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信用信息管理范文

信用信息管理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信用信息管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信用信息管理

省级卫生计生信用信息平台工作实践

[摘要]目的按照国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委托,在辽宁省选择3家试点医院进行了信用信息试点。方法选择试点内容包括可疑号贩子信息、患者爽约信息、不良事件信息、伤医信息、恶意拖欠费用信息和医护人员表彰信息等六类信用信息的报告。结果国家卫生计生系统和省平台以及3家试点医院之间实现了信息互联互通,信息量已达到5616条,初步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和联合惩戒的目的。结论为全国卫生计生系统首次增加了医疗卫生机构医患相关信用信息,为实现“信用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建设进行了重要尝试。

[关键词]信用信息平台;信息资源;信用中国;共享根据

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国发〔2014〕21号)的文件精神,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1],2016年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中心委托,辽宁省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计生信用信息平台3个试点省之一,选择3家大型医院开展了省级卫生计生信用信息平台试点工作,本项目是在国家卫生计生委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前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搭建辽宁省信用基础平台,实现国家、省两级信用平台的信用信息交换与共享,制定了基于辽宁省信用信息框架的业务协同模式、流程与管理办法,已经实现了试点医院信用信息的接入共享与协同。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在综合考虑省内各大医院门诊的业务量、信息化基础设施、网络环境和地理位置等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最终确定辽宁省人民医院(三级甲等)、辽宁省肿瘤医院(大型专科)、大连市中心医院(三级甲等)为试点医院。

1.2调查方法和内容

根据《省卫生计生委信用信息管理平台数据交换与共享服务接口技术规范》完成试点医院内挂号系统的接口改造工作,并与国家和省卫生计生网络平台互联互通。试点医院上报信息包括可疑号贩子信息、患者爽约信息、不良事件信息、伤医信息、恶意拖欠费用信息和医护人员表彰信息等六类信用信息的报告。

继续阅读

农委信用体系建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农村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健全机制、科学规划、先易后难、改善服务、支农惠农”的原则;以“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街道)”评定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农户信用评价体系,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形成“信用惠农、信贷支农、支付便农”的支农惠农体系。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3年时间的建设,为全县农户建立规范化的电子信用档案,初步形成信用宣传、信用档案征集、信用评价和信贷支持为一体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格局。

(二)具体目标

2012年全县农户信用档案覆盖面累计达到30%,2013年累计达到70%,2014年累计达到90%。在此基础上,到2014年末,农户贷款覆盖面达到有信用档案农户的30%以上。

三、工作机制

继续阅读

镇委社会信用体制建设方案

为加快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根据《市社会信用体系项目试点工作方案》统一部署和要求,现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政府推动、社会参与;条块结合、共建共享;安全有序,注重实效”的原则,以信用制度建设为基础,以信用记录、共享、公开、应用为主线,以旅游行业信用体系项目建设为试点,大力推进企业诚信、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诚信、个人诚信、金融诚信、政务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着力开展以“一网六库一中心一试点”(信用网、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政务诚信信息库、司法公信数据库、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信用信息数据库、市社会信用信息管理中心、旅游信用建设试点)为重点的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诚信意识和改善经济社会运行环境。

(二)建设目标:通过3年努力,至2016年底基本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信用制度比较完善,信用信息实现全面融合,信用应用领域实现全面突破,信用服务市场规范发展,全社会诚信意识明显提升。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协调机制

1.建立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协调机构。成立“信用”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召开全市动员大会部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负责日常具体工作。领导小组分设综合协调和信用制度建设、企业信用建设、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信用建设、政务诚信建设、司法公信建设、个人信用建设、金融信用建设、信息化技术建设、信用文化宣传教育等9个工作指导组(市府办、发改局牵头,2013年10月底前完成)。

2.编制市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工作推进时间表,制定各年度实施计划(市发改局牵头,2013年10月底前完成)。

继续阅读

银行信贷业务的信息系统发展

内容摘要:商业银行为了保证最大的利润和最小的风险,必须对客户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类,并进行信用评估。本文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在自动信息系统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信息系统

在金融业比较成熟的国家中,银行业的零售业务资产在其所有资产中应该占有一个较大的比重。个人信贷不同于企业贷款。个人信贷的数量大,但每笔额度小。因此不能用做企业贷款的方法来做消费信贷,而只能采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对于银行信贷零售业务而言,高质量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比高素质的风险分析人员更重要。国内商业银行贷款零售业务风险管理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不是缺乏高素质的分析人员,而是缺乏高质量的信用分析系统。

系统构成

贷款零售业务中信息流程是把数据输入到数据库系统,通过分析平台、运用数据刻画客户的风险特征,通过风险价值模型来评估风险的价值。根据西方商业银行的经验,零售业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基本由三部分组成:数据仓库、中间数据处理器、和数据分析层。对于银行信贷零售业务而言,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包括这样一些方面:

数据仓库

银行从前台采集数据,将其汇入数据仓库中,用于更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一个完整数据仓库至少应该包含这样几类信息:

客户基本信息。为了对客户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跟踪,必须对客户的信息进行广泛的收集和掌握。

继续阅读

社会保障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摘要:分析社会保障信用系统建设方式,有助于社会管理工作人员明确社会保障信用系统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实际社会发展需求和特点,不断的创新建设形势,从而为实际发展提供优质的社会保障信用系统。

关键词:社会保障;信用系统;建设方式

社会保障信用是社会信用系统建设中的一部分。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促使社会应用系统建设工作也在不断地提升,其中社会保障信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保障信用系统并不完善,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形势不符。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问题和需求,创造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信用体系建设方式。

一、提升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系统建设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提升社会保障区域的诚信制度构建。完善经济适用房、廉价房、公租房等具备保障性的住房申请、退出工作的诚信制度构建。完善救灾、救助、低保、慈善、彩票、收养等工作的诚信制度。第二,更好的构建全面规范信用信息记录、完善、管理等工作的信用法规制度。提升社会保障中信用信息记录、管理、安全保护等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度等文件。第三,构建全面的信息和技术要求,明确全面的多样化信用主体识别标志、信用信息目录和标准、数据信息、技术条码等。构建征信服务相关的合同规范、服务质量等标准。

二、提升社会保障信用信息系统建设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提升社会保障多项工作的信用信息系统构建和全面工作。依据社会保障各个区域的多样化工作管理信息系统,结合网络、系统软件、硬件等能源,结合完善的规定、信息标准和技术要求、不相同的构建原则,不断创新基础设备,结合信用信息资源规范、技术要求、信用信息划分标准,提升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各个区域的信用信息系统,从而促使信用信息可以向电子化管理方向发展。第二,引导构建社会保障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制度。促使社会保障各个区域的信用信息整合、共享和革新系统,提升实际信用信息共享和整合工作。分析制定社会保障信用信息共享化和整合信息,构建或者完善整体具备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从而确保各个区域的信用信息资源得到共享。第三,促使社会保障各个区域的信息系统和公用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得到有效的连接,让社会保障信用信息趋于公共信息平台,从而为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资源,让其与其他的行业产生关联性。

三、构建社会保障领域信用联合奖惩系统

继续阅读

农信社信息技术管理探讨

1当前农村信用社信息科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不到位

1.1.1制度建设不完善、不系统

多数农村信用社没有制定信息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多分散于其他管理制度中,没有专门的科技风险管理制度.部分县联社的管理制度滞后于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的发展,没有随着新购买设备、设施而及时更新、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没有随着信息系统的升级换代而重新修订,难以起到防范信息科技风险的作用.

1.1.2制度执行不到位、不全面

农村信用社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流于形式,并没有充分发挥赋予的规划、管理和决策等职责,导致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另外,多数农村信用社不能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和规定.例如,对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不到位,没有按照制度规定定期进行巡查,对发现的主机、数据库异常及故障没有记录或记录不全面.

1.2信息科技风险管控措施不到位

1.2.1第三方制约措施不到位

继续阅读

国有企业物资采购供应商管理工作分析

关键词:国有企业;物资采购;供应商管理

1采购活动中供应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1招投标环节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些供应商为谋求中标,存在虚报生产能力、供货能力、合同业绩等弄虚作假行为;或者几家供应商协商投标价格,协同进行围标、陪标等串通投标行为,以及未中标供应商编造事实、虚假投诉等情况,严重扰乱了企业物资采购市场秩序。

1.2在合同签订、履行环节存在不诚信行为

一些供应商中标后放弃中标资格,拒不与企业签订供货合同,或者提出增加设备单价、延长供货周期等实质性变动要求;还有一些中标供应商在合同执行环节不能按照约定的合同内容履行按时供货、提供售后服务等义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计划和运营安排。

1.3所供货物存在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

一些中标供应商由于生产技术、设备条件有限,产品质量管理控制措施薄弱,内部监督检查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原因,所供应的设备不能达到承诺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重要技术指标、参数与合同约定的技术要求不符,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安全生产。上述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交易信息不对称,采购企业缺乏对供应商生产条件、企业资质、供货能力、质量控制措施、财务状况等基本情况的了解,缺乏对其参与招投标活动,履行采购合同过程中诚信情况的掌握;另一方面由于采购企业未将对供应商的管理纳入到自身物资采购管理的体系中,未建立相应的供应商交易规范及信用评价制度,忽视了对供应商参与企业物资采购活动的管理和约束,以及对其可能引发的采购活动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继续阅读

中小企业信用

一、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缺失表现

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一直是企业界谈论的热点问题,企业的信用缺失主要表现为企业经营中的一些欺诈行为和由此引发的抽逃资金、拖欠账款、逃废银行债务、恶意偷税欠税、产品质量低劣等问题,这些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融资信用缺失。融资环节中的信用主要体现在借入资金的使用及到期款项的归还。一些中小企业缺乏对融资信用的重视,在向银行借款时虚列融资项目、虚报报表数据;借入资金后随意安排资金使用,违反借款合同;资金到期时,没有积极准备资金还款,甚至根本没有还款打算,严重威胁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也对企业的再融资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改制企业中一半存在逃债现象。截至2003年末,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五家商业银行开户的62656户改制企业,涉及贷款本息5792亿元,其中经过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的逃债废债企业32140户,占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31.96%。在逃废债的企业中,大型企业22296户,占逃废债总额的69.37%,逃废金融机构的贷款本息1273亿元,占逃废总额的68.77%;中小型企业9844户,占逃废债改制企业的30.63%,逃废金融机构贷款本息578亿元,占逃废债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31%。

(二)生产信用缺失。生产信用是指生产者不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不欺诈消费者。许多中小企业在生产中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产品生产缺乏严格的质量管理,大量使用劣质、有害的原材料,甚至采用非法生产方式,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2004年由于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至少2000亿元。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已严重扰乱了生产领域的经济秩序。

(三)商业信用缺失。商业信用是指申请借款企业在合同履约,应付款项的清偿上能恪守商家的诺言,不失信。我国中小企业每年都有大量的商品交易,为了节约成本和扩大销售,常常利用信用合同、协议、授权、承诺等信用交易方式。而中小企业的商业信用缺失,却给采用信用交易方式的企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据悉,我国中小企业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大约有40亿份左右,但合同的履约率仅有60%左右;每年由于信用问题造成的损失高达6000多亿元人民币。

(四)财务信用缺失。财务信用是指企业会计结算规范,会计报表真实可信,资产实在,无抽离现金或其他弄虚作假行为。当前,由于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不够完善,为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大量的中小企业都曾作过假账、提供过虚假的财务信息,而这些虚假的财务信息又进一步导致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资金流失。

(五)纳税信用缺失。纳税信用是指企业能按时上缴应纳税款,无偷、漏税等不良记录。中小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减少资金流出,大都采用偷、漏税的方式少向国家缴税;甚至有些企业采取与审计机构串通一气的做法,制造虚假的财务信息,少向国家纳税或者根本不纳税。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缺失原因分析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