艺术,所以,幼儿音乐教育要充分发展儿童的听觉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师应多设置一些音乐教学环节来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音乐有其独特的特征,因此对幼儿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幼儿音乐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意义深远的新型课题。“幼儿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它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和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感受﹑体验﹑表现“美”的内涵,从而使幼儿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之美”。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学会寻找和体会音乐之“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体验。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成长。所以,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任教内容和任教方法这两个方面:
一、任教内容方面
在音乐教育中,教师一般都侧重于对幼儿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当然,教师对幼儿的技能培训在教学实践中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音乐教育中需要突出如何让幼儿在潜在的美感中体会到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以及乐曲的整体结构。培养他们把美感辐射到音乐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去。使审美教育在循环反复中得以提高和发展。从而提高幼儿的心理审美素质。例如:演奏《泉水叮咚响》时,一般来讲教师主要注重孩子如何去唱好这首歌曲,而没有依靠让孩子体会曲目的音调、节奏来吸引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而我则用一个水壶装上水放到教桌上,再用吸管吸上水,从很高的位置往水壶里滴水。同时让孩子们闭上眼睛仔细去聆听水壶里发出的”叮咚”声,引导他们去想像这个声音发出时歌曲里面的环境,声音之间的快感和音符,然后再叫他们去模仿这个声音,去幻想在这个幽静的环境之下音乐所辐射出的内涵和潜在的微妙感觉……这样会使教育内容更丰富、得体。
二、在教育方法方面
在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模仿性成分太多﹑教具的陈旧﹑教材内容呆板等问题上。
1.模仿性成分太多。包括音乐题材,表演的动作,游戏的主体内容等。很多教师都是复制原有的音乐游戏,而且在教导的方法上都是按照原来的基本要求去实施和开展。比如按照教材里的所有内容原本的予以辅导或者大量模仿别人的教材,这样取得的效果是不明显的。
2.教具的陈旧。教具就像教师手里的魔术棒。如果发挥的淋漓尽致则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则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因此,选择具有生动、新颖对孩子具有吸引力的教具将对音乐教育的的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幼儿音乐教育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依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一)在音乐教学中注意与实际相结合幼儿对音乐的感知来源于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音乐教师要推进当前音乐教育的改革,就要做到在实践中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打破音乐教育只在室内进行的传统,将幼儿引入到一定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教学。比如,教授《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教师就需要将幼儿带到室外,使其置身于春天的美景中,听着明快的音乐,感受歌词所描写的景象。这样才能使幼儿更好地融入音乐中,感受到音乐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可以用来表达人们的情感。教师要根据歌曲描述的不同场景和表达的不同情感,选择科学的方法,让幼儿对歌曲意义有切身的体会和理解。③
(二)在音乐教育中,鼓励幼儿自我感情的表达音乐也是可以学以致用的,它是人们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比如,《找朋友》这首歌,它体现出幼儿寻找玩伴的心理,幼儿在唱歌的同时能够学习与人接触时的礼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幼儿带到操场上学习《找朋友》这首歌,让他们两个人一组对唱和舞蹈,相信一堂课下来,他们真的会找到自己的朋友。
(三)因材施教,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一般来说,相同年龄的幼儿接受事物的能力相差不大,但也不排除个别幼儿出现学习吃力,跟不上整体进度的情况。对于幼儿,教师应当循循诱导,不能动辄批评,对于基础或接受能力差的幼儿,要重点辅导,或者教一些其他简单的音乐,避免幼儿因为自己一时学不会产生自卑心理。例如教授《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时,教师就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刻意要求所有幼儿必须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所有歌曲和舞蹈的学习④。现阶段,因为采取大班教学的模式,音乐教师往往统一开展音乐教学,制定了相同的教学目标,为了教学目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选择的歌曲没有考虑幼儿的长期发展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从幼儿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想他们之所想,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他们各自的兴趣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四)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授课理念科技的发展为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前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普及,为幼儿音乐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绚丽的色彩、美妙的音乐、生动的动画等,无一不强烈吸引着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这种特点去进行音乐教学。例如,在教授《数鸭子》这首歌时,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卡通视频,让幼儿真切感受到花白胡子的老爷爷、美丽的大桥以及大桥下戏水的小鸭子。通过生动的动画展示,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然后顺理成章地引入歌曲,这样就让幼儿在玩乐中学到了歌曲。
(五)引入教师竞争机制,鞭策教师教学创新教师行业的稳定也使教师危机意识不够,缺乏创新动力。所以,恰当地引入竞争机制,可以使教师教学更具有动力。当今社会的竞争十分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根本动力。对于一个学科来说也是如此,打造特色学科的关键是创新。引进教师人才和先进管理理念,可以使本学校在迅猛发展中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学科优势。具体来说,依靠专业的名师团队,凭借着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到本学科建设中来,加强创新,只有创新,本学科方可以得到有效建设和发展。另外,先进的音乐设备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必要保证。要充分运用较为先进的音乐设备,如,电脑、一体机、投影仪钢琴和音响等。先进的设备能使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从而保证幼儿音乐教育创新的源泉。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