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畜牧业发展范文

畜牧业发展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畜牧业发展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畜牧业发展

畜牧业发展探析(3篇)

第一篇: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本文试图从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我国畜牧业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产业化发展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畜牧业;产业化;存在问题;对策

畜牧业产业化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健康与否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影响我国畜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但生产技术单一,科技水平较低,经营管理粗放、经营理念落后,市场体系不健全,是我国畜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1.1畜牧生产技术单一,政府重视力度不够

继续阅读

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苏州市位于江苏南部的太湖流域,属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达地区。全市面积8848.42km2,常住人口1060.43万。苏州境内地势低平、河湖众多、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自然条件优越,盛产多种农产品,粮食、畜牧、水产是农业的主导产业,自古以来就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1苏州市畜牧业基本情况

2014年度,全市共栏存生猪73.84万头,其中母猪5.03万头,出栏肉猪101.76万头;共栏存家禽605.43万羽,上市1903.58万羽;栏存羊11.58万头,上市肉羊11.00万头;栏存奶牛24476头,产鲜奶10.34万t。

2014年,全市农业总产值392.49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38.82亿元。全市现有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的规模场有2659个,共上市生猪90.99万头,占年上市总数的89%;上市家禽2000羽以上的规模禽场有360个,共上市家禽1616.98万羽,占上市总数的97%;栏存500羽以上蛋禽的规模场有441个,共栏存蛋禽269.81万羽,占栏存总数的91%;全市栏存20头以上奶牛的规模场60个,共栏存奶牛25263头,占栏存总数的近100%。全市现有太仓广东温氏家禽有限公司、张家港市梁丰集团、苏州市创元双喜公司、苏太集团等一批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和一些特色品牌,“藏书羊肉”、“苏太”猪肉等鲜活畜禽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深受百姓的喜爱。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大力推进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现有部级标准化示范场6家,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85家,10多个畜牧业地方标准通过省、市技术质量监督局认定。对于一些生产规模小、设施差、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畜禽养殖场加大综合整治力度,采取关、停、搬等措施,全市已累计拆除规模养殖场2030家,近几年还计划将对516家中小畜禽养殖场开展综合整治。这些大大促进了全市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2苏州市畜牧业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

2.1畜牧业发展空间受制约。作为经济发达地区,苏州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占有率低,土地、饲料资源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环境对畜牧业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造成了畜牧生产量逐年下降,地产畜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

2.2动物疫病压力在增大。现阶段,动物疫情日趋复杂,H7N9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一些已感染人类,对人民群众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这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2.3养殖效益低迷。2015年以来,生猪、肉羊、生奶、禽蛋等畜产品价格下跌,养殖效益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其中养猪生产普遍亏200元/头,奶牛养殖已接近盈亏平衡点)。畜牧养殖效益的低迷对畜牧业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继续阅读

畜牧业发展趋势

畜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地区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如何能够加快畜牧业生产现代化、标准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结合现阶段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浅谈一下对畜牧业发展的一些看法。

1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1)动物疫病复杂,传播途径多,防控难度大。近年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2)畜牧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饲料、劳动力价格的上升提高了畜牧业生产成本,加之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难以把握,摊低了畜牧业生产效益,影响了畜牧业生产者积极性。

(3)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畜产品深加工企业与养殖业(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产加销难以形成有机结合的良性发展格局。

(4)土地资源紧缺,土地价格的上升,将制约畜牧养殖业总体规模的扩大。

(5)社会资金的投入不足,特别是信贷资金对畜牧业限制性投入,仍然成为畜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6)畜牧养殖业(户)组织化程度低,对畜产品缺乏应有的议价和定价能力,畜产品成本转嫁能力较弱。

继续阅读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

1、草畜产业发展现状

1、全县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芦溪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按照“开发草产业、提升猪产业、优化羊产业、推进牛产业、发展特种养殖业”的总体思路,以科技兴牧、提高综合效益为中心,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配套技术,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产业化经营机制,使草畜产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逐步成为全县的农业支柱产业。*年底,全县天然草原面积有19.6万亩,已利用面积10万亩;年内生猪总饲养量25.01万头,出栏14.25万头,年未存栏10.76万头;牛总饲养量3.47万头,出栏0.36万头,年未存栏3.11万头,其中奶牛0.05万头;羊总饲养量4.2万头,出栏2.34万头,年未存栏1.86万头;鸡125.6万只,出栏70.99万只,年未存栏54.61万只;鸭总饲养量101.78万只,出栏57.53万只,年未存栏44.25万只;鹅总饲养量33.25万只,出栏18.73万只,存栏14.52万只。年内肉类总产量15458吨,蛋产量1241吨,牛奶产量2282吨、水产品产量3530吨。草畜产业产值达9122万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374.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6%。

2、畜牧业大户养殖情况

*年涌现出总饲养量在50头以上的山羊养殖大户60户,总饲养量在1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大户10户,总饲养量在5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大户8户,总饲养量在60只以上的养鸡大户20户,总饲养量在60只以上的养鸭大户280户,总饲养量在60只以上的养鹅大户80户。

3、畜牧业加工情况

目前我县的畜牧业收入以直接出售为主,仅有畜牧业加工企业5家,*年完成畜牧业加工产值仅3000万元左右,且大多以加工猪肉为主,加工牛、羊、鹅、兔等草食畜禽产值仅100万元左右。

二、草食畜禽发展的有利条件

继续阅读

畜牧业的发展思考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作为农业中的主要产业———畜牧业,它的发展尤为重要,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农村来说,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可以成为一个农村的特色发展产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作为农业产业中重要部分的畜牧业,它的发展更是标志着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对于现代农业发达国家来说,畜牧业的产值几乎占到了整个农业产值的一半以上,所以畜牧业的发展几乎可以代表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而且畜牧业既与种植业相关,又与加工企业相关,它的发展带动着其他产业的发展,所以畜牧业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畜牧业;发展状况;发展对策

我省自古以来畜牧业就相对发达,温和的气候和天然的地理位置,给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这里水源丰富,阳光充足,草木茂盛,对于畜牧业的发展是及其重要的,现在畜牧业已经成为我省农业产业的重要基础,也是我镇的重要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有了天然的屏障,但是在某些方面畜牧业的发展也被当地的地理条件制约着,比如山高地不平的环境,使得当地的畜牧业不能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同时当地的资金问题也在某些层面制约着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我县的工业不发达,相对的乡镇企业的的发展也比较低下,畜牧业作为当地主要经济支柱产业。

1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1.1资源优势畜牧业作为当地的主要主要产业支柱,与它的资源优势密不可分,首先是它的畜禽品种多种多样,几乎很多品种在云南省都位居前几,尤其是猪、牛、羊,很多品种在这里应有尽有,比如撒坝猪、乌骨鸡、黑山羊等,这些稀有优良品种给当地的畜牧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次是它的地理位置优越,使得畜牧业的发展有良好的环境基础,天然的草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天然的”粮仓”,再加之当地的种植业的发展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这些秸秆便是很好的天然饲料;再有就是当地的气候条件温和湿润,给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2发展态势我镇地处我国南方地带,天然的牧场,温和的气候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主要依靠畜牧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当地牧民的经济收入,使得当地牧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在近几年中,由于当地的地形复杂,大部分都是高山、丘陵,整个地形几乎呈现山区、半山区,人民生活的主要收入都依赖于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所以大力重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是提升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新的特点也在逐渐产生,比如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产品的起点在逐步提升,各种畜产品的发展逐步在工业化进程中加快了脚步,增强了市场竞争性,使得农民的收入大大提高;同时畜牧业的发展大幅度带动了乳业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乳业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加之当地有天然的牧场,使得乳制品的质量大大提高;同时畜牧的科技程度在逐渐加深扩宽,极大地降低了畜禽的发病率,使得收益多一份保障;虽然有天然的牧场和作物秸秆等天然的饲料,但是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畜牧业的发展需求,因而饲料生产也在逐渐趋于企业集团化,逐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线,这样既调动了企业的发展,又将成本缩短到最小,使得利益最大化。

继续阅读

畜牧业发展趋势研究

随着山东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产品质量下降和生态破坏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仅制约了畜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山东省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指出了发展生态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对将来如何发展生态畜牧业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山东省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1~14℃,非常适宜动植物的繁衍和生长。其畜牧业发展也是历史悠久,牛、羊、猪、禽、兔以及特种动物门类齐全,品种众多,拥有鲁西黄牛、渤海黑牛、小尾寒羊、济宁青山羊、里岔黑猪、莱芜猪、寿光鸡等一大批知名地方畜禽品种,为山东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山东省立足丰富的品种资源、优越的地理环境、雄厚的农业基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畜牧业蓬勃发展,位居全国前列。

1山东省畜牧业发展现状

山东省是全国畜牧大省,经过近几年发展,畜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发展数量规模巨大

2016年,全省出栏生猪4600余万头,家禽近19亿只,山羊绵羊近3300万只,肉牛445万头;肉蛋奶总产量1473万t,占全国10%,其中禽肉占全国15%、禽蛋占世界5.3%;实现总产值2541亿元,增加值1062亿元,畜牧业一二三产总产值超过7500亿元。畜牧产业规模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1.2产业体系比较健全

山东省现有各类种畜禽场900多家,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户20余万家,饲料生产企业1800多家,兽药生产企业300多家,畜禽屠宰企业1250多家,畜牧机械设备企业100多家;拥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70家以上,过百亿元企业5家;检验检测、科技开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能力相对较高,形成了主体多元、链条完整、层次分明的产业体系。

1.3产业结构水平高

继续阅读

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探索

博乐市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总面积7956km2,其中境内天然草原面积5674.5km2,占总面积的71.32%,是构成博乐市生态环境的主体,也是博乐市草原畜牧业生产的基础。自上世纪80年代有调查数据以来,博乐市天然草原出现了较大面积的退化,如果继续沿用原有方法进行畜牧业生产,势必对生态环境和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草原畜牧业进行转型发展已刻不容缓,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对保护生态环境、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牧民可持续增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1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必要性

1.1实施生态奖励补助机制政策的需要博乐市于2012年开始实施草原生态奖励补助机制政策,全市实际使用4150.5km2草原全部实行了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其中,禁牧面积1621.7km2(春秋草原601.2km2,夏草原80km2,冬草原940.5km2),草畜平衡面积2528.8km2(春秋草原1326km2,夏草原768.7km2,冬草原434.3km2)。根据奖补政策实施情况和草畜平衡分析测算,全市实施草畜平衡区域春秋草原理论可放牧牲畜6.91万羊单位,夏草原理论可放牧牲畜25.15万羊单位,冬草原理论可放牧牲畜4.78万羊单位。2011年末,博乐市牧区牲畜存栏22.38万头(只),折合28.18万羊单位。现有草畜平衡草原已远不能满足存栏牲畜的放牧需求,因此,只有通过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才能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1.2草原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前,博乐市草原畜牧业生产靠天养畜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低质、低效的生产方式严重制约着草原畜牧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破坏了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是造成天然草原退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只有改变现有生产模式,构建新的发展模式进行发展,才能有利于草原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条件

2.1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转型发展条件近年来,博乐市陆续实施了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世界银行贷款-畜牧业发展、全球环境基金赠款、牧区水利等项目,牧区牧民定居“三通(水、路、电)、四有(草料地、住房、暖圈、林地)、五配套(学校、商店、文化室、卫生所、技术服务站)”等工程已逐步完善,为实施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2牧区牧民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转型工作提供了支撑近年来,博乐市加大了定居牧民培训力度,着力提高牧民素质,培养造就了一批新型牧民;同时进一步优化劳动就业结构,加快定居牧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宽了牧民增收途径,为畜牧业转型发展提供提供了智力支持。

2.3科技进步为转型工作提供了动力以草定畜、冷季舍饲、饲草料加工、科学饲喂等畜牧业科技投入与推广力度较大,牧民牧业产出效益稳步提高,为畜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继续阅读

村镇畜牧业发展规划

各村(社区)委会,镇直有关单位:

我镇畜牧业近几年呈快速发展的势头,已成为我镇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实规范我镇畜牧业的发展,根据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结合我镇畜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制定全镇畜牧业发展规划。

我镇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现状

据2012年度统计,生猪存栏41084头,出栏70790头;牛存栏2491头;羊存栏306只;家禽存栏280236只(包括森宝养殖场);兔存栏33252只;肉类总产量6772吨,蛋总产量279吨;水产品总产量325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禽饲养规模化程度低,生猪方面已具有一定的规模,50头以上养猪户据调查有247户,但在家禽、羊、兔方面规模的程度低,基本处于农户散养,因规模饲养量少,商品率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同时,饲养技术水平难以提高。

2、养猪业污染严重。由于养猪业无序发展和不重视环保建设,相当一部分猪场排污设施简陋(如沼气池容量不足,处理能力低,无生化池)或根本没有排污设施,直接向河道、小溪、农田排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制约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