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兴产业监管范文

新兴产业监管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新兴产业监管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新兴产业监管

地方新兴产业资金监管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规范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和财政资金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遵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财经政策,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专项资金的规范、安全和高效使用。

第三条专项资金由市发改局、财政局共同管理。

市发改局以项目管理为主,负责确定专项资金的年度支持方向和支持重点,统一接受项目申报,会同财政局、经信局、科技局等部门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

市财政局以资金管理为主,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和审核拨付,并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

市发改局和财政局、经信局、科技局共同负责项目的跟踪绩效工作。

第二章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和申报条件

继续阅读

市委战略新兴企业发展意见

为加快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更好地发挥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以先进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兴产业正在逐步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加大金融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增强城市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加大金融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是促进各金融机构进一步调整运营模式、培育优质客户和转变自身发展方式的重大机遇。

二、建立健全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配套机制

(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建立、健全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范会计和审计流程,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增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为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三)建立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工作协调合作机制。建立政府、金融机构合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协调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对新兴产业项目和金融创新产品的宣传和推介,积极推进“政银企”合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实际,不断更新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建立新兴产业优质投融资项目信息库,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时并及时更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以及优质项目和企业信息,并通过组织论坛、研讨会、洽谈会等形式,及时向金融机构推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或项目。

(四)建立多层次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一是继续加大政府投入,探索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或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和保费补贴。二是积极搭建并完善新兴产业投融资平台,以市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为依托,利用政府资金吸引社会资金、银行资金进入新兴产业领域,采取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等方式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三是稳健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强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确保其依法依规经营。鼓励各类融资性担保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融资担保。四是探索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充分调动金融机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继续阅读

市新兴产业项目推进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力度,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我市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的奋斗目标,以“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为主战略,以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吉泰走廊为脊梁,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培育壮大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机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以市、县联动的有效方式,积极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推进平台作用,进一步扩大影响、争取支持、强化服务,切实解决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推进实施一批对产业成长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培育壮大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常规发展,力争全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9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48%。

二、主要举措

(一)突出招商扶优扶强

1、积极开展对外推介。强化产业招商,招大引强,增强产业带动与配套能力。今年着重举办好四场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推介活动。一是组织好6月上旬“2012招商引资活动周”期间,我市主办的′2012吉泰走廊(香港)电子信息暨半导体(LED)照明产业发展合作推介会,全力推介我市吉泰走廊和电子信息暨半导体(LED)照明产业。二是组织好6月中旬在我市召开的“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作现场会”,同步举行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签约、开工、竣工仪式和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展览活动。三是抓好5月份在广州重点产业招商推介会和宁波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推介会签约项目跟踪落实工作。同时,要瞄准日本、韩国高端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动向和资本投资动向,适时赴日、韩举办产业招商推介会,积极引进境外优势产业和战略投资者。

2、积极参与全省产业对接联盟活动。着力促进我市优势产业与国家、省加快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机结合,争取更多产业进入国家、省重点支持领域,更多项目得到国家政策扶持。争取与国家相关部委所属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全国性行业协会签署一批培育新兴产业的合作协议,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确立发展方向、提报重大项目、制订扶持政策,健全工作机制。帮助我市龙头企业引进战略合作者,加快做强做大,增强支撑力和带动力,培育形成我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促进一批关键技术加快实现突破,推动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3、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与资本对接活动。围绕促进省、市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投放力度,吸引产业银行、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等各类社会资本投向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实现股权扩张及战略重组。市工信委、市金融办会同有关金融机构,筛选、组织有融资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或企业与各类资本开展对接合作,定期组织召开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洽谈会,力争年内签订一批项目融资合作协议,落实一批项目授信额度。

继续阅读

私募股权投资的转型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宏观导向下,私募股权投资的推动效应受到政策制定者的高度认可和期待,私募股权投资成为破题转型升级中金融制度缺陷的有力抓手。2011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多个细分行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均多次强调私募股权投资的重要作用。2011年8月17日,财政部、发改委联合《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中央财政资金将通过直接投资创业企业、参股创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培育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标志着国家开始借助私募股权基金对战略新兴产业进行实质性支持。2012年1月中央召开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首次在金融工作中提到“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并将其作为新时期金融工作“五个坚持”原则的本质要求。在长三角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作为被寄予众望的新型金融业态,私募股权投资能否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私募股权投资(流量和流向)是否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作为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其在资金融通时是否得到私募股权基金的有效识别和支持?国内尚无学者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数据检验,本文的研究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长三角地区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现状

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高度活跃,孕育着众多新兴创业企业。同时,长三角民间资本雄厚,民众投资意识较强,国内外私募股权基金纷纷将业务拓展至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最早引入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机制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私募股权基金市场发展迅速,正逐步成为全国私募股权基金的聚集地。主要表现在:

(一)长三角地区私募股权获投比重显著,增长势头强劲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长三角地区私募股权投资发生较为密集,上海、浙江和江苏分别获投65、49、47起,合计案例占全国交易总数的23.2%;在融资规模上,江苏省以36.73亿美元位居次席,上海和浙江分列第四、五位,三地共吸引私募股权投资74.8亿美元,占全国私募基金投资总额的27.1%。从动态比较来看,长三角地区获得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和投资规模在2011年均有大幅提升,地区私募股权投资交易案例同比增加77%,上海、江苏和浙江获投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51、4.12和5.54倍,长三角地区合计融资规模是2010年的4倍之多。据不完全统计数据,2012年前11个月,长三角地区共发生私募股权投资案例157起,涉及金额70.45亿美元,案例占比和金额占比分别上升至25.2%和39.5%,凸显长三角地区作为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洼地。

(二)长三角近半数创业板企业获PE/VC支持,全国占比显著2009年10月23日,深圳创业板正式启动,这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快速发展。作为私募股权投资最主要的退出渠道,创业板的存在有助于创投行业实现良性循环。从地域角度看,在创业板推出后的两年时间内,北京和深圳地区创业板获PE/VC支持的上市企业数量分别为24家和21家,占总数的16.3%和14.3%,位列第一、第二位;长三角地区,浙江、江苏和上海在创业板上市企业中获PE/VC支持的各有13家、13家和8家,合计获得PE/VC支持的企业数量占长三角地区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46.0%,占全国创业板中PE/VC支持上市公司总数的23.1%。私募股权投资正在迅速成为长三角地区发掘企业价值、创造资本神话的重要力量。长三角地区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迅速,正逐渐成为私募股权投资的前沿阵地。但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私募股权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行业投向情况,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资便利是否得到有效识别,成为检验私募股权投资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成效的重要参考。

长三角地区私募股权投资的行业流向

本文对公布的私募股权融资事件进行逐条的审核筛选,按照各获投企业的注册地和所属行业整理出长三角地区获得私募股权投资企业的行业分布信息,并统计出各获投行业的发生案例和融资规模。本文所采取的行业属性划分标准主要参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将样本公司划分为23个行业。鉴于统计的私募股权投资交易涉及到人民币、美元、港币、欧元等不同标的币种,作者按照融资事件发生当天汇率收盘比价将其统一换算为人民币金额。样本区间为2009年12月1日-2011年12月1日,所有数据均取自WIND数据库。

(一)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私募股权基金高频投资领域长三角地区私募股权投资事件行业分布的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样本期内长三角地区共发生私募股权投资事件436起,其中,机械、装备、仪表,信息技术业,节能环保、新材料分别以60起、48起和39起投资事件成为长三角地区私募股权投资频率最高的前三位行业,社会服务业领域同样受到私募股权基金的青睐,获投37起。其他获投频率较高的行业依次还有金属、非金属,电子商务,电子器件设备,互联网,医药、生物制品,传播与文化产业。采掘、建筑业,房地产,电力、煤气及水的供应等传统行业获投交易发生较少,均仅获投2起。 

继续阅读

四大新兴产业成倍发展意见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十二五”时期我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新特材料、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四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产业创新提升,打造转型发展经济强市”的发展定位,牢牢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新能源、新特材料、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四大新兴产业为重点,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抓手,以完善创新体系和优化市场环境为支撑,充分发挥我市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坚持高端化、特色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加强规划引导,优化生产布局,加快项目建设,增强支持力度,促进资源要素向四大新兴产业集聚,打造一批新兴产业集聚区,提升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发展重点

(一)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光伏光热产业、风电装备产业、生物质能利用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重点发展高效晶体硅电池及组件、新一代薄膜光伏电池组件、电池及组件生产用辅助材料产业、太阳能电站系统的集成及核心部件、新技术太阳能真空管及相关核心设备,太阳能——热泵一体化系统、太阳能节能建筑一体化设备、生物质能资源化利用技术,风能利用技术装备和配套零部件、风电控制系统、风电场配套设备、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和电机及关键零部件等。

(二)新特材料产业。包括特种纤维材料、增强复合材料、高效过滤材料、新型建筑装饰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金属材料等。重点发展差别化功能纤维等新型特种纤维、电子级玻璃纤维材料和玻纤复合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气相液相过滤材料、新型绿色建材(PC板、UPVC塑钢板、PVC板等)、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建筑防水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特种橡胶材料、新型金属材料、高端包装材料等。

(三)电子信息产业。包括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产品开发、通信设备、半导体照明、电线电缆及控制线、电子控制仪器仪表、音响器材等。重点发展新型传感器、LED等节能照明灯具、稀土永磁等高性能磁性材料、多层电子线路板、专用电子控制线缆、新型电工产品、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仪器仪表、通信器材、汽车电子产品、特种扬声器和专业音响器材等。

(四)机械制造产业。包括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特种机械装备及专用零部件等。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及零部件、高精度特种轴承和传动零部件、环保设备及成套设备、新型冷却和通风设备、(纺织、轻工、食品、水泥、复混肥、农业等)专业生产设备、高性能电梯和自动扶梯、高效节能和环境保护技术及设备、变频调速节能电机和特种微电机、新型液压密封气动元器件等。

继续阅读

城市产业发展市长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围绕实现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这一主题,凝聚共识、明确方向、落实举措,以新兴产业的大发展推动的新跨越。

刚才,三位副市长分别作了报告,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意见,强调三个方面。

一、敢于确立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奋斗目标

今年以来,全市发展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势头。预计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5亿元,同比增长1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5亿元,增长3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5亿元,增长43.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56.1亿元,比年初增加107.8亿元;进出口总额增长35.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12元,增长1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700元,增长11.8%。各辖市区、新区都取得了新发展,许多指标都创下新高。我市经济发展的态势与全国、全省情况是一致的。在这种良好势头面前,我们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和自满,要更多地看到宏观经济形势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变化。总书记最近对提出“六个着力推进”的新要求;省委、省政府也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全面部署。在后危机时期,我市要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在未来经济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地应对挑战,积极主动地解决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经过对我市产业结构和新增长点的认真分析,我们认为,必须尽快地统一全市各级干部的认识,切实找准经济工作的“切入点”、“爆发点”,强力推进新兴产业的爆发式增长。

要进一步凝聚共识。新兴产业既包括新技术产业化形成的产业,也包括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而形成的新产业,以及可以通过产业化运作的社会公益行业。这些产业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都是可以产生超常规发展、爆发式增长的高端产业。当前,各地都在认真研究和积极探索,谁认识得早、谁动手快,谁就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得先机。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依靠新兴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我们各级干部一定要放宽视野,拓宽思路,多思考、多研究、多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既注重继承好传统,也要锐意走新路;既注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也要敏锐地意识到有些比较优势可能正在变成劣势和负担,必须下决心早调整。

要进一步明确目标。爆发式增长,体现在产业规模上,就是要翻番乃至成倍数地增长;体现在核心竞争力上,就是要占领制高点,在全省领先、在全国有位次;体现在产业链上,就是要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与配套企业铺天盖地的格局。从投入看,今年新兴产业的投资同比必须增长1倍以上。从行业看,一些已有特色的行业,如薄膜太阳能、特种钢材、碳纤维要力争全省领先、全国有优势;一些现在总量还较小、但增长很快的行业,如软件和服务外包、智能电网中的加工和控制领域、航空航天产业和海工产品等要走在全省前列,有条件的要实现当年翻番。

要进一步增强信心。去年全市服务外包离岸合同额和执行额分别增长5.9倍和13.4倍,就是爆发式增长。这也证明,只要找准领域,加大力度,敢于在前沿领域和高端行业上一试身手,完全能够实现爆发。去年,全市新能源产业实现销售超100亿元,相关企业60家;新材料产业实现销售216.6亿元;航空航天相关企业7家,11平方公里的园区正在加快建设;海洋工程相关企业12家,实现销售70亿元。这些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我们实现爆发式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继续阅读

战略性产业税收政策对策

目前,全球产业格局和经济格局正在面临着新一轮的结构调整,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方兴未艾,重大技术的突破将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谁抓住了新兴产业发展先机,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而且,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许多国家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高度重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此抢占新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我国政府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认识到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及时把握机遇,于2010年10月出台《国务院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旨在通过选择若干领域作为突破口,强化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破解资源能源和环保瓶颈,力争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等方面掌握主动权。在我国重大经济科技战略部署和实施过程中,往往体现我国政治与行政体制优势,具有政府深度参与的特点,即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实行指向性很强的经济科技政策,发挥规划、引导、扶持的重要作用。按照中央部署,税务部门应认真落实中央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研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一、正确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科学确定税收激励范围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和当前经常提到的高新技术产业,它有其独特的内涵特征,正确认识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是保证贯彻实施中央部署,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建立税收支持政策建立的基础。2009年11月,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概括为三点:一是具备重大科技创新特征;二是有稳定和有前景的市场需求;三是产业关联度大,能带动产业结构变革,是未来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从产业本身特征看,新兴产业是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是伴随科技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高而出现的新产业,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某产业在一定时期属于新兴产业,但当该产业应用技术进入成熟期而不再出现大的突破或被其它技术更新替代后,它就不再属于新兴产业范畴。新兴产业具有全局性、创新性、不确定性、正外部性和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以及规模经济等几个方面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央基于抢占新一轮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而提出的国家层面的产业发展概念,是为解决一系列重大、紧迫的经济社会需求而科学选择的特殊产业,是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如“十二五”规划纲要列举的七大新兴产业,都是围绕当前国民经济发展遇到的焦点、难点问题而提出来的。正确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也为我们科学确定税收激励范围提供了完整思路。从现行税收制度和政策分析看,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其税收优惠主要体现在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上,以及配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限制类)而实施的各项产业税收政策。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引领经济发展和科技突破创新的基础性作用看,基于整体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目标的税收优惠政策,缺乏凸显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性、明确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导向的政策体系。现行的高新技术税收优惠和产业税收优惠没有完全涵盖或替代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特别扶持要求,并且激励政策相对比较零散,针对性不强,政策力度有待加大。按照中央提出的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精力发展真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遵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增强税收优惠集中度和针对性,提高政策实效性。税收优惠政策作用范围选择必须紧紧围绕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七大类创新工程,以现行国家支持软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为范例,在现有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的低税负的基础上,增强突破重点领域、研发核心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引导科技风险投资、增加科技人力资本,以及扩大消费需求等方面的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

二、突出税收激励重点,加大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力度

我国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运用税收优惠促进高科技研发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主要通过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优惠、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和摊销、企业工资总额税前加计扣除等形式,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展,通过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企业进行技术成果转让减征企业所得税等形式,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成果应用。支持低碳、环保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主要通过免征增值税、不同程度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和先征后退、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形式,鼓励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通过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国家鼓励的专用设备投资额在应纳税额中进行抵免,引导企业进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根据国家产业发展需要,以及新兴产业某项具体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实施系统性促进行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如进一步促进软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鼓励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应用方面都采取了积极鼓励措施并取得很好效果。今后,应在现有税收制度和优惠政策框架基础上,本着集中资源,扶优扶强,多点实施原则,统筹协调税收政策,形成统一的税收制度和税收优惠目标机制。创新税收政策的激励方式,增强政策系统性和针对性,促进科技、产业、税收政策紧密融合。集合各税种特点和优势,完善相关税收制度,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延长产业链相关企业税收优惠。从顺应产业发展要求和扶持产业快速发展的目标出发,扩大优惠覆盖面,延伸优惠政策,将其扩大到产业链相关上下游企业,提高产业关联效应,增强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促进作用。提高税收优惠政策针对性和灵活性。注重政策在研发、产业化、市场化不同阶段的衔接与配合,对于不同的产业重点,应有所区别和侧重。细化税收优惠政策与新兴产业规划和项目对接,围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专项产业规划、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顺序,有重点地在某些环节加以特别扶持。完善税收制度,增强各税种专项配套调节作用。从以下几个税种来看:

(一)增值税方面。一是扩大享受增值税优惠的产业范围。按照国家鼓励软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思路,进一步扩大该项优惠政策的覆盖范围,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全部纳入政策范围。二是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充分考虑自主创新企业研发投入巨大而原材料消耗少的行业特点,允许增值税抵扣外购的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同时考虑将企业无形资产投入纳入增值税的课征范围,使企业无形资产投入可以进行抵扣。三是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产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率,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鼓励其开拓国际市场,对允许出口的科技产品实行全额退税。

(二)营业税方面。为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对外转让技术或非专利科技成果、特许权使用权等取得的收入,比照对科研单位实行的优惠政策,内销免征营业税,出口实行零税率。

(三)企业所得税方面。一是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开发投资大、风险高的状况,在积极构建各类风险投资体系的同时,给予风险投资税收优惠支持,允许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一定比例的技术开发投资风险准备金。对发生的研发费用进行收益化处理时,可提高加计扣除数额和放宽摊销年限。二是虽然高新技术企业允许加速折旧,但高科技发展变化较快,用于科研开发的机器设备更新频繁且设备贬值速度远高于普通科技开发和一般制造业。针对这种特殊情况,应大幅度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机器设备加速折旧幅度,减少因固定资产的无形磨损带来的资金损耗,增强机器设备更新改造能力。

继续阅读

全市标准化工作管理要点

一、统筹规划,全面实施技术标准战略

1、按照市政府《全市推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意见》,紧扣全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把标准化工作有机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融合。

2、开展争创标准创新型企业活动。引导企业扎实推进标准化,运用标准化手段,集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改造、新品研发、实质性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化活动、主导制定国际、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对全市同类产业有引导作用、企业标准与专利结合紧密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等于一体,促进企业提升档次,增强核心竞争力。实施方案委托标准化协会与各相关单位组织调研制定。

二、大力实施新兴产业技术标准专项,促进新兴产业倍增。

3、组织新兴产业技术标准专项调研。确定范围和目标,组织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智能电网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开展专项调研,摸清分布和集聚情况,掌握其标准化工作基础和具体需求。

4、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推进力度。认真贯彻落实《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围绕省政府确定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去年培育的基础上,选择确定10个项目作为2012技术标准专项深入推进实施。强化重要技术标准研制,推动有条件的企业、高校院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行业协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掌握我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标准领域的“话语权”,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强化节能减排标准化,促进可持续发展

5、新建节能减排标准化试点。加强与经信委合作,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原则,优先安排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降低排放、清洁生产等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的项目立项,新建1~2家节能减排标准化试点,继续宣贯和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节能减排标准。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