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医学基础知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1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总成绩、病例分析及基础知识成绩比较观察组总成绩病例分析及基础知识高于对照组,两组学生总成绩、病例分析及基础知识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新教学模式认可度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总结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可这种教学模式,认为这种模式增加了师生互动交流,促进了自主思考能力,对核医学实际临床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并对一些问题有了新的看法;认识到核医学人才应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并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能创新性解决临床问题,并注重自己这方面能力的提高;尤其对核医学揭示器官功能异常方面及肿瘤分子影像很有兴趣,部分学生有表达今后从事核医学工作的可能。
3讨论
核医学是在近代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涉及多学科领域,与电子学、计算机技术以及众多基础和临床学科高度交叉渗透,而且发展迅速。核医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始终以教师为主体,全程灌输教学,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差,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应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和脱颖而出,尤其是对于核医学这种注重应用的科学,寻找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案例教学法代表着当代医学教育中比较新颖、颇有前景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案例为基本教材,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让学生尝试在分析具体问题中,独立地作出判断和决策,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并被证明在核医学教学亦有其有效性。“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等首先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是一种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创设最恰当的问题情境,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质疑”,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中,把学生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知识基础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提高,还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文献检索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摘要: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医学基础课的核心课程;在医学教育中为医学和药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我校药理学教学团队,深化药理学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在教学改革与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不断尝试,取得了一定经验。本文就药理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承上启下主干课程的作用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药理学;承上启下;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为药物与机体,即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与机体对药物的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药理学的学科特点:不同于其他药学学科(药物化学等),以机体为对象,以生理、生化、病理学为基础;为医药院校基础课的核心课程之一,更是医学和药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1]。在我国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安排在完成基础医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学等后大三第一学期,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内外妇儿之间学习,具有承上启下主干课程的作用。我校药理学科为重点学科,承担学校各专业的药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目前药理学教学团队为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团队,我们以教学团队建设为基础,利用学校本科审核评估的契机,加强药理学课程群平台的建设,深化药理学教学改革;利用药理学重点学科的优势条件,就如何在药理学教学中发挥承上启下主干课程作用,为推进药理学教育教学创新、进一步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认为药理学教师与相关专业学生必须深入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1教师方面
药理学是医药院校重要基础桥梁课程,是以基础医学教育课程中的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为基础,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教学的重点主要围绕药物防治疾病的作用及作用原理。作为一名药理学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熟练掌握医学相关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及时了解临床学科知识的进展,才能在药理学教学中融会贯通、将医药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承上启下,真正发挥主干课程作用。
1.1认真备课,尤其多关注学科的新观点、新进展
我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理论为72学时,其使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供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的《药理学》(杨宝峰主编)第8版,预防、口腔、麻醉、药学等非临床专业,《药理学》理论为54学时,选用的教材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供预防、口腔、麻醉、药学等专业的《药理学》(杨解人等主编)。首先,要针对不同专业认真研读教材,在深入透彻地把握教材基本内容和充分理解教材的精髓后,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背景的差异要考虑如何让其易于接受药理学授课内容。对于药理学部分章节内容枯燥、概念抽象的特点,尤其是与基础知识联系密切,比较复杂作用原理时,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渊博知识,在充分消化理解难点基础上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活中事例进行解释。尽可能使用多媒体展示药物作用机制的流线图与比较表等形式,解决用语言难以讲清的问题。另外可用比喻、趣味口诀记忆法,化难为易,便于学生接受。研读教材时,要注意发现不同教材一些内容提法是否一致,对于某些争议性或不妥之处,讲解时可提出自己的观点供学生参考,也可提供一些网络查询方法供学生课后进一步验证,对于明确错误应及时给予校正,以免误导学生。
1.2注重药理学实验课
1.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及运用
病例讨论的基本要求和环节包括:典型或疑难病例的准备、患者资料的收集与基本分析、集体查房、集中讨论确定诊断和鉴别诊断、确定进一步检查方案、评估病情的发展和演变、评价预后等内容。医学生必须首先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其次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综合分析后才可能发现重要线索,然后结合实验室和特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鉴别,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最后提出比较符合患者客观征象的临床诊断。例如,一个因“头痛、呕吐入院”的病人,就需要详细询问头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质,发作的持续时间、程度、缓解及加重因素,是否伴有有发热、意识障碍、抽搐,有无外伤史以及有无高血压病等等。这就要求医学生掌握能引起头痛的相关疾病的基础知识,诊断要点,及相关的鉴别诊断以及解剖学、功能学和影像学的知识。同时医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体格检查的方法,做到不遗漏每一个阳性体征,从而为提出完整的诊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一过程使医学生在学习中由被动转为主动,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对基础知识加深了理解,同时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更加灵活地运用知识。
2.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
一个诊断的正确与否,关键还在于是否拥有正确的临床思维[1]。面对大量的临床资料,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分析和思考问题,是每一位临床医生必须面对的挑战,临床医学生应以临床为主,将症状、体征、化验和特殊检查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抓住主要矛盾,科学地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可靠的诊断。通过临床病例讨论这一过程,临床医学生将学会掌握正确的诊断思维。比如一位中年男性因“上腹部疼痛伴低血压”就诊。老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症状结合体检,不但要考虑到腹部疾病可以引起上腹痛伴低血压,而且心脏疾病亦可引起上述症状。进一步检查除了应该做腹部B超和生化检查,还应该做心电图及心肌的酶学检查。从而明确诊断。从这一病例分析中,学生不但锻炼了临床思维的深度,还锻炼了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
同时,正确的临床思维有时不能仅靠个体的独立思考而成,而是需要集思广益,广泛研讨才能形成。病例讨论可以起到启发、诱导和取长补短的作用,每一位同学在临床实践中所掌握资料的深度,知识面的广度,分析问题的角度均有所差异。某些情况下,他人的意见可能正是自已的疏忽所在,在科技信息成倍增长的今天临床医生的知识更新离不开相互学习。总之,通过病例讨论,我们将学会全面地辨证地思考问题,将辨证唯物主义方法应用于病例讨论中将使我们的诊断思维日臻完善,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更高的境界。
3.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时期的医学教育不应单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技能,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临床病例讨论的活泼、民主、平等、融洽的气氛可以激发同学热情、好奇、主动、愉快的心理状态[2]。成功的学习方法可以大大加强学习的有效性。医学教育应教授除理论知识外,还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能力。引导同学如何思考,如何剥茧抽丝一步步得出正确的结果。在引导同学正确的思维方法的同时激发同学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想象力、思维的宽度和深度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比如一个胸痛的病人,同学一般都会考虑到胸部疾病,老师还要启发学生是不是还可能有腹部疾病引起胸痛呢?除了肺部疾病可以出现胸痛,心脏疾病也可以有胸痛。同时还可以配以多媒体等教学形式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加强医学生的医风医德教育
【摘要】
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往往涉及很多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知识,专业课程之间相互联系大,为使得预防医学学生能更好地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专业知识结合,并提高预防医学实践工作能力,文章探索了在该专业中实施纵深式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
纵深式教学模式;预防医学;基础知识;专业课程
医学生在学习阶段,由于课程学科很多,内容庞杂,往往会学完一科忘一科,在学基础学科时不知道有什么用,在学专业课程时又忘记了基础知识,很难做到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联系,知识掌握得不够深入。面对上述问题,我国的一些医学院校开展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课程整合模式的教学改革,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使基础与临床结合得到较好的解决[1]。课程整合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记忆[2]。但现阶段我国不少院校仍处于尝试摸索阶段,还未能大面积推开,仍存在较多困难和问题,主要问题是:缺乏相适应的师资、教材和考核体系[3]。总体上来说,打破学科的界限,注重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融合以及与医学实践工作的结合,是现今我国医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在现阶段我国开展大面积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课程仍存在困难,并且在非临床专业将不能完全按照此模式开展,但在各医学专业都可以采用纵深式教学模式,其也是遵循了注重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融合以及与医学实践工作相结合的理念和思想,而实现起来相对更容易。
纵深式教学就是在进行某一专业课程教学时,不局限于教授该专业课程的知识,更注重将已学的与该专业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从基础知识出发结合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归纳,从而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应用。纵深式教学在各学科中都可以应用。在我国的大中专院校中,胡美丽等人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进行了应用[4],王瑞等人在《禽畜普通病防治》课程中进行了应用[5],王珊梅[6]、张敏敏[7]、李爱丽[8]等学者分别在临床医学、护理医学课程中实施了纵深式教学。通过纵深教学法可以教给学生如何将学过的知识进行纵向联系,同时兼顾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便于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但上述学者都是在某一学科中进行应用,对整个专业的教学还没有学者进行过尝试。但是笔者认为在整个专业的培养过程贯彻实施纵深式教学模式,才能真正达到该教学模式的目的,才能达到更好地效果。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科课程多,在专业学习阶段也会出现对之前学习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遗忘而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预防医学专业知识的情况。因此我们在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开展纵深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以达到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1注重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以问题为导向的理论课教学。
学生在学习预防医学专业课程的时候,必然会遇到很多之前学习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而如果这些知识不是很清楚,就会导致专业知识的理解是基于表面的、模糊的,不深刻的,所以需要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和深刻理解,但是课堂上老师再讲解却是比较费时而不讨好的,会导致专业知识的讲解不够时间,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好。我们将这部分的学习移到课前,要求学生自己复习。老师在课前就布置作业,提出关于本次课涉及基础知识的各知识点的问题,要求学生搞深搞透,在课堂上用点名或自由回答的形式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来阐述,另外还要提出这些基础知识与专业课知识联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而这些问题是要完成课堂学习后才能回答的。问题的提出也可以是在学期开学时按照授课顺序提出所有的问题,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里,在营养学里会涉及到很多基础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已经学习过知识,我们就提出如:“骨骼的生长发育过程是怎样的?”“血红蛋白是如何形成的?”“蛋白质在机体内是如何代谢的?暗适应的过程是怎样的?”等问题。学生在课前复习了这些知识,在课堂上就能更好地理解了各类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也就能进一步地理解营养缺乏时对健康的影响作用。在进行《流行病学》授课时,卫生统计学知识就是流行病学知识的专业基础了,因此要求学生对卫生统计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复习,学习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实验性研究时涉及到资料的统计推断,我们就在课前提出:“率的假设检验方法有哪些?这些检验方法要如何选择?每种检验方法具体是怎样进行的?”课前基础知识的整理和复习很重要,而课后对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及解决实际问题则更重要。课后问题的提出要更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如提出“与维护骨骼的健康比较相关的营养物质有哪些?”“对于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可以给予怎样的膳食建议?”。课后问题可以作为课后作业或者下次课的课题讨论、展示,将其评价的结果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摘要]
在医学影像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理念,可以改变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促使影像教学中注重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分析证据、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问题分析能力,为使学生成为优秀的医务人员奠定基础。所以,在医学影像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理念,可以革新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从说明循证医学展开,对医学影像教学中循证医学理念的应用与教学改革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医学影像教学;循证医学理念;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一、循证医学说明
循证医学是一门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强调任何医疗决策的制定应当遵守科学依据,将医者的专业知识、研究证据、病人的选择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提出最佳的治疗方案。由此可以说明,循证医学的三大要素为:最佳证据,也就是通过临床试验,深入、详细分析试验结果,得到最佳、最有利的医疗证据。专业知识,就是医生通过学习及临床治疗中所得到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病人的选择,就是病人从自身情况及需求的角度出发,选择最适合的诊疗方案。因此,循证医学理念是“循、证”,即对医疗证据进行寻找和证明。
二、医学影像教学中循证医学理念的应用与教学改革实践
(一)医学影像教学中循证医学理念的应用传统的影像教学的局限性较为明显,原因在于教学活动中只单纯凭借个人和少数临床实践经验、医学基础理论教授和指导学生,这使得教学的说服力不强,对学生未来工作有很大影响。而循证医学的提出,可以改变医学影像教学的现状,促使医学影像教学中树立循证医学理念,注重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1.在知识培训方面,医学影像教学应当注意强化的内容是:(1)对循证医学基础知识的运用。应当在重要的数据库、网络检索、循证医学文献等方面,对基础知识进行正确的评估,确保循证医学基础知识的合理运用,并且使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以便影像教学中循证医学基础知识的运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氛围,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2)诊断性实验知识的运用。对于诊断性实验知识的运用,要保证其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包含试验设计思路、设计标准、统计学方法、试验步骤等等。(3)相关影像学知识。学生应当将自主学习所遇到的问题,搬到教学活动中,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寻找证据、评价证据,利用证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2.在临床实践方面,影像教学需要注意强化的内容是:(1)在临床实践中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2)利用网络资料、相关文献等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证据。(3)正确评价证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合理性。(4)依据证据并结合影像学知识及病人的选择,提出最佳的治疗方案,执行决策方案。
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对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的临床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合格的中医医师亦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目前综合性医学院校中中医临床实践教学尚存在诸多不足。本研究以58名综合性医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观察和比较了不同中医临床实践教学方案的实际成果,旨在探讨其改善方向及措施,为今后的中医临床教学工作提供指导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学校2008级医学生58名,其中男31名,女27名,年龄20~22岁,本着学生自愿原则将学生分为参与改进型中医临床实践教学活动的观察组(32名)与参与常规临床实践活动的对照组(26名),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观察组实行改进教学方案。包括:(1)临床实践教学实验室配备电子计算机及投影设备,采用DB2数据库及pureXML格式存储人体经络及经穴数据,运用图像、三维模型等方式实现直观化教学。(2)实验室配备人体发光模型、脉象模型及舌苔模型供实践使用,首次临床实践课由教师讲解模型用法及基础知识,实验室开放时间由学生自行使用。(3)教学活动类别主要包括中医检查、急症处理及中医护理技术等,由教师进行基础知识讲解及示范,学生提出问题并共同讨论,实践活动中由教师指点操作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4)由教师按照课程计划规定考核内容由学生重点练习,考核包括实际操作能力测试及笔试,实际操作能力测试评分标准以操作时间及准确性为准,笔试则以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为准。(5)实验室实行全天开放制度,除少数贵重物品外,学生可随意使用设备及模型进行学习活动。
1.2.2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临床实践活动。仅进行传统的临床见习活动,以病例观摩及讨论为主,穿插于理论课的讲授之间,不进行教学实验室活动。
1.3成绩评价
一、医学教育培养机制存在不合理
我国现行医学教育培养机制存在多个层次,有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之分。多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对于特定历史时期快速解决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的困境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当有无问题解决之后,质量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了。一方面,各层次教育所拥有的生源质量、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等方面差距巨大,导致每年有相当数量缺乏足够训练的医师进入临床,医疗活动出现更多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医学归根到底是一门经验学问,接受了更长时间基础知识系统训练的医生进入临床初期,事务性临床工作能力反而有所欠缺,于是滋生了“高学历、低能力”的怪现象,客观上促使后来的医学生止步于接受更为长期和系统的医学基础训练。总体来讲,不利于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逐渐将培养重点转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重点,对于强调医学生培养均质性具有重要意义。在部分地区试行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四证合一”的模式,以及对不同教育层次来源的医学毕业生设定不同的住院医师培训周期和计划,对完善医学教育培养机制是很好的探索。
二、基础教育与临床实践脱节
传统的医学教育中,本科层次是医学基础教育的主体,研究生阶段则主要侧重于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然而,作为医学教育主体的本科教育,基本上又被人为划分为4+1模式,即4年基础课程学习和1年临床生产实习,部分学校在生产实习之前,有数周时间不等的集中见习期。这种看似计划性和可执行性良好的教育程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逐渐显现出一个难以克服的弊端:学生在基础课学习期间,对于临床相关的生理、病理、解剖等知识,理解过于抽象,无法获得客观体验;而到了后期实习阶段,先期学过的基础知识早已淡忘于记忆曲线的远端;再者,对疾病的全面认识和治疗,大体上要求包括从基础的生理、生化、医学物理直至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等在内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割裂式的医学知识讲授过程无助于培养医学毕业生系统性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许多授课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面对学习氛围低落的大学课堂,结合讲授知识适时引入临床病例分析,往往是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授课依从性的良方。这恰恰体现了学生想要将干瘪、枯燥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病例联系起来的急迫需求。国内一项针对在校医学生的调查显示,有76.75%的被访者认为临床实践显著影响就业能力,高居所有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首位。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基本上来源于西方国家在“弗氏报告(AbrahamFlexnerreport)”基础上建立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育模式(Disciplinebasedcurriculummodel,DBCM),以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为结构基础。在此基础上,又逐渐发展衍生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育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和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模式(Outcome-basededucation,OBE),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具备足够临床工作能力的专业人员。但我国大学医学教育在借鉴西方发展经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最显著的地方是,西方医学生所需要的生物医学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进入医学院校以前即已完成,而国内是进入医学院校以后才开始学习。其所导致的结果是,虽然我们医学院校的学制与西方国家接近,但耗费在生物医学相关基础知识学习上的时间,让医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被大大削减了。为试图弥补这一缺陷,国内部分医学院校相继开展了7年制、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以增加医学生临床实践机会。但与学制延长相伴随的还有培养层次的提升,教、学双方都保有着某种功利因素。而且,它的教学方法仍然只是传统5年制教育的扩充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基础教育与临床实践环节脱节的弊端,在教学实践中仍需进一步改进。
三、毕业后教育体系功利因素掺杂
严格的说,医学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体系,毕业前教育解决的是职业门槛问题,而毕业后教育解决的是职业成就问题。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缺乏对医疗从业者全面、客观、公正的业绩评价体系,往往不能从医疗工作者解决实际临床问题能力的角度来评价个人成绩,毕业后教育往往被这种相对落后的评价体系所绑架。各种会议、研讨班、继续教育项目、进修、学习背后往往由晋级、升职、评选等因素所驱动,而非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原动力。近年来大力推行的专业学位教育,根本上就是要将毕业后教育的精力主要花在培养医学毕业生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方面,这是一种非常值得肯定的教育改革尝试。但是,如果不能在个人业绩评定、薪酬、晋升等方面探索配套的改革措施,不但有可能大大削弱改革的效果,而且,可能使新一代医疗从业者后期职业生涯遭遇迷途。五、社会道德环境催生职业孤立感对多数医学生来说,医学教育是怀揣着“白衣天使”梦,以“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神圣誓言开始的。相对于中学阶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环境,随着专业知识和社会信息接触的爆发式增长,各种负面社会影响随之进入医学生的精神世界,对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不良影响,部分医学生因此认为职业前景黯淡,职业孤立感油然而生,甚至放弃职业前途。从高等教育战略层面上来说,这是对社会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也逐渐凸显为影响医学教育体系效率的重要社会问题。
总之,医学教育体系不但包括大学专科、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教育,它还应当涵盖医学生大学入学前及毕业后教育的全部过程,而决不只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事情。要全面提升医学教育质量,应当从教、学两方面着手。同时,还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医疗活动氛围,建立公平、公正、可操作性强的业绩评价体系等。
作者:马琳玉 王寿勇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麻醉科
病例讨论是在临床实践中训练医学生及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病例讨论不但可以拓展医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思维的深度与灵活性,而且可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认识。它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1.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及运用
病例讨论的基本要求和环节包括:典型或疑难病例的准备、患者资料的收集与基本分析、集体查房、集中讨论确定诊断和鉴别诊断、确定进一步检查方案、评估病情的发展和演变、评价预后等内容。医学生必须首先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其次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综合分析后才可能发现重要线索,然后结合实验室和特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鉴别,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最后提出比较符合患者客观征象的临床诊断。例如,一个因“头痛、呕吐入院”的病人,就需要详细询问头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质,发作的持续时间、程度、缓解及加重因素,是否伴有有发热、意识障碍、抽搐,有无外伤史以及有无高血压病等等。这就要求医学生掌握能引起头痛的相关疾病的基础知识,诊断要点,及相关的鉴别诊断以及解剖学、功能学和影像学的知识。同时医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体格检查的方法,做到不遗漏每一个阳性体征,从而为提出完整的诊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一过程使医学生在学习中由被动转为主动,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对基础知识加深了理解,同时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更加灵活地运用知识。
2.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
一个诊断的正确与否,关键还在于是否拥有正确的临床思维[1]。面对大量的临床资料,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分析和思考问题,是每一位临床医生必须面对的挑战,临床医学生应以临床为主,将症状、体征、化验和特殊检查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抓住主要矛盾,科学地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可靠的诊断。通过临床病例讨论这一过程,临床医学生将学会掌握正确的诊断思维。比如一位中年男性因“上腹部疼痛伴低血压”就诊。老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症状结合体检,不但要考虑到腹部疾病可以引起上腹痛伴低血压,而且心脏疾病亦可引起上述症状。进一步检查除了应该做腹部B超和生化检查,还应该做心电图及心肌的酶学检查。从而明确诊断。从这一病例分析中,学生不但锻炼了临床思维的深度,还锻炼了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
同时,正确的临床思维有时不能仅靠个体的独立思考而成,而是需要集思广益,广泛研讨才能形成。病例讨论可以起到启发、诱导和取长补短的作用,每一位同学在临床实践中所掌握资料的深度,知识面的广度,分析问题的角度均有所差异。某些情况下,他人的意见可能正是自已的疏忽所在,在科技信息成倍增长的今天临床医生的知识更新离不开相互学习。总之,通过病例讨论,我们将学会全面地辨证地思考问题,将辨证唯物主义方法应用于病例讨论中将使我们的诊断思维日臻完善,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更高的境界。
3.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时期的医学教育不应单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技能,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临床病例讨论的活泼、民主、平等、融洽的气氛可以激发同学热情、好奇、主动、愉快的心理状态[2]。成功的学习方法可以大大加强学习的有效性。医学教育应教授除理论知识外,还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能力。引导同学如何思考,如何剥茧抽丝一步步得出正确的结果。在引导同学正确的思维方法的同时激发同学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想象力、思维的宽度和深度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比如一个胸痛的病人,同学一般都会考虑到胸部疾病,老师还要启发学生是不是还可能有腹部疾病引起胸痛呢?除了肺部疾病可以出现胸痛,心脏疾病也可以有胸痛。同时还可以配以多媒体等教学形式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