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型医学技术范文

新型医学技术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新型医学技术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新型医学技术

高校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摘要:培养与训练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顺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求,也是培养学生科研素养、创新思维、研究能力,树立独立严谨的科研态度的重要途径。阐述依托医学高校优质的师资、科研平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训练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1],社会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只有成为创新型、应用型的复合人才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2],因此,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已成为医学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医学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赋予医学高校的重要使命,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目前,许多医学高校虽然认识到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与训练的重要性,但受限于科研经费及科研平台等许多条件的制约,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培养与训练模式。

1医学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与训练的意义

(1)以往医学本科生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同时也较少开设与科研相关的课程,忽视对创新思维和科研素养的培养与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对教师的依赖性,逐渐失去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意愿。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只有培养出具有高水准、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3],才能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因此医学高校要不断探索、借鉴和创新人才培养方法,逐步构建研究型教学体系,从而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2)在本科阶段通过培养和训练医学生的科研能力,能使他们构建科研思维和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对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科研素养水平具有深远意义。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有利于拓宽其知识面,增强独立思考能力,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适应医学发展要求。(3)随着医学高校毕业人数逐年增加,不但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且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也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视毕业生的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领导能力等。医学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还可以开阔视野,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在将来的工作中,不但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而且具有超强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2医学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与训练的策略

2.1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现今多数医学高校的教学依然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平时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科研素养、科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较少开设与科研相关的课程。而现代医学本科教育更重视基础教学和临床实践,如果教师只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予以简单指导,是远远达不到系统培养学生科研能力要求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把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同时提高教学效果。

2.2依托科研课题,对本科生进行科研能力训练随着国家对医学高校的投入逐年增加,教师的各项科研课题也逐年增加,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4],让学生了解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对科研工作感兴趣,从而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教师一定要紧跟科研发展前沿,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把最新的科研理念、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开拓思维,深化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继续阅读

3D打印技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3D打印产品在医学领域逐渐得到应用。3D打印技术的材料过于单一,成本居高不下,核心技术发展受限及普及速度相对缓慢是我国3D打印产品在医学领域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大对3D打印医疗产品的创新投入,建立健全3D打印医学产品研发体系及设立3D打印医学产品的国家标准及专业人培养是创新发展3D打印产品在医学领域应用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3D打印;医学;问题;对策

3D打印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它几乎可以“打印”出任何通过计算机设计出的物品[1]。这项技术完美地契合了医学模具的制造,通过这种方式制作的医学产品的精细程度和制作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加工工艺,3D打印技术引起生物医学界极大关注[2,3]。

一、发展3D打印产品在医学应用中的问题

3D打印技术的材料过于单一:3D打印技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虽然有很多的优势,但也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材料是3D打印技术的优势也是短板,优势在于制造时会节省材料,不会有边角废料,而短板则是所能使用的材料过于单一。目前3D打印技术能用在医学方面的只有粉末状金属、塑料、树脂等几种单一材料,虽然制作出的产品精细程度高、制作时的速度快,但是在3D生物打印方面,这几种材料几乎不能使用,而且这几种材料的价格也相对较高,所以需要发现研究出更多能采用3D打印技术的材料,从而加快3D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和研究。3D打印技术的成本居高不下:目前3D打印技术才刚刚开始发展,还不够普及,而3D打印技术需要专业的打印机,这使得3D打印医学产品的设备和材料的价格都很昂贵。如使用3D打印技术打造医学方面的人体器官模型,使用的钛合金金属粉末的价格均较高,而且我国缺乏对于3D打印技术原材料的标准,大部分的材料主要通过国外市场买进,导致价格更高,过高的价格不仅会制约3D技术在医学等领域的发展,还会严重影响其应用推广。3D打印技术的成本过高是3D打印技术在医学应用发展方面的主要限制因素。3D打印技术普及速度相对缓慢:3D打印技术这种一次成型的产品制造模式特别适合医学领域,但由于3D打印医学产品是新型技术,还不够普及,人们还不够了解这项技术,对3D打印技术的特性和制作的产品都有很多质疑,而且由于3D打印医学材料造价很高,大多数的医院也不愿尝试应用3D打印医学产品,只有少部分的医院对3D打印医学产品技术进行测试和研究。所以要加大对3D打印技术的宣传,让更多的大众了解3D打印技术,从而加快3D打印医学产品技术的研究发展,更好地为大众造福。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研究比较落后,很多的关键性技术都受制于国外,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3D打印医学产品发展进度。

二、创新发展3D打印产品在医学领域应用的有效对策

加大对3D打印医疗产品的创新投入:我国目前的3D打印医疗产品技术大多都取自国外,只有很少一部分技术是我国自己研究的成果,这会极大制约我国的知识产权。因此,提升我国自主科学研发创新水平是当前发展3D打印医疗产品的创新的重要途径。在经济投入方面,国家应给予足够的经费投入支持,同时地方政府和企业也进行财政支持,这样就会很大程度上的加快我国3D打印医学产品研究的进程,强化我国自身的知识产权,为日后的发展和研究打下强大的基础。尽管我国3D打印医疗产品技术才刚刚起步,但是取得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加大技术创新及经费扶持力度,将会大大地加快这项技术普及的进度,从而能更好地应用到医学用具上,对我国的医药领域提供更多的帮助和保障。建立健全的3D打印医学产品研发体系:3D打印在医疗器材中的应用属于新型技术,目前的技术研究、技术应用、市场推广等方面处于摸索状态。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符合我国3D打印医学产品的研发体系是发展现代化医学的重要保障。当前3D打印机在医学应用领域的研制程度并不能满足对人体器官等组织工程方面的需求,通过3D生物打印技术制造出大量的人造器官仍然处于研究阶段。随着我国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关注程度不断加大,研发创新已经成为科技时展的主题。3D打印医学设备技术涉及的专业较为广泛,包括医学、生物学、金属、机械等多方面知识,所以就需要从事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及过硬的多元化知识功底,保障我国3D打印医疗设备技术的创新发展。设立3D打印医学产品的国家标准及专业人才培养制度:我国目前的3D打印医学产品技术并没有特定的国家标准,所以导致很多研究和建设无法顺畅地进行,3D打印医疗产品技术的发展和国家设定的标准政策是相辅相成的,国家标准的建立可以让3D打印医学产品技术设立目标和路线,从而促进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制定这方面的国家标准需要国家的相关部门结合我国的现状和国内外3D打印医疗产品的情况,设立既有操控性又不制约我国3D打印医学产品技术研究和发展的国家标准。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国要从高等教育培养抓起,制定相对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设立专门的3D打印技术学科,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专业化技术人才。

三、3D打印技术在医学方面未来的展望

继续阅读

艺术文化素质教育

内容摘要: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是素质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医学生是各类医学人才的后备军,医学生是否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关系到整个社会医学人才的质量。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构建既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同时,医学艺术文化素质教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培养新型医学人才中所具有的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艺术教育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医学模式

现代科学的发展呈现全球化、社会化、学科交叉和学科综合等特点,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成为了素质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医学生是各类医学人才的后备军,医学生是否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关系到整个社会医学人才的质量。

知识结构是知识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方式,是知识有序化、组织化的标志。新型知识结构是指相对于原有知识结构有组织的概念和程序知识的扩展与更新。美国匹茨堡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格拉泽(RobertGlaser)在《认知科学与教育》一文中,描述了能力与认知的关系,论证了“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为是否接触新的知识以及接触多少所左右”“认知能力高超,与其说是由于记忆方法高明,不如说是由于知识根基深厚”,“获得特定内容的知识乃是获得日益复杂的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因素。”

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构建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由于受旧的医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基本上还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为主干,同时辅以适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教育课以及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体育、外语、计算机基础教育等课程,这种课程体系有人称之为“适用型”知识结构。目前,“适用型”知识结构仍然是医学生、临床医生和其他医务工作者知识结构的主要类型。这种知识结构的优点是:知识种类不算多,但其功能指向集中,专业知识在深度和层次分布上比较合适,也正是由于相关或相近学科知识严重缺乏,在其主体更加深入研究专业同题时,受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易暴露出知识面狭窄、思维灵活性差等缺陷,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至于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现代医学高度发展,高新技术不断渗入医学领域,导致了临床医学分支庞杂。由于生物医学模式比较重视高度分化和微观,因此,导致医学教育中各门课程独立性较强,相互之同的衔接,联系较差,使得教学内容过于零散,缺乏应有的系统性和高度。

事实上,医学的性质决定了医生的知识结构。医学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也不是单纯的社会科学,而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学)两大门类相结合的一门科学。因为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具有两重性:生物学属性和社会学属性。因此,人的健康和疾病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些疾病完全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健康和疾病不仅与人的生理因素有关,也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仅仅从生物学角度认识和对待病人的健康和疾病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社会学角度、心理学角度以及三者的结合上进行探索,这就要求我们在医学教育过程中转变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仅对学生进行医学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应加强他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习,改变过去单一的专业教育观念,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教育模式转为二者结合的社会生物医学教育模式,根据医学专业特点,在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将这些知识与医学知识交叉综合,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自身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新型的医学人才。

当前,当人们仍在不断追求医学科学进步时,又无奈地慨叹科学的医学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从学生学习解剖学等医学基础课开始,人的完整的形象便被肢解。习医者看到的只是人的器官、组织的标本。而他们未来所要面对的具有人格的人的概念被无情的解剖刀粉碎了。人们抱怨现代医生对人及人的情感漠不关心。殊不知,从进医学院校的第一天,他们就置身于一个非完整人的医学教育模式中。正是由于这个现实,迫使人们重新认识医学与艺术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关系。

继续阅读

基于云平台的新型健康管理论文

1新型健康管理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健康体检对人体的生理、生化指标测量仅在医疗机构采用西医指标进行个体评价,无法在特定环境下按照种类、范围等维度来分析人群的健康特征,对所谓“无异常指征”的亚健康人群的养生防病缺乏针对性指导价值,存在明显局限性。如何在居民健康数据整理、结合健康管理系统基础上,依托医学健康状态认知理论,利用云平台和大数据的技术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量化健康检测评估管理体系,探索建立适合于中国人的人体功能的健康管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的健康认知理论指导下,新型健康管理将以传统的医疗诊察手段为基础,采用现代科技成果从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监测等方面量化主客观评测结果,根据健康测量从一维到多维、局部到整体、个体到群体、静态到动态、物态到心理的原则,从主观感觉、客观体征及西医脏器功能状态联系等方面量化健康水平,建立个性化检查基值数据库,应用数据挖掘工具,探索证候度量指标与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表象指标及社会适应性和心理之间的关联规则。新型健康管理在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整合出针对不同健康状态可个性化的健康干预诊断指标体系,对于改善和提高我国国民身体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个性化新型健康管理系统是建立人体功能状态的基值管理,发现群体健康问题发生发展趋势、致病因素及养生调治方法的重要保障。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与发现人群与疾病、社会环境的关联关系,建立城市健康状态辨识指标和综合干预方案,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

2基于云和大数据的新型健康管理系统的研究

2.1目的健康管理的核心是健康风险的评估和控制。新型健康管理系统为适应社会对健康的需求,发挥健康管理的优势,满足“治未病”需要,将医学中“治未病”的有关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简、便、廉”的对普通人群健康状况进行监控、评估预测,根据健康状况提出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引导人们采用必要的健康管理方案确保实现预定的健康目标。其目的是调动管理对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保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达到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疾病负担的目的。新型健康管理系统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信息技术充分挖掘健康状态变化的信息,在形成疾病以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可成功地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从而实现维护居民健康的目的。

2.2系统架构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新型健康管理系统是建立“以人为主体,以健康为中心,以健康服务结合物联网实现手段,借助于网络信息传输形式,以及与此相匹配的健康状态监测、辩识与调控技术,对人的健康(包括疾病)进行动态网络式的管理,达到维持和促进健康,消除病痛的应用网络”。并将“健康云”平台与“健康物联网”形成一个互为关联的大系统,完成前端健康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后台的智能处理、管控、服务。“健康云”是“健康物联网”IT服务增加、使用和交付的模式。一个大系统将健康传感器、物联网、互联网、有(无)线通讯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完美组合,不仅将彻底颠覆传统的健康管理模式,提供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智能健康管理和健康维护服务,而且让人能够随时随地监护自己的身体状况,实现“我的健康我做主”的新型健康管理。新型健康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多种传感器嵌入至健康管理设备及医疗设备中,把度量化诊断仪器、有经验的中医医生四诊辨证、西医检测以及健康教育养生方案有机的结合用于健康管理之中,应用于健康管理、医疗救助、移动医护等服务领域,实现各种健康、医学数据的交换和无缝连接,为基于健康医学的预防、康复、调养、保健方案制定提供支撑。新型健康管理系统的研制从结构上将采取“纵向分层”(按照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和“横向跨域”(按照云计算架构实现公有云、私有云、行业云、机构云、地区云、部门云等的跨领域互联)。“纵向分层”中感知层利用各类健康医疗检测设备采集应用人群的实时健康数据,网络层实现信息传输,平台层完成对前端设备采集数据的收集、建档、存储、计算、处理、安全,应用层实现对数据和信息形成各类应用方案和用户报告的转化,以最终实现健康的管理服务。“横向跨域”时实现与各类云的互联、共享、协同处理,真正实现对国民健康档案的全生命周期动态多维管理。该系统从功能上将围绕建立以“监测(S)、辨识(I)、调控(R)”一SIR模式的新型健康管理系统,是集健康监护、安全监护、健康咨询与教育3大功能于一体的系统。

2.3研制方法该系统将以往由不同中西医分别进行的四诊、辨证、化验室及影像等专项检查进行有机整合,并结合中国人体质状况和生活方式,增加了新的相关指标和内容的系统。该系统将是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设计和实施。临床使用覆盖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人群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是一个所有资源围绕人的健康来配置的真正“以人为本”的系统。在社区健康档案特点:①异构系统数据采集;②统一数据存储管理;③完备内容资源管理;④严格数据安全控制;⑤高效全文检索服务。健康档案数据全生命周期其内容管理流程包括数据创作、获取、存储、索引、管理、部署、、搜索和保留销毁,有利于建立数据仓库支撑上层健康档案业务,实现健康档案、医疗影像和电子病历数据的集中管控,构建全局性医疗数据质量跟踪和管理机制。

3展望

健康物联网结合物联网技术和健康医学,符合“重健康、重预防”的理念。健康检测让使用者“足不出户”的体验健康医疗的随身服务,而智能分析和医生判断的结合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基层医生的业务能力,多维动态健康数据的获取对于研究疾病机理和解决途径具有宝贵价值,充分发挥大数据与医学结合的优势和特色,利用物联网和云技术对健康人群、欲病(或称亚健康、健康偏颇)人群、疾病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新型健康管理系统得以科学的长远发展关键在于规范化、标准化、工程化、产业化和健康管理思想的指导,从技术上完全解决了健康监测这种信息分布广泛、信息记录残缺、信息描述缺乏规范、信息关联性较差、信息共享甚少等问题,通过挖掘历史成就,特别是海量长期跟踪、保留和研究个体和群体的基于科学量化管理的规范化描述的诊疗过程,不断丰富健康管理成果,真正形成科学的健康管理理论体系。

继续阅读

新医科智能医学工程学科人才发展模式

摘要:“新医科”发展战略的出台,表明国家正在持续探索医学教育改革新模式。作为新兴学科,智能医学工程需顺应时展需要,通过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发挥以医疗机构为依托的资源优势作用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科在医疗、教学、科研、实践层面的高效衔接,为智能医学工程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新医科;智能医学工程;学科发展;人才培养

1智能医学工程的兴起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新兴技术科学的不断发展、革新和应用[1],第四次工业革命正以其独特的科技发展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水平席卷全球。2016年,国家明确提出要将智慧医疗和精准医学作为关键突破口,发展众多高精尖医学技术,加快推动以类脑研究为核心方向的重大医学科技计划,强化公共卫生、临床科研、教育行业和健康医疗数据体系的有机统一和实践应用。面对当前科技创新、政策出台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教育部于2018年提出的“新医科”概念[2],从背景、理念、专业这3个层面,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即重点发展以临床医学为基础、以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数据为核心、以生命健康全周期为过程的新兴交叉学科,同时加强新医科与新工科的体系联动,旨在探索智能医学、精准医学和转化医学等新领域,建设集医学、理学、工学、文学于一体的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体系[3]。

2智能医学工程研究现状

2.1以“新医科”为战略导向的政策研究

高等医学教育作为全民卫生健康的重要基石,在医疗教育资源整合利用、专业医学人才培养、医疗机构建设发展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相继出台了包括《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指出医学教育改革的迫切性、重要性和发展方向。特别是在“新医科”的大背景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医学教育改革体系,必须要在符合“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满足国家产业升级和转型需求、有效阐述并回应医学教育体制发展内生动力和社会公众对于医疗资源诉求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合理统筹规划、重点布局[4]。

2.2以人工智能为关键技术的前景分析

继续阅读

生物医学工程回顾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BME)是一门生物、医学和工程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新材料、新技术、新仪器设备,用于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医学水平的一门新兴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在国际上做为一个学科出现,始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随着宇航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登月计划以来,生物医学工程有了快速的发展。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做为一个专门学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原院校长、我国著名的医学家黄家驷院士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最早的倡导者。1977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创建、1980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成立,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科研单位均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机构,从事着生物医学的科研教学工作,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科学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显微镜的发明“解剖”一词由希腊语“Anatomia”转译而来,其意思是用刀剖割,肉眼观察研究人体结构。17世纪LeeWenhock发明了光学显微镜,推动了解剖学向微观层次发展,使人们不但可以了解人体大体解剖的变化,而且可以进一步观察研究其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随着光学显微镜的出现,医学领域相继诞生了细胞学、组织学、细胞病理学,从而将医学研究提高到细胞形态学水平。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只能达到微米(μm)级水平,难以分辨病毒及细胞的超微细结构、核结构、DNA等大分子结构。而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电子显微镜,使人们能观察到纳米(nm)级的微小个体,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发明都是医学工程研究的成果,它们对推动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影像学诊断飞跃进步影像学诊断是20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50年代X光透视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而今天由于X线CT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即计算机体断层摄影(computedtomographyCT),即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人体组织器官的切面显像。X线CT片提供给医生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普通X线照片观察所得的信息。目前,螺旋CT(spiralCT或helicaletCT)已经问世,能快速扫描和重建图像,在临床应用中取代了多数传统的CT,提高了诊断准确率[1]。医学工程研究利用生物组织中氢、磷等原子的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e)原理。研制成功了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MRI),它不仅可分辨病理解剖结构形态的变化,还能做到早期识别组织生化功能变化的信息,显示某些疾病在早期价段的改变,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可以认为MRI工程的进步,促进了医学诊断学向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向超快速成像、准实时动态MRI、MRA、FMRI、MRS发展。根据核医学示踪,利用正电子发射核素(18F,11C,13N)的原理,创造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是目前最先进的影像诊断技术。美国新闻媒体把PET列为十大医学生物技术的榜首。PET问世不过30年历史,但它已显示出对肿瘤学、心脏病学、神经病学、器官移植,新药开发等研究领域的重要价值[2]。影像学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与20世纪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介入医学问世介入医学是一种微创伤的诊疗技术。Dotter和Judkin(1964年)是最早使用介入技术治疗疾病的创始人,他们用导管对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进行扩张治疗取得成功。1967年Margulis首先使用过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Radiology),这是医学文献出现“介入”一词的最早记载。1977年Gruenzing成功地进行了首例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获得成功以后,介入性诊疗技术由于其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安全有效而倍受临床欢迎。20世纪80年代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高精度计算机化影像诊查仪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射频消融技术以及高分子(high-polymer)新材料制成的介入技术用的各种导管相继问世,使介入性诊疗技术发生了飞速进步,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心血管、脑血管、非血管管腔器官到某些恶性肿瘤等都具有使用介入诊疗的适应证,并使诊疗效果明显提高,患者可减免许多大手术之苦。有人把介入诊疗技术视为与药物诊疗、手术诊疗并列的临床三大诊疗技术之一,也有人把介入诊疗技术称之为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临床医学新领域--介入医学[3,4]。

人工器官的应用当人体器官因病伤已不能用常规方法救治时,现代临床医疗技术有可能使用一种人工制造的装置来替代病损器官或补偿其生理功能,人们称这种装置为人工器官(artificialorgan)。如20世纪50年代以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治疗,除了应用抗风湿药物、强心药物对症治疗外,对病损的瓣膜很难修复改善,不少患者因心功能衰竭死亡。而今天可以应用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技术,在心脏停跳状态下切开心脏,进行更换人工瓣膜或进行房、室间隔缺损的修补,使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恢复健康。心外科之所以能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主要是由于人工心肺机的问世和使用了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等新材料、新技术的结果[5]。

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愈后不良,而人工肾血液透析技术已挽救了大量肾病晚期患者的生命,肾病治疗学也因此有了很大进步。

继续阅读

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实践

摘要: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目前暂无成熟,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板进行学习和借鉴。本文总结了该院对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出课程设置贯彻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健全政策保障创新实践能力训练;“成长导师”引导本科生树立科学创新素养。以期为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医学实验技术;大学生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创新是筑牢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培养体系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1]。医学实验技术集“生物化学技术”“仪器分析”和“医学实验技术的理论与应用”为一体,是一个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专业,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医学相关实验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初步具备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科学素养[2-3]。该专业与其他医学类专业和生物学专业相比,不但要求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更着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医学实验技术专业2012年进入全国高校本科招生专业目录。本校于2014年开始招收该专业学生,是较早招收该专业的高校之一;目前主要依托本校基础医学院和生命科学研究院对医学实验技术专业进行招生和培养。由于该专业开设较新,且培养目标要求医学基础知识和实验实践能力相结合,突出生物医学科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目前在创新能力培养上暂无较成熟,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进行学习和借鉴[2-4]。为此,本学院积极探索适用医学实验技术专业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课程培养贯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1将创新能力教育纳入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为更好地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本学院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考核医学实验技术本科生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指标。在专业制订之初就树立“厚基础、重交叉、强应用、求创新”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和临床医学概论等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医学实验技术、细胞和组织学实验技术、分子生物学、医学仪器分析等专业实践技能;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和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了解医学实验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并且培养方案重点指出,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本专业领域一二个研究方向的专业知识并具备初步科研能力;能够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1.2将创新素质培养作为教学主要目标

本学院将创新素质培养作为医学实验技术专业的教学主要目标,建设分层次、模块化的教学计划。将医学实验技术专业的教学培养分为生物医学基础教学、医学实验技能实践、生物医学科学素养培养3个阶段。在不同教学阶段制订不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6]。首先在基础知识学习阶段针对目前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尚未统编教材,现有教材并不适合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本学院组织校内外专家反复探讨专业特点,编写教材。力求在本科生培养的前2年全面了解临床医学基础知识;重点强化基础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将前沿生命科学理论和技术实践内容融入到基础课程体系中,夯实基础,拓宽学生知识面,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启创新萌芽。随后将医学实验技能实践划分为医学生物学实验技术、大型医学生物学科研仪器操作和使用技术、精准医疗技术3个实践模块。分别由学院的基础生物医学科研平台,大型仪器设备科研平台、分子检测中心和病理诊断中心进行实践教学。本学院加大经费资助,确保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实践,坚持在专业实践技能培训中贯彻创新思维的训练,确保实践内容贴合生物医学创新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复杂生物医学科学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全面学习3个模块的基本技能后,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培养模块,在本学院科研平台“成长导师”的指导下,熟练掌握专业实践技能。同时开展科学研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继续阅读

护理专业医学免疫学课程建设的实践

[摘要]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体现。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学实践活动,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教材选用、教学资源、考核制度、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医学免疫学》课程建设进行深入研究,以推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课程建设;学改革;高职教育;免疫学;护理专业

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实现质量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伴随着高职等教育模式的极大转变,在课程建设方面也应不断改革,融入具有时代气息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高职院校普遍使用的教材《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其中《医学免疫学》是该课程的一个子课程,是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也是医师和护士执业考试的重要内容。为使课程更好地适应当前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就必须合理的推进《医学免疫学》课程建设的改革,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实施,以达到我国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也进一步提高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经过近2年时间的实践研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在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免疫学》教学中,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教材选用、教学资源、考核制度、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该门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

一、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要顺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理的转变念是教育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为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鉴定良好的基础。《医学免疫学》与其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等交叉渗透,为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使学生系统掌握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和诊疗实践技能,以培养医学高职应用型人才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因而在课程建设中我们加强基础、注重实践、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开阔教师教育视野,我院公共基础部多次开展开展“转变教育观念、适应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学习和研讨会,教师充分认识到《医学免疫学》教学只有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和市场需求,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才能有力调动教师参与《医学免疫学》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医学免疫学》是一门年轻的医学学科,也是在医学课程中知识更新速度最快一门课程概念繁杂,内容晦涩,难以理解。因而,我们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阐述上,在讲授过程中,有必要插入一些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和研究,介绍一些挑战性的课题和新发现以及新进展,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优化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