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医学在线教育范文

医学在线教育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医学在线教育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医学在线教育

谈远程在线教育的机会和挑战

摘要:自0年以来,社会大环境的变动使得各级教育的学生和教师迅速适应在线学习和在线授课,在线教育的现实需求和实际应用范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也迫使各大直播平台迅速完善和发展。本文将“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传统在线教育与传统线下教育相对比,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及社会对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综合学生、上班族等不同层次需要接受教育的人群以及教师、学校等多方面的需求,全面分析在线教育的优缺点及所要面临的挑战,探索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有机结合、合理高效的教学策略,是未来新型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在线教育;远程教育;教育方式;直播

一直以来,远程在线教育一直被视为一种替代教育途径,特别适合继续寻求教育机会的成年学习者。而且随着0年社会大环境的巨大变动,各级教育的学生和教师也迅速适应了这种虚拟教学的模式。在线教育是一个连接远程教育、远程计算机交互、教学技术和认知科学的新兴领域。实际上,线上教育的模式历史悠久,自20世纪年代,B.F.Skinner教授就提出利用电子教学机器来提供一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他建议使用先进的技术来引导学习者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学习,并立即给予学习者反馈以说明其学习效果。到20世纪年代,FredKeller教授开发出了一种个性化的学习系统,学生可以首先自行阅读制定的课程材料,然后与导师进行一对一的讨论和评估,只有在得到导师的肯定完全掌握了前面的学习材料之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这些前辈借助在线教育有效利用教学设计促使学生获得有针对性的学习效果,而这些早期的教育创新为当代虚拟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传统的远程教育与当前的在线教育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传统的远程教育通常是采用提前录制的视频的方式授课,而当前的在线教育则是在之前回放课程的基础上,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实时授课,将教室由线下搬到了线上,这不仅仅极大限度地扩充了教室的容量,并且也解决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也因其借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共享的东风在某种程度上对自主学习给予了鼓舞。

1在线教育的机会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教授方式的缺陷在“互联网+教育”发展迅猛的今天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教育”逐渐对传统教育的底层结构进行重新构建,而在线教育提出也给教育方式带来了一场新的春风,为今后的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1]。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如一些大学课程在线平台,包括慕课网、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和一些公共课程APP,如腾讯课堂、网易公开课、学堂在线、有道精品课、得道等,给更多希望继续接受教育的不同层次人群提供了机会,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民主化水平,让更多愿意学习的人有了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2]。我们必须承认线上教育在学习的时间、地点等方面没有具体严格的限制,一切是依照学习者的习惯和爱好,所以,在线教育是上班族群体个性化发展的产物,具体到某个人就像是为其量身定做的高质量服务。学习者可以根据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者的受教育自由度。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在线会议、视频直播的井喷式爆发。以腾讯会议为代表的在线会议系统可以允许来自世界任何地方的专家、学者、学生等加入,为线上实时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直播体系可以允许短视频推广、在线直播带货等,为线上交易经济提供了新的机会。此外,虚拟实地考察和虚拟实验室也是应运而生的新兴在线交互模式。综上所述,在线教育将带动多方位多角度的现代化新兴产业。与此同时,这些新兴产业将反作用于在线教育,为其发展搭建平台。无论何种模式最终被优选,它们都将会向提供完整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商发展,成为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北京举办了主题为“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的首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陶西平先生指出,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在个性化教育中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结构上更加开放的教育和时时、处处、人人学习的泛在学习方式将使教育生态产生革命性的变革[3]。这无疑是对在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线教育将搭乘5G的顺风车,使得学习者能够在海量的移动数据和智能设备间进行交互,智能的、多样化的随时随地学习场景将指日可待。

2在线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线教育和网络学习现已初步得到各界的认可,但是使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资源有机融合的平台或产品较为缺乏[4]。在线教育的大流行也面临着一些实际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学生的自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互联网的覆盖率低;一些学生计算机使用水平较差,无法很好地操作在线学习系统;以及多子女家庭,如果家中只有一台电脑时,就会出现争抢电脑使用权的窘境;如何将线下的教学资源,如课堂笔记等,整合到网络平台从而实现共享是将来线上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然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也已经出现,例如偏远地区提供移动热点,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培训,各地对在线学习设备的福利捐赠等[5]。回顾远程在线学习的相关研究发现,交互对在线学习的关键作用已获得大家的认可。杜威指出,交互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6];Woo等认为,对于在线学习,教学交互是最关键的要素[7];加里森认为,增多师生间、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机会将会给在线教育带来新的成就[8];Trentin提出,在线学习的效果取决于教学交互[];郑燕林认为,在线学习的生命线是指向实现多维联通的深层互动[]。综上,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建立学习者在线社区、在线学习共同体,以推动在线学习的人际互动将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同时,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过程不同于面对面的交互,还是很容易让学习者产生一种独自学习的孤独感,进而失去学习兴趣[11]。在线教育无法使学生和教师面对面交流,教师无法很好地观察到学生的状态,学生也无法获得直观的感受,并且有些家长也更喜欢线下的有温度的有连接的教学场景。到目前为止,在线教育技术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和问题,无法给用户带来较好的体验感,平台内容有待完善,不能彻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也未能达到预期目标[12]。在线教育的日渐盛行不仅对传统课堂教育产生巨大影响,也给传统线下职业培训带来冲击。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会议中,培训师的演讲技能对培训人员的知识获取起着主要作用,人员之间的认知距离对知识获取的影响较小。会议组织者在选择培训师时,不但要重视其知识、经验积累的数量和质量,更要重视其演讲技能[]。类比推理后,我们不难发现在线教育将对传授者表达能力和演讲方式提出了考验。直播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线上形式,但在线教育绝非是简单地“课堂搬家”或是“教科书搬家”。对于作为组织者的教师们来说,在线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其本质是一种促进学习的技术,在付诸教学实践之前,需要对其进行精心设计[14]。在问题导向型任务的指向下,准备与应用学习资源,利用多种学习工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同知识建构。对于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在线学习过程中也会创新性地联合多种在线学习和社交媒体工具,完成需要小组协作完成的项目,综合提升了各种能力。对于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高校而言,线上教育的教学效果也因采用与以往不同的评估方式来评估,不仅要注意学生的理论成绩,也因综合考虑在线交互模式下的学习过程,如互动讨论、学生主导的教学等。

3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

继续阅读

线学现教教学在康复医学中的实践教学

[摘要]目的探讨线学现教教学法在康复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级康复医学相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在校学生70名,按照报数顺序随机将其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学生35名,其中观察组予以线学现教教学法,对照组予以传统授课教学法,在课程结束后以笔试与实践能力测试与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并予以评价。结果观察组的考核成绩(85.94±9.9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70.69±5.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对线学现教教学法的满意度(94.3%),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于传统授课教学法的满意度(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医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线学现教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夯实理论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较优的教学模式,适于康复医学教学中推广。

[关键词]线学现教;康复医学;实践;教学

随着现代医疗模式的形成与不断发展,康复医学作为医疗服务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不断增加的康复需求推动了康复医学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康复医学技术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何快速且有效地推动康复医学教育的发展与高质量、高数量的输出康复医学技术型人才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该研究将针对线学现教教学法在康复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索,为康复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多元化途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级康复医学相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在校学生70名,按照报数顺序随机将其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学生35名,其中观察组男生13名,女生22名,年龄22~24岁;对照组男生16名,女生19名,年龄22~24岁。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专业等一般资料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予以传统授课教学法。观察组:予以线学现教教学法,其内容如下:①设计“互联网+教育”在线课程:教师以课本知识为基础,以数字化教学为内容,结合互联网海量资源,利用不同形式的描述方式,进行课程设计,并结合实践经验与工作岗位的需求,设计符合康复医学相关专业的学习的课程计划与任务。②“移动端+电脑端”的在线学习:学生进行学习的地点不在局限于课堂,可充分利用在线学习的灵活便捷的特性,随时随地地进行康复医学的学习,结合线上课程不同的展现形式,充分理解理论知识的内容;同时针对课程教学计划与课程任务,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的时间,针对教学计划中的重点内容与问题,反复进行研究与探讨,明确课程教学的主旨。③“互动+问答”的交流方式:学生在进行线上学习后,针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与疑点难点,可在线进行留言,与教师进行沟通,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及时为学生进行解答,消除学生的疑问,增强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其次教师可在线上论坛进行每周1次的以康复医学为主题的单元小测,通过问答形式评估学生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④“线上+现教”的教学结合:通过学生线上的充分学习与理解,教师按照其教学计划将学生带到实际情境中,通过熟练的操作手法与现实环境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设定不同的情境环境,让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面对并接触患者,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的诊断,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继续阅读

医院职工继续教育系统开发应用

摘要:目的满足医院职工继续教育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扩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内涵,建设实现了一套基于互联网的医院职工继续教育系统。方法:本文从医院职工继续教育系统功能设计,应用效果两个方面介绍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结果及结论:医院职工继续教育系统的建设为医院职工新增便捷的学习途径,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完成医院继续教育的要求,提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医院;继续教育;在线视频

1引言

继续医学教育是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医学教育,目的是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医院对于员工的继续教育工作有着明确的要求,继续教育情况与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晋挂钩,直接影响专技人员的职业生涯。然而医院临床工作繁忙,时间响应要求高,从事临床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即使有强烈的继教需要,继续教育的授课时间经常与临床工作时间有冲突,也很难有时间参与到现在的继续教育过程中。同时医院继续教育的内容与实际工作及个人专业领域有差距,导致参与学习人员都是为了获得晋升职称中规定的学分而去,使得继续教育制度流于形式。如何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为职工营造更为便利的继续教育环境,随时随地接受自己感兴趣课程的继续教育学习,成为医院继续教育工作迫切需要的新功能。通过建设一套基于医院网站平台的职工继续教育系统,是解决职工继续教育中存在困难的有效方法。

2医院职工继续教育系统功能设计

对系统用户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用户定义不同的用户系统角色,通过角色的权限管理来控制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根据医院职工继续教育系统的用户分类,通过不同的登录入口区别管理员入口和学员入后。在浏览器中输入管理后台网址,即可打开系统登录页面。医院职工继续教育系统中现有职工5000余人,需要学员能够在线进行课程选择报名,学习课程,查看学习情况,查看学分获得情况,进行个人资料维护,支持手机登陆网站观看课程视频,观看完整视频课程方可完成该项课程。具体设计功能如图1所示。(1)我的课程展示职工已经选择的课程名称,课程学习的时间段,课程学分,课程报名人数,课程学习状态信息,可查询取得学分情况。(2)在线选课提供当前时间段内所有可选课程的列表,包括课程名称,报名时间段,学习时间段,学分,可报名人数,课程选择状态信息。(3)继教动态展示院内近期开展的各类继教项目情况,包括线上和线下开展项目通知等内容,同院内科研处网站联动。(4)个人信息用于展示个人信息情况,其中工号、姓名、科室信息由管理员集中进行导入,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设置为首次登录时必填项。系统管理员为科研处继续教育岗位工作人员,要求能够进行帐号管理,权限分配,系统参数配置,基础数据维护,课程安排,课程,课程设置,人员学习情况管理,学分证书管理。主要功能包括上传学术活动通知与继续教育相关通知,上传课程视频,设置课程开始与结束日期,设置每期学员人数,可导出每期学员信息,设置学员可修学分上限,课程开展情况统计与学员学习情况统计;系统自动填写“年度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登记表”,供年终学员填写与上报科研处审核。继教工作管理员具体功能设计如图2所示。(1)学员管理可在左侧主窗口中打开学员管理页面。页面上方为查询区域,可以根据使用者需要查询的内容添加内容查询;学员列表,记录了每个学员的基本信息,以供查看。(2)课程分类页面可以添加、删除、修改、查看系统中的课程分类。课程分类可以无限添加下级分类,但只有最后一级课程分类下可以添加课程。(3)课程管理界面可以添加、删除、修改、查询和查看系统中的课程信息,还可以查看和导出选修特定课程的学员信息。添加课程有三种方式:添加单个课程、批量添加课程或通过复制现有课程信息来快速添加类似课程。(4)系统设置可以设置学员的学分上限和选课上限。填写好相应的数值后,点击保存按钮,新的设置即可生效。学分上限决定学员可以在本系统中获得的学分总数,达到学分上限后,学员将不能再继续选课。选课上限决定学员在本系统中每个月可以选修的课程总数,达到选课上限后,学员在当月将不能继续选课。在线报名学习流程如图3所示。职工按照报名时间进行在线报名,选择学习课程,在课程设置时段内进行在线学习,完成学习后计入该门课程学分。职工可以进行学分查询,学习完成后可由学分管理部门授予学分证。

3系统应用效果

自2018年11上线至今,医院职工继续共开放43门课程,供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在线选课学习并获取相应的二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已有院内职工3863人参与选课,共选择学习课程近5万节。通过使用职工继续教育系统,部分缓解了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多,工作繁忙,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和精力有限实体学术会议举办虽然数量多,但仍不能满足需求,办班压力大,因此产生工学矛盾,II类继续教育学分获取困难问题比较突出的现状。根据2018年使用情况,下一步将继续完善课程规划,力争能够合理排布课程,满足全院职工学习与学分需求,根据学习需求进行课程更新,尽可能将课程设置富有层次感和多样性。拓展职工进入继教平台渠道,奖全院职工参与的大型会议、知名讲者等内容开放学习。

继续阅读

大学医学课程中慕课的应用

【摘要】本文以慕课在大学医学课程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慕课课程内涵以及特点和慕课在大学医学教学中应用途径为主要依据,从慕课内涵、慕课教学特征、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以教师教学发展为主的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慕课课程交流展示活动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慕课在大学医学课程中的价值,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慕课;大学医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平台

慕课是现代化教学工具,对于提升学生理论知识认知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效果,将其使用在教育领域具有一定价值,是一种高效教学形式,可以为学生展示动态化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基础知识认知。在大学医学课程中可以使用此种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立体化教学内容,通过此种形式不断提升大学医学课程教学实效性。

1.慕课课程内涵以及特点

1.1慕课内涵

慕课也可以称之为MOOC,就是在大学医学教学中通过网络开放课程进行教学,慕课的理念就是为课程,进阶式教学,在网络上进行测试,在网络上实施解答。此种规模教学形式开始于2011年秋天。

1.2慕课教学特征

和以往教学形式相对比,教师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协调者和发起人,慕课教学在教学中使用存在三方面特点,第一,将大学医学课程知识点化,慕课通常是按照知识点对课程内容进行碎化处理,一般在教学中使用的视频时间要控制在二十分钟左右,短小精悍,便于学生学习和接受。第二,将不同信息技术和媒体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将各种不同类型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从而可以形成比较丰富的在线教育媒体。第三,实现学习流程管理和学习之间互动,注重引导学生行为管理,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互动[1]。

继续阅读

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策略研究

摘要: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为培养本国高端国际化人才参与全球竞争,招收优质来华留学生,服务于国家外交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而学生的国际流动则是评估一个高校国际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在分析国内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新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南昌大学实际情况,提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发展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若干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策略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为给国家培养更多能参与全球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同时吸引大量外国优质生源到我国接受研究生阶段教育,服务于国家外交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也明确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通过各种形式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要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相比,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尚未形成统一体系和模式,不同层次高校国际化发展水平极不均衡,国际化项目形式较单一,受益学生范围小,来华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数量少,生源质量还有待提高,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尤其如此。

一、全球学生国际流动情况概述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国际间的学生流动(studentmobility)日益频繁,但流动目的国仍然集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2013年的权威信息,2011年,全球430万国际流动学生选择的流动目的国中,赴美、英、澳、加、法、德六国学生数占53%,其他所有国家占47%。国际学生的大量招收给上述六国带来了丰厚的“外交红利”,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招收国际学生的学费收入缓解了本国政府对国民教育财政投入的压力。同时,大量招收国际学生给本国高校创造了长期稳定的多元化校园文化氛围,与将其本国公民培养成全球公民的目标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学生双向流动,成为了新兴的留学目的国。韩国提出要使其国际学生人数在2020年达到20万,并为此在签证政策、奖学金、质量保证等方面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日本也计划到2020年使其外国留学生数量从目前的13万人扩大至30万人。马来西亚政府也通过向外国学生提供奖学金、放宽勤工俭学政策和移民政策等优惠条件,吸引留学生。

二、国内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新趋势

继续阅读

医学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

《解放军健康》2017年第5期

摘要:当前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对医教协同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要求,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急需适应医学人才的培养体系及其改革趋势,提高课程建设与医学教育之间融合度,更好地服务于高水平医学人才的培养。新形势下,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增强与医教协同机制的适应性,提升医学教育质量,是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以医教协同为背景,剖析了面向医学教育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问题,探讨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医学教育之间深度融合的途径。

关键词:医教协同;医学院校;在线开放课程

一、引言

当前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融入“在线”和“开放”的基础上,在线开放课程能够充分利用多维度、无时限的网络空间,将传统课堂(即线下-Offline)和网络课堂(即线上-Online)相协调、相融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式共享、协同式创新的知识环境,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提供支撑和保障。目前,在线开放课程的主要形式包括: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简称MOOCs、慕课)、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简称SPOC)、微课(Micro-Course)等。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平台用于资源的集成整合,如:美国的慕课三大平台(即edX、Coursera和Udacity)以及FutureLearn、OpenupEd、Open2Study、WEPS、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等慕课平台,或者KhanAcademy(可汗学院)、TED-Ed、watchknowlearn、中国微课网等微课资源网站等。依托互联网环境和现代信息技术,在线开放课程具有共享性(Sharing)、共建性(Co-construction)、快速性(Rapidity)和多维性(Multi-dimension)等特点。共享性是指课程的共用,促进课程的互通有无,扩大课程的受众面。共建性是指突破课程建设者的单一化,增强课程建设的协同合作程度。快速性是指通过放宽时空限制,降低课程开发、获取、利用和评价的耗时,促进实时学习和异步学习之间协调,提高课程建设效率和效益。多维性是指课程所涉空间的融合,实现空间的无缝集成。进一步讲,多维性能够在一个时间段内,融合教师讲授、师生/生生交互、作业/任务、课程考核/评价、资源开发/管理等多个空间(乃至多门课程之间),提供课程开发者、使用者和评价者的集成开放式环境(IOE,IntegratedOpenEnvironment)。上述特点不仅有助于构建课程的集约型建设模式,促进课程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提高课程质量和利用效率,而且有益于深入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教学的变革和创新,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的课程建设宗旨。最后,在线开放课程隐含着相关常规课程的优质性(high-quality)。这种优质性是指特定范围(如业界、院校)内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经过教学实施所验证过的良好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共享性是在线开放课程的核心特点,是其他特点的根基。总之,在线开放课程打破了空间障碍,解决了传统课程的空间约束问题,保证了学习质量和效率。

近年来,医学教育领域的慕课、微课、SPOC等建设与应用日趋广泛而深入,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促进了优质医学教育资源共建共享[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医药卫生改革的深入推进,医学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势在必行。自2014年,我国先后出台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旨在通过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加强医学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新形势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不仅涉及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特点之间的融合问题,更要关注课程建设与新一轮医学教育改革之间的适应问题。这对医学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医教协同背景下,科学、高效地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在线开放课程与医学教育之间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促进课程“由量到质”的转变,充分发挥医学教育优质课程的价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更是医学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我国医学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主要采用外力推进和内力推进两种形式。外力推进属于学校借助外部政策、策划推动自身课程建设范畴,主要包括国家级(如: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联盟级(如: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中国高水平大学慕课联盟、中医药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等。医学院校借助上述形式着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并通过相应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平台(如:爱课程、人卫慕课、好大学在线等),开展课程应用。以国家级外力推进为例,2016年,教育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包括医学类本科课程200余门,涉及64所(本科51,高职高专13)所医药及相关院校;2017年,教育部开展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内力推进属于学校(或课程教学团队)自发性建设范畴,并通过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资源平台(或自建的课程资源平台),开展课程应用。自2012年以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通过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完成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工作,涉及了中医基础类课程、中药基础类课程、中医临床类课程和高职中医教育课程。为进一步提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水平、助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6年,学校在总结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经验基础上,实施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程,统筹推进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慕课、SPOC、微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目前,学校确定首批在线开放课程(MOOC)建设课程,包括中医基础课程、中医临床课程和西医临床课程等12门课程。上述在线开放课程将通过基于知识单元的开放式共享、基于跨学科团队的协同式创新,提高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中医经典理论与中医临床思维、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之间的交融度,促进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应用与共享,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提供支撑和保障,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奠定前期基础。

继续阅读

慕课在医学教育改革中的探索

摘要:

本文将慕课在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临床基本技能教学作为研究背景,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医学教育基本技能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出发,将慕课作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标准以及“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分析将慕课利用到现代教育技术、虚拟现实以及多媒体,通过音视频和计算机网络进行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

慕课;医学教育;改革;探索

一、研究背景

越来越多的人将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称之为网络时代(Web时代),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网络越来越多的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每天通过互联网进行互动,了解彼此的信息,或者在闲暇时候进行娱乐,这已经变成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而作为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教育,也受到了互联网的青睐,各种在线教育视频网站,网络公开课也已经渐渐深入我们的教育和学习中。自从2012年之后,人们往往将这种线上教学模式称之为“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音译过来就是“慕课”。

二、慕课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慕课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及远程通信技术,从而能够有效地实现医生对于医学信息的远程采集、创术、处理以及查询,从而有效的达到异地疾病的诊治、医学远程教育、卫生保健以及医疗信息资源的共享等目标。利用慕课涉及到的远程医学教育主要有病理学、皮肤病学、内科学、外科学、精神病学、牙科学、医学影像以及咨询和会诊、手术示教等学科。慕课是医学院高等院校的毕业生走向医疗卫生岗位后终身学习知识的一个方便途径,也是医学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我国医务人员进行不断的学习、探索和更新专业知识的有效途径。

继续阅读

医事法学教学的挑战及其应对

《南海法学》2017年第6期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和普及给医事法学教学带来的便利,但不可否认,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平台等方面给医事法学教学的现代化转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关键词:大数据;医事法学;教学模式

医事法学是医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在国内尚处在发展阶段。[1]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和云平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模式。

一、大数据时代下医事法学教学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对医事法学教学内容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医学教学信息的与时代同步与更新方面。大数据的处理能力与信息的快速更替,使得医事法学教学的知识传授与知识的更新,与传统教科书严重脱节。医事法学教科书具有知识体系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但是教科书的知识具有较大的滞后性,无法适应不断兴起的医事法学教学需求;无法容纳医事法学面临的新型医疗纠纷处理的教学需求。医事法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医疗纠纷的处理与防范、医疗卫生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等,作为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与社会发展、人民生命安全密切关联的,医事法学教学内容的同步更新尤为重要。大数据时代对医事法学教学方式的挑战,主要体现就教学方式由“单向传授”向“互动交流”转向。传统的医事法学教育以教师教、学生以学为主的“填鸭式”教学为主,即使各高校始终不断地探索医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可实现个性化、菜单式、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仍面临极大的困难。大数据等信息方式,以智能化形态对教学对象进行分类管理,专门设置个性化选择模块,运用慕课、微课方式,快捷地下载并学习自己所需的视频、互动式教学内容,不受教学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大数据时代对医事法学教学理念的挑战,真正实现学生的“买方市场”,师生双方的选择与甄别,教学内容中大量参与挑战、咨询、真实诊疗活动模拟,实现个性化、菜单式教学模式。与此同时,运用大数据模式给医事法学的实践教学造成了极大冲击。[2]2014年以来,随着医学与法学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司法实践中医疗纠纷的裁判案例已全面公开,经当事人同意公开的审判视频也对应判决文书,使得医事法学的师生获得全面、多元、立体的教学资料。医疗纠纷的大数据模式可为医事法学教学提出“真问题”,表达“真需求”。

二、大数据时代下医事法学教学的应对策略

首先,教学理念的更新。大数据时代下,要想实现医事法学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双师型”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医学与法学两个学科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教师队伍中能够兼具一门医学学科或法学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就已十分不易,具有“双师型”的教师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在我国各地区医学与法学教师资源分布不均今天,运用网络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偏远地区医事法学“双师型”教学人员稀缺的状况。其次,评学机制的变革。传统统的教学理念以医事法学核心,学生作为接受者往往没选择教师的能力,即使一些高校也相应地推出了“评学机制”,但进展较迟缓。而大数据时代下,以信息与评价公开平台医事法学教学,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平台的评价机制彼此激励、彼此约束。专业、敬业的医事法学教师能够获得更多好评,也就得到更多学生选择他的教学课程,教学态度不认真或懈怠的老师会因中评差评而受到约束。其次,教学方式的创新。将最优秀的这类教学资源借助网络平台向全国各地区提供,无疑是大数据时代下医事法学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教学方式可以以公开课、一对一、一对多方式,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理论公开课、一对一实践指导或咨询、一对多的电视电话会议式的双学科顾问的教学讨论模式;教学手段除了PPT,手术视频、审判视频,远程手术、远程诊疗咨询等形式。再次,教学内容的革新。医学和法学两门学科都是更新速度极快的学科,不断更新法律法规,不断革新的医疗手段,本已使得传统医事法学教师应接不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及大数据为师生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医事法学的教学内容已经不限于医学与法学在特定交叉领域的普及和简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医事法学的教学内容会更侧重法学和医学的学科融合,无论安乐死、器官移植、人工生殖技术、冷冻胚胎技术、脑死亡等医疗问题对法学理论的挑战;还是医疗保险制度对医学的挑战,无疑是对医事法学教学内容的促进和发展。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