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医药科学研究范文

医药科学研究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医药科学研究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医药科学研究

数学方法医药学应用

由于医学生物数学(在药学方面称为数理医药学)的发展,则在医药学写作中表现出来的是在统计学的数学方法基础上,更多地应用数学模拟以及数学模型,这正是当今医药学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一篇作品的质量,除了所研究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水平及科学性之外,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及恰当的数学模型方法则是十分重要的。为保证文章的准确性、科学性,正确地选用数学方法以及数学模型是重要的一环,也是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我们在这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1数学方法的重要性

由于建立医药学数学模型是人们研究人类生命过程、提高防病治病水平的迫切需要,因而在我们的医药学写作中,正确、恰当地选用数学模型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选择一个好的数学模型,即可以使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定量化、精确化,又可以更客观、更准确地表达生命科学的规律性。像关幼波教授的“治疗肝病的模糊数学模型”,能以准确的方法诊断病情其精确程度远比人工诊病要高得多;由邓聚龙教授创立的“灰色系统”理论是未来科学的基础,灰色模型GM(1.1)在医院、卫生防疫等系统中的应用,对未来预测起到关键作用;数理生态学中的Lotka-Volterra方程,准确地表达了生态学中的两个种群的生长、增减以及消亡的规律,对生命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随着数学在医药科学中的应用,在医药学写作中,越来越多地应用数学方法以及数学模型表达研究的内容。但有的作者由于对数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范围了解的不深不透以及对数学模型的条件、要求等了解的不多,导致在文章中时常可见一些关于数学方法及模型应用的不准乃至出现错误的地方。例如在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时,常见忽视方差分析对数据的基本要求:①线性模型假定;②正态性假定;③方差齐性假定;④独立性假定。有些文章在分析过程中,对数学方法掌握的不够或疏忽,也造成错误。在应用多元线性回归的假设检验过程中,有的文章只检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而不进行回归系数的检验。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显著性并不意味着各自回归系数均显著,仅仅依靠回归方程的检验就断定所建立的方程成立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期中可能存在着系数检验不显著的变量。还有的作者对数学方法及模型的理论意义不够理解,在实际问题中,有时两变量间的内在关系并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这时选用恰当类型的曲线比直线更符合实际。同样,一些作者在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时,由于对回归分析的理论了解甚少,也产生了许多模糊的和错误的认识。在可化曲线为直线回归模型分析中,错误地认为经变换后的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就是非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如非线性模型:

Y=Aexp(-B/X)

对上式等号两边取自然对数,将非线性方程化为线性方程:

Y′=a+bX′

其中:a=lnA,b=-B,Y′=lnY,X′=X

通过实验或观测数据,可以求出未知参数a,b和相关系数。注意,此时的相关系数描述经过变换后的Y′和X′两变量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并不是指变换前的Y和X间的关系,这一点往往被研究者所忽视。

继续阅读

县长在中医药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这次全省中医药发展大会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的重要会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我省中医药发展,今天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同志亲自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王国强部长的讲话站在发展中国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阐述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性,对我省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优势。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表明,中医药在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全民健康意识的觉醒以及健康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中医药的发展和振兴。

中医药事业发展前景广阔。中医药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最具原始创新潜力,既在维护和增进群众健康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又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历经长期的实践和发展,在慢性疾病、疑难疾病、新发传染病防治、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破解医学难题方面,作用日益显现。发展中医药已成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同时,现代中医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以其特有的中国独立知识产权和比较优势等产业特色,与生物医药产业并列为21世纪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的两大支柱。为此,很多省份都加快抢占中医药发展的制高点。省早在年就提出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目标,陕西提出建设中国西部的“药谷”的目标,广西、浙江、江苏等中医药资源丰富的地域,也都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中医药发展。

我省发展中医药具有明显比较优势。我省是中药材资源大省,区作为全国“三大中药材基因库”之一,药用资源种类居全国前列;在全国重点普查的363个药材品种中,我省占37.7%;在全国常用药材中,大约有1/5的品种在我省的蕴藏量占全国的50%以上,其中人参、鹿茸、刺五加、关龙胆、北细辛、林蛙油等药材道地性强,质量优良,有8个中药材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年9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我省开展“人工种植人参进入食品”试点,这为我省加快人参产业振兴和中医药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空间。我省中医药研发基础雄厚,作为第一个通过验收的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拥有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药大学、农业大学等一大批单位,汇集了诸多科研力量。中医药科研平台规模日益扩大,承担了国家“973”等一大批中医药重大课题。我省拥有大批的中医药人才,中医药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继承教育全面推进,中医名医、名师、名家辈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在中医防治脑病、心血管病及脊髓空洞症治疗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发展,将其纳入战略发展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我省是全国第一个成立中医药工作厅际联席协调领导小组的省份,是第一个全面建设省、市、县健全的中医药管理体系的省份,全国首批16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之一。近年来,经过上下内外的共同努力,全省中医药领导协调机制、行政管理体系、政策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省、市、县三级中医医疗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得到提高,特色和优势更加突出。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虽然我省加快发展中医药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但当前影响中医药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主要是整体服务能力不强、特色优势淡化、继承创新不够、人才队伍断层、产业规模尚小、保障措施较弱等,成为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些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研究解决,促进中医药快速发展。

二、抓住机遇,强化措施,切实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

继续阅读

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制度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将保障人民健康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坚持中西医并重,将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进步、协调发展;坚持继承与创新,遵循中医药固有发展规律,继承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通过体制、机制、科技和知识创新,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和服务水平;坚持发挥特色优势,着力运用中医药方法防病治病,发挥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疑难病、传染病和养生保健、亚健康保健等方面的优势,开展“治未病”保健服务的同时,积极探索和拓展中医药在急救医学中的作用和范围;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进一步强化政府在政策、规划、投入等方面的责任,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中医药事业。

(三)主要目标。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律的体制和机制,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进一步强化中医药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中医药学术、科研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明显提高,将我市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中医药临床基地、中医药教育基地和中医药科研基地,中医药整体实力进入全省中上游行列。

二、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优化中医药机构布局。将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区域卫生发展总体规划,合理配置中医药服务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基本医疗领域的重要作用。继续抓好政府主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建设,每个县办好一所中医院,形成以市、县级中医院为主体,以综合医院中医科室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室为重要力量,以中医诊所、门诊部、中医“坐堂医”等为补充,涵盖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功能的中医药服务体系。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二)健全中医医疗服务网络。

1.完善城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立以市、县中医院为主体,以综合医院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医科为重要力量的城市中医药服务网络。把政府举办的中医院建成区域内中医医疗、培训和养生保健基地,充分发挥其疑难病诊治、人员培训和预防保健的辐射作用。中医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之间要加强业务合作,实行双向转诊,上级中医医疗机构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业务技术进行指导。加强市中医院建设与管理,适度扩大规模,用5年左右时间使其成为北及地区名牌中医医院,并逐步建设成为全市中医药骨干人才业务培训基地和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真正发挥“龙头”和辐射作用;条件成熟时,在云新城规划建设市第二中医医院,以进一步解决东部城区缺乏高水平中医药服务问题。加强综合医院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县级以上综合医院按标准设立中医科(或中西医结合科)和中药房,并设置一定比例的中医病床,90%以上的综合医院5年内要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积极开展省级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和示范中医科创建工作,力争5年内再有1个综合医院中医科获得省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称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参照《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和《省乡(镇)村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配备2名以上中级职称的中医人员,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积极开展城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力争5年内有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省城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验收。

继续阅读

国内民间医药挖掘整理思考

民间医药是指某一地区或人群中长期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有临床实践经验积累.但未形成系统的传统医药学理论,未被典籍所录载,具有独特疗效的草药、处方和医疗技术。民间医药从古至今在人类防病治病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民间特色方药、诊疗技术散见于各地、各民族和各时代,内容繁复,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家传性、保守性、单传性、口传性、散在性、非系统性和非理论性等特点111。可见,民间医药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极为困难。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间医学的发掘与整理。1958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搜集民间诊疗经验的采风运动。七十年代初期,全国大搞“中草药运动”又促进了民间医学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民间医学的研究逐渐走向专业化、科学化,民族民间医药开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到地理条件和人才、技术、资源、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尚有许多的民间医药未得到开发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民间医药挖掘整理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有效地将散在于民间安全有效的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法、方药、器械和技术等进行收集、整理并加以推广。对研究我国医药发展史、传承古代文明及开发验方古为今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现阶段我国对于民间医药挖掘整理的方法进行总结回顾。分析现阶段适合民间医药挖掘整理的有效方法与途径,以促进民间医药的开发利用。

1民间医药搜集的方法与途径

1.1文献收集

文献收集是收集古代流失于民间的医药书籍或地方志中与民间医药相关的内容和民间医药专著、民间医药科技论文和会议论文中的内容等。利用文献收集研究方法,整理收录于文献中的民间特色疗法与方药。包括民间特色疗法的临床疗效报道,民间常用草药的名称、起源、变迁、流传、分布和用药方法以及相关的文化、生态、社会记载内容。为抢救民问中医药传统资源.许多民间医药的研究和工作者均做了大量文献收集整理工作,如甘肃省宕昌县中医医院杨明胜医师用十余年的时间搜集挖掘、整理研究民间中医中药资源.出版发行了大型中医药史书《宕昌羌藏中医民间医方录》,记载了清未至今中医药人员225人,收集整理羌藏民间土单方1000余首.经验方100余首,并对宕昌羌藏八大医族传承演变进行了详细考证研究。笔者查阅1979.2009年的CNKI文献.以“民间医药”作为检索词,“摘要”作为检索项迸行检索,仅有227篇文章涉及民间医药的研究.目前对于民间医药研究报道的科技文章与论文相对较少。可见,科技和会议论文收集并不是民间医药挖掘整理的主要途径。

1.2田野调查收集

田野调查是指深人实地考察、直接采集民间医药资料的方法。也是民间医药研究中最可靠的研究方法之一。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专职或兼职从事民间医药活动的人员大约有50多万人,其中包括乡村医生、街道个体开业医生、散在城乡的民间医药医生.以及部分在集体所有制单位工作的医务人员等,这些民间医生许多身怀绝技和特效方药。但这些民间医药大多仍在小范围内口授心传,缺少记录、整理。田野调查法在民间医药研究中的主要任务是调查搜集记录各种民间医药及其适宜技术。在田野调查中。调查者运用勘测、询问、交谈、考察等多种方法对民间医生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对当地有名的民间医生访谈、参观、群体访问调查及口传习俗的内容等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归纳总结成为工作日志。对于民间医药的田野调查,许多民间医药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多已自发开展。田野调查法收集民间医药资料的优势在于为民间医药研究可提供第一手的感性资料.不足之处在于收集的方药和疗法仅在当地使用.而且有的仅为121述相传,缺乏确切的临床验证资料。且疗效的确切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1.3献方献技收集

1958年。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收集民间秘方验方的采风运动。鼓励民间医生献方献技。采风运动采集的秘方验方数量多至千万项。2006年出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受理中医药无偿捐献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对受理范围、受理部门、受理程序、处理原则等事项做出了明确规定,对民间中医药的捐献及收集整理等工作进行了规范,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长期有效的献方献技的邮政信箱、电话和网站。办法实施以来,通过无偿捐献,受理了民间特色诊疗技术和方药200多项。献方献技收集法到目前为止。已经收集到了大量的民间验方和适宜技术,但这些验方的疗效确切性亦有待进一步验证。

继续阅读

加强中医事业改革工作意见

一、统一认识,理清思路,坚持走符合我市实际的中医事业发展道路

在现代医学科学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于如何发展中医事业社会上是有差异的,因此,进—步统—对中医工作的认识,理清中医工作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要统一思想,切实加强发展中医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一,发展中医药是历史赋予的使命,中医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方法和有效医药,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健康观念的更新,人们对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中医药在治疗常见病、疑难病及调理“亚健康”状态,增强和提高人的免疫功能方面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发展中医药事业,不仅对中医药自身的繁荣发展极为重要,而且对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二,发展中医药是陇南市市情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市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对医药费的承受能力有限,要在全市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降低医药费用,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发展中医药,对我市来讲,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二)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中医工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经济工作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中医药事业要在传承中发展,就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把中医药工作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放在大卫生的发展中,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标,以深化改革和提高防病治病能力为主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要把向人民群众提供人性化的、满意的中医药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的落脚点,努力实现中医行业自身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二、认真实施中医药条例,依法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省发展中医条例》为我市中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各县(区)政府和市县各有关部门要依据法律规定,将中医药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切实加强对中医工作的领导,政府要将本县(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为任期目标的一项主要内容,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做好两个《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向社会宣传《条例》,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卫生系统广大中、西医药人员和管理人员每年召开1—2次学习《条例》的座谈会,总结回顾以往中医工作的成绩。不断总结经验,更进一步做好工作。同时要通过学习,使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熟悉条款内容、掌握精神实质,自觉地维护和执行《条例》,切实指导和规范工作。二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及中医药机构要进一步明确职责,认真研究中医行业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最大限度的予以解决。依法促进中医事业发展。三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条例》的贯彻实施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全行业管理,严格加强对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从业人员和中医药诊疗技术的准入管理,强化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价工作。要把贯彻《条例》的情况纳入卫生执法监督的重要内容,统一安排部署,统一监督检查,开展专项整治,打击非法行医活动,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三、深化改革,增强中医机构的生机与活力。

(一)各级政府根据群众对中医的需求和区域卫生规划的布局及继承祖国医学的任务,我市目前重点要抓好现有8所中医医院的建设,积极探索中医医疗机构的管理体制改革,明晰中医医疗机构的产权关系、按照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完善国有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制度,要进一步落实院长负责制。加快中医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有效的制约和激励机制,提高运行效率。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规范人员聘用制度,逐步建立按岗、按贡献取酬为主要形式的自主灵活的分配机制。市、县(区)卫生主管部门要开展对中医医院质量、安全、服务、绩效的评估,及时向社会公布信息,提高中医院服务水平。在5年内使全市有3—5所中医院达到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标准。

继续阅读

中医药法特点及中医药立法问题

【摘要】我国中医药学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独特的理论体系,卓越的治疗效果,它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中医的现代化发展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该怎样看待中医药?怎样研究中医药?中医药该如何发展?本文从中医药法的基本特征出发,着重分析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立法问题从而得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医药法;特点;问题;对策

【Abstract】TheChinesemedicinehasdevelopformorethan2,000years,havingabundantclinicalexperience,specialtheoriessystem,outstandingtreatmentresult,itisapreciouswealthintheprocessofstrugglingtimewithdiseaseoveralongperiod.anditistheimportantpartoftheexcellentcultureoftheChinesenation.Butbecauseofhistory,cultural,themoderndevelopmentofChinesemedicinewasstrongimpactandrigorouschallenge,howtotreattheChinesemedicine?HowtoresearchtheChinesemedicine?HowtodeveloptheChinesemedicine?ThisarticlesetsoutfromthebasiccharacteristicofChinesemedicinelaw,emphasizinganalysetheexistentlawmakingprobleminourChinesemedicinemoderndevelopmentandelicit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

【Keyword】ChineseMedicinelaw;characteristic;problem;countermeasure

中医药法是伴随着中医药科学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目前,已成功将中医药立法的国家和地区有新加坡、越南、泰国以及加拿大卑诗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等,中医在世界范围内的立法呈现出乐观景象。由于各国卫生保健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状况及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因此中医药立法也有很大差异,但总体上看,世界各国对中医药的立法,都有相同之处。[1]

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中医药法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部门法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其有别于其他部门立法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在我国,中医药法就是指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以调整中医药社会关系、保障人们的中医医疗权益为目的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与我国其他部门立法相比,我国中医药立法虽起步较晚,但其发展较为迅速,目前,我国中医药法的内容已经涉及到医疗机构、从业人员、中药品种、中医药教育等许多领域,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因此,研究中医药法的特点及我国中医药立法现有的一些问题,并探讨完善我国中医药法的途径和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医药法的特点

作为一个法律部门,中医药法与其他法律部门一样,也具有法律的一般属性,但由于它所调整的是中医药医疗及其发展而引发的各类社会关系,从而决定了其必然具有某些自己的特征。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继续阅读

中药资源种类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中医药在新西兰的应用始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经基本上为大众所接受,但有关新西兰的中药资源系统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对新西兰的中药资源的品种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方法:本研究通过查阅核对中国和新西兰的主要文献记载,归纳总结新西兰中药资源品种。结果:新西兰的天然中药有253种,其中植物药229种,动物药19种及矿物药5种。在植物药中,菊科、豆科和蔷薇科物种分列前3位;所有中药植物物种几乎全部为外来物种,且以草本植物为主。大部分的动物药物种与中国的种类有别。结论:本研究以为,新西兰的中药种类数量非常有限,临床上常用的种类尚显匮乏。对于新西兰产中药物种与中国产物种的对照研究尚有待开展。

关键词:中药资源;品种;新西兰;文献研究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南邻南极洲,北望斐济和汤加。全国人口485万,其中大多数为欧裔人,毛利人为第一大少数民族。新西兰是一个完全移民国家。大约于公元十四世纪初,毛利人乘坐独木舟到岛内定居,直到十八世纪末欧洲移民到来之前一直处于原始社会时期。其医疗活动仅限于早期的尝试,以巫术、祝由、祈祷为主,辅以原始的手法整复,尚未形成任何医疗理论体系。在欧洲移民到来后,受其应用植物药医疗活动的影响,毛利人逐步开展了尝试本地植物药的活动,所使用的药用植物近230余种[1]。中医药在新西兰的应用始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40余年的发展基本上为大众接受。虽然新西兰天然资源丰富,如蜂蜜、鹿茸和牛乳制品等深受欢迎,但其天然药用资源的系统研究仍处于空白。本研究拟对新西兰中药资源品种开展调查,对现有的资源状况作全面的认识,为今后新西兰地区中药资源的采集、种植、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华本草》《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民族药志要》《中华道地药材》及《中草药野外识别图谱》为参考,以新西兰当地居民种植和使用的药用植物、新西兰权威植物网站www.nzpcn/org.nz、《PlantHeritageNewZealand》《CommonWeedsofNewZealand》《TheCollinsFieldGuidetoNewZealandWildlife》《NewZealandSeaweeds》以及新西兰权威动物、矿物网站以及种植园官网为依据,比对检索、整理出新西兰中药物种的目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植物药概况

新西兰的天然中药有253种,其中植物药95科,206属,229种(见表1);动物药19种;矿物药5种[2-11]。在新西兰的所有229种中药植物中,除了裙带菜、赤芝和松叶蕨来源待考外,其余种类都是外来植物,且以草本植物为主。另外,新西兰尚有与中国中药同属异种的植物1335种[211]。

继续阅读

中医药立法工作报告

中医药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文化的丰碑。岭南中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群众基础良好。在国家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正确指导下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有关部、委、办、局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市卫生、中医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中医药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中医资源配置有较大投入,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科教工作成绩斐然,中医行业管理力度加大,基础内涵建设得到夯实,中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管理体制改革、医德医风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部分指标处于全国或全省领先地位。

1.中医立法的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和历届国家领导人一贯重视中医药工作,并把发展传统医药载入我国《宪法》。早在年中央书记处《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就明确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又把中西医并重列为新时期三大卫生工作方针之一。年1月5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中医药强省大会,做出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战略决策,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和黄华华省长在大会作了重要的讲话。为此,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敢于负责任的精神,予以坚定贯彻落实,使成为“中医中药强省”的排头兵和试验场,并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应抓住契机,以立法的手段促进中医事业发展。

为了使我市制定的《经济特区中医事业发展条例》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根据中医立法工作计划安排,年1月11日至18日,市卫生局与市法制办联合组成调研小组,就我市中医事业发展现状、存在哪些法律障碍、立法需规范哪些法律关系等问题,采取实地考察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在市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道如下。

2.市内调研的基本情况

年1月11日至13日,调研小组有针对性选择了1家区级中医院(宝安区中医院)、1家街道综合性医院(梅林医院)、1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市人民医院)、1家市级中医院(市中医院)等4家医院进行实地考察。年1月16日至18日调研小组又分别组织召开了管理层面、中医药专家、中青年中医骨干座谈会。管理层面的座谈会邀请了各区卫生局分管中医工作的局领导、中医医院院长、医务科长参加;中医药专家座谈会邀请了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及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及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及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参加;中青年中医骨干座谈会邀请了年龄在30~50岁之间的我市中医中青年骨干参加。

在实地考察和召开座谈会期间,各层面的中医从业人员均一致认为我市中医立法十分必要且非常急迫,就我市中医发展的现状、立法应解决的问题畅所欲言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想法,为《经济特区中医事业发展条例》的起草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起草思路。

3.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