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学生思政教育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1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方式
1.1坚持方式创新
在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方式上要注意创新,首先要确认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自重者人必重之。在进行思政教育之时还需要注意平等的态度,保障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在传统的思政教育当中学生常常都是被迫接受,因为单方面的灌输,所以通常思政教育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新形势之下就应该对学生有足够的尊重,摒弃灌输式思政教育,通过建立平等关系,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积极引导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健康发展。其次重视隐性教育方式。隐性教育的意思就是通过一种无意识、间接等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政教育。这种方式往往比较容易让人接受,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积极和健康的影响。最后是方式的创新,进行思政教育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坚持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在进行思政教育的工作之时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内容和方式。第二,坚持将思政教育工作和解决学生具体问题相结合。高校学生许多思政问题都是来自现实生活当中,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学生遇到这样的情况之时,应该积极的协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消除学生消极、悲观、自卑等不良情绪。第三,坚持律己和律人相结合的方式。教育当中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和社团组织、班级组织等要注重教师、组织者的带头作用,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管理。第四,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来讲就是要求要把正面教育、科学管理、纪律约束和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当中潜在的引导相结合。
1.2将思政教育和网络计算机相结合的方式
在如今信息技术和网络计算机如此发达的时代,在进行思政教育之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将二者有机结合是当前高校进行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并且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在进行相关的思政教育之时,将有关的图片、视频等运用到教育当中。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通过更加活泼生动的方式让学生积极的接受思政教育,在轻松有趣的氛围当中渐渐引导其思想心理正确发展。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强化奋斗理念,增强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同时可以搭建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网络平台,这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之下进行思政教育的一个有利手段。高校学生还处在走向成熟的阶段,尤其是大一新生,才刚刚从管理严格的高中走向一个相对自由轻松的大学生活,进行思政教育更加有必要。通过网络平台的建设,学生一旦有了任何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对其进行引导。这样既避免了直接面对的尴尬,又能够有效的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
1.3针对贫困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政教育
前者是由于社会生活经济条件而导致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政教育之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要和普通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有所区别,针对性的进行。抓住其特点和需求性,积极引导其思想政治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另外在一般的高校当中多是汉族学生为主,而少数民族学生就成了一个小小的部分。面对如今各个高校对于少数民族的专业限制越来越少,以后少数民族进入非民族学校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多。所以在进行思政教育之时也要注意这个渐渐扩大的群体,要做到尊重各个少数民族的信仰、宗教、习俗等。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进行思政教育的时候根据不同的民族制定相关的教育内容,使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前提之下进行。
2结语
【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者,在高等教育事业改革持续深化下,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必然选择,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校园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和教育作用。故此,本文就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作用客观阐述,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文化;价值观
在信息时代下,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获取渠道愈加多样,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影响。这就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其中的作用,融入更多趣味性内容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寓教于乐,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思政教育之间联系较为密切,提高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实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以便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以求更好的满足不断增长的大学生思政教育需求,提升思政教育水平。
一、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
(一)立足校园文化营造优质思政教育环境面对新时期不断增长的大学生思政教育需要,应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结合实际需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调整教育内容,有助于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成效[1]。学校除了在音乐厅、报告厅和宣传栏等区域宣传校园文化,还应该借助微博、微信和QQ上宣传校园文化,实现审美功能和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有助于高校教育活动顺利进行。
(二)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融入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大学生思政教育内涵,可以充分发挥校园文件的价值导向作用,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培养需求。当前社会价值去向逐渐多元化,主流价值观较为单一,如何可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价值引导作用,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结合党的十八大和中心思想,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态调整校园文化内容,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塑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无形中向大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2]。
(三)校园文化检验大学生思政教育成果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联系较为密切,有助于丰富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这就需要在确定工作对象基础上,结合大学生思想观念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建设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明确的道德规范和标准,坚定政治立场,避免违法乱纪的行为出现,以便于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成果。但是,学校校风较差,学生经常违背校规校纪,影响高效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实,导致实际工作效果较差。纵观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来看,逐渐形成了完善的教学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对于违背校风校纪的行为给予严厉惩处,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身心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如何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政治学范畴,但不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都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紧密相关,传播学作为一门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其有关理论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所借鉴和吸收。
一、大学生思政教育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信息传播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信息传播传播学的“5W传播模式”是研究传播过程的一种重要模式,用这一模式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作如下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为对象的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思政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思政工作者是信息的发出者,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是传播者;大学生是接受信息的一方,是受传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传播信息,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中心环节;大学思政工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表情等传达和交流观念、知识、思想的方式属于传播媒介;大学生在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后,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朝着国家意志方向的变化属于传播效果。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了传播学者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过程的“5W传播模式”的五种基本要素: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取得什么效果。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传播,是师生之间信息的交流和互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播者的导控性导控性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大学生思政教育是通过大学思政教师的信息传播,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哪些观点应该提倡,哪些观点应该反对;哪些事情应该弘扬,哪些现象应予批评;哪些是正面宣传的典型,哪些是负面警示的材料,其指向性都很鲜明,都是由教师来导控的。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实践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不仅仅是使大学生“知”,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行”。对于这门课程来说“,行”是测评“知”的试金石,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是无法用考试测评的,只有通过大学生的身体力行、社会实践,才能真正检验其是否收到了实效。
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一)传统教学的筛选信息和议程设置面临严峻挑战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资源泛社会化,彻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格局,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发表自己的观点,传统的“舆论一律”的信息空间被打破,在信息传播方面,出现了众声喧哗的局面。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微信公众平台上线,微信舆论场成为一股强大的传播力量,真正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这一技术支撑及传播特点,为大学生成为“新意见阶层”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使相关部门的信息筛选及议程设置面临更严峻的现实挑战。
(二)传统教学的灌输模式达不到传播的预期目的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传统的灌输式的模式是失败的。原因如下:一、政治体制的改革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多侧面认识客观事物与社会现象的大背景,也提供了更多的发言机会,“一言堂”的传播局面已成为历史。二、信息传播技术带来了信息环境的巨大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模式失去了发挥作用的信息基础,其传播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三、受众对信息的“使用与满足”动机,导致了他们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而这种对信息的“使用与满足”不像对客观实在的物体那样明确,有时甚至给人一种假象,比如,对于同一问题的看法、观点,大学生在考试答卷上与现实生活中,可能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以上原因导致了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失败,大学生不可能把被动接受的信息主动转变为社会实践活动。
(三)作为受众的大学生心理在悄然地发生着隐性变化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新事物、新动态、新思想层出不穷,在短期内难以成为官方媒体或学校教育宣传、解释的重点,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学生易于接受新生事物,面对迅速改变的社会环境,他们的心理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对于带有强烈而生硬的意识形态内容以及居高临下的灌输式的传播方式,本能地用自我心理防线予以隔离,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没有传播的某些思想和事物,喜欢亲近、接受。因为人们对于某一思想观点的接受或认同,总是参杂着自己的主观需求,而主观需求又是与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在思想多元化的今天,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总要最大限度地寻找能够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契合的思想观点。
一、大众媒介带给思政教育对象的冲击
1.大众媒介造就了“童年消失”的一代。与印刷时代年幼者必须通过专门的教育获得诸如识字、阅读等技能,从而步入成人世界的历程不同,在电子媒介时代,以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和通俗浅显为主要特点的图像信息传播方式促使年幼者能比较轻易地步入成人世界,从而使未成年和成人之间的区分变得模糊,导致出现“童年的消逝”现象,进而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道德问题,效仿成人犯罪活动促使低龄化犯罪率大大提高,责任意识淡化,虐待和侵犯儿童的案件频繁发生。
2.大众媒介造成学生的价值观偏离和行为失范。缺乏积极有效监督的大众媒介,不仅欠缺对色情、暴力、犯罪等不良信息的过滤能力,而且如果被传播者主观的把不良的价值观和理念融入就可能诱使青少年与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相偏离,尤其是当被传播技术占优势的国家利用时,就可能无意识地在其“普世价值”的欺骗下消解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
3.大众传媒交流方式导致人际关系淡化。大众传媒使人际交往方式多样化,沟通和交流变得更为便捷和灵活。然而,过度依赖媒介,就会减少与朋友、家人的相处和用语言交流的时间,也不容易直接传递表情、动作和姿势等蕴含的丰富情感,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疏离。媒介传播的隐蔽特征也让部分同学遮掩真实的个性,拒绝与人际之间的深层次交往,容易使个体形成孤独、焦虑、忧郁等不良心态。
二、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视域融合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1.媒介素养教育内容。1992年美国媒介素质研究中心将媒介素养教育定义为: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因此,获得这些能力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目的,考虑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状况与青少年学生的基本特点,其内容应该包括:了解媒介并从媒介获取需要的信息,培养对媒介信息的辨识、批判与选择能力,学习媒介信息的知识和传播技巧,有效将媒介“为我所用”,通过媒介完善自我。2.媒介素养教育的本质。从媒介素养的发展与内涵来看,它的本质特征体现于以下几点:首先,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进行的以“培养人”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实践”在本质上是教育实践,内在地承担着知识传递、技能培训、道德熏染等任务;其次,“媒介素养教育”具有极为鲜明的实践目的,有较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其教育形式有清楚地理论与实践指向;此外,媒介素养教育体现的是人与媒介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是对“教育与人”和“教育与社会”基本关系的反映,部分地表达了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内涵。
(二)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必要性1.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思政教育主体的客观需要。一方面,大众传媒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撼动了传统思政教育者单向的传播垄断地位。“一览无余”的媒介使得信息已经变得无法控制,总能绕过学校教育直接提供给学生,这样,信息传播“众神狂欢”局面取代了印刷时代主要依靠学校“一言堂”的单向提供信息的方式就促使学校信息控制权被削弱,信息垄断地位被动摇;另一方面,平等享有信息资源,削弱了教育者在教育中的素质优势。在大众传媒时代,学生拥有了多渠道获得信息的机会,教育者的信息传播的“正确性”就可能受到不断质询,即便被认为“绝对正确”的信息也可能处于多元化的接受方式中,不断受到质疑或批判式解读。这就令思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高思政教育主体自身的媒介素养很有必要。2.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思政教育客体的迫切要求。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期,较强个性叛逆期,知识结构奠基期,道德信念建构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关键期。对信息敏感且求知欲旺盛,接受知识快且模仿力强,容易认同新鲜事物且好奇心强,尚未定型的价值观和不够完善的认知、辨别能力,决定了他们极易受到大众传播媒介的消极因素影响和浸染。然而大众媒介是可以为善服务,也可以为恶服务的工具,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就能促使其认知结构改善,认知能力提高,思维方式优化,思维能力加强,最终教会他们懂得如何扬善避恶。
1大学生思想现状的调查分析
1.1思想政治观念现实化,且知行不统一
1.1.1入党动机功利化,群体间差异明显大学生是党员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希望所在。大多数学生认可并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59.4%的大学生表示入党主要基于一个现实原因,即为了个人发展方面考虑,想在就业等方面获得优势。通过对“就业方向”和“入党意愿”两个名义变量作卡方检验,卡方值为48.747>df=24,且显著性水平为0.002<0.05,说明两者呈现差异性。对比后我们发现,已入党和有入党意向的学生更倾向于政府机关、国企、事业单位(91.1%、85.2%、81.7%)等“体制内”的工作单位。而在其他学生身上,我们没有发现类似的集中趋势,选择进入政府机关、国企、事业单位的比例分别为7.9%、14.8%和18.3%。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功利化趋势值得我们关注,不少大学生党员把入党看成是找工作的“砝码”和考公务员的“准入证”。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端正入党的动机,重拾崇高的信仰,培养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精神,是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
1.1.2入党积极性较高,却对入党程序了解不足数据表明,除学生党员外,80.9%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入党意愿,其中25.5%的学生入党信念非常坚定。这说明大学生对党的认可度较高,并愿意加入其中成为一名党员。通过对“对党员发展程序了解”和“政治面貌”两个名义变量作卡方检验,可得卡方值为201.663>df=12,且显著性水平为0.000<0.05,说明两者呈现显著性差异。结合数据可知,学生党员对党员发展程序的了解程度高于普通同学。学生党员中,有91.2%的人了解党员发展过程;而在共青团员中,了解党员发展程序的人只有31.6%。作为党员发展的后备力量,学生团员思想上积极要求入党,但是却没有具体行动,不主动了解入党的基本条件和发展程序,表现出思想和行为的不统一性。
1.2思想观念注重实际、趋于理性
1.2.1金钱观与消费观总体理性当问及怎样看待金钱时,有60.4%的大学生认为“金钱只是生活保障之一,不必看得太重”。他们购物时考虑的因素,也以“实用”(60.2%)和“价格”(21.2%)为主,这说明大学生大多拥有正确的金钱观,能够理性地看待金钱,并能理性消费,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
1.2.2恋爱、择友注重个人品质在对大学生的恋爱观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56.4%的人看中恋爱对象的人品,29.7%的人看中性格,8.0%的人看中外貌,4.9%的学生看中才能,看中家庭背景的仅有1.1%。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恋爱、择友方面比较注重人品与性格,对恋爱对象内涵比较关注,对家庭背景等外在因素考量不多,不太赞同“门当户对”的传统婚恋观。
1.2.3择业注重兴趣,就业注重务实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就业观也悄然发生着改变,不再好高骛远、毫不妥协,变得更加理性。择业时,大学生以“兴趣”和“专业”作为最主要的衡量标准。但是在求职过程中,不少大学生选择了“曲线救国”,近一半的会根据现实情况选择“先就业再择业”,就业观更加灵活机动。而且在薪资要求上更趋于实际,70%的大学生把月收入期望值定在2000-4000元区间内。
[摘要]在新媒体大量涌现的今天,网络文学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走进大众的视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在学生的思政教育方面具有双重作用,其一方面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与载体,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一些缺陷问题;因此,学校的思政教育者要正确认识网络文学及其产生的重大作用,并基于客观的认识与评价,将具有正面意义的该类文章推荐给学生,使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获得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学随之呈现出极为迅猛的发展态势,其普及程度不断升高。目前的学生生活于网络环境中,他们自然而然地发展成其主要的创作与阅读人群。虽然网络文学中也涌现出一些优秀文章,可其中的大多数作品并不符合道德准则、价值评定体制等的要求,这让学生的道德和责任等理念遭到了重大的消极影响[1]。为此,对该种文学样式对思政教育工作所产生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制定出科学的应对之策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一、网络文学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
(一)网络文学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
对于传统的思政教育体系而言,它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意识形态规范比较突出。目前,“90后”是学生的主力军,他们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对教条与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较为排斥,有的学生表面看着接受了思政教育,可其心底对此并不认可,该项工作也因此难以收到较好的效果[2]。所以,正确而有效地推进思政教育工作,注重其渗透作用的发挥,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道德和政治水平。现阶段,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在学生当中广受喜爱,而且被接受程度较高,若能让其充当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型载体,那么便为该项工作的变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进而让其方式与内容更受学生的欢迎。
(二)给予了学生情感交流及自我表达的新空间
对于学生而言,网络文学是其表情达意的重要媒介。因为其呈现出自由的突出特征,作品的字数和篇幅等不受太多限制,所以其语言和文字风格等均较为自由,这就为学生表达情感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网络文学,他们可以尽情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为各种情绪找到宣泄的出口,这在一些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能够以此为抒情表意的工具,有利于其自我表达与人格的发展,而且有助于他们自我价值的体现,适应于其精神层面的发展要求。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作为面对新潮的最敏感者,“中国梦”的践行者——高校大学生,受到网络的影响是最明显,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网络在带来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丰富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容易对高校学生价值导向起到错误诱导作用,尤其是对较为敏感的农村大学生而言。因此在网络背景下,各高校应做好对高校农村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针对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思政教育有效性。
【关键词】网络背景;高校农村大学生;思政教育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作为先进科学技术传播地,也早早普及网络,推动网络的运用,将其作为高校科学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网络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的新鲜思想文化、广阔的文化交流空间的同时,也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刺激,对高校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对高校农村大学生而言。高校农村大学生以往的成长环境较为落后和闭塞,思想政治观不成系统,导致部分农村大学生存在人际关系障碍、偏执、自卑等问题,因此在网络背景下加强对高校农村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尤为关键[1]。
1网络背景下高校农村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具有:教育宣传多样性、宣传地域全球化、教学信息共享性、思政教育具备时代性、思政教育具备互动性等特征,是网络时代下赋予高校思政教育的良好优势,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的信息传递和创新改革,更好的体现思政教育的价值,然而网络背景下也导致了高校农村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较多问题[2]。
1.1网络不良影响
对高校农村大学生思想发育产生影响网络是把双刃剑,其具有信息广泛性、多样性、共享性等特点,为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危害。对于高校农村大学生而言,网络固然提高了其与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互动性,但一些诸如色情信息、游戏信息、西方媒体的诱导性信息等也为其带来了不良影响,学生三观认知发生偏差,甚至沉浸网络不可自拔,导致道德人格的缺失,使得高校思政教育步入困境[3]。
新媒体是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运用数字、科技、移动技术,并运用互联网、有线网络等多种方式,为用户提供快捷的通讯和多种消遣娱乐的媒体形态[1]。其即时性、交互性、海量性、共享性、虚拟性的特点,让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已离不开新媒[2]。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发思政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包括传统教育方法无力、多元价值观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冲击以及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新媒体“上瘾”。为此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急需转换传统思维,与时俱进在新媒体环境中迎难而上,不断摸索出适用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方法,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实效。
1.新媒体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挑战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部分高职院校把教学重心放在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思政教育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仍较为传统,多采用宣讲会、座谈会、一对一谈话等方式,用摆事实、讲道理来教育学生,对学生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思想引导。侧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反省能力。这种广泛宣教个别突破的方法,一度也效果显著。但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零距离、面对面的教育方式,落后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思政教育的效果较差[3],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1.1工作方式方法面临挑战。第一,宣讲会、座谈会、谈心等方法受时间、地点、场合的制约。第二,思政教师提前准备的教育内容,一次教育对于学生发挥的作用有限,且教育效果的有效性相对而言比较短,学生在特定的现场时,受到周围师生相互激励气氛的感染,当场当时教育效果十分明显。但当学生脱离了特定的环境氛围和周围人的影响时,教育的感染作用便有较大的起伏。若重复教育巩固教育效果,必然增加组织成本。第三,时间上的高度同一性,受众面较小。开会需要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同时在场,广播电视需要在特定时段收听收看才能不错过相关信息,报刊杂志也要留心翻阅保存,一旦丢失就很难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第四,教育对象的文化层次如果差距较大,理解能力悬殊,出现教育效果差的现象。
1.2教育工作者权威性和指导性面临挑战。部分思政教师并非来自相关专业,在新媒体运用上素质略有不足,未能把握住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传播规律,无法很好的引导思政舆论。传统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模式仍然停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新媒体环境无疑对思政教育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媒体环境下,良莠不齐的信息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有着的意巨大的影响。如何引领新媒体舆论,合理筛选出对大学生具有价值的信息,向高职院校大学生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思想对思政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思政工作者的种种教育意识和能力等障碍均会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1.3宣教方法面临挑战。不少高职院校缺乏对思政教育宣传教育渠道、载体和方式方法的研究。思政宣传媒体、宣传阵地平台和宣传方式不能与时俱进,仍停留在讲座、研讨会、板报、校报、橱窗、校园广播等校园媒体开展思政教育,未能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教育。“填鸭式”的思政教学,无法及时收到学生的反馈和真实需求。思政实践实践教学、线上线下互动交流缺乏,教育效果也不尽人意。在运用新媒体融合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方面,未能熟练运用新媒体很好的体现学校特色和专业特点,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浸润式思政教育方面缺乏内在动力,对学生没有起到精神引导和熏陶作用。在传统思政宣教实效性降低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提高思政教育实效,让高职院校学生在有良好专业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受到良好的校园文化和思想熏陶是思政教师面临的又一挑战。
1.4学生思想观念的负面冲击。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全球化的不断加剧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开放度进一步增强,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影响着当代青年,也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4],特别是功利主义严重腐蚀了高职学生的思想,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消极影响。一些学生学习功利化、入党功利化、择业功利化等现象屡见不鲜。受功利主义影响,部分高职学生过分追求个人利益,把是否符合自身利益作为重要原则和人生信条,出现价值标准混乱、价值选择迷茫、价值追求疲劳、价值取向畸形等现象。近年来,高职院校加大了校企合作力度,但学生更多的只是受到岗位的对接培训和实习教育,在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结合的层面,还缺乏职业精神的培育。总的来说新媒体环境下下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对于新媒体浪潮,如何趋利避害合理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挑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构成。
2.高职院校新媒体思政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