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循环经济规划范文

循环经济规划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循环经济规划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循环经济规划

循环经济立法背景战略调整

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也就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种优选模式,它强调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传统的线性增长模式,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从而实现“投入最小化、废物资源化、环境无害化”,最终达到以最小发展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倡导的是一种与地球资源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互为依存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顺应历史的、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被循环经济所取代是历史的必然。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这些问题与中国资源利用效率相对低下密切相关。发展循环经济具有为经济发展开辟新的资源、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经济效益等积极作用。

为使循环经济法制化,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十次委员长会议决定将制定循环经济法补充列入立法计划。2007年6月,全国人大环资委第23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2007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九次会议首次审议了循环经济法草案,该法案强调以循环发展模式替代传统的线性增长模式。2008年9月,该法经全国人大通过,将于2009年1月施行。

这部法律将对发展循环经济涉及的包括政府、企业、公众和行业协会在内的主体,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中的行为加以规范。因此,循环经济法的颁布,将使企业面临一个崭新的循环经济法律环境。如何在循环经济法律背景下生存,就成为摆在我国企业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循环经济立法背景下企业生存面临的问题

企业生存受循环经济规划制度的控制和影响。循环经济法草案第十二条从两方面对循环经济规划制度作了规定:首先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乡建设、科学技术发展等规划时,应当明确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和要求;其次要求有关政府专门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规定了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程序,并明确提出规划应当包括资源产出率、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率等具体指标。因此,企业的生存必然受到企业所在地的经济规划制度的控制和影响。

企业生存受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调控制度的控制和影响。循环经济法草案第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建设用地、生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规划和调整本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并要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当符合本行政区域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建设用地、生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因此,企业的生存必然受到企业所在地的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控制和影响。

企业生存受循环经济评价考核制度的控制和影响。循环经济法草案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会同国务院统计、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上级人民政府根据前款规定的循环经济主要评价指标,对下级人民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定期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时,应当同时报告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因此,企业的生存必然受到循环经济评价考核制度的控制和影响。

继续阅读

解析国内循环经济发展阻碍以及策略

目前,在国内学术界和有关部门,循环经济已在很大程度上被认同为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并且开始着手将其纳入实际操作层面。然而,循环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障碍,亟须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惟此,才能促进其从先进的理念发展成现实的经济运行模式。

1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1.1认识方面偏颇

狭义地理解循环经济,认为循环经济就是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是生产、经济管理和环保部门的事,与己无关;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贫穷是主要问题,因而迫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压力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与环境的协调;对自然资源稀缺程度了解不够,以为资源不会枯竭,看不到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已经不起传统发展模式的高消耗和高污染,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为时尚早。认识偏颇,影响了各方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管理方面缺失

(1)缺乏协调统一的管理机构。循环经济覆盖面广,综合性、交叉性强,现行管理体制中没有统一的管理协调部门。

(2)缺乏系统长远的发展规划。循环经济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科学的长远规划和分步实施规划的指导。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如何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搞好适合区域(部门)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难题。

1.3经济社会运行方面体系不完整

继续阅读

国内循环经济工作务虚会讲话稿

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就要结束了。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会议开得很成功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非常及时,非常重要,统一了对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思想认识,提高7对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重要意义和紧迫性的认识,明确7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工作安排。总体上看,会议开得很成功,达到?预期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深了对循环经济概念、性质、内涵及其必要性的认识。马同志讲话的第一个问题,就讲7什么是循环经济及其产生的必然性,指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度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刘反思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学习马同志讲话、交流和讨论过程中,大家认为,马同志从理论到实际,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外实践到国内探索,全面阐述了循环经济的概念、性质、内涵和历史必然性。循环经济包括经济发-展、节约、生态和环境,是循环型社会的概念,体现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有机统一。

(二)提高了对循环经济工作重要意义和紧迫性的认识。马同志的重要讲话从我国资源禀赋、资源利用水平、环境污染状况、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从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系统论述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学习讨论中大家认为,马同志的讲话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交流了工作经验。会上,一些地方、企业和有关专家交流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和经验,对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安排的十一个大会交流发言,都很有特点。如,上海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要超越资源节约的前端概念和污染治理的后端概念,对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已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并提出了将整个上海市作为全国试点城市的建议。山东省企业、园区、城市三个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几个企业做得很好,听了以后很受鼓舞。省政府正在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见》,应给予充分肯定。重庆市三峡工程搬迁任务重,他们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搬迁工作,提出凡纳入搬迁的企业,必须搬强、搬大、搬活,消除污染,做了很多工作。河北省将循环经济指标纳入了干部考核体系,尽管实施中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但抓得比较旱。苏州市政府强调规划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高度重视规划工作。抚顺市市长亲自抓,高度重视。几个企业的发言也很好,如济钢以资源为主线,全面优化、系统挖潜,走出了一条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使我们从中看到了希望。几位专家还分别从材料学、工程科学、再制造等角度阐述了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会上,大家对循环经济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

(四)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思路,增强了信心。马同志讲话的第三部分,着重讲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近期目标和主要措施,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特别是提出通过四条途径,抓住五个环节,采取十项措施,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大家认为,提出的目标和主要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只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企业实际.认认真真地贯彻落实马同志的讲话精神,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的循环经济工作一定会有大的进展,一定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循环经济工作形势紧迫,任务艰巨,必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尽快全面地把我国循环经济工作抓出成效之所以说任务艰巨,主要是因为:第一,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涉及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必须有高素质的于部群体,必须有长远观念、大局观念、责任意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大家在讨论中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解决好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问题。

第二,循环经济工作涉及体制和机制。我国正处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进程中,这加重了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艰巨性。第三,循环经济是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的改变和提升、升华。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尽管任务艰巨,难度不小,但发展循环经济是形势所迫,非办不可,必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尽快办出成效。要看到,发展循环经济目前已有一些基础和条件。

继续阅读

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探讨

1目前我国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推动畜牧业生态建设依托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生态产业孵化基地,优先安排环保科技示范工程,推广最佳实用污染防治技术。加强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引导和管理,逐步形成规模,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在资源综合利用中发展循环产业。

2我国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畜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已初具雏形,但是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还处于初始阶段,还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少数人对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认识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②统筹规划和科学组织有待进一步完善,地市之间、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③政府主导循环经济发展的领导工作机制还不健全,责任落实还不到位。目前,部分政府没有把抓循环经济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领导身上,仅停留在口头上;④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机制还远未形成,政策支持不够有力;⑤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体系显得乏力,技术瓶颈制约问题比较突出,如养殖场生产的粪便夏季太稀,无法运输,如何进行干湿分离,干的堆积保存,湿的进入沼气池,尚无理想的解决办法;⑥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导向还不够明确,氛围不够浓厚,养殖场治理污染费钱费力,没有效益可言,政府如果不扶持,养殖场积极性就不高。

3促进我国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宣传,健全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应把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作为加快推动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畜牧业、促进全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来抓,切实加强对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由发改、财政、科技、环保、农业、畜牧、科研等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席工作会议机制,组织研究相关发展规划,健全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体系,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建立健全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将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增强各地促进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宣传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总体思路、目标任务、立法路径、重大措施、项目设计、政策支持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激发动力,着力营造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3.2完善政策,有效确立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导向机制深入研究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和问题,不断在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的基础上,构建出宏观政策体系,以支持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现有支持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鼓励支持规模养殖场大中型沼气池及配套环保设施建设,对利用畜禽粪污等沼气发电、生产有机肥项目予以支持,合理确定沼气发电并网标杆电价或者给予电价补贴;对使用有机肥或大规模发展有机农业的生产经营组织或个人予以补贴;对规模养殖场开展联户沼气供应的主管道建设给予支持,对规模养殖场所产沼液用于农田灌溉的主管网建设给予补贴。认定或认证一批畜牧业循环经济龙头企业,在畜牧业循环经济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方面有所创新,与有机农产品认证等工作相结合,切实做好市场区分,实现优质优价。

3.3加强攻关,切实解决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技术瓶颈增加畜牧业循环经济科技投入,认定一批畜牧业循环经济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实施一批畜牧业循环经济技术专项,鼓励支持农科教协作,产学研结合,加大对畜牧业循环经济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推广力度。对于企业用于循环经济的科技投入,按有关政策在税前抵扣。目前,要着力解决好农作物秸秆收集技术体系与沼气发电配套技术体系的突破。

继续阅读

循环经济示范区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意义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

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传统的工业增长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同时使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最终排放量降至最低;既能有效改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状况,又能在减轻资源环境负荷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国内外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内在要求。

2.能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问题。循环经济要求以3R原则(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这就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质量轻型化,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以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通过对产品和包装容器的多次利用,以减少一次性用品的生产和排放;促进废水和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再利用,以减轻资源压力、进一步减少废物的产生,从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效缓解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

3.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在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正在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一方面,从企业到区域层次,甚至到国家层次,国外已经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充分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虽然也作了一些尝试性工作,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更多地停留在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和特定产业的生态链接(生态工业园区)层面上,与发达国家在理念和实施行动方面存在的差距较大,需要加快区域循环经济的建设步伐。另一方面,“绿色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增大,国外来华投资者对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都对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构成一种严峻的考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无疑会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合理使用资源,提高出口产品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亲和力,改善出口产品的环境形象和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实现与国际贸易标准和发展趋势的接轨。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的选择

1.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内涵。循环经济示范区是一种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示范区域。

2.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目标。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指标体系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经济发展指标;二是循环经济特征指标;三是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四是绿色管理指标。其中,循环经济特征指标是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国内其他示范区的重要区别,应该成为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重点。

继续阅读

发展循环经济

摘要:文章首先明确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的重要意义,进而指出我国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目标和区域选择,最后提出了我国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示范区;3R原则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意义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

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传统的工业增长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同时使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最终排放量降至最低;既能有效改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状况,又能在减轻资源环境负荷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国内外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内在要求。

2.能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问题。循环经济要求以3R原则(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这就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质量轻型化,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以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通过对产品和包装容器的多次利用,以减少一次性用品的生产和排放;促进废水和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再利用,以减轻资源压力、进一步减少废物的产生,从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效缓解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

3.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在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正在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一方面,从企业到区域层次,甚至到国家层次,国外已经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充分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虽然也作了一些尝试性工作,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更多地停留在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和特定产业的生态链接(生态工业园区)层面上,与发达国家在理念和实施行动方面存在的差距较大,需要加快区域循环经济的建设步伐。另一方面,“绿色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增大,国外来华投资者对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都对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构成一种严峻的考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无疑会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合理使用资源,提高出口产品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亲和力,改善出口产品的环境形象和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实现与国际贸易标准和发展趋势的接轨。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的选择

继续阅读

国土资源标准化战略研究

1基于循环经济的国土资源标准化战略研究的必要性

(1)我国已形成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与之配套的相关技术标准研制亟需提上日程。我国于2008年8月29日颁布《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管理制度,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利用要求,激励措施等做了明确规定,是全面倡导循环经济理念的基本法。此外,我国颁布实施了《节约能源法》(1998)和《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构成了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提出: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节能、节水、节材和废物再利用、资源化等标准。我国关于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逐渐配套并形成体系,然而,标准作为循环经济立法的技术支持、执法的技术依据,相关标准体系建立和标准的编制工作就显得尤为紧迫,亟需开展相关研制工作。

(2)循环经济是实现土地、地质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标准化是协调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快速提升的技术纽带。长期以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处于粗放式状态,据统计,我国城市每平方公里仅7000多人,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1万人的标准,提升潜力很大。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散,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矿山环境问题突出,在每年增长的GDP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牺牲资源、生态环境获得的,严重制约了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循环利用。因此,合理利用土地、矿产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大自然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是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是通过众多小循环(企业内部)、中循环(企业之间)、大循环(社会化)的共同作用,实现系统内部的资金流循环和生态系统内的物质流循环。在这些循环过程中,如果单纯依靠法律法规和管理手段,不可能满足所有环节上的质量和技术指标等技术要求。标准(尤其是技术标准)是法律法规的有益补充和进一步细化,法律一般都带有一定的原则性,它不可能把社会中的每一种情况都规定得十分详细,有些事情可以通过标准予以具体化。此外,法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可能朝令夕改,而标准则可以较好地发挥其灵活性,能够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急需。因此,标准可以成为法律规范的有益补充,标准可以根据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及时地制定出台。因此,标准化在资源循环利用法律法规和具体循环经济活动之间发挥协调和纽带的重要作用,生产过程越是社会化,分工越细,标准化作用越突出。

(3)科学发展观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迫切要求国土资源标准化战略引入先进的循环经济理念。目前,我国在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勘查、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国土资源信息化、土地资源规划调查和评价、土地资源利用、整理和保护等领域,已实施了国土资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共455项,基本覆盖了土地和地质矿产主要专业领域,为国土资源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但随着工作的开展,我国的国土资源标准化建设仍存在着标准数量总体不多、实施水平低、标准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难以很好地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4)国土资源标准化发展战略制定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对于全面推进国土资源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它要求以“3R”原则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国土资源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与制定中引入循环经济理念,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土地、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逐步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编制国土资源标准化发展规划,研制国土资源技术标准、工作标准以及管理标准,建立一套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科学适用、行之有效的国土资源标准体系。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开展的这些工作(规划编制、标准研制、体系建设、战略研究等),对于在新时期推进国土资源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2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国土资源标准化发展战略思考

标准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20世纪90年代后,标准化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国家标准化机构(ISO、IEC)、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以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的标准化机构纷纷加强标准化战略的研究,制定实施了相关的标准化战略。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应充分借鉴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发达国家的经验,认清目前国内外资源开发利用形势,立足解决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实施国土资源标准化战略,实现国土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研究制定与我国资源国情相符的国土资源标准化发展战略。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列入了《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土资源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土资源部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兴地战略的决定》和《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等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对国土资源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思路、方向、措施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在国土资源标准化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制定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循环经济理念,确定国土资源标准化战略实施的重点领域与重点任务,将资源节约集约、生态环境保护、健康和安全等纳入到土地资源开发、规划评价、合理利用、整治保护、矿产资源勘探、矿产资源利用等行业标准制定之中,建立有利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国土资源技术标准体系,要利用标准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推进国土资源标准化战略实施,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继续阅读

铝业经济园创建工作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铝工业循环经济园创建的重要意义

境内铝土矿面积达276平方公里,且资源赋存浅、易开采。创建铝工业循环经济园有利于加快铝土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铝加工工业的发展,符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同时,铝工业与煤焦产业互为关联,铝工业产业链与煤化工产业链互补有无、有机结合,从而实现资源化、循环化和再利用。集团()铝工业循环经济园规划实施系列循环项目11个,总投资300亿元。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税收25亿元,将成为同行业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资源节约、竞争力强的大型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对于全市经济总量扩张和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认真做好铝工业循环经济园创建规划

市政府将全力支持集团()铝工业循环经济园创建。市直有关单位及县政府要认真做好铝工业循环经济园创建的规划,十二五”期间。将集团()铝工业循环经济园的11个项目分年度作出投资计划、实施内容、进度安排、推进措施等,并严格按照规划,精心组织实施。那一世

三、全力搞好铝工业循环经济园的资源配置

市政府拟将县范围内未取得矿权的铝土矿资源依法配置,为加快推进铝工业循环经济园创建。择优供给,以保证重点铝工业循环经济园的配套资源。其他县域内的铝土矿资源同样采取优胜劣汰,依法配置,确保资源配置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有利全市铝工业产业的规模发展、园区集聚。各县(区、市)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必须严格依法办事,遵循经济规律,坚持全市铝工业发展原则,严格限制铝土矿资源勘测、开采项目的立项审批以及探矿权、采矿权设置和矿山创建用地审批。其他如用水、用电、环境容量等各项资源配置也要向铝工业循环经济园倾斜,全力以赴保障项目创建。

四、加强对铝工业循环经济园创建的组织领导

县和市直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加快推进项目创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集团()铝工业循环经济园是市“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之一。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履行职责,提高办事效率,用足用好政策,为项目创建提供最优质、最便捷的服务,创造最宽松的外部发展环境。县政府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从铝工业循环经济园立项、征地、创建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协调、帮助和服务,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千方百计推进工程进度,确保圆满完成铝工业循环经济园创建任务。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