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医学诊断技术范文

医学诊断技术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医学诊断技术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医学诊断技术

医学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带教方法分析

摘要:临床实习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鉴于分子诊断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本文总结医学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带教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内容和方法,为临床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医学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带教;教学方法

分子诊断技术是以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检测手段,目前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中的微生物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1]、白血病及实体肿瘤诊断和个体化用药基因位点[2]、优生优育检测[3]等多个方面[4],是各大、中型医院检验科不可或缺的亚学科之一。作为被广泛使用的新技术,PCR因其检测原理的特殊性使其具有临床中其他检测技术(如ELISA、化学发光以及电化学发光等)无法达到的高灵敏性和高特异性,但其高灵敏性和高特异性的特点使该技术的影响因素同样较广[5],实验过程中任何一个小的错误或不当操作都可能导致非真实的检测结果,这就要求技术操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实习生进入检验科PCR室往往是他们第一次真正接触PCR技术,因此,对学生实习期间系统、全面的带教是保证其学习效果的前提。笔者一直从事分子诊断工作,针对PCR以及实习带教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为同行带教提供一些参考。

1实验室整体介绍及重要概念

构建学生进科的第一天往往对分子诊断实验室没有整体认识,带教教师可先对实习生介绍实验室整体情况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概念,让实习生从宏观上认识分子诊断技术应用中如何达到其质量要求。如首先介绍分子诊断室建立的时间,目前该实验室检测的项目及内容,实验室的构成,如总共有几个区,分别是什么,这样分区的原因,不同分区之间严格区分并且流向单一,不同分区物品不可随意移至其他区等[6]。同时介绍实验室最为重要的“无污染”“无核酸”概念,介绍核酸污染常见的原因、表现、危害及处理方法[7],重点强调污染在“防”而不在“治”的理念。针对实验室开展项目,整体介绍项目内容及实验流程。如介绍所有的实验流程大致分为3个部分:核酸提取、扩增及产物分析。核酸提取部分根据所提核酸为DNA或RNA的不同又有不同的方法,DNA常用的提取方法有化学裂解法和热裂解法,RNA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柱提法和磁珠法。扩增有荧光定量PCR和普通PCR,荧光定量PCR一般可以直接进行结果分析,而普通PCR往往需要后续产物检测的步骤,如基于核酸杂交原理的HPV分型检测项目。产物分析所需注意的地方应视具体项目而定。通过实验室总体介绍,帮助实习生建立初步的PCR实验室整体概念。

2因材施教

由于实习生来自不同医学院校,所以对分子诊断技术课程的学习并非一致,有的院校甚至没有开展分子诊断相关课程。这种情况要求我们在带教过程中不能千篇一律,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应该结合教材、相关参考书补充和强化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知识。在接触检验项目之前,首先熟悉检验项目的SOP文件,尤其是熟悉各项目的原理、应用及其临床意义。这样不仅是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的一个良好过渡,更能让实习生在开展实际操作之前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使他们能较快适应工作。对于没有分子诊断相关知识背景的学生首先应关注其基础知识的学习,对本实验室所开展项目中的核酸提取、扩增及产物分析等步骤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进行详细、系统地讲解,使学生能够进行SOP文件阅读及后面的操作,否则很容易导致其操作中错误的发生,以及对试验中遇到的问题无法进行分析和解决,无法保证检测质量。

3教学相长

继续阅读

医学领域中CT诊断技术的应用

摘要:

近几年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工业技术、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CT设备技术也在迅速发展。CT设备技术在临床医学的应用为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以及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详细剖析CT技术进步对医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CT技术进步;CT快速扫描;探测器;多层螺旋CT;发展

1CT的发展历程

1.1CT技术简介

CT(ComputedTomography)技术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通过一些类超声波以及射线来对指定的人体部位做出一个断面的扫描,这种扫描能够快速得出检查结果,同时显示出图像,相对传统的扫描设备,CT技术更加清晰,可以作为多种疾病的检查手段之一。根据所采用的射线不同可分为:X射线CT(X-CT)、超声CT(UCT)以及γ射线CT(γ-CT)等。它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扫描部分、计算机系统、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

1.2CT技术的发展历程

继续阅读

分子诊断学技术的检验医学发展论文

1常用的分子诊断技术

1.1基因扩增技术1983年美国Cetus公司的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该技术利用DNA高温变性和低温复性的原理,通过变性、复性和延伸3个温度变化,成功实现核酸片段的体外扩增。PCR技术以其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对标本的纯度要求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医学、农业、食品检验等领域。PCR技术分为两种:常规PCR技术和实时PCR技术。常规PCR技术,指仅对PCR扩增反应的终点产物进行定性或半定量分析,无法对起始模板准确定量,也无法对扩增反应实时检测的一项核酸扩增技术,但该技术所需技术平台和仪器设备较低,花费成本相对也低,目前临床上主要运用该平台对定性项目进行检测,例如:缺失基因、突变基因、融合基因等的检测。实时PCR技术,又称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实时PCR技术,具有特异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在检验医学上主要应用于核酸定量、mRNA表达水平分析等,可以分析和指导临床用药、监测药物疗效、判断病情进展。

1.2基因测序技术1977年Maxam提出了化学修饰降解法模型,为核酸测序时代的到来拉开序幕。同年,Sanger等发明了DNA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可以检测物种或细胞的核酸序列,再与基因库进行比对,从而知道被检测物种或细胞的特性。Sanger法作为最经典的测序方法,读取序列长,能够较好地处理重复序列和多聚体,仍为目前常用的测序方法,广泛应用于基因组DNA、cDNA等多重复序列的检测。该技术不足之处:灵敏度较低,通量较低。1998年Ronaghi发明了焦磷酸测序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引物延伸时所释放的焦磷酸基团激发荧光,通过峰值高低判断与其匹配的碱基数量。比起Sanger法,提高了灵敏度,在SNP位点检测、等位基因突变测定等广泛运用。近几年,发明了高通量测序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一次革命性的创新。该技术通过DN段化构建DNA文库、文库与载体交联进行扩增、在载体面上进行边合成边测序反应,完成对海量数据的高通量测序。该技术测序速度快、准确度高,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测序检测,主要应用于全基因组序列、内含子序列、外显子序列等的分析和研究。

2分子诊断学技术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分子诊断就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通过检测特定基因存在、转录及表达异常,对人体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分子诊断学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使越来越多的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得到阐明,为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最为直接、最为准确的依据。目前分子诊断学技术在感染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2.1分子诊断学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的应用感染性疾病是指外源病原体入侵机体后,生物体无法排除该病原体而产生一系列不适的反应。一般通过病原体培养或血清学方法进行病因查找。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是目前检验医学实验室检测免疫学指标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检测和诊断,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简便等优点,但是一些影响因素不容小觑,临床待检标本常受溶血、黄疸、脂浊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判断错误。血清学也只能确定机体是否接触病原体,不判断是否是现行感染。PCR和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具有敏感性高、耗时少、效率高等优点。例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乙肝病毒DNA的载量,与传统的酶联免疫法相比,既可以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以监测药物疗效、预后与复发。分子诊断学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的应用,可弥补血清学检测技术的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不能培养或生长缓慢的病原微生物;(2)通过病原微生物的定量检查监测病情;(3)微生物耐药性的检查;(4)细菌分型及流行病学调查。

2.2分子诊断学技术在遗传性疾病中的应用遗传性疾病是指遗传因素占主要发病原因的某些疾病,几乎都存在一定的基因缺失或突变。分子诊断学技术是指通过分析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对人体健康状态和疾病作出或辅助诊断的方法。分子诊断学技术已经能够诊断已知致病基因的遗传性疾病,对一些基因突变所致的遗传病也有良好的诊断意义,也能利用遗传标志来诊断一些病因未明的疾病。例如,镰状细胞贫血:β-珠蛋白基因中第6位密码子的序列由原来的GAG改变为GTG,编码的血红蛋白为镰状细胞血红蛋白。通过PCR技术可以将包含突变位点的β-珠蛋白基因片段扩增,根据产物分析的结果可以对该遗传性疾病进行诊断。基于基因芯片技术,对基因SNP进行分型,检测遗传性耳聋基因,发现50%的儿童期耳聋与遗传因素有关。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withsequencespecificprimer,PCR-SSP)技术对白介素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137G/C基因型多态性进行分析,从而发现该基因启动子区-607C/A、-137G/C多态性与江西人群哮喘未见相关性。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可以准确预测胎儿发生某些遗传性疾病的风险,从而达到降低畸形儿出生率的目的,例如: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爱德华综合征)等。

3现状和挑战

继续阅读

分子诊断在检验医学的应用挑战分析

【摘要】分子诊断学是一门发展迅速且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学科,其是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而来,并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疾病诊断及临床治疗。随着医学技术和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分子诊断学技术在检验医学中被广泛应用,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检验医学的发展。文章通过对分子诊断学的三大类技术,即基因测序、分子杂交、基因扩增进行阐述,分析其在遗传性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并指出分子诊断学技术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分子诊断学;基因;诊断技术;检验医学;应用;挑战

检验医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临床对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等提供重要信息[1]。随着医学技术和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分子诊断学技术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分子诊断学是利用分子生物学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人体内源性或外源性生物大分子及其体系的存在与否及其结构或表达调控的变化,为疾病的预防、预测、诊断、治疗和转归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分子诊断学技术在个体基因方面更为重视,这类诊断技术既能够准确而有效地判断疾病类型,又能够预测出疾病的携带者以及易感人群。分子诊断学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检验技术水平,还有利于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行全面分析。分子诊断学技术促进了检验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在患者疾病的诊断以及患者疾病病程和结局的预测方面,可更深层次的揭示疾病的本质。1分子诊断学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分子诊断学技术主要分为基因测序技术、分子杂交技术以及基因扩增技术等[2]。由于分子诊断学技术在疾病诊断方面有快速、准确且可自动化的优点,其在检验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1.1基因测序技术

基因测序技术是先对基因采取片段化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因文库,然后将基因文库和载体相交联,与此同时使其扩增,实现在载体上合成的同时,能够对数量庞大的数据进行测序。临床研究表明,由于基因测序技术具有测序时间短、测序结果准确的特点,通常可用于规模比较大的检测,同时在分析和研究外显子、内含子以及全基因组序列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3]。

1.2分子杂交技术

分子杂交技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两条基因序列为同源的核酸单链形成双链,其中遵循的原则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子杂交技术主要包括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菌落原位杂交技术、Northern印迹法、斑点杂交技术、芯片杂交技术、Southern印迹法等[4]。原位杂交技术指在人体的染色体、组织或者细胞上,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使得靶基因得以显示。在分子杂交技术中,Southern印迹法仍然在检验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判断基因突变方面,是目前各类探针杂交技术中最为常规的检测方法。原位杂交技术通常可用于检测癌症基因、确定基因位置等。

1.3基因扩增技术

继续阅读

医学影像存档

摘要:目的:通过组建简便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实现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诊断报告书写计算机化、标准化。方法:CT、MRI和SunAdvantageWindows(简称AW)2.0工作站连接成医学数字影像传输(DICOM)网络;DICOM服务器与各图像浏览及诊断报告书写终端连接成以太网(Ethernet)网络;二者再通过集线器连接成PACS。AdvantageViewerServer/Client1.01软件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结果:成功地实现了数字化图像在PACS内的传送、中心存储、易机图像处理、不同操作系统(UNIX和WindowsNT)不同格式图像(Adv和Dic)在DICOM3.0标准水平的相互兼容和图像交流,以及诊断报告的书写与共享打印等功能。结论:PACS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推动了医生工作模式的变革;方便了工作、科研和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规范化、计算机化的诊断报告质量优于人工书写报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作业已经进入医学影像界,并以奔腾之势迅猛发展,伴随着一些全新的数字化影像技术陆续应用于临床,如CT、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正电子体层成像(positiveelectrontomography,PET)、计算机放射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及数字放射摄影(digitalradiography,DR)等,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已逐步成为影像科室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在客观上要求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的计算机化、标准化、规范化。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和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系统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使整个放射科发生着巨大变化,提高了影像学科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概述

PACS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旨在全面解决医学图像的获取、显示、存贮、传送和管理的综合系统[1-4]。PACS分为医学图像获取、大容量数据存贮、图像显示和处理、数据库管理及用于传输影像的局域或广域网络等5个单元[2,4]。

PACS是一个传输医学图像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是信息传送的先决条件。医学数字影像传输(DICOM)标准是第一个广为接受的全球性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它利用标准的TCP/IP(transfer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网络环境来实现医学影像设备之间直接联网[3]。因此,PACS是数字化医学影像系统的核心构架,DICOM3.0标准则是保证PACS成为全开放式系统的重要的网络标准和协议。

1998年我院放射科与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GEHangweiMedicalSystems,简称GEHW)合作建成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网络系统,它以DICOM服务器为中心服务器,按照DICOM3.0标准将数字化影像设备联网,进行医学数字化影像采集、传输、处理、中心存储和管理。

材料与方法

一、系统环境

继续阅读

X射线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发展

【摘要】目的:分析X射线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方法:从我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肺部疾病患者中抽取44例,用X射线法诊断,总结患者的疾病类型和X射线的发展、应用情况。结果:通过对44例肺部疾病患者进行X射线检查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14例,肺结核9例,支气管扩张13例。结论:和其他诊断方式相比,X射线诊断率高,不良反应少,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具有很高的价值。

【关键词】X射线;医学影像诊断;应用;发展

在以往的疾病诊治中,医生只凭借工作经验判断,但是面对新型的疾病,即便工作经验再丰富也无法准确诊断。而X射线的应用,能借助其成像原理进行检查,并结合患者其他的检查结果、医生分析和管理进行全面的诊断,便于准确判断患者病情,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1]。为进一步判定X射线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发展和应用,现将我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肺部疾病患者44例资料整理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肺部疾病患者中抽取44例,男性18例(40.9%),男性26例(59.1%),年龄20~63岁,平均(42.2±1.6)岁;文化程度:小学8例(18.2%),初中13例(29.5%),高中15例(34.1%),大学及以上8例(18.2%)。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统计无差异(P>0.05),可以比对。

1.2方法

对我院44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再用X射线成像技术采集患者图像,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有效手段治疗。

继续阅读

血管疾病中医学数字化可视技术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医学数字化可视技术在周围血管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手足外科收治的63例周围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后再行数字化可视技术检查,对其病情进行诊断评估,并对两种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周围血管疾病患者采用数字化可视技术检查,出现血管狭窄22例,闭塞11例,血管扩张12例,血管破裂8例,静脉瓣关闭不全10例;DSA检查中,出现血管狭窄20例,闭塞10例,血管扩张10例,血管破裂8例,静脉瓣关闭不全8例。数字化可视技术对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率高于DSA(100.00%vs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周围血管疾病临床诊断当中使用数字化可视技术,可对病灶予以明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数字化可视技术在我国医学领域的应用尚未普及,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更多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数字化可视技术;周围血管疾病;血管造影

周围血管疾病(peripheralvasculardiseases)是指各种发生在肢体血管病变疾病的总称,并根据发生病变血管分为静脉和动脉两类疾病[1]。导致周围血管疾病发病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吸烟,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久坐、久卧和久站)均可能发病,同时动脉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均可导致周围血管疾病,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疾病的发病概率不断上升。有周围血管疾病的患者会出现肢体肿胀、肢体疼痛及间歇性跛行,皮肤温度及颜色改变等临床表现和体征。周围血管疾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血管造影是目前大多数周围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现就对我院使用数字化可视技术在周围血管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8年5月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周围血管疾病患者63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2例;年龄58~86岁,平均年龄(75.51±1.53)岁;颅内血管病变者11例,心血管疾病者24例,四肢血管病变者28例,包括上肢血管病变者13例,其中左上肢病变者5例,右上肢病变者8例;下肢血管病变者15例,其中左下肢病变者7例,右下肢病变者8例;动脉病变者31例,静脉病变者32例;有吸烟史者41例,伴随有高血压疾病者37例,糖尿病者25例。以上患者均能主动配合完成各项临床检查,排除合并精神类疾病者、有意识障碍者,同时,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再行数字化可视技术检查。

继续阅读

生物医学工程回顾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BME)是一门生物、医学和工程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新材料、新技术、新仪器设备,用于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医学水平的一门新兴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在国际上做为一个学科出现,始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随着宇航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登月计划以来,生物医学工程有了快速的发展。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做为一个专门学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原院校长、我国著名的医学家黄家驷院士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最早的倡导者。1977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创建、1980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成立,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科研单位均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机构,从事着生物医学的科研教学工作,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科学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显微镜的发明“解剖”一词由希腊语“Anatomia”转译而来,其意思是用刀剖割,肉眼观察研究人体结构。17世纪LeeWenhock发明了光学显微镜,推动了解剖学向微观层次发展,使人们不但可以了解人体大体解剖的变化,而且可以进一步观察研究其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随着光学显微镜的出现,医学领域相继诞生了细胞学、组织学、细胞病理学,从而将医学研究提高到细胞形态学水平。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只能达到微米(μm)级水平,难以分辨病毒及细胞的超微细结构、核结构、DNA等大分子结构。而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电子显微镜,使人们能观察到纳米(nm)级的微小个体,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发明都是医学工程研究的成果,它们对推动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影像学诊断飞跃进步影像学诊断是20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50年代X光透视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而今天由于X线CT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即计算机体断层摄影(computedtomographyCT),即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人体组织器官的切面显像。X线CT片提供给医生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普通X线照片观察所得的信息。目前,螺旋CT(spiralCT或helicaletCT)已经问世,能快速扫描和重建图像,在临床应用中取代了多数传统的CT,提高了诊断准确率[1]。医学工程研究利用生物组织中氢、磷等原子的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e)原理。研制成功了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MRI),它不仅可分辨病理解剖结构形态的变化,还能做到早期识别组织生化功能变化的信息,显示某些疾病在早期价段的改变,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可以认为MRI工程的进步,促进了医学诊断学向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向超快速成像、准实时动态MRI、MRA、FMRI、MRS发展。根据核医学示踪,利用正电子发射核素(18F,11C,13N)的原理,创造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是目前最先进的影像诊断技术。美国新闻媒体把PET列为十大医学生物技术的榜首。PET问世不过30年历史,但它已显示出对肿瘤学、心脏病学、神经病学、器官移植,新药开发等研究领域的重要价值[2]。影像学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与20世纪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介入医学问世介入医学是一种微创伤的诊疗技术。Dotter和Judkin(1964年)是最早使用介入技术治疗疾病的创始人,他们用导管对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进行扩张治疗取得成功。1967年Margulis首先使用过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Radiology),这是医学文献出现“介入”一词的最早记载。1977年Gruenzing成功地进行了首例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获得成功以后,介入性诊疗技术由于其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安全有效而倍受临床欢迎。20世纪80年代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高精度计算机化影像诊查仪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射频消融技术以及高分子(high-polymer)新材料制成的介入技术用的各种导管相继问世,使介入性诊疗技术发生了飞速进步,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心血管、脑血管、非血管管腔器官到某些恶性肿瘤等都具有使用介入诊疗的适应证,并使诊疗效果明显提高,患者可减免许多大手术之苦。有人把介入诊疗技术视为与药物诊疗、手术诊疗并列的临床三大诊疗技术之一,也有人把介入诊疗技术称之为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临床医学新领域--介入医学[3,4]。

人工器官的应用当人体器官因病伤已不能用常规方法救治时,现代临床医疗技术有可能使用一种人工制造的装置来替代病损器官或补偿其生理功能,人们称这种装置为人工器官(artificialorgan)。如20世纪50年代以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治疗,除了应用抗风湿药物、强心药物对症治疗外,对病损的瓣膜很难修复改善,不少患者因心功能衰竭死亡。而今天可以应用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技术,在心脏停跳状态下切开心脏,进行更换人工瓣膜或进行房、室间隔缺损的修补,使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恢复健康。心外科之所以能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主要是由于人工心肺机的问世和使用了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等新材料、新技术的结果[5]。

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愈后不良,而人工肾血液透析技术已挽救了大量肾病晚期患者的生命,肾病治疗学也因此有了很大进步。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